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2014-12-25 01:25聶虎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創新型環境工程創新能力

聶虎

摘要:資源危機和環境惡化已經成為21世紀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面臨的全球問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和發展,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最突出最典型的問題.隨著國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環境管理部門、相關企業對環境管理、污染控制與治理力度的加大,必將吸納大量的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環境專業一直以來都遭遇著外熱內冷的尷尬局面。一方面是國家大力提倡環保,環境專業的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環境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困難,工資水平低。這也直接導致環境專業的本科學生從入學時,對專業前景一片迷茫。經過對企業的調查回訪,發現環境本科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創新實踐能力不強。環境專業是一個理論性、技術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而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通過創新教育與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討論,探討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及發展,分析了科學研究和創新活動在環境專業創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從課程實驗、課內小組討論、開放實驗及設計、以及參與科研研究項目等幾方面提出了提高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能力的主要方法,對提高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環境專業的實踐教學往往通過既定實驗和實習來完成。目前開設的教學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對于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引導性。但驗證性實驗很難激起學生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欲望。而大學期間的實習往往流于形式,走馬觀花,很難讓學生接觸到企業或者科研院所的高精儀器和研究性課題。針對這種現狀,對如何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構建應用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環境專業人才能力現狀

1、創新意識不強

創新意識是個體對創新的認識,由創新引發的情緒反應,以及為創新活動所做的準備。周家倫認為,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主要表現為是否總能自覺、有意識地支配自己進行實踐活動,表現出高度的創新自覺性。王瑩結合北京交通大學的300名學生的問卷調查,分析了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現狀。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大學生都意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但是在實踐中卻并不能主動參與其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大學生缺乏必要的創新啟蒙教育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再加之長期的應試教育,結果變得缺乏個性、自信和主動性,創新意識淡薄。

2、知識基礎薄弱

環境工程是一個理工結合、多學科知識交叉融合的專業,對學生和老師的基礎知識要求很高。國內的環境工程專業的教學課程設置多雷同,采用統一的教學計劃。專業課設置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工程、環境監測、環境規劃與管理、水力學、化工原理等。由于相鄰學科和交叉學科的課程設置不多,學生很難接觸到各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盡管網絡發達,但是很多同學沒有受到正確的引導,把時間浪費在網絡游戲和聊天上,很少有人主動去查專業文獻。再加上大學校園環境相對封閉,學生缺少和外界的學術交流,更沒有創新的主動性,僅僅滿足于考試及格和現有的知識結構,而沒學會主動探索和提升自己,因而形成了知識陳舊落后的局面。

3、創新成果貧乏

由于學校擴招,相應的教學設施不足,以往兩人一組的實驗被增加到三、四人一組,學生如果做錯實驗,很難有機會重做。這必然減少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機會,也嚴重影響了學生創新技能的提高和創新成果的實現。由此可見,環境專業的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令人擔憂。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創新教育的重點,是解決環境專業教育長期以來不重視創造性培養的必然對策。

二、環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1、培養創新型人才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綜合。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將各類教育與科研活動緊密結合,力爭達到產生對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釋放支撐效能的研究成果,培養出具有高尚品性、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拔尖創新人才。

2、綜合結合

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效地與學科和科研相結合,融于其中,才能充分發揮高??蒲械膶嶋H作用,促進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來刺激他們的感官,從而增加他們的學習欲望并開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強大的學科支撐是研究型大學的載體和發展平臺。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培養,反之,依托于科學研究和創新活動的專業人才培養才能推動專業人才的需求和發展,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由此可見,科學研究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專業人才在科學研究中能夠通過對科學知識的思考和推理的結合,鍛煉其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在研究活動中通過研究設計、數據分析、實驗構架、思想討論等各個方面獲得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創新思維的能力,從而真正提高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環境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

1、改革人才培養的模式

環境工程專業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性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僅要適應環境科學學科的發展,同時也要適應現代社會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革人才培養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實際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思維模式對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環境工程專業主要為社會培養環境污染治理和環境規劃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是重基礎、強實踐的多學科知識相融合的重點發展專業。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的相協調統一,共同發展專業知識的掌握、基礎知識的融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是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必須條件。環境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尤其要基于科學研究和創新活動。通過參與科學研究和各項創新活動,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科研活動中學生要與其他老師和科研成員相互配合協作,鍛煉了學生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團隊合作、靈活運用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人才是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與創新人格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2、理論實踐相結合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及創新思維的高素質人才,必須具備相應的理論和實驗及實踐基礎和能力,將理論與實驗、實踐更好地交叉融合,解決好“課程理論”與“項目實踐”的互動關系。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可以體現于多種不同的途徑模式:課程實驗。一定的課程實驗是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基礎。一般而言,課程實驗的設置緊密結合課程的理論知識結構和內容,通過實驗,老師能夠通過對科學知識的推理和思考技能的結合,有效發展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科學教育的真諦,同時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小組討論,在課程教學中授以小組討論可以直接促進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主要集中于教師間互相合作、教師和學生間互相交流,并在教學過程中開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相互協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獲得與課程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渠道,促進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和鍛煉。

3、開放實驗

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直接基礎,開放實驗往往是根據專業建設的基礎,往往更多地與專業學科的實驗條件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對學生實行一定時間和范圍內的開放自主選題與實驗。通過開放實驗,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并且可以更好地加深其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研究課題。參加研究課題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研究課題一般是專業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同時也包括一定范圍內的企業課題項目。這些科研和課題項目往往是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直接結合和應用。學生如果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直接參與到老師的這些研究和課題項目中,勢必在項目的研究中要進行一定的思考,這既是理論課程的學習內容與實踐的直接交叉與相互融合,直接形成優勢互補,解決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同時,這些課題項目具有直接的企業需求與市場導向,學生參與到這種研究課題中,就相當于將專業的研究帶入到教學的實踐中去,將以強烈的應用性推動課程的建設和教學的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

環境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隨著新時期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將會被賦予新的內涵。作為一所應用型本科院校,我們學校和專業應抓住發展機遇,確立正解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積極探索適合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環境工程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適應社會環境保護的需求,為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瓊玉.應用型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高教論壇,2011(5).

[2]毛艷麗,魯志鵬,張勁松.應用型本科院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的探索[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0(03).

[3]馬力,趙修文,蔣珍菊.結合區域經濟發展探索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特色[J].中國高等教育.2011(24).

猜你喜歡
創新型環境工程創新能力
對話專業:環境工程專業
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于在新農村建設中環境工程管理存在問題及解決思路的探討
天津推出創新型企業領軍計劃
環境工程發展對經濟的影響研究
環境工程監理的相關認知
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