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對于舟狀骨骨折的診斷價值

2015-01-31 06:24紀忠杰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1期
關鍵詞:三維重建腕關節螺旋

【摘要】 目的 研究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對于舟狀骨骨折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在我院進行檢查的舟狀骨骨折患者78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使用X線檢查,觀察組采用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進行檢查,比較和分析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舟狀骨骨折檢查的準確率是100%,對照組的檢查準確率是82.05%,兩組檢查結果差異較為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檢查和診斷舟狀骨骨折時,具有顯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1.120

作者單位:118000 遼寧省丹東市中醫院CT科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16 Row Helic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JI Zhongjie (CT room, Dandong city Chinese hospital, Dandong 1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16 row helical CT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to the diagnose of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Methods 78 cases of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in our hospital for inspe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as used X-ray, observation group was used 16 row helical CT 3 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inspection, compared and analysed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est resul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inspection accuracy was 100%, the control of the inspection accuracy was 82.05%, two groups of test results had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16 row helical CT 3 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inspection and diagnosis of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 16 row helical CT, 3D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Navicular bone fracture, Diagnostic value

舟狀骨骨折是腕關節在受到外傷后,時常會出現的骨折問題,通常發生于青壯年人群。舟狀骨是腕關節的重要構成骨骼之一,其骨折的診斷和治療是修復腕關節功能的關鍵部分 [1]。但是,舟狀骨的結構較為復雜,普通的X線檢查不能全面的展示出其脫位和骨折的程度。而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可以解決以上問題,全面而充分的顯示出舟狀骨脫位及骨折線的方向,為治療骨折提供準確的檢查結果。本次研究將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應用于舟狀骨骨折的診斷中,和常規X線檢查相比較,分析其臨床診斷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從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舟狀骨骨折診斷和治療的患者78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范圍是42~64歲,平均51.2歲,患者致傷的原因有車禍和從高處墜落。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臨床資料的對比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的X線檢查,觀察組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進行檢查。使用16排螺旋CT 掃描機,對腕關節的外傷處進行X線的平片,結果是陽性,或者顯示陰性。但從實際來看需要進行CT掃描的患者,都要進行下一步的CT掃描。掃描的參數:掃描層厚為2~3 mm,重建層厚為0.8 mm,重建層距是0.4 mm。圖像的后處理技術有表面遮蓋法、多平面重建法、容積再現法以及最大密度投影法 [2]。將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和比較,分析CT三維重建技術在臨床診斷舟狀骨骨折中的應用價值。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 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39例患者中,檢查準確率為100%,其中31例患者確診為舟狀骨骨折,8例確診為非舟狀骨骨折但有脫位現象。舟狀骨骨折患者中有14例患者是單發線性的骨折,6例是內多發性骨折,9例為合并有腕關節多骨折。對照組X線平片呈現陰性的有15例患者,脫位的有6例,舟狀骨脫位但是情況不明的有10例。X線檢查后的效果明顯沒有CT重建技術的檢查效果好,很多骨折或脫位的具體情況無法顯示出來。而CT三維重建技術的檢查可以彌補X線的不足,清晰的呈現出舟狀骨骨折或脫位的所有情況。

3 討論

舟狀骨骨折或脫位是腕關節受傷后容易出現的問題,占腕骨骨折情況的80%左右,常規的X線檢查有許多局限性。據統計,在初次進行X線檢查時,約有25%的舟狀骨骨折沒有被及時診斷出來 [3],因此在缺乏治療的情況下,形成舟狀骨的不愈,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也容易造成后遺癥。而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可以在早期準確的檢查出骨折或脫位現象,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和護理,降低了骨折愈合不全的情況,有助于腕關節功能的恢復。

本次研究,觀察組患者的舟狀骨檢查準確率高達100%,對照組為82.05%,觀察組患者的骨折或脫位現象可以清晰的呈現在醫生面前。根據顯示的骨折線的方向以及脫位方向,尤其是微小骨折的情況,醫生可以準確地制定出治療方案,在患者早期就予以全面、充分的治療,避免骨折愈合不全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困擾。而常規的X線檢查不能檢查出所有舟狀骨骨折,尤其是微小的骨折,得不到及時的治療,以及患者自身的不注意,可能會在后期引起較大的腕關節后遺癥。因此,在診斷舟狀骨骨折時,使用16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猜你喜歡
三維重建腕關節螺旋
研究多層螺旋CT聯合核磁共振成像應用于腕關節損傷的影像診斷價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基于Mimics的CT三維重建應用分析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累及腕關節MRI表現及其分布特點研究
寒濕痹阻及濕熱痹阻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腕關節MRI表現的相關性研究
旋風“螺旋丸”
三維重建結合3D打印技術在腔鏡甲狀腺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老年人橈骨遠端骨折治療后腕關節屈伸及旋轉活動的探討
多層螺旋 CT 三維重建在肋骨及軟骨損傷中的診斷價值
卵巢甲狀腺腫的多層螺旋CT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