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城市空間形態與水系的關系

2014-12-25 01:25倫理龍菊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路網水系肌理

倫理 龍菊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摘 要:

城市空間形態的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其特殊并且重要

的作用。它客觀地反映了城市各個功能之間、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相互

作用的空間關系。本文對沈陽渾河河流沿岸的城市空間形態與城市河流關系進行了分析,并從三個方面闡述渾河河流對沈陽城市開放空間的影響。

關鍵詞:

城市空間形態、渾河、水系、開放空間

1、區位介紹

沈陽市內最大的水系為渾河,渾河,是縱貫遼寧省東部和中部的著名河流,長368公里,發源于撫順市之渾河.古稱沈水,又稱小遼河。她發源于撫順市東部,東向西,依次流經清原、新賓、撫順、沈陽、遼中、燈塔、遼陽縣、臺安、海城、大洼、大石橋、營口等縣市境內,最后于營口市西西炮臺注入遼東灣。

2、現狀情況分析

通過對水系類型的資料調研分析得出,根據水系形態劃分城市空間形態的類型共分為以下四種:1.帶狀水系;2.自由彎曲水系;3.環狀水系;4.綜合型水系。然而在實際調研過程中,卻很難將水系的形態僅僅劃分到這四類中,通過對渾河沈陽斷水形形態的現場調研發現其整體呈直線型局部呈自由彎曲型水系,以二環為界,將城市劃分為東北和西南兩部分,并且有跨河向南發展的趨勢,中心區位于南部,新區位于北部。沈陽的整體路網結構為棋盤型路網結構與放射型路網結構相結合的綜合型路網結構,棋盤型路網結構為沈陽傳統路網形式,其結構形式延續老方城,而放射型路網結構則為了滿足經濟發展而形成向外的向心力而形成新型環狀結構。

3、渾河水系對沈陽城市形態形成的影響

城市空間形態的規劃包含三個方面,即城市肌理的形成與規劃,城市開放空間規劃以及城市空間的視覺效果規劃。所以渾河水系對沈陽城市空間形態的影響也應該從以上三方面加以考慮。

3.1渾河對城市肌理形成的影響

①對于水網的影響

河流是大自然的產物,不僅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生態意義、景觀意義,它

的形態千姿萬化,更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城市水網的形成要依賴于自然河流提供源源不斷的水源,在滿足城市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盡可能適應自然河流的走勢,形成形態優美城市水網,是自然與人工完美結合。此外,我們在規劃設計城市肌理的時候,應充分尊重河流以及其延伸出的水網所形成的肌理,使之成為規劃設計的切入點,營造舒適自然的人居環境。沈陽市的水網起源于渾河的南運河支流,它西起南京立交橋,東至東陵大橋,整個支流網絡遍布整個沈陽市,并串聯多個市級公園,小游園等,其形態延續渾河的自由曲線形態優美,局部形成大水面,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設計布局。

②對道路網的影響

道路路網通常是城市肌理形成的重要要素,其形態特征往往會成為城市肌

理的主要特征,所以我們在設計路網的時候應充分尊重河流本身的肌理特征,

路網建設結合河流的形態特性設計,形成以河流為主導的肌理建設。而河流沿岸的路網建設更應順應河流的肌理。因為河流通常是形成良好景觀的場所,人們又具有一定的親水性,所以在河流沿岸應給人們設計與河流形態相平行的道路,讓人們最近距離的接近河流。另一方面,連接河流的橋梁、交通通常是垂直于河流的,所以與此相接的道路也與河流垂直,從而形成河流沿岸的路網肌理。沈陽市的道路網前面已作介紹,主要道路與渾河成垂直關系,并在河岸區域留有景觀步道,步道串聯帶狀綠地形成城市綠肺系統,市內道路結合水網框架進行協調布置,整體形式統一

