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整形美容者的心理影響分析

2015-01-21 09:15秦爭艷李曉靜
中國醫療美容 2015年3期
關鍵詞:受術者術者美容

秦爭艷 李曉靜

護理干預對整形美容者的心理影響分析

秦爭艷 李曉靜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河南 安陽 455000

目的 針對醫學美容整形就醫者的心理素質進行客觀科學的評估,實施有效的心理干預。方法 采用詢問交談法和臨床觀察法,運用心理評定標準,對200例美容整形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和干預。結果 經過護理干預后患者心理改善良好,有助于手術的進行。結論 心理評估和護理干預是美容整形的手術必要的輔助手段。

美容整形;心理評定標準;心理評估;護理干預

美容整形是運用科學的審美觀與現代積極發展的外科技術完美的相結合,對人體某些生理解剖范圍內的美學缺陷加以修復和再造。整形美容外科之所以被定義為一種社會心理醫學模式,是因為醫務人員不僅要通過手術改變求術者生理解剖范圍或美學的缺陷,更要對美容就醫者的心理進行科學而客觀的評估,實施有效的心理干預,使其能夠客觀的正視自己的容貌,正確的認識整形美容手術的效果,從而改變心理狀態,更好的融入社會,建立良好的社會關系[1]。

1 資 料 和 方 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200例要求手術者,年齡18-59歲,其中男57例,女143例,門診治療141例,住院治療59例。采用臨床觀察法和交談法進行心理狀態分析、評估后,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

1.2 根據心理狀態評定標準[1]

將患者心理分為正常,輕度異常和異常心理,并分別采取護理方法進行干預。正常心理狀態 :患者可以進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可以正確的認識到自己容貌的欠缺,并且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跟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的關系 ;輕度異常心理 :患者對自己的外貌以及體型的認識稍有偏執,日常生活狀況欠佳,具有較低的社會適應能力 ;異常心理狀態 :患者對自己的缺陷過度夸大,對整容結果期望過于高,日常行為比較怪異。

1.3 心理評估

接診護士以詢問交談法,根據心理狀態評定標準為根據,初步評估整形美容者的就醫心理,并了解手術動機,術后期望值,審美觀及容貌自我評價和人際關系等,再由負責手術的醫師以臨床觀察法與美容整形者無拘無束的深入交談,使其解除戒備心理,自然心態,充分放松后表述其內心的真實感受,從而獲得更為真實有效的資料,依據初步評估情況,對美容整形者實施個性化的護理干預,這種干預是否有效,對于求術者美容整形術后效果正確認知有密切關系,帶有強烈的主觀性。

1.4 心理狀態類型及特點

急迫心理,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求術者的心態較為積極,其審美觀同大眾較為一致, 提出的手術要求比較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較少有泛泛而談,對手術要求超高者,對醫護的要求可較好的配合,對其切口的選擇,手術方式,術后的并發癥有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原因分析①由于求術者因外貌、身體的先天或后天缺陷、畸形較明顯,生活中不斷遭受外界打擊,心理壓力過大,導致心態失衡者。②因工作原因及社交活動或自身心理需求不能被大眾接受,不愿被習俗束縛和周圍人群的議論影響,從而要求醫護人員實施治療者。共115例

羞澀、猶豫、過于謹慎的心理常見于對整形美容知識的缺乏,不切合自身條件所限,而期望值過高的;有難言之隱又性格內向的;性格孤僻,知識層次及心理需求較高,對負面影響過于謹慎而出現恐懼、焦急、疑慮心理反應者為輕度異常心理。共85例。異常心理者無。

1.5 護理干預

①心理補償指導:對于自卑、心態失衡而又期望值高的求術者,應認真傾聽其訴說,認同其愿望是良好的,但同時勸導其必須正視容貌及身體缺陷的客觀存在。同時在準備接受手術期間,醫護人員要充分與其溝通,改變對自身容貌形體認識的態度,加強對手術的信心。

