?

頭顱MRI對新生兒重度高膽紅素血癥的診斷價值

2014-12-09 05:51溫曉芳李國英羅芳
中國當代醫藥 2014年31期
關鍵詞:高膽紅素血癥磁共振成像新生兒

溫曉芳+++++李國英++++++羅芳++++++呂翔++++++邱在軍+++++吳國輝

[摘要] 目的 探討頭顱核磁共振成像(MRI)對新生兒重度高膽紅素血癥的診斷價值。 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行頭顱MRI檢查,分析、總結其MRI圖像特點及臨床應用價值。 結果 通過對102例患兒的MRI圖像進行分析,T1加權圖像(T1WI)顯示蒼白球對稱性高信號者66例(64.7%),余下36例(35.3%)患兒則未見蒼白球信號改變,所有患兒的擴散加權成像(DWI)均未見異常信號。蒼白球T1WI高信號者的血清總膽紅素(TSB)、直接膽紅素(CB)、間接膽紅素(UCB)、總膽紅素與白蛋白(ALB)比值(B/A)等指標顯著高于蒼白球信號正常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膽紅素水平的比較,顯示蒼白球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有一定聯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頭顱MRI表現具有特征性,對于該病癥的早期鑒別、診斷以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磁共振成像;蒼白球;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4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1(a)-0100-03

高膽紅素血癥(又稱黃疸)是由于機體內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的病癥,本病能夠損傷中樞神經系統,病情嚴重者會并發高膽紅素腦病,致死率和致殘率均很高,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安全[1-2]。高膽紅素血癥的早期鑒別和診斷尤為關鍵,對于治療方案的制訂以及預后的評估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主要依據臨床癥狀、體征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尚無統一公認的診斷標準[3]。MRI作為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重要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可為高膽紅素血癥提供客觀可靠的診斷依據[4]。本研究對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行頭顱MRI檢查,旨在探討MRI在重度高膽紅素血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癥狀,如嗜睡、拒奶、少哭、反應差、雙眼凝視等,排除合并有其他嚴重遺傳及代謝疾病者。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齡5~15 d,平均(8.7±4.6) d;血清TSB 水平為352.4~749.3 μnmol/L,平均(385.1±42.8) μnmol/L ;1

1.2 檢查方法

檢查前,所有受檢患兒均給予5%水合氯醛灌腸鎮靜,劑量為0.5 ml/kg。采用美國GE singna 1.5T超導型磁共振儀行MRI檢查,配合標準正高頭線圈,受檢者取仰臥位,常規行軸面掃描,層厚5 mm,層間隔1 mm,掃描矩陣228×224,視野240 mm×240 mm,具體掃描參數如下。①T1WI:采用Ti FLair序列,重復時間(TR)為1977 ms,回波時間(TE)為10 ms;②T1WI:采用FRFSE序列,TR為4580 ms,TE為96.6 ms;③DWI:采用Ti FLair序列,TR為1977 ms,TE為10 ms,b值為1000 s/mm2,三個方向上均施加梯度磁場。所有患兒的MRI圖像資料由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神經影像醫師采用單盲法閱片,結合兩者的閱片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采用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生產)測量UCB、CB和ALB水平,計算B/A值。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102例患兒的MRI圖像進行分析,T1加權圖像(T1WI)顯示蒼白球對稱性高信號者66例(64.7%),余下36例(35.3%)患兒則未見蒼白球信號改變,所有患兒的擴散加權成像(DWI)均未見異常信號。蒼白球T1WI高信號者的血清總膽紅素(TSB)、直接膽紅素(CB)、間接膽紅素(UCB)、總膽紅素與白蛋白(ALB)比值(B/A)等指標顯著高于蒼白球T1WI正常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膽紅素水平的比較,提示蒼白球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有一定聯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表2)。

表1 蒼白球 T1WI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的關系(n)

