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發展

2016-10-09 10:33
考試周刊 2016年77期
關鍵詞:發展模式校企合作

孫龍

摘 要: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以質量為先,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新的產學合作以高校、企業、政府、經濟財團等聯網合作為基礎,以需要者(企業)為中心,強調企業參與高校校企合作效果評價體系。

關鍵詞: 校企合作 韓國高校 發展模式

一、引言

韓國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以社會發展為導向,貫徹“教育先行”的理念,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為根本目的,以“學分制”的實施為制度基礎,注重學生專業知識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韓國高校校外實踐環節主要包括高校為組織主體的校企合作和非高校機構組織的政、校、企三方合作和學生自主尋找并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

二、韓國高校校企合作以質量為先,尊重學生自主選擇權

韓國高校及相關機構為高校學生提供充足的參加校外實踐活動的機會,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適合的社會實習、實踐方式。

韓國高校組織的校外實踐環節主要以校企合作為主,主要由高校產學合作機構聯系企業并簽訂合作協議。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申請國內企業實習,也可以選擇申請國外實習,不論是國內企業實習還是國外實習都會按照實習時間賦予相應的學分,校企合作實習學分屬于教養選修學分,如果學生認為校企合作項目不符合自身需求,就可以通過選擇其他的教養選修課程獲得相應學分,但是沒有校外實習經歷的學生一般會在擇業過程中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韓國大部分高校學生,特別是成績優秀的學生都會主動尋找校外實習機會。另外,由于韓國人口總量的持續走低,韓國高校生存危機越來越成為韓國高等教育未來發展的瓶頸,各大高校為維持穩定生源,頻頻主動走出國門,特別是私立大學,在韓國教育部政策的支持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建立海外分校區,并以此為平臺展開與當地高校廣范圍、多層面的合作,以當地高校為跳板和依托,拓展海外實習實訓基地已形成現階段高校校企合作的藍海戰略,并積極帶動韓國高校國際化進程向更深層次邁進。除了高校產學合作機構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進行校企合作之外,各院系也自主聯系企業給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學生可以選擇參加院系組織的企業實習。

另一種校外實踐環節的組織主體是學校以外的其他機構,包括各級政府機構、企業或者學生自主尋找并參加的校外實踐活動。韓國政府大力扶植大學生人才的國際化和精致化培養。韓國高校按照所有權歸屬進行分類可分為國立大學、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其中國立大學是由國家出資辦學,公立大學由市政府出資辦學,所以有時也可稱為市立大學,大多數學校都是私人或集團所有的私立大學。韓國政府非常重視大學教育,不論是國立大學、公立大學還是私立大學,政府都會以各種形式進行援助,這種援助既包含經濟援助,又包含教育資源的援助。韓國政府牽頭,以高校為主體,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與海外大學和企業進行聯合,組成產、學、研的大綜合體。韓國本科高校以國家留學基金項目為依托,每年都會定期(學期中或是假期)選拔一批學生進行海外研修,在這個過程中采用學分互認的方式,既不耽誤學生正常畢業,又為學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供寶貴機會。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被選拔出國研修的學生會得到學校和政府獎學金資助,如果表現優異就會給予海外研修期間的全額獎學金資助。韓國政府會利用一些政府行為促成校企合作,這些企業一般是韓國大企業或是國外企業,韓國高校鼓勵學生在畢業前休學,進行企業實習,實習一般分為三個月至半年的短期實習或者一年以上的長期實習,學校會給予學分認證,當然如果實習期間表現優秀,學校就會配合學生與實習企業進行簽約,提前完成學生就業工作。

韓國高校校企合作形式多樣,為學生提供多種校外實踐機會,但是校企合作的核心是質而不是量。韓國高校及相關政府部門和企業積極參與,相互配合,充足的社會資源為韓國高校選擇合作對象企業提供便利,很多高校都可以聯系到一些知名企業,比如三星集團、現代集團、國民銀行等,而且一部分私立高校是由企業出資創辦的,在實踐環節上擁有先天優勢,比如巨濟大學等。校企合作方式可以是頂崗實習,也可以是參觀見習,高校通過為學生創造實習機會,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學校知名度,企業通過這種合作可以優先進行人才選拔和人才儲備工作,另外還可以得到政府政策上的支持。

