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2015-01-31 20:33陳曉葵
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5年4期
關鍵詞:培訓評價活動

蔣 豐,陳曉葵

(成都市金牛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6)

一、前言

目前,中小學教師研培活動多以兩種方式展開。一是以現場的“專題講座”、“觀課議課”、各種技能培訓為主的方式,二是以網絡研修方式展開,利用各種平臺(如“教育在線”平臺、博客平臺、QQ軟件、論壇、網站發布系統、Moodle平臺等等)進行。兩種方式的研培活動各有優勢,前者的研培活動,現場感強烈,情感交流豐富,所解決的問題相對比較集中,培訓者也比較容易掌握受訓教師們的學習情況;后者的研訓活動,一定程度上解放和拓展了培訓空間和時間,較好地解決了教師的工學矛盾,提高了教師參與交流的寬度、深度。盡管如此,兩種培訓方式在現有條件下仍存在許多問題,如現場的面對面研培活動,往往人數多,教師交流反饋率較低,影響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網絡研訓也存在著結構零散、系統性不強、課程化管理不到位、學習實效性監控難度大等問題。另外,研究與培訓沒有融合,即研究的內容沒有進入培訓的范疇,培訓與日常的研究互不關照,研究與培訓在大多數的研培活動中仍是兩張皮,影響了研培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诖?,把面對面的研究與培訓活動同網絡研究與培訓活動有機融合、揚長補短,提升研培活動的科學性、實效性和專業性,目的就是為教師的研培活動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破解研培活動的瓶頸障礙,提高研培活動的質量。

二、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概念把握

主題通常指的是研培活動中的主要內容或核心內容,它把參與研培活動的人的思想和行為,從不同方向、不同維度吸引到內容的核心圓點上,使研培活動具有針對性和靶向性。而混合式研培活動更深邃,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學員面對面的課堂學習(現場培訓)和在線學習(基于網絡的學習)兩種方式的有機整合;二是指研究與培訓的有機融合。由此,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可以嘗試性定義為:它是指有中心思想內容的面對面與網絡在線學習交織在一起的,形成網狀的研究與培訓同時、同步發生發展的一體活動。[1]通過對主題混合式網絡研培活動概念的解析,我們可以初步認為,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是指不同形態研究與培訓活動的深度融合與創新,即不同教育理論的研培模式的混合,導師主導活動和學員主體參與的混合,現場培訓與在線學習不同環境、不同研培媒體的混合,研究與培訓在內容與形式上的混合等等。[2]由此,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是在研培理論不斷創新和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的具有前瞻性的研培活動,它給予我們的不僅是一種研培活動形式的變革,更是一次研培活動思想的跨越與內容的深度融合,以適應教師未來發展的需求。

三、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課程設計的五個關注

課程設計是課程建設和發展的預先規劃,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發展,必然要依托課程設計的引領和推動。在進行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課程設計時,必須重視五個關注。

1.關注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本文主要聚焦于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課程目標的分類進行討論,便于提出可操作、可借鑒的觀點。我們認為,在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課程目標設計上應考慮三個因素:一是行為取向性目標,它是注重結果的目標,即研培活動目標定位要明確具體,活動結果便于觀察、檢測和評價;二是生成性目標,就是研培活動目標不是事先規定的目標,而是在活動情境之中自然生成的目標,它關注強調研培目標的適應性、生成性;三是表現性目標,指在研培活動情境中,研培人員在不同境遇中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它關注研培人員在研究培訓活動中的創造精神、批判思維等。[3]因此,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目標設計必須體現出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觀。

2.關注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是指在研培活動中要學習和研究的對象。內容的組織和選擇,針對性要強,既要選擇具有通識性和專業性的有較高價值的知識內容,又要選擇實踐中常常遇到的案例內容,還要選擇學員提供的情景性內容,以及研培活動中生成的問題內容等,激發教師參與研培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3.關注教材:研培活動的教材是指該活動中研究、培訓、學習的材料。通常情況下,研培活動沒有固定的教科書,因此,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教材是開放的,線上的、線下的、針對活動的學習材料,都屬于研培活動的教材范疇?;诖?,教材的選擇與組織一定要注意科學性、人文性、針對性、現實性和興趣性。

