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模糊軟集合的區域信息生產力效能關鍵因素分析

2015-02-03 18:12肖智董媛香周明
軟科學 2014年12期
關鍵詞:關鍵因素

肖智++董媛香++周明

摘要:從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出發,提出了由“信息分析及管理支持”和“信息傳輸和處理”構成的“信息服務”分類指標,并將其納入我國信息生產力效能指標體系,再針對社會經濟數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引入模糊軟集合并定義了依賴度的概念,對影響信息生產力效能的關鍵因素進行識別。最后利用我國區域數據分別運用模糊軟集合依賴度以及相關分析來識別信息生產力效能關鍵因素,并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驗證了“信息服務”是影響區域信息生產力效能的關鍵因素。

關鍵詞:信息生產力;關鍵因素;模糊軟集合;依賴度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4)12-0135-05

Analysis on Key Factors of Regional Information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Fuzzy Soft Set Theory

XIAO Zhi,DONG Yuanxiang,ZHOU 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

Abstract:Based on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productive force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firstly this article took the classification indicator“information service” consisting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 and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upport”into the productive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evaluation system. Then as to the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ata,this paper introduced fuzzy soft set theory and dependency of two fuzzy soft set were defined to distinguish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productive forces. Regional data in China are applied to the method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identify key factors of information productive forces,it ge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information service” is the key factor of regional information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Key words:information productivity;key factors;fuzzy soft set;dependency

1 引言

21世紀初,八國集團在《全球信息化沖繩憲章》中提出“信息通信技術是21世紀社會發展的最強有力動力之一,并將迅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睒酥局澜邕M入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為驅動力的新經濟時代。在新經濟時代下,信息傳感網絡和分布式控制系統直接為生產與生活提供全景式的服務,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生產力為主要標志的新階段[1]。信息生產力還沒有權威定義,本文沿用楊培芳等[2]對于信息生產力的界定,信息生產力主要是由信息或知識勞動者,信息技術和信息(處理、網絡、監測、協調、控制、管理)網絡,以及適應各行各業生產、服務和人們需要的信息資源形成的新型的、社會化的生產能力。同時,信息生產力不是傳統生產要素的某個獨立要素也不是某個要素的子集,而是針對傳統工業生產而言,是現代社會發展最為活躍,最為重要的生產力。

信息生產力不斷發揮作用并產生價值的過程就是信息化的過程。信息化發展水平以及對于經濟貢獻的測定和評價,已經被廣泛研究。修文群[3]采用改進的層次分析法測定了區域信息化水平。徐瑾[4]從不同地區和不同時間兩個視角研究了信息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常永華[5]運用灰關聯分析方法分析了信息化與西部經濟發展的關系,認為西部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化水平的落后。米增渝[6]分析了信息化與農村新型工業化的關系,認為信息化對工業化有著顯著的正效應。信息化在企業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張同建和呂寶林[7]分析了銀行信息化創新對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控制的激勵機理。高巍和畢克新[8]研究了信息水平對制造企業創新能力作用,表明信息化水平對企業創新能力有顯著正向影響。

2008年后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信息化工具的出現,尤其是信息生產力成為新關注點后,關于信息生產力對于經濟社會的影響研究就顯得相對不足,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是通過建立經濟學生產模型來分析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的影響。茅國平[9]用成本中信息的開支程度間接表示信息生產力的大小,建立投入產出模型,分析信息生產力對于產出的影響;楊培芳等[2]用信息化發展指數表示信息生產力投入,建立了修正的新經濟增長理論模型,研究表明信息生產力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大,是資本投入的1.6倍、勞動投入的4.5倍。

通過以上文獻舉例,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的影響已經進行了有益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但是對于分析信息生產力細分指標對經濟影響的研究尚很少見。為此,本文將從信息生產力效能的角度出發分析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的影響機制,并進一步細化信息生產力的內在因素,研究每個單一指標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識別影響經濟的關鍵因素,以抓住主要矛盾,進一步有效提高信息生產力的效能。由于信息生產力的相關指標往往并沒有進行統計,或者沒有向外界公布。面對此類現象,學者一般是用其他近似數據,或者選取包含該指標的上一級指標值來代替。這樣導致數據是不確定的,只能大概模糊地表示該指標。因此本文引入已廣泛用于解決不確定性問題的模糊軟集合方法,并提出了依賴度概念來識別生產力效能關鍵因素,以便得到更加合理的識別結果。同時對提出的模型與傳統的相關分析進行比較分析。通過對比,進一步證明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實用性。

2 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2.1 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

新經濟環境下,信息生產力通過多種方式對經濟發展施加影響。信息生產力的發展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促進了社會分工和經濟全球化,更為重要的是促進知識技術的創新擴散以及社會經濟的智能化。

信息生產力發展初期,隨著作為技術基礎的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通信產品和服務價格持續下降,使得企業投資信息技術的成本大幅下降。在實現了信息交流和信息渠道等功能后,信息通信技術進一步深化,互聯網逐步普及,信息內容服務開始出現,從而形成了新產業和新業態。

