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時期環保投入的宏觀經濟影響

2015-01-13 21:13張偉蔣洪強王金南畢軍張靜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5年1期
關鍵詞:環境

張偉+蔣洪強+王金南+畢軍+張靜

摘要我國環保投入的逐年增加為強化污染治理、改善環境質量提供了重要基礎保障,但環保投入如何影響宏觀經濟的作用機理值得深入研究。在2007年國家42部門投入產出表基礎上,編制了環境-經濟投入產出表,并構建了環保投入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分析模型,將環保運行費和環保投資作為研究對象,測算其對宏觀經濟各指標各行業的經濟影響,并分解到省級層面。結果顯示:①“十一五”期間環保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拉動經濟發展、增加居民收入、促進社會就業等經濟社會貢獻作用,五年期間對國民經濟總產出、GDP、居民收入、就業等方面影響分別為102 043億元、29 457億元、12 563億元、1 324萬人次,且以間接影響和誘發影響占較大比重,表明環保投入具有較強產業波及效應。②經濟影響存在明顯行業差異,通用專用設備制造業、農林牧漁業、環境服務業、建筑業等與環保投入直接相關的行業受益較大。但與此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拉動了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化學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高污染高能耗行業,表明環保治理活動自身帶來的資源環境負擔在中國現有產業結構情況下仍不可避免。在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的同時需要尋求更加清潔的治理技術。③經濟影響區域差異明顯,受益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于廣東、山東、江蘇、河北、遼寧等東部沿海及中部發展較好地區,而受益較小的省份大多位于西部及邊遠地區??傮w來看,鑒于當前我國環境治理投入仍不能滿足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適當加大環保投入不但能夠取得環境效應,同時也可帶來一定的社會經濟效應。

關鍵詞環保投入;環保投資;環境-經濟投入產出表;宏觀經濟影響

中圖分類號X19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04(2015)01-0009-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1.002

環?;A設施建設是環境保護的主要手段。發達國家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環保投入要達到3.0%才能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笆晃濉逼陂g,我國環境保護投入總量增長迅速,2010年已占同期GDP的2.12%[1]。環境保護投入的逐年增加為強化污染治理、促進環境質量改善提供了重要基礎保障?!笆晃濉逼陂g,我國主要污染物(SO2、COD)排放量在2005年基礎上分別下降了14.3%和12.5%,超額完成削減10%的減排目標[2]。理論上,大規?;A設施投資,如水利[3-4]、交通[5]、體育設施[6]以及政府經濟刺激計劃[7]往往具有帶動國民經濟發展,吸納更多就業等經濟社會貢獻效應。環保投入雖然主要目的是改善環境,但作為政府主導的主要固定資產投資和財政支出,其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作用同樣值得關注。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學者逐漸開始關注環保支出對生產效率[8]、生產價格[9]以及GDP和就業[10]等宏觀經濟的影響。中國學者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環保投資的經濟效益問題[11-13],朱德明[14]認為增加環境投入不會阻礙經濟發展,相反會刺激經濟增長。夏光[15]認為環保投入具有間接的、無形的、社會的和長遠的經濟效益。目前,計量經濟模型[16]和投入產出模型[17]是分析環保投資經濟拉動效應主要方法,采用計量經濟方法的研究雖然可以在時間序列上驗證環保投資與宏觀經濟存在的密切關系[18-22],但該方法的缺陷在于無法深入分析環保投入影響宏觀經濟的內在機理。投入產出模型由于能夠更好地刻畫投資拉動經濟作用機理被多個研究應用[10,23-24]。但現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①研究對象不全面,局限于環保投資而缺乏對環保運行費的分析;②對環保投資影響宏觀經濟的作用機理和測算方法較為簡單?;诖?,本文采用環境-經濟投入產出表代替傳統的經濟投入產出表,同時將環保運行費和環保投資作為研究對象;將原有投入產出模型拓展為局部閉模型,考慮居民消費的誘發作用和經濟漏損扣除;以“十一五”時期為例,從影響深度、影響行業、影響區域等多方面揭示環保投入與宏觀經濟各指標(總產出、GDP、居民收入、就業)之間的定量關系。

