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推廣措施探討

2015-02-02 16:48王女華
農業科技與裝備 2014年11期
關鍵詞:機具推廣經濟效益

王女華

摘要:簡單介紹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主要內容及在遼寧省的推廣應用效果,探討此技術在推廣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發展建議,為促進此技術在全省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推廣;經濟效益;機具

中圖分類號:S21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161(2014)11-0049-03

當前,遼寧省絕大多數農業生產者沿用傳統的栽培方式,長期連作和過量施用化肥導致連作障礙日趨嚴重、土壤微生物區系嚴重惡化、土傳病害日趨加劇,進而使得蔬菜產品產量和品質不斷下降,制約了全省設施蔬菜產業的高效與可持續發展。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既能解決制約蔬菜反季節栽培的瓶頸問題,又能解決秸稈焚燒所引發的環境惡化問題,市場應用潛力非常巨大。加大設施蔬菜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對于實現遼寧設施蔬菜的高產、高效、安全、可持續發展,農業環境保護以及農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簡介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以回收的秸稈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農藥,將玉米秸稈埋置于設施蔬菜種植行下的土壤中,配施適量腐化菌劑,使其分解為有機、無機養料,抗病孢子及酶,并釋放出二氧化碳和熱量,從而極大改善設施蔬菜生長環境及土壤結構,化解鹽漬化,增加土壤中抗土傳病害等有益微生物菌群,進而提高設施蔬菜的產量、品質和效益。

2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在遼寧省的應用效果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原引自山東與河北,在設施農業上試驗示范推廣是與遼寧省“千萬畝設施農業建設工程”同時起步的,并于2008—2013年相繼列入省財政廳重大科技與中央財政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累計投入資金4 950萬元。

以技術集成、典型示范輻射與技術規范化試驗研究相結合,組織全省14個市58個縣區380個鄉四級農技人員與各級財政、農業主管部門、相關企業及科研單位組成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多部門聯合攻克技術瓶頸。同時,與設施農業災害性天氣防御技術組裝集成,形成遼寧省地方標準——《棚室秸稈生物反應堆 內置式技術規程》(DB21/T 1985-211)和《棚室秸稈生物反應堆 外置式技術規程》(DB21/T 1984-211)。創新宣傳、培訓與扶持力度,促進應用規模迅速擴大。2011—2013年度大規模推廣應用面積11.4萬hm2,累計示范1.3萬hm2次,輻射帶動14.6萬hm2,菜農節支增收近60億元。

2.1 經濟效益顯著

該項技術有“四個3”的顯著作用,即3個提高(地溫棚溫、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作物抗病性)、3個節約(水、肥、藥)、3個增加(產量、產值、效益)、3個改善(品質、土壤、環境)。具體表現在:地溫提高2.30 ℃,氣溫提高1.45 ℃;二氧化碳濃度比對照棚室平均提升2.6倍,由對照的628 mg/kg提高到1 638 mg/kg;節約水、化肥、農藥的比例分別為17.5%,19.0%,18.0%,每667 m2分別節支43.75元、180.63元和52.98元;黃瓜根結線蟲、草莓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的抗性明顯得到提高;商品品質明顯提高,畸形果率下降6.5%,含糖量提高18.4%;提前上市9.1 d,延長采收期17.5 d;提高單產1867.7 kg,提高率為32.3%,新加純收益5 889.46元/667 m2,增加率為28.8%;2011—2013年應用面積11.4萬hm2,新增純收益64.5億元。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在使農產品的商品品質得到改善的同時,還能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通氣性、保水保肥能力得到顯著提高,被權威人士譽為“設施農業技術的一次革命”。

2.2 環保效應明顯

遼寧省每年產生秸稈3000萬t,無法被利用的秸稈大多被直接焚燒,造成環境中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及可吸入顆粒物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引發霧霾,影響環境質量。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既可解決秸稈焚燒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又可提高秸稈的綜合利用價值。據統計,遼寧省每百萬畝設施農業可消耗秸稈300萬t,環保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3 應用領域廣泛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先進性、實用性和普適性極強。目前,該項技術從蔬菜作物輻射到瓜果、花卉、蘑菇等所有設施農業產品生產,即包括樹莓、蘋果、櫻桃、葡萄等果樹,也包括刺五加、刺嫩芽等山野菜。試驗結果表明,該項技術的增產增收效果頗為顯著。拓展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應用領域,勢必產生巨大的綜合效益。