3 討論

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能夠并發膽紅素腦病,致殘率較高,所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早期診斷尤為關鍵,應早發現、早治療,以避免其發展成為膽紅素腦病而危及患兒生命健康[5]。

隨著磁共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成熟,其在觀察解剖結構變化方面明顯優于CT和超聲檢查,已被廣泛應用于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診斷中。本研究對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行MRI檢查,其中66例(64.7%)患兒的蒼白球 T1WI表現為對稱性高信號,提示可能與膽紅素透過血-腦脊液屏障侵犯整個中樞系統,選擇性作用于蒼白球區神經元及星形膠質細胞,進行毒性破壞有關。本研究未見有DWI信號異常,提示神經元的凋亡可能是蒼白球區病變的主要形式。蒼白球是膽紅素最常受累的核團之一,這可能與蒼白球區的電生理活動及其自身的易損性有關[6]。

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TSB水平均相對較高,UCB和游離膽紅素(Bf)的水平也相應較高,Bf極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侵入神經細胞,產生毒性作用[7-8]。本研究結果顯示,TSB水平越高,蒼白球T1WI高信號的發生率也愈高,提示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與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密切相關,而B/A值可以估測Bf,故臨床常將TSB、UCB水平與B/A值作為膽紅素腦病發生的綜合評判指標[9]。

綜上所述,磁共振對高膽紅素血癥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蒼白球信號改變是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致腦損傷的重要標志,同時與TSB、UCB及B/A值密切相關,可作為高膽紅素血癥早期診斷和預后評判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宋揚,王宏偉,蔣春麗,等.MRI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預后的評估[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3):1199.

[2] 劉麗芳.新生兒早期重度高膽紅素血癥68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2):141-143.

[3] 羅芳,林慧佳,鮑毓,等.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急性期腦功能監測[J].中華兒科雜志,2013,51(3):221-226.

[4] 葛艷明,李耀武,董鵬,等.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11):1630-1633.

[5] 李豪剛,張玉忠,陳凱,等.MRI在新生兒膽紅素腦病中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3,28(10):1062-1065.

[6] 翁淑萍,施躍全,方如旗,等.新生兒急性膽紅素腦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現及其診斷價值[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2,46(1):64-67.

[7] 吳武林,張平,婁明武,等.DWI及常規MR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及膽紅素腦病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8):1242-1244,1248.

[8] 周勇,李貴南,莊嚴,等.血清膽紅素水平與膽紅素腦病MRI表現的相關性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10):1973-1975.

[9] 林一霞,王穎慧,李志宏.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危險因素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2):2424-2426.

(收稿日期:2014-07-22 本文編輯:祁海文)

[摘要] 目的 探討頭顱核磁共振成像(MRI)對新生兒重度高膽紅素血癥的診斷價值。 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行頭顱MRI檢查,分析、總結其MRI圖像特點及臨床應用價值。 結果 通過對102例患兒的MRI圖像進行分析,T1加權圖像(T1WI)顯示蒼白球對稱性高信號者66例(64.7%),余下36例(35.3%)患兒則未見蒼白球信號改變,所有患兒的擴散加權成像(DWI)均未見異常信號。蒼白球T1WI高信號者的血清總膽紅素(TSB)、直接膽紅素(CB)、間接膽紅素(UCB)、總膽紅素與白蛋白(ALB)比值(B/A)等指標顯著高于蒼白球信號正常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膽紅素水平的比較,顯示蒼白球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有一定聯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頭顱MRI表現具有特征性,對于該病癥的早期鑒別、診斷以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磁共振成像;蒼白球;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4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1(a)-0100-03

