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馮銅鉬礦區金沙嶺礦段找礦信息標志*

2015-01-18 11:07林金波余朕朕
現代礦業 2015年11期
關鍵詞:花崗閃礦段含礦

林金波 王 江 陽 翔 余朕朕

(1.浙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2.浙江省寧波市地質環境監測站)

·地質·測量·

上馮銅鉬礦區金沙嶺礦段找礦信息標志*

林金波1王 江2陽 翔1余朕朕1

(1.浙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2.浙江省寧波市地質環境監測站)

上馮礦區銅鉬礦(化)體產于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崗閃長巖及其與上侏羅統高塢組流紋質晶屑玻屑凝灰巖的接觸帶(角巖化帶)。區域成礦地質背景得天獨厚,巖漿活動頻繁,為礦區銅鉬礦的富集成礦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對區內成礦地質條件、1∶1萬土壤地球化學特征、地球物理特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分別從地質因素、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等方面對上馮礦區金沙嶺礦段的綜合信息找礦標志進行了探討,為該礦區深部及外圍找礦工作提供參考。

成礦地質條件 地球化學特征 地球物理特征 找礦信息標志 深部找礦

上馮銅鉬礦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南西10 km處,該礦點是原浙江省第五地質大隊于1990—1992年在該地區進行化探異常一級查證時發現的。相關學者對該礦區地質、巖石地球化學特征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探討了礦化成因,認為巖漿活動提供了成礦物源,后經斷裂(裂隙)運移,次生蝕變及熱變質作用富集成礦。胡永和等[1-2]認為上馮銅鉬礦區與毗鄰的橫塘斑巖型銅礦的成礦背景類似,可統一歸為橫塘—上馮村斑巖型銅(鉬)礦化帶。本研究通過系統總結區內找礦信息標志,為區內找礦工作提供依據。

1 成礦地質條件

1.1 大地構造單元

礦區大地構造位于浙東南褶皺帶的麗水—寧波隆起帶邊緣,處于麗水—余姚深斷裂與昌化—普陀大斷裂交匯處南東側。麗水—余姚斷裂帶是溫州—屯溪地震反射剖面反映的巖石圈結構和組成上的1條非常重要的分界線,且為超殼深大斷裂,控制著東西兩側不同的構造單位,東側為浙東火山巖覆蓋區,西側為陳蔡群構造-沉積組合,可能是當時東洋殼與之匯聚的俯沖帶[3]。礦區位于陸緣火山-巖漿內弧帶內,是銅鉬多金屬礦產成礦的有利地區。

1.2 構 造

燕山晚期強烈的構造活動是含礦巖漿侵位和含礦熱液流體運移的重要驅動力,對巖漿和含礦流體具有分配容納的作用,成礦過程中多次構造頻繁活動,相應出現多期次的成巖成礦作用。斷裂(裂隙)、巖體侵入接觸帶為區內主要控礦構造,具體控制成礦。金沙嶺礦段位于NE向斷裂與近EW向斷裂交匯銳角部位一側,形成含礦黑云母花崗閃長巖體。多組原生裂隙和脈巖穿插于巖體內部,形成了有利于容礦的裂隙密集帶。巖體與圍巖接觸帶內、外兩側,裂隙密集發育,是有利的礦化富集部位。礦段中部采石場一帶,局部見熱液角礫巖,巖體頂部巖石嚴重破碎,預示著成礦深度對成礦極為有利。

1.3 含礦黑云母花崗閃長巖體

含礦黑云母花崗閃長巖產出于殼?;旌显磪^[1],深部隱伏著一個提供大量含礦氣液熱流體的花崗質巖漿房,巖體近地表呈橢圓狀,空間上呈小巖株狀產出,產狀較陡(68°~78°),巖體頂部在侵位過程中產生嚴重的擠壓破碎。侵位成巖的溫度變化梯度和壓力變化梯度較大,巖漿分異作用明顯,接觸帶具有較強的混染現象,角巖化帶較發育,與圍巖常呈漸變過渡關系,局部呈突變接觸關系。

