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企業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中發揮辦學主體作用的可行性

2014-12-25 01:25魏華賀湘安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魏華 賀湘安

摘要:煙建集團近幾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和,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中發揮辦學的主體作用中先行了一步。

關鍵詞: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辦學主體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建設行業對城市規劃、施工技術、綠色節能、智能化和管理方面的技術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設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的主導作用越來越突出。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受到技術人才短缺的困擾,一方面企業找不到合格實用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招聘到的人才又不能適應工作崗位。為解決這種人才供需錯位的現象,國家進一步加強了對實用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為此在2014年6月23日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指示:“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p>

通過我對我所在企業煙建集團有限公司的研究,煙建集團近幾年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和,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中發揮辦學的主體作用中先行了一步。

校企合作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職業教育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必然選擇,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是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訓的過程。它改變了傳統教育的培養,找到一條適合企業用人要求和學校培養技能人才的新路子;校企合作為學校和企業搭建可平臺,學生到企業實習,既接受專業知識與技能實操的訓練,同時又能接受企業文化、職業道德、準職業人崗位素質要求、技能質量標準的學習,實現了學生由會考試型向學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轉變。

一、校企合作的意義

一是能最大限度滿足企業對招用技術人才的要求,二是提高職業學校學生崗位適應能力,縮短成長周期,三是學校培養與企業直接掛鉤,避免人才培養的盲目性,四是破解了教學“硬件”滯后于生產應用的“瓶頸”,解決長期以來技工教育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沒有足夠資金 投入,就無法做到培訓教學設備設施與生產現場同步,就無法滿足企業對培訓的需求,培養學生也就無法做到有針對性和主動性,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校企合作真正實現了“三個零距離”,即專業設置與用工零距離,課程設置與職業活動零距離,教育內容與培養目標零距離,達到培養與就業的統一。

二、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1、校企聯合辦學

指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共同培養技能人才,合作中企業專家可到學校兼職授課,學校教師定期到企業頂崗進修,讓教師成為“專家型職業人”,教師在企業中了解新技術,新工藝,改進教學,培養更貼近企業人才,學生畢業即可上崗的工作,大大縮短企業用人成長周期,聯合辦學的另一目的,企業可向學校提供實習設備,實訓場地,改善學校的實習條件。近年來,煙建集團與學校合作實施了一系列的人才培訓計劃,公司投資近千萬元建立了信息網絡,在職工

中開設了電腦操作培訓班,開辦大學生論壇,定期舉行大學生交流會,舉辦了財務總監培訓班、MBA培訓班和工程項目管理培訓班等。最近,煙建集團又針對在外作業人員學習環境差的現狀,開設了遠程教育,采用遠程視頻培訓的方式,連續舉辦了多期專題培訓班,實現了集團總部主會場和駐外埠分公司分會場兩地網絡同步視頻培訓

2、訂單式培養

“企業向學校訂單培養”模式,學校的學生就是企業的準員工,學校與企業共同管理,共同制定培養方案,企業的技術骨干人員與學校專業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針對性培養適合該企業需求的員工。企業根據人才的需求,人力資源配置計劃,與學校簽訂“訂單”培養協議,對學生實行量身定制,加強人才培養的針對性,企業和學校商定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實操標準,實行企業冠名制,實現招工與招生同步,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坝唵谓逃庇行У乇U狭藢W生就業,使學生進校后就有歸屬感,也使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實現以就業促招生,以招生促發展的格局。

煙建集團技工學校2010年10月為煙建集團第十七建筑安裝有限公司“訂單”培養 電工、管道工35名學生,畢業后直接到勞務公司班組工作,省去了再培養的環節,學生到單位直接頂崗工作,11年15名電焊工也走上工作崗位,勞務公司根據自己需要,定期向集團公司報告所需各工種人員,集團公司和煙建集團技工學校溝通,采取“訂單式”培養辦學模式,既解決了學校學生就業問題,也解決了勞務公司技術工人的短缺問題,形成了企業與學校的雙贏模式?!坝唵问健迸囵B辦學模式,雖然避免了培養上的盲目性,但從“準職業人”的角度它缺少了體驗崗位這個環節,學生到崗后仍然存在著不適應的問題。