張偉等:“十一五”時期環保投入的宏觀經濟影響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年第1期

1模型與方法

1.1環境-經濟投入產出表

在常規投入產出表基礎上構建環境-經濟投入產出表(見表1)。一方面,在最終產出中將環保投資所需的最終產品拆分出來,包括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在第一象限的中間矩陣中拆分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兩個虛擬部門。具體編表方法參考文獻[25-28]。

表1中,xij(i,j=1…n)表示第j生產部門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第i生產部門產品價值量;xij(i=1…n;j=n+1,n+2)表示第j污染治理部門在消除污染過程中所消耗的第i生產部門產品價值量;xij(i=n+1,n+2;j=1…n)表示第j生產部門生產過程中需要第i污染治理部門投入的污染治理運行費;xij(i=n+1,n+2;j=n+1,n+2)表示第j污染治理部門在消除污染過程中需要第i污染治理部門投入的污染治理運行費;yi表示第i部門生產的最終產品用于環保投資的價值量;vj、pj、dj、mj、nj、xj分別表示第j部門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余、增加值以及總投入。下標1-n代表生產部門,下標n+1、n+2分別表示廢氣和廢水治理部門。

1.2經濟影響分析模型

1.2.1環保投資經濟影響分析模型

包括基本模型和擴展模型兩種類型,差別在于是否考慮居民消費引起的誘發影響。

基本模型:設定aij、xi、yi、wi分別表示包括污染治理部門的中間矩陣直接消耗系數、總產出列向量、環保投資所需最終產出以及其它最終產出列向量。那么在水平方向存在如下平衡式:

∑jaij·xj+yi+wi=xi (1)

可進一步寫成矩陣式:

X=(I-A)-1(Y+W)(2)

假設W不變,則可以得到

ΔX=(I-A)-1ΔY(3)

上式表示環境保護投資ΔY的增量變化所引起的國民經濟總產出ΔX的增量變化情況,表明了環境保護投資對國民經濟總產出的拉動作用。其中A表示包含環境污染治理部門的直接消耗矩陣。

引入增加值系數行向量

N^、勞動力報酬系數行向量V^以及勞動力投入系數行向量L^構建環保投資的增加值、居民收入、就業影響分析模型。

N=N^X=N^(I-A)-1Y(4)

V=V^X=V^(I-A)-1Y(5)

L=L^X=L^(I-A)-1Y(6)

其中,N、V、L分別表示環保投資對我國各國民經濟行業增加值、居民收入以及就業影響。N^、V^、L^分別是第j行業的增加值、勞動報酬以及勞動力就業與該行業總產出的比值數列。其中分行業的增加值、勞動報酬可以直接通過

投入產出表第Ⅲ象限獲得;分行業的勞動力就業數據通過《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9]獲得。

擴展模型:基本模型中只考慮了環保投資導致的最終產出增加在生產領域內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而不包括消費領域中由環保投資引起的居民消費(收入)增加對生產領域國民經濟各生產部門再次的促進作用和誘發影響[30]。經濟漏損是指居民收入增量由于儲蓄、稅收、購買進口品等原因,不能完全轉換為本地的投資和消費。計算時需使用邊際消費傾向、邊際稅收傾向以及最終產品國內滿足率等系數對經濟漏損進行扣除。按照文獻[31]提出的推導思路,構建包含居民消費誘發影響以及扣除誘發影響經濟漏損的環保投資總產出影響擴展模型:

X=(I-A)-1(I-C(1-t)h^Fi′V^(I-A)-1)-1Y(7)

其中,X表示環保投資的總產出影響;(I-A)-1表示列昂惕夫逆矩陣;I表示單位對角矩陣向量;C表示邊際消費傾向,用于扣除消費漏損;t表示邊際稅收傾向,用于扣除稅收漏損;h^表示最終產品國內滿足率對角矩陣,用于扣除進口漏損,其中最終產品國內滿足率為hi=yi/xi,i=1,2…,n,yi和xi分別為第i部門最終產品和總產品。F表示居民直接消費系數列向量

,居民直接消費系數Fi=fi/∑fi,i=1,2,…,n。其中,fi為環境投入產出表中第i部門居民消費,該系數表明居民對各部門最終產品的消費比重。i′表示單位行向量;V^表示勞動報酬系數的對角矩陣;Y表示環保投資。