4.關注課程結構:課程結構是課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組織,它是課程體系的骨架,并體現出一定的課程理念和課程設置的價值取向。[4]由于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課程思想發育不成熟,其結構本身不如中小學課程那樣成型和穩定,于是在課程結構設計時,要因勢利導,注意以下幾點:(1)結構的科學性。以《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為指南,在三個維度統領下,以版塊劃分、專題組合、主題單元的方式組建課程結構,搭建課程系統。(2)生成的自主性。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校本課程或特色課程,在一定區域的研培活動中要注意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習與分享,把它融入研培活動課程內容之中,豐富研培課程結構。(3)課程的選擇性。研培活動課程結構設計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尊重學員個體差異,尊重學員學習的選擇性,在注重共性的同時,發展個性,增加選擇內容,揚長補短,提高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質量。

5.關注課程評價:課程評價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并據此作出改進課程的決策。[5]當前,國內外對課程評價研究的理論成果、實踐成果極為豐富,本文在此把問題對焦到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課程評價的方法上來,加以探討。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課程評價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1)關注形成性評價,實行多次評價和隨時性評價,如研培活動前、中、后的適時隨機評價,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全程性;(2)由定量評價發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不僅關注學員的量化成績,更要看學員的動機、行為習慣、意志品質表現等;(3)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相結合,在看到學員絕對成績的同時更要關注教師在已有基礎上的進步幅度。[6]

四、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實施的四項原則

1.主題明確。研培活動要有明確的主題,活動什么、怎么活動、活動進行到什么程度、活動在什么地方進行都要有明確的說明。降低研培活動的隨意性,提高研培活動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2.做好頂層設計。指對研培活動進行系統的設計,設計中既要有宏觀的思想和觀念的確定,又要有微觀和操作層面的考慮。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比單純的教研或者培訓活動復雜,研培形式自由活潑、內容多、空間大、時間相對自由,偶然現象發生率較高。因此,針對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開展,一定要進行周密系統的思考和設計,以確?;旌鲜窖信嗷顒佑心康?、有計劃、有意識的開展。

3.研究與培訓相結合。日常的教研活動往往是教學研究與培訓活動各自為陣,研究內容、方式沒有進入培訓目標。培訓什么、怎么培訓、培訓效果如何等問題,沒有融入教師的研究活動中,尤其是許多培訓內容往往脫離教師的需求,或者沒有經過教師的準備、思考、實踐和內化,研究和培訓都很膚淺和形式化。因此,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一定要把研究和培訓統籌在同一時空關系中,把研究與培訓捏合在一起,研中有培,培中帶研,研培互依,一體思考、一體設計、一體運作。

4.評價多元。由于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復雜性,必然導致單項的評價不能滿足活動本身的需要。況且,成人學習有很多的知識是生成的,其理解與消化,可能有及時和延遲的交織。就學習內容而言,是開放、多元和復雜的,其范疇涉及現場與網絡的互動和穿越。因此,混合式研培活動中的評價應該有更大的自由度,過程與結果、及時與延時互為包含。實際操作時,一定要把評價的剛性與柔性、定量與定性、感性與理性、相對與絕對、時間與空間有機結合,跳出非此即彼的評價模式,提高評價的多元性、合理性、針對性和科學性。

五、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實施的三大策略

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策略是指,為了實現本活動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進行的方式、方法。就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而言,活動本身的對象復雜、活動涉及的內容寬泛,時空、環境可塑性強。因此,要達到預期目標,確保研培活動的有效進行,就必須要有有效的策略施以保證。

