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

2015-01-20 03:11陳禮華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4年36期
關鍵詞:課程整合實施信息技術

陳禮華

摘要:隨著21世紀的來臨,以多媒體和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技術是當前各類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術手段。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學校信息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的整合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其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合作性、研究性和自主性等學習方式的最佳組合,已成為學校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該文綜合論述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整合的基本原則、整合的模式、整合的實施以及整合中存在的問題等。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實施;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36-8797-02

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概念

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一談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大部分教師立刻想到運用計算機作為知識的演示工具、教學的輔助工具來演示一些文稿、實驗現象、動畫等。盡管這種輔助工具能減輕教學的工作量,更有助于理解所學的知識,但它只是簡單地代替了投影、幻燈、錄象等媒體,成為教學的一種點綴,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較小。學生也只能聽、看,而沒有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生仍然是被動學習,仍然沒有擺脫傳統教育的束縛,這樣的整合盡管能提高教師上課的效率,但不應該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整合。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強調的是課程教學任務的完成,依靠的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諸多相關資源的有機結合。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除了要完成課程本身的任務目標以外,還有其擴展的目標要求,即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改變,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2 整合的基本原則

信息技術與不同的課程教學進行整合,不可能有適合所有課程教學的、一成不變的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需要遵循共同的基本原則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與效果。這些原則是:完成能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目標。課程整合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應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能力的培養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想象,不斷創新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科學嚴謹、有計劃的動手實踐過程,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如以初中語文中的《黃河頌》為例,教師設計了如下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課文內容,通過朗讀深深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能借助網絡資源說說怎樣理解英雄的體魄、民族的屏障?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運用上網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培養學生利用網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學習的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學習黃河精神。

3 信息技術課程整合的三種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術課程整合中,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教學的總體能力目標是一致的,即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實踐能力。但對于不同課程定位,信息技術的作用是不一樣的,為此我認為可以將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分為三種基本課程模式。

3.1 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對象。

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開設,主要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但這一切還不夠,信息技術課程并不僅僅是簡單地為了學習信息技術本身,還要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因此,同樣要按照課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整合到實際任務中進行學習。再把各種孤立的計算機技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與各科教學和學生作業聯系起來。比如漢字輸入、文字處理軟件的內容可以滲透到語文課中,計算機繪畫滲透到美術課中,計算機作曲滲透到音樂課中,用E—mail發電子郵件給教師或同學……

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有效地將所掌握的各種孤立的計算機技能融合在一起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正確地創造性的組織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與其他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

這種模式也是目前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模式,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工具來進行教學,信息技術完全為其他課程的教學服務。目前流行的教學設計理論主要有“以教為主”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主”教學設計兩大類。由于這兩種教學設計理論均有其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因此,最理想的辦法是將二者結合起來,互相取長補短,形成優勢互補的“學教并重”教學設計理論;而且這種理論也正好能適應“既要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要求。在運用這種理論進行教學設計時,必須注意的是,對于現代教育技術媒體,都不能把他們僅僅看作是輔助教師“教”的演示教具,而應當更強調把它們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并要把這一觀念牢牢地、自始至終地貫徹到課程整合的整個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之中。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這樣的模式確實能提高教學效果,但學生沒有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生仍然是被動學習,對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卻起不到積極的作用,應該說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整合”。

3.3 “學生動手參與”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

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作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運用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收集與課程教學知識相關的數據信息,教師通過這些信息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提高了自己運用信息技術實踐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創新精神。應該說這樣的“整合”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整合”。

如地理課程中的“世界人口”教學中,地理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計算機網絡查詢資料,整理并展示作品。1) 讓學生自愿組成小組,在網絡上分別查找和整理三大人種資料。2) 將查找到的資料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做成計算機展示作品。3) 學生輪流演示、講解自己的作品,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再如語文教師在教學制作校園賀年卡的時候,教師通過電腦網絡展示聯系背景畫所寫的寄語,引導學生欣賞、討論,從中寫寄語的要點,結果學生不僅輕松學會了當堂課的數學知識,還提高了自己上網搜索信息的實踐能力。endprint

從以上不難發現這樣的整合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的過程性,使學生將多個課程知識,學問性知識和體驗知識課內與課外、學校與社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統一地發展。

4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施

4.1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實施的前提條件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中,往往許多研究性課題開展時需要一個必要的前提工作階段。同樣實現課程整合也有它必要的前提:即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這里所說的教學資源不等于要求教師都去做一個課件,后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沒有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讓學生自主學習,更不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和自主探索,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就難以改變,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就落不到實處,創新人才的培養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視教學資源的建設,既要注重多媒體素材或課件實體開發,又要注重運用模式的開發。多媒體素材或課件現在從國內外的網站或教學光盤等可以獲取到不少資源,教師可根據自己的教學設計思路部分利用或加以簡單修改后利用于教學。

4.2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施

要達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有效整合,不僅需要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教育的本質,了解課程教學的目的,了解傳統教學的優點和缺點,真正了解整合的實質和意義。思想上的淺薄必然會導致整合教學中的盲目,從而失去整合的作用與意義。

當然要達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有效整合決非易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應該認識到“信息技術可以是一個工具、一位助手,卻不能取代教師的地位而成為教學的全部?!彼恼?,已不僅僅是把信息技術作為教學手段或學習工具來改變教與學的方式,而應當在遵循它的基本原則下在“整合”的規律與方法上做更深層次的研究與實踐。

5 具體整合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的我在學校一直負責學校多媒體教學的工作,經過觀察研究、師生了解和案例分析,我認為教師在課程“整合”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 濫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意味著并不是所有的課型都適合使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多依賴信息技術,不管教學內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術,更不顧信息技術的出現時機是否恰當,學生用于觀看屏幕的時間過長,用于獨立探究、閱讀、實踐的時間太短。

2) 只有公開課、評優課才注重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要達到真正的效果,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實現的,有的老師只在要求上整合課、公開課時才想到整合,放著信息技術的優越條件不利用,仍舊“穿新鞋,走老路”,尤其是老教師,認為自己在從教的多年沒有整合,效果也不錯,殊不知現在提倡的是學生能夠自主學習,使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可以為教學注入活力,使長期困擾教師的某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在教學中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

3) 缺乏掌控能力,課堂失控:在許多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課堂上出現的突發性技術問題束手無策;或者不能對學生的教學進行有效地引導。例如,在讓學生分組完成學習任務時,往往是由一、二個“小能人”包攬一切,其他同學無所事事。又如,在讓學生用技術分組展示學習作品時,各小組通常只關注自己的展示內容,而對其他小組的展示內容一無所知或漠不關心。

4) 嘩眾取寵,偏離教學的本質:發生這種情況,我認為一是課件的設計太花哨,注重感官欣賞而忽視教學效果,有嘩眾取寵的感覺。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教師的引導不是很成功,就像放風箏一樣,注重放,卻沒注重收,這樣教學任務很難完成,還不如沒有信息技術介入,反而更實在一些,教學在于效果,而不是表演。

總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一個不斷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解決發展中問題的過程。教師應在正確理解其意義與實質后科學的去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樣對于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健平.整合課程教學過程構建信息技術平臺[J].教育發展研究,2001(7).

[2] 蔡祖泉.試論信息技術在語文課程改革中的作用[J].中國遠程教育,2002(10).

[3] 劉儒德.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合的進程[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9).

[4] 時靜.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1(5).

[5] 孫崗.淺析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J].江蘇教育技術,2006(3).

[6] 劉英琦.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問題研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6(3).endprint

猜你喜歡
課程整合實施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教務管理優化路徑探析
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探索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