1.4 角 巖

礦段主要出露上侏羅統高塢組流紋質晶屑玻屑凝灰巖,受到巖漿熱變質作用發生角巖化,角巖孔隙度低,可對成礦物質和成礦流體形成天然圈閉,促使成礦流體積淀和富集,為銅鉬礦化體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外部因素。

1.5 圍巖蝕變

礦段蝕變范圍受黑云母花崗閃長巖體規模、產狀、形態控制,蝕變類型、強弱與巖體的距離有關,蝕變帶在平面上與巖體一致(表1)?;◢忛W長巖體全巖礦化,以低品位裂隙充填為主,普遍具鉀長石化、硅化、黃鐵礦化;在近巖體及接觸帶(角巖帶)附近,蝕變強烈,以熱液蝕變為主,主要有絹云母化、綠泥石化、硅化、葉臘石化、碳酸鹽化、綠簾石化、黃鐵礦化伴有局部微細脈、浸染狀銅鉬礦化;遠離巖體圍巖蝕變逐漸減弱,主要為硅化和黃鐵礦化。巖體在縱向上分帶不明顯,普遍具硅化、綠泥石化、綠簾石化、黃鐵礦化,ZK1鉆孔顯示銅鉬礦化以裂隙充填為主,往下以浸染狀為主(偶見團塊)。

2 1∶1萬土壤地球化學特征

Cu、Mo、Pb、Zn、Ag等元素異常具有明顯的水平分帶性:Cu、Mo組成的高—中溫元素異?;緡@黑云母花崗閃長巖體及角巖接觸帶呈環帶狀展布,形成組合異常的內帶中心;Pb、Zn、Ag組成的中—低

表1 上馮礦區金沙嶺礦段圍巖蝕變水平及垂直分帶特征

溫元素異?;痉植加诟邏]組凝灰巖地層中,總體套合于前者的邊緣,形成組合異常的外帶。據此可知,花崗閃長巖體是Cu、Mo等成礦元素的重要來源,Pb、Zn、Ag等元素異常組成的外帶可作為礦化頂部的標志。

3 地球物理特征

3.1 電性參數測定

據小四極電性測定結果(表2)可知:區內花崗閃長巖視電阻率ρs均值為2 313 Ω·m,極化率ηs一般為3.87%~11.03%,表現為高極化率和低電阻率特征;高塢組凝灰巖一般表現為中—低極化率和高電阻率特征,具有一定黃鐵礦化的高塢組凝灰巖表現為高極化率和低電阻率特征,視電阻率ρs均值為6 332 Ω·m,極化率一般為1.31%~10.58%,均值為4.32%;花崗斑巖在區內較少出露??梢?,花崗閃長巖與高塢組凝灰巖相比具有低視電阻率、高極化率特征,為利用激電或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4]尋找隱伏礦體提供了物性前提。

表2 巖(礦)石標本電性測量結果

3.2 激電中梯特征

(1)Ⅰ#異常區。位于礦段西部,總體呈SN向展布,單個異常多為NE向,且大多未封閉,可能為高塢組凝灰巖黃鐵礦化引起。

(2)Ⅱ#異常區。位于礦段中部,由若干個獨立的局部異常組成,ηs值為6%~7%,南起西翔岙東、下馮村西,北至李家園附近,總體呈NNE向展布。其中Ⅱ-1#異常連續性較好,有一定的規模,且有往南延伸的的趨勢,異常帶的分布與Cu、Mo異常在空間上基本吻合,推測為巖體及接觸帶銅鉬礦化的反映;Ⅱ-2#、Ⅱ-3#、Ⅱ-4#、Ⅱ-7#異常是由巖體和接觸帶銅鉬礦化及黃鐵礦化引起。