與基本模型原理相同,增加值、居民收入、就業影響的擴展模型同樣可以通過增加值系數、勞動者報酬系數以及勞動力投入系數等與總產出計算相乘求得,在此不作贅述。

影響分解。對環保投資總產出影響分解,其直接影響就是環保投資的初始向量,即Y;其間接影響是基本模型計算的總產出影響減去初始環保投資,即X-Y;其誘發影響是擴展模型計算的總產出影響減去基本模型計算的總產出影響,即X-X。其它指標分解思路與總產出相同。

1.2.2環保運行費經濟影響分析模型

環保運行費是由于環境保護的需要,將部分最初投入(增加值)用于消耗電力、化學試劑以及其它材料等,加大了產品生產的中間消耗。這一方面將直接導致增加值以及勞動報酬、稅收的減少,對國民經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另一方面將促進電力、化學試劑、非金屬制造、設備制造等行業的生產,擴大了內需,間接地對國民經濟產生正面影響。

直接影響:從國民經濟總產出來看,環保運行費就是將最終使用領域的產品用于了中間投入,從投入產出橫向平衡關系來看,總產出保持不變。從增加值(GDP)來看,環保運行費將本屬于增加值的價值用于中間消耗領域,從而對增加值來說是減少的,減少量等于污染治理部門對各生產部門的消耗量,即表1中的xij(i=1…,n;j=n+1,n+2)。

設定θij表示第i污染治理部門投入到第j生產部門的中間投入(電耗費、藥劑費、設備維修費)占污染治理費總量的比重。

N′j=-∑jθij·xij(i=n+1,n+2;j=1…n) (8)

其中,N′j表示第j生產部門環保運行費的投入對GDP的直接影響。

設定V^′代表第j生產部門勞動報酬占增加值的比重對角矩陣,L^表示第j生產部門平均勞動報酬向量,

V′=Nj·V^′,

L′=V′/L^(9)

其中,V′、L′分別表示環保運行費投入對各生產部門居民收入以及勞動就業的直接影響。

間接影響:環保運行費的中間消耗部分用于購買電力、化學試劑、設備維修等產品和服務,從而帶動了相關行業部門的生產,對部門總產出具有促進帶動作用,將這部分帶動影響作為環保運行費的間接影響。

設定A′表示生產部門直接消耗系數矩陣,E1、E2表示廢水、廢氣治理部門對生產部門消耗價值量列向量,即表1中的xij(i=1…n;j=n+1,n+2),可得:

X′=(I-A′)-1(E1+E2)(10)

其中,X′表示環保治理費用對總產出的間接影響,此處的間接影響為正值。按照(公式4,5,6)可以獲得運行費對增加值、居民收入、就業的間接影響。

誘發影響:在式(7)的基礎上進一步測算考慮居民消費和扣除經濟漏損的環保治理費用對總產出的誘發影響為X″-X′。

X″=(I-A′)-1(I-C(1-t)h^Fi′V^(I-A′)-1)-1(E1+

E2)(11)

另外,增加值、居民收入、就業的誘發影響計算方式與分解方式同上。

1.2.3經濟影響區域分解模型

本文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將四類經濟影響分解到省級行政區。設定X*j、N*j、V*j、L*j分別表示環保投入(即

環保投資和環保運行費之和)對總產出、增加值、居民收入、就業的經濟影響列向量。設x- ij、n- ij、v- ij、l- ij分別表示第i個省份的第j行業總產出、增加值、居民收入、就業人數占全國第j行業的比重,數據分別來源于2010年各省市統計年鑒和《中國勞動統計年鑒》,則各省市四類經濟影響為:

X*i=∑42jX*j×x-ij;

N*i=∑42jN*j×n- ij;

V*i=∑42jV*j×v-ij;

L*i=∑42jL*j×l-ij(12)

其中,i為除西藏和臺灣外的30個行政省市,j為投入產出表中的42個行業。

2數據處理

2.1環保投入數據拆分與合并

按照《中國環境統計年報》中的統計口徑,環境保護投資范圍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指用于城市排水、集中供熱、燃氣、園林綠化、市容環境衛生的投資;②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指產生污染物的企業用于污染防治和處理的投資,主要包括廢水、廢氣、固廢治理投資;③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投資,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環境保護設施。為了簡化計算,將上述環保投資類型按照廢水類、廢氣類、固廢類、綠化類等子項分解合并。而環保運行費則直接采用《中國環境統計年報》中各工業行業廢水、廢氣運行費數據(見表2)。

