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服裝行業出口現狀及對策分析

2014-12-18 18:53韓馥冰
對外經貿 2014年11期
關鍵詞:服裝業服裝行業服裝

韓馥冰

(北京服裝學院商學院,北京100029)

【國際經貿】

中國服裝行業出口現狀及對策分析

韓馥冰

(北京服裝學院商學院,北京100029)

服裝行業出口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目前,中國服裝業出口面臨成本相對優勢逐漸縮小,貿易壁壘增加,技術落后,產品雷同,缺乏自有品牌支撐等問題。提出政府應出臺鼓勵扶持政策,健全公共服務體系平臺,加大研發投入,努力打造國際知名品牌,拓寬銷售渠道,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等戰略建議。

中國;服裝業;出口貿易

中國的服裝紡織品出口歷史悠久,從漢代起,中國的絲綢就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產品。改革開放后,中國的服裝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一、中國服裝行業的出口現狀

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中國服裝行業出口額1123.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0%,但在2010年形勢有所好轉,出口額為1388.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6%。到2013年,服裝行業出口總額達到1782.2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1.28%,占全國出口總額的8%。

出口市場相對集中。長期以來,中國服裝行業出口的主要市場為美國、日本、歐盟和中國香港地區。在全球經濟不斷擺脫金融危機束縛的同時,2013年中國服裝行業向這4個傳統市場出口1039.4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85%,占中國服裝行業出口總額的58.15%;而向東盟和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出口了264.73億美元,同比增長2.59%。

服裝業區域性強。中國服裝業出口區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江浙等地域,這些地區在中國古代時期服裝業就非常發達,還擁有政策和區位優勢。這些地區服裝行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也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較大助力。

二、中國服裝行業出口面臨的挑戰

(一)出口成本相對優勢逐漸縮小

服裝業本身屬于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服裝業本身運營的過程中,勞動力成本占了生產成本的50%以上。以往中國的服裝業出口主要依靠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但是隨著生活要素和生產要素成本的不斷增加,人民幣不斷升值的背景下,中國珠三角地區已經出現了“民工荒”,這種局勢不僅沒有得到控制,而且在不斷地向內地擴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服裝業出口貿易的發展。

(二)貿易壁壘加大發展阻力

盡管在2005年WTO取消了紡織品的服裝配額,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世界服裝貿易的發展,但各國為了保護本國服裝業的發展設立了各種非關稅壁壘來限制從中國進口服裝,如技術性壁壘、綠色壁壘、反傾銷措施等。各國主要是利用自身在服裝業掌握的高科技來限制那些科技水品較低的國家和地區服裝業的出口。中國出口的服裝產品大多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較低,所以貿易壁壘對中國服裝業的出口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此外,中國的一些服裝出口商對于國外制定的標準和壁壘的新規定也缺乏詳細的認知,沒有獲得相應的出口認證,給中國的服裝出口商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三)技術落后,產品雷同

中國服裝企業缺乏技術創新,科技研發的投入非常少,有不少企業引進的是發達國家淘汰后的設備和技術,很難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由于引進的設備和技術具有很大的相同性,使得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雷同和相似,導致國內出口企業的自我競爭。

(四)缺乏自有品牌支撐

中國在全球服裝業的國際分工中地位非常低,缺乏自己的國際知名品牌和核心技術,這已經成為我國服裝行業出口的“軟肋”或瓶頸。服裝出口大部分是以加工貿易為主,如代加工或貼牌生產,而品牌帶來的利潤大部分被國外企業攫取,中國企業的利潤來源于加工環節,以環境和資源為代價獲取微薄的加工利潤。

(五)國際市場環境更加復雜

歐美等發達國家一直占據中國服裝業出口的傳統市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這些發達國家的市場需求急速下降,中國對歐盟的服裝出口訂單驟減。中國和日本的政治摩擦的不斷加劇也嚴重波及中國向日本的服裝出口。全球經濟的不景氣,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國際市場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同時,中國服裝業出口面臨其他國家的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工資水平比中國低很多,生產成本低于我國,其服裝業國際市場份額不斷增加,對中國服裝業出口形成了很大的壓力。

三、促進我國服裝行業出口的發展對策

(一)政府出臺鼓勵扶持政策

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如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緩解成本壓力;增加各級財政扶持服裝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鼓勵人才引進等;著力緩解服裝行業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對服裝產業的扶持力度。

(二)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加快建立交易集散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產業發展、標準制定、貿易促銷等方面的作用,建立服裝業經濟運行及預警預測信息平臺。及時反映行業情況和問題,第一時間發布歐美發達國家的一些行業規定和標準,解決國內服裝企業掌握信息存在滯后性的問題,提早做好防范,避免受制于新的貿易壁壘。并通過服務平臺支持引導企業積極參加國際著名展銷會和交流活動,加大對外推廣宣傳力度,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加大研發投入

中國服裝企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研發投入較少,這是中國服裝業落后于國外服裝業的主要原因。所以企業應該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交流,積極提升服裝設計開發能力,擴大自主知識產權在企業無形資產中的比重,加大科技研發與信息化建設投入強度。積極采用先進服裝設備,加強服裝CAD打版技術培訓等。

(四)努力打造國際知名品牌

國際知名品牌是服裝企業在國際市場中擁有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服裝行業的總體利潤不高,“品牌戰略”是有效提高產品附加值的主要手段之一,“品牌效應”尤為明顯。首先,企業要加快轉變觀念,樹立品牌意識。企業在創立品牌之前,必須有一個明確、完整的“品牌戰略”,包括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文化內涵、產品特色、主要品牌策略等;第二,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加快人才培養。要加快專業技術人才儲備,在引進外部成熟技術的基礎上,推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設計,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等軟實力以提升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第三,做好品牌維護。品牌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狀況、消費需求、競爭對手等因素都時刻發生著變化,企業在進行產品研發后,及時進行國內外商標注冊以及專利注冊,隨時收集市場的反饋信息,掌握品牌在市場上的表現,另外還要做好對于假冒偽劣的產品的打擊,避免冒牌產品進入市場破壞品牌形象。

(五)拓寬銷售渠道,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

在全球經濟環境惡化的背景下,中國服裝行業在努力保持傳統市場份額的同時要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對于不同的市場細化產品出口,轉變經營方式,拓寬銷售渠道,建立自己的銷售終端,采取加盟專賣店、建立直銷點、設立分公司等方式,融入國際供應鏈,減少交易成本。利用電子商務,網上開拓海外銷售。

[1]吳義鳳.安徽省紡織服裝業出口現狀及對策分析[J].赤峰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2):68-69.

[2]吳挺.綠色壁壘對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0(8):13-14.

[3]李美紅.我國服裝業出口遭遇綠色貿易壁壘的原因及對策[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9(4):69-72.

[4]凌海生.影響浙江紡織服裝業出口因素及其對策分析[J].商業經濟,2008(10):97-99.

(責任編輯:張彤彤)

F74

A

2095-3283(2014)11-0042-02

韓馥冰(1986-),女,漢族,吉林人,講師,研究方向:管理學。

猜你喜歡
服裝業服裝行業服裝
《紡織品 遮熱性能的測定》等9項紡織服裝行業國家標準發布
2022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大事早知道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大事早知道
讓人心碎的服裝
現在可以入手的mina風高性價比服裝
49項紡織服裝行業標準將于2016年9月1日實施
服裝業如何進行供應鏈管理
OEM服裝業的自主品牌戰略研究
論服裝供應鏈中的物流管理
服裝家紡個股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