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龍港鎮小城市文化建設的調研報告研究

2015-01-28 18:44蒼南縣文化館325800
大眾文藝 2015年9期
關鍵詞:龍港社區群眾

朱 強 (蒼南縣文化館 325800)

關于龍港鎮小城市文化建設的調研報告研究

朱 強 (蒼南縣文化館 325800)

龍港鎮作為省級小城市試點鎮,經過三年多的培育實踐,文化設施超常建設,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但與經濟發展和廣大群眾不斷增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在文化培育中務必要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發展壯大人才隊伍,切實發揮小城市公共文化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文化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基礎,其工作水平的高低、質量的好壞,是衡量一個地方文化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2010年,龍港鎮成為浙江省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經過三年多的培育實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具規模,文化設施超常建設,群眾性的文化活動日益豐富多彩,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龍港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

近年來,龍港鎮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上取得了較大成效。主要體現在:

一是文化基礎設施大為改善。該鎮已建成文化設施有龍港的金河廣場、龍躍廣場、江灣廣場、龍港電影院、龍港書城、龍港圖書館,舥艚社區的文體廣場、太極廣場、舥艚圖書館,以及位于湖前的象湖公園、湖前塑膠廣場等。新建農村書屋80家,正逐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文化精品屢獲佳績。打造了“龍港印刷節”“龍港好聲音”等群眾文化品牌,開展多個各種主題群眾文化活動。龍港鎮多次被評為省、市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近年在全國及省級各類文化藝術活動中頻頻獲獎:舞協藝術學校的群舞《夏日里的滴滴調》《傳承》雙雙獲得2013中國少年兒童藝術節“小舞蹈家”浙江賽區總決賽金獎。群舞《請祖國檢閱》獲2013溫州市少兒舞蹈大賽銅獎;雙人舞《雨中花》獲2013溫州市少兒舞蹈大賽銅獎;獨舞《紅蜻蜓獲2013溫州市少兒舞蹈大賽銅獎》。

三是文化團隊發展壯大。該鎮現有18個文藝團體,涉及文學、書法、音樂、舞蹈、戲曲等方面,參加人員近千人,這些基層業余文化團隊的成立,更加充實了龍港文化的基礎,加之各社區成立的文藝團體、文化志愿者隊伍,農村文化活動向經?;?、多樣化、規范化發展。

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該鎮已登記在冊的文化經營戶達693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達308個項目,已發現的文物保護單位省1處、縣級10處、文保點20處?!皧A苧漆器”的傳承人何必闊的作品《古村落》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工藝美術暨古典家具、收藏品博覽會金獎,《盤古開天》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銅獎,《異型瓶》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銅獎。

二、龍港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象一:文化設施相對滯后。龍港作為全市的經濟強鎮,至今沒有一家像樣的文化中心,日常的群眾文化活動根本無法開展,正當的文化權益無法得到保障,文藝團隊也無法施展作用。這是該鎮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該鎮要舉辦大型的文化活動只能臨時搭建舞臺,群眾的健身娛樂活動也只能“化整為零”,三三兩兩地分散在各個角落。

現象二:文化人才極度缺乏。據統計,該鎮文化系統中,具有文化專業副高1人,中級職稱的有5人,初級3人,在編的文化干部絕大多數已被移作他用或身兼數職。由于年齡老化以及專業不對口等因素導致他們中的大多數文化干部已很難組織開展正常的文化活動,人員的不穩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文藝人才的從藝積極性,人才的缺乏和流失又導致該鎮文化產品生產相對不足,文化精品匱乏。

現象三:傳統文化挖掘利用不夠。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民間傳統文化活動不再是為豐富老百姓的節日文化生活而開展,甚至個別藝團組織演出已發生了“變味”。為了充分挖掘傳統文化活動,龍港鎮文化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多次到平等社區指導,成立了平等社區陳家宅村舞龍隊,并聘請舞龍老藝人為藝術指導,經過多次創新編排,一個40余人極具地方民俗的舞龍節目又搬上舞臺,深受觀眾喜愛,并多次在省市比賽中獲得佳績。

現象四:文化產業比重偏低。龍港鎮自從成為省小城市培育試點之一后,該鎮擬就了《龍港鎮2013—2020年文化發展規劃》,搭建文創產業平臺,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文化產業對城鎮經濟拉動作用還不強,與文化發達城市相比還較為落后,沒有大型文化企業,創意產業比重低,發展后勁小。

三、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

(一)以建立文化中心為核心,加強陣地建設。一是建立一個中心,搭建社區文化舞臺。加快龍港文化中心的籌建步伐,突出綜合性,著力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發揮圖書館對活動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使其成為教育培訓中心、團隊輔導中心、活動策劃中心和創作中心,把文化中心建成老百姓歡迎和真正參與的活動基地。二是增設一批設施,夯實群眾活動基礎。增設一批文體設施,興建龍港體育館,更新、整新一批三年以上健身器材;繼續做好推進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工作,提高社區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發揮社會效益。三是健全一個網絡,架起聯系溝通橋梁。在對現有文化設施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文化站、居民文化活動室等文化設施,形成以文化站為主體的基層文化設施網絡;以信息化為基礎,搭建文化信息服務平臺,溝通千家萬戶,讓信息化融入百姓生活。

(二)以培育文化骨干為抓手,壯大人才隊伍。首先是宣傳一批名人,凸現社區名人效應。挖掘社區文化底蘊,開展對社區名人名居的調查,匯編名人宣傳畫冊;動員組織文化名人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社區各項活動。同時,積極宣傳社區內著名的拔尖人才和領軍人物,利用名人效應資源帶動社區居民積極投身社區文化活動。其次是培養一批隊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明確制定文化館站專業人員崗位的職責、任職條件、聘任期限、考核指標及報酬標準,按照按需設崗、按崗聘用、競爭上崗、擇優聘用等原則,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充分調動和發揮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三是培育一批團隊,吸引群眾廣泛參與。鄉鎮文化站、基層文化場館要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積極為文藝團隊筑就展示平臺,培育一批特色團隊,豐富農村基層文化生活,提高農民文化生活質量。

(三)以滿足居民文化需求為方向,全面提高群眾文化素質。一方面要打造一處精品,展示風情風貌風采。進一步挖掘鄉村傳統文藝資源,探索農民喜聞樂見、便于參與的文藝形式,讓文化站里的活動與宗祠的文化相結合,使宗祠成為引導村民娛樂、健身、學習的場所和播撒文明新風的陣地。另一方面要搭建一個舞臺,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推進廣場文化、活動室文化、中心文化、綠地公共文化、會所文化等建設,以“文化唱響和諧”為主題,做到月月有活動,季季有高峰,使團隊文化進小區,社區文化進軍營,校園文化、企業文化進社區,并帶動各居民區,進一步擴大群眾的參與面,唱響和諧文化的主旋律。

[1]龍港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014年龍港鎮“文化下鄉”活動總結,2014(5).

[2]傅白水.浙江小城市培育試點探路[J].決策,2013(8).

猜你喜歡
龍港社區群眾
社區大作戰
水工結構三維可視化CAD系統在樂清市白龍港泵站設計中的應用
多讓群眾咧嘴笑
陽光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影像社區
影像社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