②肯定定勢心理引導:針對根據求術者的具體情況和手術情況分診,并向就治者展示該醫生做同類手術的前后對比照片,消除患者的焦慮的等不穩定的心理狀態。

③針對性解釋:術前通常會對患者進行手術方式,手術切口及其它突發情況等問題的詳細交談,要預見性的運用專業知識指導患者對手術的期望值。要多次耐心充分的解釋術后的創傷程度及恢復期可能出現的疼痛,水腫,少量滲出液等都是是正常的反應,受術者能夠充分理解手術,并以良好的心態等待切口組織恢復愈合,取得心理上的期盼滿足。

④整形美容手術未能達到期望效果,或術后效果欠佳、無效乃至失敗的受術者,在進行相關解釋的同時,及時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并反復告知其家屬應對意外情況的發生,對于受術者應對美容手術術后的期望與術后可能出現的最佳效果的差距,要以嚴謹求實的態度告知病人,并從多方面加以疏導,經多次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態改善[2]。交流溝通中一定要尊重求術者的要求,高度重視與求術者的心理溝通,營造出輕松,良好的和諧氛圍,縮短醫護患之間的心理距離,減輕受術者的心理期望與術后實際面貌的改變差距而引起的心理落差,而選擇有效的護理方式不僅可以調整患者的不良心態,減輕其負面情緒,還能夠增強其自信心,降低心理負擔,滿懷對生活的熱情,充滿生機的積極地融入社會。因此,對患者的心理輔導與護理必須貫穿整個手術過程。從而消除引發術后糾紛的隱患[5]。

而在工作中,醫生應友好熱情,禮貌誠懇,行動輕柔,嚴肅認真,運用親切的語言,和善、真誠的態度對待他們,經常巡視病房,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解決問題。本文中的200例患者中,醫護人員同患者建立的良好醫護關系,使其產生了較好的心理相容性,患者對醫生產生“認同效應”和“從眾效應”, 認同點越多,病人就會對醫生產生肯定定勢,而患者則會有心理上有安全感、信任感及認同感,形成積極平和的心理狀態和對自我形態美的良好認知,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積極調整心態。醫護人員要認真細致的分析受術者的心理改變對手術效果的影響,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醫生要通過良好的醫患關系以振作、穩重、愉快的情緒感染患者,激起患者對生活的熱忱,增強戰勝疾病人信心,。從而對生活充滿希望!

在臨床工作中,正確、有效的對整形美容求治者進行心理分析,評估,和心理護理干預,消除其負面情緒,改善其不良心態,使每一個求術者以健康的心態融入社會。

2 結 果

進行心理護理后,患者焦慮、恐慌、不安的心理得到改善,使手術進行更順利。

3 體 會

正確的心理護理是護理人員在對患者的護理過程中以正確的科學審美觀為指導、通過人與人之間良好深入的交流,對患者的自我認知起到積極,正確,良好的引導作用,從而改變求美者不良的心理狀態?;颊叩淖陨硪蛩?、家庭、外界干擾、醫患關系等是影響患者整形手術效果的主要因素。要能夠充分認識到心理因素的好壞對手術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3]。心理因素積極樂觀的患者術后成功率及滿意度大大高于被負面情緒影響的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及負面情緒,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滿意度[4]。醫護人員在同受術者的

[1]劉偉.美容整形手術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1):62

[2]陳璐.美容整形手術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2013,(03):1423-1424.

[3]梁惟苓,梁一國,.面部整形手術患者的心理干預與心理狀態的研究[J]. 中國傷殘醫學,2013,21(4):217-218.

[4]溫繡藺,行倩倩,謝麗花 .應用功能性健康型態模式調查整形美容患者的護理需求[J].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12,27(4):24-26.

[5]孫昇,黃芬,孫慧娟.整形美容者心理障礙及護理干預探討[J]. 河北醫學,2012,18(11):1639-1641.

秦爭艷,女,1974,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護士長

猜你喜歡
受術者術者美容
透視環保美容熱
經皮冠脈介入術中術者頭頸部輻射強化防護效果研究
美容
鼻部整形護理的應用進展
腹腔鏡的眼睛
——扶鏡手
雙平板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對介入醫師輻射劑量影響的研究*
靜脈麻醉下無痛人流術受術者心理護理的效果
美容整形受術者心理護理研究
心理護理干預在女性輸卵管結扎術中的應用
挽臉美容在臺重獲青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