2.2將環保投資和運行費轉換為對最終產品的支出

即環保投入和運行費的資金主要用于購買哪些行業的最終產品和服務。污染治理類(廢水、廢氣、固廢)環保投資主要包括工程基建費、設備購買及安裝費、勘測設計及環評費等,對應于投入產出表行業中的建筑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環保投資所需環境污染治理設備制造業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小類,投入產出表中并沒有單列出)、綜合技術服務業;生態綠化類環保投資主要包括工程基建費、林木草皮種植費、生態修復技術費等,分別對應于投入產出表中的建筑業、農林牧漁業、環境服務業。環保運行費主要包括電耗費、藥劑費、設備維修費、人工費、設備折舊費等支出內容,其中電耗費、藥劑費、設備維修費分別對應于投入產出表中的電力生產供應業、化學工業(或非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根據對大量環保投資項目概算表以及實際調查數據,得出廢水、廢氣、固廢、生態綠化投資中支出去向所占比重(表2),以及工業行業廢水和廢氣環保運行費支出類型所占比重(見表3,表4)。

2.3編制環境-經濟投入產出表

在中國2007年價值型投入產出表(42部門)基礎上編制中國2007年環境-經濟投入產出表,將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拆分為環境管理業與水利、公共設施管理業,并從工業行業中拆分廢水、廢氣治理部門,數據則分別

3實證分析

3.1總結果及類型特征

“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共計26 807億元(以2007年不變價計算),占GDP總量的1.8%,拉動GDP增加29 457億元,占“十一五”全國GDP的2.02%,影響乘數為1∶1.1。拉動國民經濟總產出增加102 043億元,占

“十一五”全國總產出的2.27%,影響乘數為1∶3.8。增加居民收入12 563億元,占居民總收入的1.92%,影響乘數為1∶0.5。增加就業五年累計為1 324.2萬人次,表明我國環保投入每增加約20萬元左右將增加一個就業??梢?,“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投入起到了拉動經濟持續發展、拉動內需、解決社會就業等較為積極的經濟影響。

從環保投資來看,“十一五”期間環??偼顿Y為20 330億元,占環保投入的76%左右,帶動國民經濟總產出增加88 311億元;拉動GDP、居民收入分別增加28 742億元、12 092億元,新增就業五年累計為1 220.7萬人次,表明環保投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且主要以間接影響為主。

從環保運行費來看,“十一五”期間環保運行費總投入為6 477億元,占環保投入的24%左右。從直接影響來看,環保運行費在消耗電力、化學試劑和其它材料的同時,加大了產品生產的中間消耗,減少了增加值、居民收入以及就業機會,對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GDP減少3 813

億元。但從長遠和深層次來看,對電力、化學試劑等中間產品的消耗將間接促進這些行業的發展,進而通過產業關聯和居民消費實現對整個經濟社會積極推動效應。從整體來看,環保運行費的投入將帶動我國經濟總產出增加13 732億元,經濟帶動效應同樣明顯;但對GDP、居民收入以及就業貢獻作用有限。

3.2行業分布特征

圖1是按行業劃分“十一五”環保投入影響分析結果??偖a出、增加值指標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通用專用設備制

造業;而居民收入和就業指標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是農林牧漁業。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建筑業、化學工業、交通運輸業、金融業、批發零售業等行業在各項指標中同樣受益較大。從直接、間接和誘發影響來看,通用專用設備制造、建筑、環境管理、農林牧漁等行業在各項指標或部分指標中以直接影響為主;金屬冶煉加工、化學、電力、交通運輸、石油加工、電氣機械、電子通訊、非金屬制造等行業在各項指標或部分指標中以間接影響為主;而與居民生活相關的農林牧漁、食品加工及批發零售、金融、房地產、交通運輸等行業在部分指標中以誘發影響為主。

圖1“十一五”時期我國受環保投入影響最大行業分布

Fig.1Most influenced industries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st during the 11th FYP

圖2“十一五”時期我國受環保投入影響最大省市分布

猜你喜歡
環境
聽見環境看見文化
是誰破壞了環境?
環境清潔工
環境視點
漫觀環境
論環境雕塑
環境雕塑與人
雕塑和自然風景、環境
公共環境與城市雕塑
訪歐歸來談環境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