1.問題導向策略。由于研培活動是面向成人的在職培訓,其顯著特點就是目的性很強,渴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我們培訓的起點和“切入點”。研培活動要關注學員的實際問題,主題要來自學員并源于實踐,促進學員學以致用。

2.雙主協同策略?;旌鲜街黝}研培活動的雙主協同策略是指,研培活動中主導與主體角色的互動與互換。教研員首先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學員是學習的主體。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研培活動,教研員與學員都是活動中的主體,他們研究的主題是相通的,研究的對象是相同的,但研究的質量和效果可能不同,這就導致教研員與學員所謂的主導與主體的角色發生互換。況且,在這樣的情景中,誰對誰進行培訓是混合的?;诖?,教研員與學員在研培活動中,是互動、互助、互進的命運共同體。因此,利用好主體混合式研培活動的特點,實施雙主體協同策略,無疑是推動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上上策。

3.差異互補策略?;旌鲜窖信嗷顒拥倪^程,具有較強的建構性和生成性。由于學員專業發展階段的不同、面對問題的不同、個人素質能力的不同,造成學員需求和收獲不同。每一個學員在主體建構中都有自己的思考,現場研培活動為研培人員提供了直面現實的機會,網絡研培平臺為各種思想提供了碰撞、啟發、交流互補的空間。學員的差異、現場與網絡的差異,是混合式研培活動的豐富資源。面對差異、承認差異、利用差異、堅持差異互補,無疑是順應和提高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有效策略。

六、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模式建構的五個環節

模式,即事物的標準樣式。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模式的建構,其目的就是便于更加清楚地考察、研究、發展和推廣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為此,我們結合成人學習的特點,以及教師實踐性知識生成的規律,構建了基于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的“五環節多模塊”研培模式。具體為“明確目標——吸納資源——情景演練——整合提升——行動改進”五環節和“線上模塊”“線下模塊”相交的研培活動模式,即:目標明確具體;廣泛采集、分享、吸納資源;創設演繹情景、做中練、練中學,在行動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動;對反思的結果進行歸類、梳理、總結、提升,形成知識的系統性;在新思想和知識系統中改進研培人員的研培行為。需要指出的是,“五環節多模塊”模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促進和作用,并在線上和線下兩種形態中,同步發生展開。該模式下的研培活動,教研員和學員都是研培活動的主體,他們在五個環節活動中既是活動的研究者又是活動本身的締造者,也就是說不管是線上研培還是線下研培,研培目標始終是導師和學員的共同目標,他們都要在五環節活動步驟中,吸納共享資源、發現問題共同研究、對新知進行同化與順應、確保行動的改進。以此達成研培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滿,并呈現出清晰的架構和路徑。

綜上所述,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它把日常的教研活動與單純的計算機網絡研修活動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上,又把日常教研活動中的問題研究活動與日常的培訓活動有機結合,從而誕生出一種全新的、混合的、頗具內涵的研培活動,實踐使然,效果良好。當然,主題混合式研培活動,在一定區域,雖然走出了概念的范疇,但畢竟稚嫩,以此期待更多的教育培訓工作者,加以研究、豐滿與呵護?!?/p>

[1]蔣豐.中小學不同類型教研活動的比較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8(3):43-45.

[2]百度百科.混合式學習[EB/OL].[2014-07-14].http://www.baike.baidu.com.

[3]《成人教育培訓服務三項國家標準培訓讀本》編寫組.成人教育培訓服務三項國家標準培訓讀本[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4:109-110.

[4]百度百科.課程結構[EB/OL].[2014-12-14].http://baike.bai?du.com/view/1179625.htm?fr=aladdin.

[5]百度百科.課程評價[EB/OL].[2013-10-27].http://www.bai?du.com.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6-47.

猜你喜歡
培訓評價活動
“六小”活動
“活動隨手拍”
SBR改性瀝青的穩定性評價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評價再評價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三八節,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