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進北大是壓抑的勝利

2014-12-17 08:20張曼菱
青年博覽 2014年23期
關鍵詞:李政道楊振寧西南聯大

背景:2014年3月29日下午,獨立制片人、導演、作家張曼菱在北京大學演講。張曼菱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82年以“文科論文第一”的成績畢業。

本來準備講一些西南聯大的故事,但看見你們坐在這里,眼神里帶著迷茫,像來聽一堂課那樣沉默和認真,我忽然不想講那些故事了。因為那些故事解決不了你們的問題,你們離當年的北大學子、西南聯大有一種精神源頭上的隔和遠。

西南聯大的學生穿越戰火,讀書救國,是民族精神和自我意識覺醒的一代。而你們,雖然考入北大,但我并不認為你們就是天之驕子。說實話,我認為你們能夠考入北大的那個分數,其實并不那么光榮。

相反,它是一種消極的標志。

并不是你們真的比周圍的同學聰明、用功,而是你們比他們更能夠接受壓抑、配合壓抑,與壓抑你們的學校和家庭、老師和家長配合,是這種對壓抑的服從使你們通過了考試,得到了高分,進入了北大。我稱之為“壓抑的勝利”。

比起那些沒有考上北大的同學,你們少了反抗,少了天真,少了活潑,少了游戲,少了戀愛,少了俏皮,少了青春,少了分數之外許多寶貴的東西。

你們會把這種壓抑當做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當做是人生的正面經驗,誤以為就這樣被動地學習、生活,加大對自己的壓抑,就可以得到一個成功的人生。這是一個很大的謬誤。

這種謬誤必須停止!

坎貝爾說過:“最壞的生活,是沒有選擇的生活?!蹦銈冋菑哪菢拥纳钪凶哌^來的。更多的時候,你們不敢說“不”,更不敢說“我要”。所以,你們成了一批只能在小事情上撒嬌,在大方向上卻完全服從的孩子。

你們沒有個性,因為你們沒有選擇和經歷過真正的歷險。李政道中學畢業后就遇上日本入侵。他一個人跋山涉水,從淪陷區去到云南,尋找他心目中的恩師,他一生學業的引路人。他遭遇翻車、受傷、住院,終于成功到達昆明。在一個叫崗頭村的昆明郊區,他敲開了一間農家的房門,他未來的恩師吳大猷此時正在里面照料著自己生病的妻子。

李政道泰然地解出了吳大猷的一道道物理題目,一次次地讓吳大猷感到驚訝、震驚和狂喜。第二天,吳老師到西南聯大的物理系就說:“各位,我發現了一個物理奇才?!?/p>

從此,李政道受到吳老師和西南聯大諸位名師的悉心培養。

當時的李政道正是你們這樣的年齡。

你們要對自己負責。如何才能對自己負責呢?我對你們有幾點建議。

首先是培養自己的穿透力。穿透,就是把自己從局限的位置里擇出來,站在一個高度上,看到遠方。

曾經有一個與你們同歲的青年,楊振寧。在日本飛機對昆明的一次轟炸中,楊振寧和家人躲防空警報回來,看見他們住的院子正中有一顆炸彈。楊振寧立即找來一把鋤頭開挖,因為家中的許多生活資料都被埋在下面了。他還挖出了一些書,已經卷曲,但他把它們壓平,還能看。這時候西南聯大的幾位名師走過,看見在一場瘋狂的轟炸、到處是血肉橫飛的慘象下,居然有這樣一個青年還在挖書,立刻贊言,這個孩子必有大出息。

這就是穿透力。能夠透過現實的迷霧,看到理想與未來。

下一步就是找到方向與個性的配合,包括與導師配合,與選題配合,與職業、與事業配合,完成自己獨有的人生。

此外請記住,獨立人格、自由思想,這是文化與科學的準則,也是人生的準則。離開了這些,人生就失去了真正的活力與價值。

你要懷疑,要探索發現,要敢于堅持,要特立獨行。沒有自由的靈魂就沒有真正的創造。

到現在為止我沒有聽到你們中有一個人站起來說:“老師,你講的我不服氣,我認為我就是優秀,我就是未來的精英?!边@說明你們真的很惶惑。但愿我今天講的能夠觸動你們的內心。

選自《博客天下》

猜你喜歡
李政道楊振寧西南聯大
楊振寧百歲生日,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百歲楊振寧的長壽秘訣
李政道先生畫中的科學元素
紀念西南聯大在昆復校(三)
紀念西南聯大在昆復校(二)
紀念西南聯大在昆復校
西南聯大研究的現狀及反思
李政道和秦惠箬的芝城之戀
楊振寧的放棄
放棄也可以成就人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