高膽紅素血癥(又稱黃疸)是由于機體內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的病癥,本病能夠損傷中樞神經系統,病情嚴重者會并發高膽紅素腦病,致死率和致殘率均很高,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安全[1-2]。高膽紅素血癥的早期鑒別和診斷尤為關鍵,對于治療方案的制訂以及預后的評估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主要依據臨床癥狀、體征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尚無統一公認的診斷標準[3]。MRI作為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重要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可為高膽紅素血癥提供客觀可靠的診斷依據[4]。本研究對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行頭顱MRI檢查,旨在探討MRI在重度高膽紅素血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癥狀,如嗜睡、拒奶、少哭、反應差、雙眼凝視等,排除合并有其他嚴重遺傳及代謝疾病者。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齡5~15 d,平均(8.7±4.6) d;血清TSB 水平為352.4~749.3 μnmol/L,平均(385.1±42.8) μnmol/L ;1

1.2 檢查方法

檢查前,所有受檢患兒均給予5%水合氯醛灌腸鎮靜,劑量為0.5 ml/kg。采用美國GE singna 1.5T超導型磁共振儀行MRI檢查,配合標準正高頭線圈,受檢者取仰臥位,常規行軸面掃描,層厚5 mm,層間隔1 mm,掃描矩陣228×224,視野240 mm×240 mm,具體掃描參數如下。①T1WI:采用Ti FLair序列,重復時間(TR)為1977 ms,回波時間(TE)為10 ms;②T1WI:采用FRFSE序列,TR為4580 ms,TE為96.6 ms;③DWI:采用Ti FLair序列,TR為1977 ms,TE為10 ms,b值為1000 s/mm2,三個方向上均施加梯度磁場。所有患兒的MRI圖像資料由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神經影像醫師采用單盲法閱片,結合兩者的閱片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采用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生產)測量UCB、CB和ALB水平,計算B/A值。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102例患兒的MRI圖像進行分析,T1加權圖像(T1WI)顯示蒼白球對稱性高信號者66例(64.7%),余下36例(35.3%)患兒則未見蒼白球信號改變,所有患兒的擴散加權成像(DWI)均未見異常信號。蒼白球T1WI高信號者的血清總膽紅素(TSB)、直接膽紅素(CB)、間接膽紅素(UCB)、總膽紅素與白蛋白(ALB)比值(B/A)等指標顯著高于蒼白球T1WI正常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膽紅素水平的比較,提示蒼白球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有一定聯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表2)。

表1 蒼白球 T1WI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的關系(n)

3 討論

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能夠并發膽紅素腦病,致殘率較高,所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早期診斷尤為關鍵,應早發現、早治療,以避免其發展成為膽紅素腦病而危及患兒生命健康[5]。

隨著磁共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成熟,其在觀察解剖結構變化方面明顯優于CT和超聲檢查,已被廣泛應用于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診斷中。本研究對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行MRI檢查,其中66例(64.7%)患兒的蒼白球 T1WI表現為對稱性高信號,提示可能與膽紅素透過血-腦脊液屏障侵犯整個中樞系統,選擇性作用于蒼白球區神經元及星形膠質細胞,進行毒性破壞有關。本研究未見有DWI信號異常,提示神經元的凋亡可能是蒼白球區病變的主要形式。蒼白球是膽紅素最常受累的核團之一,這可能與蒼白球區的電生理活動及其自身的易損性有關[6]。

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TSB水平均相對較高,UCB和游離膽紅素(Bf)的水平也相應較高,Bf極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侵入神經細胞,產生毒性作用[7-8]。本研究結果顯示,TSB水平越高,蒼白球T1WI高信號的發生率也愈高,提示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與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密切相關,而B/A值可以估測Bf,故臨床常將TSB、UCB水平與B/A值作為膽紅素腦病發生的綜合評判指標[9]。

綜上所述,磁共振對高膽紅素血癥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蒼白球信號改變是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致腦損傷的重要標志,同時與TSB、UCB及B/A值密切相關,可作為高膽紅素血癥早期診斷和預后評判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宋揚,王宏偉,蔣春麗,等.MRI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預后的評估[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3):1199.

[2] 劉麗芳.新生兒早期重度高膽紅素血癥68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2):141-143.

