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對外貿易發展概況分析

2015-01-16 01:22
科技視界 2015年15期
關鍵詞:蘇南地區蘇中蘇北

李 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江蘇 南京210000)

1 江蘇省經濟發展概況

1.1 經濟總體水平

江蘇省位于東部沿海,地處長江、淮河下游,主要由蘇北黃淮平原和長江三角洲平原構成。改革開放以來,江蘇憑借著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經濟保持了平穩快速增長,輕、重工業發達,工業門類齊全,以機械、電子、石油化工、紡織輕工、食品和建材為六大支柱行業,并擁有一批現代化的大型骨干企業。江蘇省各項綜合經濟指標均位于全國前列,已成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近些年來,江蘇省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不斷調整工業結構,重點向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方向傾斜,輕重工業發展基本同步,經濟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1.2 區域經濟分布

江蘇省經濟發展存在比較大的區域差異,呈現南高北低,東強西弱的態勢。以上海為中心的經濟輻射梯度從東到西呈線性遞減,而以長江為界從南道北卻呈級數遞減,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性和差異性。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全省可分為發達的蘇南地區(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較發達的蘇中地區(揚州、泰州、南通);欠發達的蘇北地區(徐州、宿遷、淮安、鹽城、連云港)?!笆晃濉逼陂g,蘇南、蘇中、蘇北地區實現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為60.4:18.5:21。從產業結構看,江蘇省整體產業結構逐漸優化,經濟結構步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但由于區位環境、自然條件等原因,省內各區域間產業結構仍然存在較大差異。2010年蘇南地區三次產業間比重為2.5:55.4:42.1;蘇中地區產業結構發達程度次之,三次產業間的比重為8.1:56.2:35.7;蘇北地區農業比重仍占重要地位,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相對欠發達,該地區三次產業間比重為14.8:49.1:36.1??傮w來說,蘇南地區工農業基礎雄厚,第三產業較為發達,蘇中和蘇北地區相對較為落后。

2 江蘇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分析

“十一五”期間,江蘇省對外貿易發展速度快,成效明顯,各項對外經貿指標保持全國前列,已經形成多形式、多層次、多功能的對外開放格局。

2.1 貿易規模分析

近年來,江蘇省對外貿易發展迅速,除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導致當年對外貿易規模有所下降外總體仍然保持了持續較快增長態勢。2010年,全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達4657.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2%;其中,出口2705.5億美元,增長35.8%;進口52.4億美元,增長39.9%。1990-2010年間,江蘇省對外貿易規??傮w呈現較快增長趨勢,“十五”期間,江蘇省進出口總額總體呈現加速上漲趨勢,占全國同期對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也快速上升,在全國地位顯著上升?!笆晃濉逼陂g,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對外貿易平均增速有所下降,回落至10.4%,但2010年,隨著經濟強勁復蘇,全年進出口總額增速達37.5%,占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比重也所上升,達15.7%,較上年增加了0.4個百分點。

2.2 貿易方式分析

江蘇省對外貿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貿易方式為主,原因在于江蘇省地處長三角地區,外資經濟活躍,且外資企業在對外貿易中占到相當大比重,而外商投資企業主要以加工貿易為主。進口方面,2010年,江蘇省一般貿易進口666.2億美元,加工貿易進口929.9億美元,分別占當年進口總額的34.1%和47.6%。出口方面,2010年,江蘇省一般貿易出口989.3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1598.1億美元,分別占當年出口總額的36.6%和59.1%。如表1所示:

表1 “十一”五期間江蘇省進出口貿易方式結構表

從表1可以看出,加工貿易方式在江蘇省對外貿易中的比重較大,是江蘇省對外貿易主要發展方式。從貿易方式動態發展看,“十一五”期間,一般貿易方式呈現總體上升趨勢,而加工貿易方式比重則呈現下降趨勢,體現出對外貿易方式由簡單地加工貿易向一般貿易方式的轉變。

2.3 貿易結構分析

江蘇省進口商品結構呈現工業制成品占絕對比重,“十一五 “期間,江蘇省進口工業制成品比重保持在90%左右,而初級產品的進口比重則較低,基本保持在10%左右??偟膩碚f,江蘇省的進口以機械設備、資源性產品、工業原材料等投資品為主,且出口導向行業的投資品進口增長快于其他行業,江蘇進口的投資化傾向非常明顯,特別是工業原材料進口所占比例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江蘇省出口商品中工業制成品比重占絕對主導,初級產品出口額所占比例有限。2010年工業制成品占出口額比例高達98.5%,工業制成品出口中,機械及運輸設備出口比重最大,占到同期工業制成品出口的60%以上。

綜合來看,“十一五”期間,江蘇省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得到較大改善,其中以機電產品等工業制成品己成為當前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形式,產品技術和附加值具有逐步上升的趨勢,但加工貿易為主的對外貿易方式,導致勞動密集型商品在江蘇省對外貿易商品的比重仍然較大,商品結構仍有待進一步優化。

2.4 貿易對象分析

從地區分布看,江蘇省經濟呈現明顯梯度效應,對外貿易作為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江蘇省也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差異,地區外貿發展水平極不平衡。2010年,僅蘇州一市的進出口總額達2470.8億美元,占全省比重近60%,而其他12個地市的外貿總額才42.2%。而蘇南地區蘇州、無錫、南京和常州四市的外貿總額更是占到了全省對外貿易總量的88.3%,蘇中和蘇北地區合計僅占11.7%。從中可以看出,相對于江蘇省地區經濟水平分布,江蘇外貿發展地區差異更大,不利于全省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

從三大區域對外貿易發展來看,隨著江蘇省振興蘇北經濟開發等戰略實施,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出現收斂跡象。2010年,蘇南、蘇中、蘇北分別實現進出口總額4113.3億美元、379億美元、165.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7%、37.7%和49.4%,蘇中和蘇北地區增速超過了蘇南地區,蘇中、蘇北對外貿易增長額分別高出蘇南地區0.7和12.4個百分點,表明江蘇省對外貿易發展的區域差距呈現出縮小的趨勢。

綜上來看,“十一五”期間,江蘇省對外貿易發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方式和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出口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速,省內區域貿易結構更加合理,區域差距逐漸縮小。隨著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對外貿易對江蘇省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愈加明顯,使得江蘇省在全國的經濟地位也更加凸顯。

[1]孫國鋒,王家新.消費、投資、凈出與經濟增長:基于江蘇省數據的實證分析[J].財貿經濟,2008(12):155-159.

[2]王風云.進出口貿易與地區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北京市的數據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0(3):4-7.

[3]李俞.關于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綜述[J].經營管理者,2009(2).

[4]張燦亭,江凌.江蘇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6(6):55-59.

[5]石傳玉,王亞菲,王可.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03(1):53-55.

猜你喜歡
蘇南地區蘇中蘇北
蘇中少年英雄——周銀海
蘇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國土空間治理視角下蘇南地區農用地生態修復分區
CSAMT在蘇北月亮灣地熱勘查中的應用
喊一聲蘇北大平原
蘇南地區商業插畫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農業現代化背景下家庭農場發展模式探析
蘇南地區上古氣井低產低效主控因素分析
蘇北發展
蘇中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