3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3.1 適用機具少

挖溝機械與其它設施田間作業配套性不強,局部地區秸稈資源短缺、受夏季水澇影響的溫室不能應用此項技術。迫切需要進行機械改型,并對秸稈利用技術進行深入攻關。

3.2 實際應用面積占比仍然較低

遼寧省雖然是設施農業大省,但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在全省的年應用面積僅為10.9%,技術應用潛力巨大,還沒有完全發揮作用。

3.3 推廣應用的扶持資金不足

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是一項實用技術,既需要農作物秸稈、催腐發酵菌劑等物化產品的投入,也需要開溝作業的勞力及機具,且對技術操作及配套管理有嚴格的規范和要求。中央財政農技推廣資金扶持到期后,對農技推廣機構的專項工作經費補助和對示范農戶的物資補貼也都終止,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技術咨詢指導工作的開展,打消了尚不富裕的菜農繼續采用這項技術的積極性。

4 促進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發展的措施

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示范與推廣過程中,全省各級農技推廣機構不斷探索創新推廣方法,為該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4.1 構建集成技術體系

構建以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為基礎和核心的技術體系,集成穴盤育苗、熊蜂授粉、防蟲網、遮陽網、黃藍板、殺蟲燈與生長燈等對設施農業提質增效作用明顯的新技術產品,為支撐全省千萬畝設施農業提質增效提供服務,使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內容更加豐滿、適用范圍更廣泛、操作更方便、作用更全面、模式更生態、效益更顯著。

4.2 完善技術內容

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的應用推廣過程中,農戶對該技術認可程度較高,但挖溝勞動力強度大的問題突出,迫切需要實現技術省力化。開發小型開溝機具,改人工挖溝為小型農機具挖溝,帶動農機科研部門致力于挖溝機械的開發與篩選。同時,對現有挖溝機進行改進與完善,示范推廣滴灌沖施菌劑肥等省力技術措施。攻克開溝難、打孔難、埋秸稈難等一系列技術瓶頸,優選出適宜不同地區的催腐發酵劑菌肥,掌握用稻殼稻亂、畜禽糞便、食用菌棒等替代秸稈的效果和要點。

4.3 加大技術宣傳力度

針對目前生產規模小、農民技術水平低及素質不高的現狀,應通過舉辦培訓班、發放培訓資料、專家及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與督查、趕科普大集等形式強化宣傳培訓效果。利用展板、掛圖、明白紙,報紙、宣傳車、道路和房屋墻體噴涂廣告、宣傳橫幅標語、宣傳畫(展板)等形式開展特色宣傳,全面加快此項技術的推廣普及速度。

4.4 培養技術應用典型

在全省建立示范點、示范棚,培育高產高效典型,從增加產量、提高收入、抵御低溫天氣、抑制病蟲害發生和改良土壤等角度展示此項技術的應用效果。示范典型可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起到直接宣傳、示范的作用。

4.5 加強技術攻關

發揮各方優勢,加強各部門合作,推進多部門結合,鼓勵企業、科研院校、老科協等組織機構合作開展研究與推廣。聯合技術攻關,開展專題試驗研究,促進技術普及和推廣。

4.6 加大項目資金投入

在省財政廳重大科技與中央財政農業科技推廣項目期間,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累計獲得項目資金

4 000余萬元。同時,在列項期間各地資金配套2 000余萬元,確保技術得到普及和推廣。然而,項目結束后資金問題凸顯。為調動農戶應用此項技術的熱情,相關部門應積極爭取立項,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菌種菌肥及實用小型農機具進行補貼,同時開展技術指導及培訓,確保此技術革新發展并在全省得到進一步應用。

猜你喜歡
機具推廣經濟效益
提高建筑經濟效益研究分析
試論農機化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發展
lMLQS-40/70起壟鋪膜施肥聯合作業機操作使用及維護
新常態下會計與經濟效益關系辨析
國產小成本電影全媒體推廣的邊際效應探究
農村地區進一步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徑
在醫療衛生單位推廣運動處方的研究
施工企業周轉材料及小型機具管理探討
各種農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經濟效益對比情況一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