[3] 羅芳,林慧佳,鮑毓,等.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急性期腦功能監測[J].中華兒科雜志,2013,51(3):221-226.

[4] 葛艷明,李耀武,董鵬,等.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11):1630-1633.

[5] 李豪剛,張玉忠,陳凱,等.MRI在新生兒膽紅素腦病中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3,28(10):1062-1065.

[6] 翁淑萍,施躍全,方如旗,等.新生兒急性膽紅素腦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現及其診斷價值[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2,46(1):64-67.

[7] 吳武林,張平,婁明武,等.DWI及常規MR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及膽紅素腦病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8):1242-1244,1248.

[8] 周勇,李貴南,莊嚴,等.血清膽紅素水平與膽紅素腦病MRI表現的相關性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10):1973-1975.

[9] 林一霞,王穎慧,李志宏.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危險因素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2):2424-2426.

(收稿日期:2014-07-22 本文編輯:祁海文)

[摘要] 目的 探討頭顱核磁共振成像(MRI)對新生兒重度高膽紅素血癥的診斷價值。 方法 選取本院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行頭顱MRI檢查,分析、總結其MRI圖像特點及臨床應用價值。 結果 通過對102例患兒的MRI圖像進行分析,T1加權圖像(T1WI)顯示蒼白球對稱性高信號者66例(64.7%),余下36例(35.3%)患兒則未見蒼白球信號改變,所有患兒的擴散加權成像(DWI)均未見異常信號。蒼白球T1WI高信號者的血清總膽紅素(TSB)、直接膽紅素(CB)、間接膽紅素(UCB)、總膽紅素與白蛋白(ALB)比值(B/A)等指標顯著高于蒼白球信號正常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膽紅素水平的比較,顯示蒼白球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有一定聯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頭顱MRI表現具有特征性,對于該病癥的早期鑒別、診斷以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磁共振成像;蒼白球;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44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11(a)-0100-03

高膽紅素血癥(又稱黃疸)是由于機體內膽紅素代謝障礙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皮膚、鞏膜及黏膜黃染的病癥,本病能夠損傷中樞神經系統,病情嚴重者會并發高膽紅素腦病,致死率和致殘率均很高,嚴重威脅新生兒的生命安全[1-2]。高膽紅素血癥的早期鑒別和診斷尤為關鍵,對于治療方案的制訂以及預后的評估具有重要意義。目前臨床上主要依據臨床癥狀、體征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尚無統一公認的診斷標準[3]。MRI作為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重要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可為高膽紅素血癥提供客觀可靠的診斷依據[4]。本研究對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行頭顱MRI檢查,旨在探討MRI在重度高膽紅素血癥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足月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入院時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癥狀,如嗜睡、拒奶、少哭、反應差、雙眼凝視等,排除合并有其他嚴重遺傳及代謝疾病者。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齡5~15 d,平均(8.7±4.6) d;血清TSB 水平為352.4~749.3 μnmol/L,平均(385.1±42.8) μnmol/L ;1

1.2 檢查方法

檢查前,所有受檢患兒均給予5%水合氯醛灌腸鎮靜,劑量為0.5 ml/kg。采用美國GE singna 1.5T超導型磁共振儀行MRI檢查,配合標準正高頭線圈,受檢者取仰臥位,常規行軸面掃描,層厚5 mm,層間隔1 mm,掃描矩陣228×224,視野240 mm×240 mm,具體掃描參數如下。①T1WI:采用Ti FLair序列,重復時間(TR)為1977 ms,回波時間(TE)為10 ms;②T1WI:采用FRFSE序列,TR為4580 ms,TE為96.6 ms;③DWI:采用Ti FLair序列,TR為1977 ms,TE為10 ms,b值為1000 s/mm2,三個方向上均施加梯度磁場。所有患兒的MRI圖像資料由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神經影像醫師采用單盲法閱片,結合兩者的閱片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采用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生產)測量UCB、CB和ALB水平,計算B/A值。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102例患兒的MRI圖像進行分析,T1加權圖像(T1WI)顯示蒼白球對稱性高信號者66例(64.7%),余下36例(35.3%)患兒則未見蒼白球信號改變,所有患兒的擴散加權成像(DWI)均未見異常信號。蒼白球T1WI高信號者的血清總膽紅素(TSB)、直接膽紅素(CB)、間接膽紅素(UCB)、總膽紅素與白蛋白(ALB)比值(B/A)等指標顯著高于蒼白球T1WI正常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膽紅素水平的比較,提示蒼白球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有一定聯系,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表2)。

