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校企合作“定制人才”模式下的職業教育特點

2015-01-28 18:44顧榮斌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310000
大眾文藝 2015年9期
關鍵詞:高職生教育者校企

顧榮斌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310000)

論校企合作“定制人才”模式下的職業教育特點

顧榮斌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310000)

校企合作是深化高職教育的必由之路,目前開啟的全國100所骨干高職院校其中一大改革方向就是深化校企合作,甚至組建校企教育集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深度校企合作“定制人才”模式下教育的特點:被教育者(高職生)心理特點與教育者(企業師資)訴求之間的差異性。

校企合作;定制人才;被教育者;教育者;高職生;企業師資

校企合作是深化高職教育的必由之路,這是由高職教育面向企業培養一線人才需求定位所決定的。校企合作“定制人才”模式是一種較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即企業到學?!岸ㄖ迫瞬拧?,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三年的學生專業學習內容,而且以企業派人到學校執行育人教學為主,專業教學基本由企業人才擔當。這種方式下,企業的用人周期至少需要三年,企業必須具有較大的規模和相對的穩定性。

這樣的校企合作方式無疑是具有很大優勢的,能夠促進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使學校對企業和市場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較好的對接,人才培養更有針對性,使得企業和學校處于一種互求的狀態。

但這種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特征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個的弊端,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訴求存在很大差異。如果不對這個問題進行較好的疏導,那么會影響教育質量。

一、校企合作“定制人才”模式下的教育特點

第一,是教育者具有較強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卻缺乏系統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

企業師資一般為技術型人才,而非教育系統科班出身的專業教師。他們專業技術精湛,有實戰經驗,了解職場點滴,能夠為高職生進行豐富而深入的技術指導,并且對于相關職業的指導有直接有效的作用,能夠幫助高職生在從事職業工作時更好的勝任和適應。

但他們對教育學、心理學相關教育教學知識缺乏系統學習;雖然有的有豐富的職業培訓經驗,但這僅僅是如何把技術知識倒出的技巧,并不能彌補在系統學校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心理缺乏系統了解和具備系統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缺陷。而專業院校教師對高職生和學校文化有足夠的了解,很容易在心理上和思想上理解學生并做好學習交流工作。

第二,被教育者相比與社會人員來說學習主動性缺乏。

一般情況下,企業師資的培訓對象為社會人員,特點為,“要學習型”,學習動機明確,有一定工作經驗,對專業要求比較高,學習紀律自覺自律,無需過多紀律杠桿。他們基本都是成年人,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自我把控力。

而職業院校的學生大都是90后應屆高中或是中專畢業生,他們相對年輕,單純,基本為“來學習型”。學習動機不十分明確,有的甚至認為是為滿足家長的愿望而來學習的。加之中國的獨生子女特色,這些學生心理未完全成熟。有的迫于高考學習壓力,希望到了職業大學后,擁有自由自在,浪漫多彩的大學生活,而不是強調專業、強調職業教育的學習氛圍。因此,這些高職生學習主動性比較缺乏,學習紀律性不夠。

第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培養的是企業預備員工,針對性十分明確

企業培養的是技術上能夠站好崗預備員工,因此在心理上也希望學生能夠在心理上盡快進入職員的角色,有責任心,能夠正確處理團隊合作關系,了解客戶需求,處理項目合作關系,有一定的吃苦耐勞精神,能夠耐壓。

當前職高學生的普遍心理特點為:可以擺脫高中的沉重學習壓力,脫離父母或老師等成人的管束下的自由,自我意識比較強,但團隊意識較弱。

因此以企業人才為主要教育者的學習氛圍下,高職生會感覺現實學習生活壓力比理想中的大學生活要大得多,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感使得他們很難盡快專心進入學習研究狀態。

因此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育者會因為企業經驗和社會培訓教育經驗,而對受教育者(高職生)有一個定性的印象要求,當學生的表現和定性印象要求出現很大差別時,教育者會出現焦躁擔憂甚至是懷疑的情緒。他們對學生的情緒表現,和專業學習上的表現產生負向疑問。

而高職生作為被教育者,對教師這種社會化的心態和教育教學模式和已經形成的準職業工作人員的節奏,有很大程度的不適應,如果不加以引導,則會產生抵觸情緒,不僅影響師生關系,而且影響教學的質量,甚至影響整個教學氛圍。

因此充分了解校企合作“定制人才”模式下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特點,并且做好高職生心理輔導工作與企業師資的培訓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解決校企合作“定制人才”模式下的教育弊端

第一,充分發揮高職業院校輔導員的思想引導和紐帶作用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一線德育工作者,要深刻認識校企合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意識心態和心理上的落差問題,熟悉掌握企業文化的精神內核,并掌握高職教育體系的培養目標。

一般情況下,能夠與學校進行“定制人才”模式合作的企業都具有較大規模和相對的穩定性,因此也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伴隨著企業的發展,已經在員工的骨髓中生根發芽。因此輔導員除了要高職教育體系的培養目標外還要熟悉企業文化,學習企業經營管理、創新精神、成本效益、執行力、團隊精神、質量意識、營銷觀念和績效考核理念等知識。引導學生在教育教學模式、校園文化活動、思想政治工作 、學生管理等方面借鑒優秀管理文化,使大學生無論在綜合素質還是意識形態上都能與將來的工作環境和崗位要求實現全方位的“零距離”。

輔導員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幫助受教育者盡快走出象牙塔的童話校園念想,了解企業文化和職場訴求,幫助學生快樂健康學習,了解到教育者的心理和對定制人才的訴求,以更好適應校企合作模式下教育者的教學方式,并真正學到較多的專業知識和職場知識,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

第二,教育者(企業師資)要熟悉了解高職生的特點,提高自身職業教育的技能

企業師資要學習高校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專業知識,多與輔導員及其他專業高職教師進行溝通,分析職高生的心理特點和意識形態,以及與社會培訓對象的區別。

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帶領學生認真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以及企業組織的各項學習交流活動,使學生豐富課余生活,拓寬視野,與時俱進。另外在學習紀律上,做到嚴格要求學生,不護短。發揮班委和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學生的帶頭模范作用,學生、老師雙管其下,緊抓班風學風。教育學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抓住有限時間學好專業,掌握企業的用人要求。

總之,校企合作是高職建設和實現內涵式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本身就包含著學校觀念轉變和育人方式的變革。不一樣的合作模式,就有不一樣的問題存在。作為奮戰在一線的企業師資和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和學習引導工作非常重要。另外學校、企業也都需要從長期考慮,共同協作,提高企業教師的素質并進行相關教育教學培訓。如此才能實現學校、企業和社會互動的良性循環。

顧榮斌 (1975.7-),女,江蘇省通州市人,現職稱:初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設計藝術。

猜你喜歡
高職生教育者校企
品讀
我國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發和培養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職教強國背景下高職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
我國教師教育者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教育者要懷揣夢想上路
高職生開展電子競技運動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當代女高職生婚戀觀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一個平臺 四項合作 多方共贏——“政府搭臺、校企唱戲”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