三、企業參與高校校企合作效果評價體系

韓國政府2004年公布新型產學合作方向,以高校、企業、政府和經濟財團等聯網合作為基礎,如下表所示,新的產學合作模型在基本觀念、合作目的、教育方式、支援范圍、參與范圍五個方面與已有模型存在差別。

根據上表所示,新的產學合作的核心轉變為以需要者為中心,即企業中心的現場實務教育過程,這是企業需要的教育過程。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2002)表示產學聯合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研究和技術開發的途徑,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方法和手段。為使新產學合作落到實處,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從2008年開始實施強化教育力量支援產業計劃。這個產業包含大學的教育條件改善及為創造成果促進高校間競爭等多種評價指標(●●●,2010[2])。2011年為政府決策提供支援的“廣域經濟圈領先企業人才育成部”、“產學合作中心大學育成部”、“地方研究團體育成部”三部門合并,2012年起成立“產學合作領先大學育成部門(LINC)”,這個部門以企業要求的人才育成,實際的研究開發及技術轉移的活性化處理,高校-產業體-研究所之間有機的相互關聯為基礎,為地方大學和產業共同成長創建和傳播多種產學合作的新模式。韓國政府將調整產學合作活性化高校的教育過程及運行現狀定期公示于高校情報公示欄中,這說明為產學合作活性化開發的教育過程的重要性(●●●,2011[3])?!瘛瘛竦龋?007)研究指出韓國職業能力開發院為開發以需要者為中心的教育過程構建新產學合作政策的核心課題和支援部門[4]。新產學合作政策強調五大核心課題,分別是產學合作中心大學育成,評價制度的改善,高校投資設立企業,產學DB(Database)構筑和活用,公私合營合作體系構筑。圍繞五大核心項目,新產學合作政策的主要目標有三,分別是建立產業需要為中心的教育制度,推進產業體主導型產學合作,提升高校產學合作部門效率。支援部門主要有高校人才培養型產學合作支援部門,革新技術研究開發型產學合作支援部門和技術轉移及創業支援部門。高校人才培養型產學合作支援部門分為就業關聯的定制型教育、現場適應度提高型教育、地域革新及特性化型教育和委托型教育四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業關聯的定制型教育是充分反映企業意見,為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積極開發多種多樣定制型的教育模式。高校通過這些項目運營,畢業生就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另外,通過現場實習學分制和活性化實習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兼備的高校教育,最終培養出能夠真正幫助企業發展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 ●● ● ●●●●,2004。

[2]●●●. 4●● ●●● ●●●●●●● ●●●●●● ●●● ●● ●●● ●●[J]. ●●●●● , 2010,34(5):111-130.

[3]●●●. ●●●● ●●●● ●● ●●●●● ●● ●●[J]. ●●●●●●●, 2011, 9(3): 261-271.

[4]●●●,●●●,●●●,●●●,●●●. ●●●● ●●●● ●●●● ●●[R]. ●●:●●●●●●●●●, 2007:179.

基金項目: ①山東交通學院教育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管理類專業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評價指標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山東交通學院管理學院為例”(JY201511)

②山東交通學院教育研究項目“韓國高校實踐教學模式對我校經管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啟示”(JY201612)

③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教育科學研究項目(交教研1202-40)

④山東交通學院教育研究項目(JY201311)

⑤山東交通學院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猜你喜歡
發展模式校企合作
中國社區銀行發展模式探析
我國微型金融發展中的問題與思路
基于山東生態農業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分析
高職土建類專業產教創深度融合機制探索
就業視域下卓越工程師校企合作培養模式探析
民辦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對實訓教學體系改革進行的思考與探索
贛南生態旅游競爭力及發展模式研究
對江西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設計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