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路隧道中防排水施工技術的探討

2014-12-25 01:25王瑋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技術探究鐵路隧道

王瑋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鐵路隧道工程已成為道路交通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快速增長的鐵路隧道工程而言,其對防排水施工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我國鐵路隧道施工的相關概況和現狀出發,針對鐵路隧道中防排水施工技術進行詳細探究,并闡述了加強防排水施工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鐵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探究

中圖分類號:X731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的交通運輸業越來越發達,人們對交通運輸的要求與標準越來越高,這就需要不斷地拓展交通運輸方式。目前,我國的鐵路隧道工程量不斷增加,要求必須提高鐵路運輸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鐵路隧道中的防排水工作,對鐵路的運營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進行鐵路隧道的防排水施工時,應加強施工控制,規范管理模式,將防水作為施工前提,致力于水分的導排。制度科學的操作及控制規程,使每道工序都在嚴格的管理下進行。

一、我國鐵路隧道施工的相關概況和現狀

鐵路隧道一般是指一個區域內,在地下、山間或者是水下專門開發出來的一條鐵路,這條鐵路主要是供機車車輛通行。鐵路隧道根據其所處的位置分為山嶺鐵路隧道、城市鐵路隧道及水底鐵路隧道,具體定義如下:第一類,為縮短距離和避免大坡道而從山嶺或丘陵下穿越的稱為山嶺隧道;第二類,為穿越河流或海峽而從河下或海底通過的稱為水下隧道;第三類,為適應鐵路通過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稱為城市隧道。在這三種鐵路隧道中,比較常用的是山嶺隧道。

我國鐵路隧道建設的現狀:隨著我國鐵路隧道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發展,隧道施工的速度和質量也在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的鐵路隧道的長度發生了變化,以往的鐵路隧道距離比較短,現在不僅距離變長而且安全性能較之前也有了較大的進步。當前,我國的鐵路隧道不僅僅是在山中、地下,越來越多的水下隧道不斷涌現。鐵路隧道能夠滿足地形的要求,同時還能夠縮短距離和路線,有效地避免了不良路段對交通條件的影響。根據長期的分析與總結,相關專家發現我國鐵路隧道建設施工過程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比較欠缺:工程地質勘查、水文地質勘探設備與技術、施工速度、機械化操作能力等。這種現狀就要求我們必須分析鐵路隧道施工中遭遇的各種技術問題[1]。

二、鐵路隧道中防排水施工技術探究

1、防水層的施工

首先應做好相關基面準備工作,在防水層進行鋪設前,應及時對隧道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表層進行處理,并對防水板的質量進行檢測。將錨桿頭及鋼筋露頭進行處理,并有細石混凝土覆蓋抹平,通常凹坑的寬深比應在6∶1之內;若寬深比大于6∶1應利用細石混凝土及時填平,凹坑過大則需使用補噴混凝土抹平,進而保證噴射混凝土沒有尖銳棱角。隨后需加強對防水板的質量進行檢查,對各種施工設備進行調試,在地面進行防水板的試焊及充氣密閉試驗時,相關操作人員應進行崗前培訓。進行土工布的鋪設時,應通過簡易作業臺車將無紡布固定到規定位置,再使用熱熔襯墊與射釘將其與噴射混凝土進行結合固定。將熱熔襯墊與射釘根據梅花形進行布設,拱部的間距應控制在0.5至0.7米之間,邊墻控制在1米左右。無紡布副間的搭接寬度應不小于10厘米,鋪設無紡布應松緊適當,使其緊貼在噴射混凝土表面,不會應過緊而被撕裂,也不會應過松而產生褶皺進而形成人行蓄水點。調制防水灰漿及涂刷防水層時,應將防水材料與干凈的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調和,混合時采用攪拌棒進行攪合,制成水泥漿黏稠狀。通常一次調和的調料應在20分鐘內使用完,使用時多次進行拌合,以防在使用中涂料開始凝固。調制完成后,使用特制的刷子在預濕的混凝土表面涂刷兩次,第二次可在前次涂料未風干時進行涂刷。防水層的養護工作。涂層在初凝后應定期使用噴霧進行養護,以防涂層遭到破壞。涂層應持續的進行三天的養護,杜絕應暴曬及風霜等對涂層造成侵蝕。擋頭板、沉降縫及施工縫的防水措施。擋頭板應使用6厘米厚的木板材料,并使用角鋼U形卡及短木進行固定,進而適應擋頭板的不規則尺寸。在立擋頭板時,應特別注意沉降縫及施工縫的處理。止水帶及止水條應根據下列說明進行使用。止水帶:使用橡膠止水帶,安置于襯砌中間。使用搭接熱接式,對止水帶下部靠近隧道內壁處及上部止水帶靠近圍巖處進行壓茬。應將止水帶的搭接表面進行清刷并使用銼刀打毛,接頭長度應控制在10厘米左右并滿焊。使用Φ8鋼筋卡及定位鋼筋將橡膠止水帶固定在設置完成的擋頭板上,并嚴格保證橡膠止水帶的質量,應保證不出現扎孔、居中安置、定位準確等。止水條:止水條主要設置在兩個循環襯砌間所產生的施工縫隙。施工時在上循環澆筑混凝土時預先留好止水條槽,在下循環混凝土澆筑前使用粘合劑進行止水條的粘合,搭接長度應大于10厘米。止水帶及止水條的保護與固定:加強施工縫、變形縫的防水工作,其基本條件是提高止水帶及止水條的保護,止水條應在施工前禁止遇水及施工中不得脫落。施工縫的防水主要是對止水帶進行妥善的固定安置及施工振搗保護。