(3)Ⅲ#異常區。位于礦段東側,ηs值為2%~4%,普遍為中—低背景,為高塢組凝灰巖的正常極化特性。

3.3 激電測深

激電異常顯示花崗閃長巖南部巖體北側接觸帶存在高極化異常,該異常連續性較好,有一定的規模,且向南西側有繼續延伸的趨勢(圖1)。通過與32#線鉆孔工程ZK1比對(1991年完工),該異常與巖體或接觸帶銅鉬礦化及黃鐵礦化吻合,充分證明了激發極化法在探測深部盲礦體、尋找地下多金屬礦化物的有效性[5]。但激電工作未能對礦化體的深部延伸情況進行揭示。

圖1 平面極化率切片

3.4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采用供電極距2 km,收發距10 km,頻率為0.25~9 600 Hz,測量點距50 m。通過探測,發現在ZK1鉆孔附近標高0~-200 m視電阻率開始增大,與激電測深極化率往下逐漸收窄的特征相對應。在標高-600~ -1 200 m反映有明顯的低阻異常,范圍及規模明顯比上部寬大,該異常應為上部高極化體在深部的延伸,有待進一步驗證(圖2)。

4 找礦信息標志

上馮銅鉬礦區金沙嶺礦段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綜合找礦信息標志見表3。

5 結 語

在分析上馮銅鉬礦區成礦地質條件的基礎上,

圖2 32#線剖面視電阻率

表3 金沙嶺礦段找礦信息標志

對區內土壤地球化學特征、地球物理特征進行了討論,并對礦區金沙嶺礦段的找礦信息標志進行了總結,為區內找礦工作提供依據。

[1] 胡永和,徐有浪,朱興盛,等.浙江省銅礦床(化)的時空分布特點與找礦方向[J].浙江地質,2000(1):37-48.

[2] 胡永和,朱興盛,徐有浪,等.浙江省燕山期主要Cu(Mo)礦化巖體的地球化學特征[J].巖石礦物學雜志,1995,14(1):36-46.

[3] 趙明德,張培垚.浙江板塊構造初探[J].地質學報,1983(4):369-378.

[4] 胡耀星,張 冰.黑龍江省鹿鳴鉬礦地球物理特征及異常模型[J].金屬礦山,2015(1):82-85.

[5] 吳傳偉.激發極化法測量在皖南某多金屬礦中的應用[J].現代礦業,2014(4):60-62.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the Jinshaling Ore Block of Shangfeng Cu-Mo Ore Deposit

Lin Jinbo1Wang Jiang2Yang Xiang1Yu Zhenzhen1

(1.Zhejiang Institude of 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2.Ningbo Monitoring Station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Shangfeng Cu-Mo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contact zones(hornfelsic zones) between Late Yanshanian granodiorites and Upper Jurassic Gaowu formation rhyolitic crystal-vitric tuff. The deposit possesses favorable metallogenic background and the active magnetic activity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Shangfeng copper-molybdenum mineralizatio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1∶10 000 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the Jinshaling ore block of Shangfeng Cu-Mo deposit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logical factors,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ep and periphery prospecting work in the mining area.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indicators, Deep prospecting

*浙江省地質勘查基金項目(編號:2012003)。

2015-05-08)

林金波(1986—),男,工程師,碩士,315000 浙江省寧波市寶善路206號。

猜你喜歡
花崗閃礦段含礦
長安金礦長安礦段露天轉地下一期采礦工程安全設施通過現場驗收
北廠-架崖山礦段露天采場邊坡穩定性評價研究
朱溪礦集區張家塢花崗閃長斑巖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
含礦地質體體積法在山東五蓮七寶山地區鉛鋅礦資源潛力評價中的應用
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在黑龍江某銅鉬礦床深部找礦中的應用
斑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吉林白山新路花崗閃長斑巖LA
--ICP--MS鋯石U--Pb定年、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
巖型礦床含礦斑巖與非含礦斑巖鑒定特征綜述
新疆博樂科克賽銅鉬礦與花崗閃長斑巖地球化學特征
安徽省銅陵市金口嶺銅礦寶山礦段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