3、建立生產實習基地+頂崗實習式培養模式

隨著校企合作的不斷深入,雙方都在為培養“準職業人”這個準成型產品而相互考證,學校既要保證培養技能人才的需要,選擇設備先進、技術力量較強的企業作為學生進行生產實踐的實習基地,又要關注畢業生的就業去向問題,甚至合作的目的就是推薦畢業生就業,而企業在履行基本的社會義務和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以外,更加關心建設一支相對穩定、愛崗敬業、技術熟練的高素質員工隊伍,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把學校和企業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實訓基地的建立,為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職業素質,達到技能過硬的教學要求提供了可靠地保證。

按照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辦學思路,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本人所在勞務公司與煙建集團技工學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管道工專業、焊工專業生產實習基地;實訓基地由雙方共同參與建設和管理。

4、依托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高精尖技術人員

2013年,作為全國建筑行業內唯一一家被批準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于建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于建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總共有7人,面積達180平方米,設大師工作室、工作人員辦公室、多媒體教室、學員教室,可以容納學員200多人培訓。煙建集團依托工作室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將加強技能指導培訓,突出對抹灰工、裝飾鑲貼、瓦工、木工、鋼筋工等工種進行脫產技能培訓。另外,工作室還制定了三年計劃:3年時間將為全省培養10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100名拔尖人才(參加各類大賽獲得名次、獲得省級首席技師稱號等),全面提升山東省建筑業高技能人才的素質和水平。

煙建集團董事長唐波表示,“于建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成立代表了政府和社會對煙建集團人才培養工作的肯定,集團今后將依托“于建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這個平臺,加大“攻關、傳藝、研發、交流”的力度,培養更多的高技能建筑人才,開發更多的建筑施工工藝,為建筑業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三、校企合作培養技能人才的思路

1、開展校企合作,對學校來說最關鍵的是選擇企業,同樣,對企業來說,也要選擇合適的學校進行合作。

在尋求合作學校的過程中,我們企業選擇技術工人優先選擇集團企業轄下的煙建集團技工學校,和集團有合作的煙臺城鄉建設學校為首的煙臺市建筑職業教育集團,技術管理人員則優先選擇和煙建集團合作的山東建筑大學、青島理工學院等老牌合作單位?,F在建筑管理技術發展迅速,最新的BIM技術,煙建集團內部也正在學習推廣,而我們本次學習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恰好開設了BIM課程,我覺得這是個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契機,我認為公司就BIM技術培訓與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可以嘗試做個“訂單式”培養計劃,這樣公司就可以走在技術管理的前沿陣地,學校有現實案例做技術分析,學校學生有了就業保障,形成一個企業、學校、學生三贏的局面。

2、搭建“兩個”平臺

一是成立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成員由企業領導、技術人員、學院領導、學校專業骨干教師組成,主要研究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職業崗位能力和制定校企合作教學計劃,監督檢查學生學習培訓的全過程,協助安排學生實習,推薦學生就業;學校以指導委員會為紐帶,開展交流研討活動,獲得信息,企業也從中了解學校培養學生狀況,使校企聯系得到加強,促使雙方的進一步合作。

2012年,煙建集團在山東建筑大學設立獎學金并進行“遠航計劃”,就是成立了一個校企合作的平臺,意義非常深遠,已在全校師生中產生良好的反響。這一舉措,有利于激勵山東建筑大學廣大學生奮發向上、刻苦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更多思想健康、品德優秀、成績突出的學生;有利于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更有利于吸引大批的優秀畢業生加盟煙建集團。

二是建立校企合作聯絡員隊伍。校企合作是為學生量身定做的培養模式,聯絡隊伍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學??蛇x派責任心強的專業教師,加強與合作企業溝通、協調,拓展合作領域。

四、今后努力方向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強調:“要走校企結合、產教融合、突出實戰和應用的辦學路子,依托企業、貼近需求,建設和加強教學實訓基地。推動社會各方形成合力,讓現代職業教育助推經濟社會取得更大更好發展?!?,我覺得企業應該趁著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東風,總結前期的經驗和教訓,利用國家現有的優惠政策,要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中發揮辦學主體作用。

具體而言,就是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作為重要改革取向,把落實政府職責作為重要基礎。政府應著力發揮好?;?、促公平的作用,積極轉變職能,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全社會應堅決破除用人上的各種歧視,轉變人才觀念,形成“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社會氛圍和良好環境;學校、企業應積極創新機制,不斷完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保持辦學活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青年學生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國家、社會和個人齊心協力,定能推動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共同進步,為改革發展源源不斷地創造多樣化的人才紅利。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文件

2.尉糧蘋 《探索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4.(3)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茶學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探索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