2、排水工藝分析

防排水施工主要包括防水板堵水、透水盲管引流、排水溝排水等部分,并結合超前預注漿堵水、混凝土錨噴及襯砌混凝土致密等為輔。在進行鐵路隧道防排水的設計時,應使用防、排、堵、截相結合,因地制宜等原則;若隧道需穿過巖溶及斷裂破碎帶等,則地下水含量較大,主要采取排的形式進行防水;若防排水施工可能影響周邊生態環境時,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以堵為主,控制排放的原則。施工單位在對某一地段的隧道進行防水施工時,也應適當的加入排水的方法,綜合進行施工。當前,主要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澆筑時在施工縫緊靠隧道內側預留一條凹槽,進而形成一個排水通道,在靠近隧道內側制定半圓形的排水管道,之后使用嵌縫膏或者快凝水泥進行封堵,以防水進入隧道內,有效的將施工縫滲漏水引至水溝內,結合排水的實際情況對封堵材料進行合理的更換,進而使排水通道具有良好的可維持性。鐵路隧道的防排水施工有以下三類要求,一是鐵路正常運營的要求;二是周邊環境的要求;三是防水結構耐久性的要求。通常鐵路運營及防水結構耐久的要求是相當固定的,而隧道通過的環境卻是多種多樣。目前多數的隧道全程采取同一防水類型,缺少對周邊環境的考慮,因此在設計時應將對環境的影響考慮到隧道防水設計中[2]。

三、加強防排水施工的有效措施探究

選用科學的排水盲管尺寸,合理設計透水孔的規格及間距,對地下水較大的地段適當考慮加密措施。將排水盲管與滲水巖壁緊密安置,降低圍巖進入排水盲管對地下水造成的阻力??v向集水盲管及相關排水管道應使用變徑三通進行連接,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統。排水盲管應采用有效的保護措施,保證固定,防止管道堵塞。泄水管應具有合適的坡度。鋪設防水板時,應將混凝土襯砌表面的外露錨桿、鋼筋等硬物進行割除,不平整的部位應及時噴平;防水板在凹凸較大的基面上安置時應預留一定的松散系數,留有適當余地,且在斷面處增加懸掛點,進而使緩沖面與混凝土表面緊密貼合;有效的進行防水板與泄水孔的緊密連接;襯砌混凝土進行澆筑前應對防水板質量進行檢查,保證相關材料的質量;防水板與粘膠屬于易燃物品應合理擺放,做好消防措施,進行焊接工作時應使用擋板進行防護[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鐵路隧道在我國的交通運輸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是不發達地區與其他地區進行溝通的紐帶,同時也是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鐵路隧道工程中,綜合評定隧道的重要指標就是防排水施工的質量,其對隧道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并結合上文所述觀點將鐵路隧道中防排水工作有效的進行施工。

參考文獻:

[1]劉宏宇.淺談鐵路隧道防水施工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3(06):372-373.

[2]田永亮.鐵路隧道施工技術的選擇[J].門窗,2013(02):148+153.

[3]康瑞山.鐵路隧道防排水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淺析[J].科技與企業,2013(13):239.

猜你喜歡
技術探究鐵路隧道
加強鐵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途徑探討
城市燃氣管道的淺埋防護技術探究
電力系統運行中的變電安裝技術的探究
強度折減法在評價鐵路隧道圍巖穩定性問題中的應用探討
鐵路隧道開挖施工技術分析
技工學校田徑中長跑技術探究
石油機械設備中的防腐檢測技術探究
基于云降水物理的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探究
基于BPEL試析醫療信息系統的集成技術
鐵路隧道水害問題與整治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