表1 蒼白球 T1WI信號改變與膽紅素水平的關系(n)

3 討論

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能夠并發膽紅素腦病,致殘率較高,所以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早期診斷尤為關鍵,應早發現、早治療,以避免其發展成為膽紅素腦病而危及患兒生命健康[5]。

隨著磁共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成熟,其在觀察解剖結構變化方面明顯優于CT和超聲檢查,已被廣泛應用于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診斷中。本研究對10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患兒行MRI檢查,其中66例(64.7%)患兒的蒼白球 T1WI表現為對稱性高信號,提示可能與膽紅素透過血-腦脊液屏障侵犯整個中樞系統,選擇性作用于蒼白球區神經元及星形膠質細胞,進行毒性破壞有關。本研究未見有DWI信號異常,提示神經元的凋亡可能是蒼白球區病變的主要形式。蒼白球是膽紅素最常受累的核團之一,這可能與蒼白球區的電生理活動及其自身的易損性有關[6]。

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的TSB水平均相對較高,UCB和游離膽紅素(Bf)的水平也相應較高,Bf極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侵入神經細胞,產生毒性作用[7-8]。本研究結果顯示,TSB水平越高,蒼白球T1WI高信號的發生率也愈高,提示血清總膽紅素水平與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密切相關,而B/A值可以估測Bf,故臨床常將TSB、UCB水平與B/A值作為膽紅素腦病發生的綜合評判指標[9]。

綜上所述,磁共振對高膽紅素血癥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蒼白球信號改變是重度高膽紅素血癥致腦損傷的重要標志,同時與TSB、UCB及B/A值密切相關,可作為高膽紅素血癥早期診斷和預后評判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宋揚,王宏偉,蔣春麗,等.MRI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預后的評估[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3):1199.

[2] 劉麗芳.新生兒早期重度高膽紅素血癥68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2):141-143.

[3] 羅芳,林慧佳,鮑毓,等.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急性期腦功能監測[J].中華兒科雜志,2013,51(3):221-226.

[4] 葛艷明,李耀武,董鵬,等.磁共振成像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3,32(11):1630-1633.

[5] 李豪剛,張玉忠,陳凱,等.MRI在新生兒膽紅素腦病中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13,28(10):1062-1065.

[6] 翁淑萍,施躍全,方如旗,等.新生兒急性膽紅素腦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現及其診斷價值[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2,46(1):64-67.

[7] 吳武林,張平,婁明武,等.DWI及常規MR在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及膽紅素腦病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8):1242-1244,1248.

[8] 周勇,李貴南,莊嚴,等.血清膽紅素水平與膽紅素腦病MRI表現的相關性分析[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10):1973-1975.

[9] 林一霞,王穎慧,李志宏.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危險因素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22):2424-2426.

(收稿日期:2014-07-22 本文編輯:祁海文)

猜你喜歡
高膽紅素血癥磁共振成像新生兒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媽咪愛和思密達聯合佐治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
換血治療對52例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的療效分析
彌漫性軸索損傷CT、MR動態觀察
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權成像(SWI)在腦內海綿狀血管瘤診斷中的應用
氙同位素應用及生產綜述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圍產期危險因素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