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改:鋁企“救生圈”

2015-01-23 02:29鄺永才
中國有色金屬 2015年9期
關鍵詞:救生圈電解鋁鋁業

鄺永才|文

2015年3月,新的電力體制改革的“大錘”終于敲定,電改方案還原了電力市場的商品屬性,打破了當前電網公司獨霸一方的壟斷格局。對于電解鋁企業來說,無疑是注入了一支強心劑,在泥潭中苦苦掙扎的電解鋁企業迎來了扭虧的曙光。

近幾年來,國內電解鋁企業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多數電解鋁企業陷入虧損泥潭。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陳全訓在3月份召開的協會三屆五次理事會上指出,2014年,國內市場鋁價同比下降6.9%,相當于回到二十多年前,鋁冶煉行業在連續兩年虧損之后,2014年又虧損80億元,同比增虧60億元。

虧損迷局

電解鋁企業虧損究其原因,除產能過剩、需求不振、鋁價萎靡等原因之外,電力成本居高是最致命的因素。

在現行電力體制下,我國的大工業用電價格遠遠高于俄羅斯、美國、歐洲等工業大國。電解鋁是高耗能行業,電力成本在生產成本中占比達45%左右,可以算一筆賬,如果電價下降0.1元/千瓦時,電解鋁企業生產成本可以降低1400元/噸。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分電解鋁企業由于采用網電,價格居高,生產成本高昂,造成連續數年虧損。在全行業虧損的狀態下,山東魏橋、東方新希望等新興企業由于擁有局域電網或自備電,擺脫了高昂的網電桎梏,反倒實現盈利。足以證明,在市場經濟下,電解鋁企業沒有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何談企業之間的核心競爭力?

盡管近年來電解鋁企業擁有自備電廠的比例有所上升,但受到發電時間、備用容量費、過網費等限制,鋁企業的自備電廠對于降低成本的決定性作用并沒有得到完全發揮。而對于那些沒有自備電廠,從網上購電的電解鋁企業來說,在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持續上升的前提下,無一幸免地陷入虧損,電價成為套在電解鋁企業脖子上的沉重枷鎖。

自2002年至今十余年來,電力的供需以及價格不是由供需雙方或市場自由決定的,而是由政府部門決定的。這就是一種壟斷。對電解鋁企業來說,盈與虧,決定因素在電,而不在于設備、工藝、管理等其他因素。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近幾年來,電解鋁企業呈現“西移”之勢。即便地方政府出于社會穩定、上下游產業鏈完整等考慮,為虧損的鋁企業出臺一系列減免舉措,甚至變相地給予鋁企業一定的補貼和優惠,但是基于缺乏國家層面政策支撐,也難以拯救經營下滑態勢,企業負債率上升、現金流中斷,甚至出現停產放假的現象,引起一系列社會矛盾。

因此,連續數年,電解鋁行業都發出一致的呼吁,改革電力體制,挽救電解鋁企困局。

政策落地

早在2009年3月,工信部等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電解鋁企業直購電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推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工作。然而,執行起來卻一直在推諉扯皮,落地甚少。

從2014年開始,社會上關于新電改方案即將出臺的消息便議論紛紛,2015年3月15日,一項“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政策終于落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正式印發?!兑庖姟分赋?,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體制構架,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根據《意見》安排,近期要進一步推進理順電價形成機制、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建立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機構、有序推進售電側改革等重點任務。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王禹民表示,《意見》出臺的目的是要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形成由市場決定電價的機制;要逐步打破壟斷,有序放開競爭性業務。

政策指出,在電力領域內建立市場化交易體系,區分競爭性和壟斷性環節,在發電側和售電側形成有效競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從這點來看,電解鋁企業的長期訴求終于得到回應。

曙光初現

有資深分析師稱,新電改最核心的問題是競價上網,即形成電價由市場決定的機制,使得電力用戶擁有向不同的市場主體購電的選擇權,電力生產企業述內部人士分析稱。

新電改方案出臺之后,鋁企業可以向本地區不同的發電企業直接購電,而發電企業也可選擇向不同的大用戶賣電,就如同一個自由交易的市場,雙方坐下來談,最終敲定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數量和價格。

山西省經信委在2015年初就公示了參加2015年第一批電力直接交易的發用電企業名單,名單包括五家電解鋁企業:山西晉能集團朔州能源鋁硅合金有限公司、太原東鋁鋁業有限公司、山西兆豐鋁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華澤鋁電有限公司、山西華圣鋁業有限公司。近期中國有色金屬網刊登題為“華圣鋁業成為山西直購電鋁企最大贏家”的消息,消息指出,3月下旬,華圣鋁業與發電企業、電力公司分別簽署了大用戶直接交易《購售電合同》及《輸配電合同》,實現了2015年年度全電量參與直接交易,加權平均讓利0.1687元/千瓦時。山西華圣鋁業經過擇優比對、慎重報價等環節,最終與河津發電、蒲洲發電、臨汾熱電、塔山電廠、同華軒崗電廠5家發電企業交易配對成功,為該公司年可以選擇向不同的用戶賣電,電力買賣雙方自行決定電量、電價。于是,在黑暗中掙扎的電解鋁企業或將迎來黎明的曙光。新電改方案出臺之后,直購電交易、自行論價就有了政策依據,原本在“草帽下面摸手指頭”的行為,改為坐在談判桌前公開論價了。

2014年,中國鋁業股份公司以163億元的巨額虧損成為新“虧損王”,據中國鋁業內部人士說,巨虧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電力成本的高企?!爸袊X業將成為本輪電力體制改革的受益者?!鄙隙扰ぬ澝摾Чぷ鞯於藞詫嵉幕A。另外,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位專家透露,2015年,具有自備電和直購電的電解鋁產能將達到90%以上,從而降低電解鋁企業的生產成本。

壟斷終結

本次電力體制改革,打破了“體制改革就是漲價”的誤區,終結了電網長期以來的強勢壟斷。

電,也是一種商品,既然是商品,就不應該交由政府定價,而應交由市場去決定。在原有的電力體制下,用電企業不滿意,發電企業不高興,只有輸配電企業坐收漁利,讓大家都不痛快。本輪新電改最核心的內容便是改變目前電網公司統購統銷的壟斷局面。

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巡視員王強說,參與改革的市場主體能獲得很多紅利:發電企業可以通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增強競爭力,爭取更多的發電量和收入利潤;電網企業將改變傳統贏利模式,通過重新定位電網功能和電網收益機制,使得電網企業管理目標更加清晰,更加注重提高效率;電力用戶用電更加便利,工業和商業電力用戶擁有自主選擇權,增強了市場中的議價能力,帶動供電服務質量的改善,用戶權益可以得到更好保障。

紅利不僅限于上述直購電交易。4月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會議決定,按照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約2分錢;實行商業用電與工業用電同價,將全國工商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下調約1.8分錢,減輕企業電費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業內人士指出,這個更加積極的政策舉措,將給電解鋁企業帶來更多的利好信息。2015年,電解鋁企業將迎來新的生存和發展契機。中

猜你喜歡
救生圈電解鋁鋁業
焦作萬方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對電解鋁下手,未來將推動電解鋁產能退出
電解鋁消耗全國6.5%電能,未來鋁價或漲破天際
更正聲明
臨沂利信鋁業有限公司
在海中
智能救生圈
朝代誰也不服誰
簡易野外救生圈
電解鋁降壓整流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運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