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共振診斷膽管粘液性囊腺癌的臨床價值

2015-01-31 10:50王思堅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4期
關鍵詞:胰腺癌膽管腺癌

【摘要】目的 觀察和分析磁共振(MR)診斷膽管粘液性囊腺癌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24例經臨床證實的膽管粘液性囊腺癌患者的MRI資料,分析其影像學表現特點。結果僅累及肝內膽管者6例,累及肝內外膽管者18例,其較典型的MR影像表現為囊液的T2信號較普通體液信號弱。結論 磁共振診斷膽管粘液性囊腺癌準確率高。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04-018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4.155

作者單位:471900 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院CT磁共振室

The Clinical Value of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Bile Duct Mucous Cystadenocarcinoma

WANG Sijian ,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anshi city, Yanshi 471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MR) in the diagnosis of bile duct mucous cystadenocarcinoma. Methods Chose MRI data of 24 cases of clinically confirmed bile duct mucous capsule gland cancer patients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4, analysed the characteristic imaging findings. Results 6 cases only involved the intrahepatic bile ducts, 18 cases involved bile duct of liver inside and outside, the typical MR images showed the cystic fluid T2 signal was weaker than ordinary fluid signal.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accurate rate of bile duct mucous cystadenocarcinoma accuracy is high.

[Key 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ile duct 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 Diagnosis, Value

膽管囊腺癌(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較少見,是發生于肝膽管上皮的囊性腫瘤,可發生于膽管任何部位,但多數位于肝內。好發生于中年女性,臨床表現為腹痛、腹部包塊,少數出現黃疸。必須手術切除,預后良好。膽管囊腺癌病理上分成兩個類型:(1)腫瘤內含有卵巢間質,僅見于女性,可由膽管細胞囊腺瘤發展而來;(2)腫瘤內不含卵巢間質,男女均可見,與以往有無膽管細胞囊腺瘤無關。前者預后較后者好。大體病理標本為多房囊性,圍以厚纖維包膜。內壁有纖維間隔和(或)附壁結節 [1]。囊內含膽汁樣、黏液樣、血性或透明的液體。鏡下,囊腔襯覆柱狀、立方或扁平的分泌黏液細胞,可見多灶性上皮多層排列、特征性的乳頭狀結構、出現核分裂及間質內浸潤 [2]。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 年5月24例經臨床證實的膽管粘液性囊腺癌患者的MRI資料,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24例經臨床證實的膽管粘液性囊腺癌患者的MRI資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18例,年齡49~73歲,平均年齡(58.6±5.3)歲。24例患者中18例行平掃及MRCP檢查,6例加做增強掃描。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不適、疼痛及皮膚、鞏膜黃染、發熱等。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TNTERAL5T超導MR掃描機。增強掃描采用3D THRIVE序列(TR 4.0~5.0 ms /TE 2.0~2.5 ms激勵角10 °)于注射對比劑后20 s、60 s、180 s進行多期動態掃描,分別獲得動脈期、門脈期、平衡期圖像。

2 結果

通過臨床分析,僅累及肝內膽管者6例,累及肝內外膽管者18例,其較典型的MR影像表現為囊液的T2信號較普通體液信號弱。

3 討論

胰腺癌(prancreatic carcinoma)是一種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趨勢。40歲以上好發,男性多于女性 [3]。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預后差,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黃疸和消瘦。胰腺癌包括胰頭癌、胰體尾部癌和胰腺囊腺癌等。胰頭癌是胰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胰腺癌的2/3,其轉移和擴散途徑為淋巴轉移和癌浸潤。吸煙被認為是胰腺癌的主要危害因素,香煙煙霧中的亞硝胺有致癌作用。高蛋白和高脂飲食可增加胰腺對致癌物質的敏感性 [4]。

膽管囊腺癌以囊性表現為主,需與單純性肝囊腫鑒別,后者通常內部無分隔及厚的不規則的壁。肝間質性錯構瘤是少見的良性腫瘤,也可表現為多房囊性,但多發生于2歲左右的兒童,與膽管囊腺癌好發于中年女性不同 [5]。肝膿腫與包蟲病結合臨床與實驗室檢查可以與膽管囊腺癌鑒別。當CT檢查難以明確腫瘤與周圍重要血管關系時,可進行磁共振成像(MRI、MRA)檢查或選擇性腹腔動脈造影(SCA) [6]。若要了解胰膽管全貌,應首先選用磁共振膽胰管成像(MRCP)檢查。B超和CT檢查不能發現病灶,但血清腫瘤標記物異常升高。高度懷疑胰腺癌時,則應做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和內鏡超聲(EUS)檢查,直接觀察十二指腸乳頭外形改變,進行細胞學或病理學檢查,有助于發現細小病灶。本組資料顯示,磁共振診斷膽管粘液性囊腺癌準確率較高。

猜你喜歡
胰腺癌膽管腺癌
CT聯合CA199、CA50檢測用于胰腺癌診斷的敏感性與特異性探討
肝吸蟲感染致膽管損傷及膽管癌的相關研究進展
胰腺癌治療為什么這么難
肝內膽管結石一例及診斷體會
十二指腸腺癌88例臨床特征及相關預后因素
腹腔鏡下膽管腔內整形技術治療北繞型右后葉膽管結石合并開口狹窄
益肺解毒方聯合順鉑對人肺腺癌A549細胞的影響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胰腺癌相關糖尿病致病基因表達譜的分析
乳頭狀汗管囊腺癌一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