③對建筑的影響

建筑物是城市的符號,它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歷史等信息,往往可以

發揮城市的標志性、易識別性的作用。我這里所說的河流對于建筑物的影響主要指河流與沿河兩岸建筑物的相互適應性,主要是對于一些新建建筑而言,它們可選擇余地較大,所以在進行沿河建筑建設時應切實協調好建筑群高度與河流寬度,建筑風格與河流形式關系,適應性方面以河流為主,建筑為輔進行協調,形成風格統一的沿河景觀。水系對于沈陽市建筑的影響主要在于它促進了沿岸居住區的發展,在滿足了人們視覺景觀享受的同時在更大尺度上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沿岸視覺景觀廊道的切斷,南北兩岸城市天際線的不和諧等。

3.2渾河對城市開放空間形成的影響

①渾河促進城市開放空間的形成

沈陽渾河對于沈陽市民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人們生來就有親水的夙愿,渾河為沈陽市民的公共活動空間帶來了新的希望與生機。在渾河的兩側綠地或者是公園中,人們自發的形成了各項活動。既可以親近河流、親近大自然,又可以在此空間上進行各自的社交活動或者是其它活動……有助于促進渾河周邊城市開放空間的形成。

②渾河引導形成城市開放空間網絡

在河流主導城市開放空間的形成之后,應該通過河流的支流、道路、綠地

等串聯其城市內部其他的開放空間,如廣場、公園等,從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開放空間的網絡體系。

交通體系的建立

人們親近河流的愿望應指導我們建立起城市內部通往河流的交通網絡。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便捷、高效的步行交通系統。因為居住在城市的人們前往城市水域最為普遍的交通方式即是步行,所以如果在設計整個城市交通體系的時候,充分考慮到這一因素,形成一套生態科學的步行系統,可以極大地為河流周邊的開放空間吸引人流,增加河流的魅力,提升人們居住在城市里的親切感以及歸屬感。同時,在交通密集集中的地方,應當建立公共服務設施,如商鋪、廁所、車站等,為人們提供便捷。

生態廊道的建立

最佳串聯河流沿岸與城市內部開放空間的載體是城市的綠地系統。所以城市綠地開放空間也要充分考慮河流的主導作用。與交通系統一樣,形成以河流為出發點的綠色網絡布局。但要注意,河流沿岸的帶狀綠地的連續性以及規模性,確保帶狀綠地可以發揮河流的生態廊道作用。垂直于河流的綠地也就是連接城市內部與河流的綠地也應該保證它的連貫性,形成良好的空氣通道。另外,有山體的城市要注意在綠地系統規劃中考慮到山體、綠地、河流三者之間相互的作用。從而確保建立起科學健康的城市生態廊道。

3.3渾河對城市空間視覺效果的影響

①河流沿岸整體輪廓線的設計

河流沿岸的城市空間視覺設計首先要注意整體輪廓線的把握。這是從宏觀

上控制城市的外立面,反映了一個城市的整體形象感。城市整體輪廓線的營造

應具有一定美感的韻律,起伏有序,協調不松散,統一不突兀。

②河流沿岸標志物的確立

標志物的確立有利于統一河流沿岸風格各異,雜亂無章的建筑。如 911 前,美國紐約的雙塔就強有力的統領了曼哈頓地區的天際線,形成一個標志性的建筑。但這類標志物不一定僅局限于高層、超高層的建筑,建筑形狀特別、風格新穎的建筑同樣也可以成為統領全局的標志性建筑物。

③對岸景的近景遠景的處理

對岸景往往會呈現近景與遠景的關系,有的設計手法是突出某一層的景觀,而另一層的景觀變成前景或者背景,以襯托突出的一層;有的則是近景遠景共同協調發展,豐富層次。設計的時候應當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齊康.城市的形態.南京工學院學報,1982(3)

[2] 凱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曉軍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35-7.

[3] 揚·蓋爾.交往與空間.何人可譯.北京:中國建工出版社,2002.57-75.

[4] 吳良鏞.廣義建筑學.清華大學出版社,1989

[5] 楊春俠.城市跨河形態與設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

[6] 黃亞平.城市空間理論與空間分析.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7] 段進.城市空間發展論.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猜你喜歡
路網水系肌理
鄱陽湖水系之潦河
《愛情神話》臺詞點到為止 描摹深入肌理
花博園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術的應用
肌理元素在招貼設計中的應用
感受肌理
水系魔法之止水術
住宅室內設計中材料肌理運用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