進入 21 世紀,全球信息產業向“服務化”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信息服務業發展迅猛。由于信息生產力對于社會經濟各部門結合方式的改變,社會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對于信息技術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復雜化、個性化的特點,單一的信息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社會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更加個性化的信息服務為信息化發展提供支持。云計算、數據中心、電子商務平臺等都伴隨著信息生產力的發展成為新型信息服務方式,也成為信息技術服務于國民經濟的新橋梁。企業通過這些服務可以集中精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并通過信息共享和搜索提高效率,減少重復建設,節約大量成本。伴隨著信息服務的發展,企業的組織模式、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將進一步發生變革。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咨詢業對于信息生產力的貢獻。通過云服務或者物聯網等新型信息服務模式,實現對信息資源的利用以及知識共享,最終實現信息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咨詢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咨詢企業實際上就是對信息進行搜集、加工、整理、分析,從而向客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策略,最終推動整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因此咨詢業是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技術支撐,是信息生產力作用于經濟和社會的重要方式之一[10]。

2.2 信息生產力效能指標體系

建立信息生產力效能指標體系有助于具體分析信息生產力內在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機制,以便識別出高效能因素,加強信息生產力對于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信息生產力剛剛引起關注,許多新的產業形態初見雛形,相比信息生產力的發展,統計體系相對滯后,因此時間序列數據并不完整。同時由于各個國家信息化發展水平存在巨大差異,統計口徑也非常不一致,橫截面數據可比性較差。因此很多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量化指標現階段還難以獲得。

通過以上分析,并考慮到信息生產力與信息化的相互關系,以及數據統計的權威性、一致性和可獲取原則,本文一方面參考了我國國家統計局制定的信息化發展指數(IDICN)的指標體系來細化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另一方面基于新經濟下生產力對經濟發展影響機制的分析,在已有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增加了“信息服務”分類指標,具體包括“信息分析及管理支持”和“信息傳輸和處理”兩個指標,建立了信息生產力效能指標體系(見表1)。同時為了更詳細地分析各個指標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本文對2011年中國31個省和直轄市的相關指標進行了數據收集,數據來自于《2012中國統計年鑒》、《2012中國區域統計年鑒》和《2012中國信息年鑒》。在本文中運用“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表示信息生產力效能。

3 模糊軟集合理論

軟集合(Soft Set)由Molodsov[11]總結了處理不確定信息傳統方法(如概率論,區間數,模糊集,粗糙集)的參數化工具不足的缺點,在1999 年提出的一種新的處理不確定、模糊及未定義數據的數學工具。傳統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問題的數學模型來求其精確解,但是由于模型過于復雜或者實際數據限制而找不到精確解時,只能通過求解近似解來解決問題。軟集合則是相反思路,開始時就建立近似模型而不需要求精確解。因此,軟集合對于數據沒有任何限制,使其在實際應用中更加方便和簡單。

在軟集合的基礎上,A R Roy和P K Maji[12]提出了模糊軟集合(Fuzzy Soft Sets)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基于模糊軟集合的評價方法,之后Zhing Kong等人[13]提出該決策方法的錯誤并進行了改正。之后,很多學者對模糊軟集合進行了擴展。Jiang等人[14]提出了擴展的模糊軟集合,Cagman和Karatas[15]提出了直覺模糊軟集合,Yang等人[16]提出了多重模糊軟集合。目前,模糊軟集合已經應用于管理[17]、醫療[18]、環境[19]等領域。

3.1 模糊軟集合的基礎理論

定義1[11]: (F,E)是論域U上的一個軟集合當且僅當F是E到U的所有子集的一個映射。

設U是初始論域,E是參數集。集合U的冪集為P(U),當且僅當F是E到U的所有子集的一個映射時,稱(F,E)是U上的一個軟集合。每個F(e)(e∈E)都可以看作是軟集合(F,E)中e-元素的集合,或者是軟集合(F,E)中e-近似元素的集合。

4 信息生產力效能關鍵因素分析

本文提出的用模糊軟集合的依賴度的概念來衡量信息生產力細化指標的效能,該方法更適合解決信息生產力效能關鍵因素分析中涉及的數據不完全精確的問題,并且也為將來引入新的不確定性指標奠定了方法基礎。運用相關分析與本文提出的方法進行對比分析,驗證其實用性。

4.1 基于模糊軟集合的信息生產力效能關鍵因素分析

基于模糊軟集合的關鍵因素分析,首先要根據分類指標建立模糊軟集合,再計算論域中各個對象的選擇值及分值,并據此計算依賴度來確定關鍵影響因素,具體算法如下:

4.2 基于相關分析的信息生產力效能關鍵因素分析

為了進一步驗證文中提出模型的可行性和實用性,本文在按照A R Roy和P K Maji[12],以及Zhing Kong[13]等提出了評價方法獲得不同地區6個信息生產力細分指標的分值(表2)后,運用相關分析,計算“信息基礎設施”、“信息服務”、“信息主體”、“信息載體”、“信息環境”和“信息消費”與“信息生產力效能”的相關系數(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信息服務”與“信息生產力效能”的相關性最高,相關系數為0.757,雙尾檢驗概率為000,相關程度顯著;其次分別是“信息載體”和“信息基礎設施”,相關系數分別是0.702和0. 649,相關程度較高。

通過比較依賴度和相關系數的結果,可以看出無論是通過哪種方法,“信息服務”都是影響信息生產力效

能的關鍵因素。由此也可以驗證本文引入“信息服務”的

合理性。從依賴度分析,“信息環境”和“信息消費”是僅

次于“信息服務”的關鍵因素;而從相關系數分析,“信息載體”和“信息基礎設施”是僅次于“信息服務”的關鍵因素。這種差異是由于相關系數僅僅表示兩個變量間的線性相關

程度,而不能表示非線性相關程度所引起的。作為一種處

理非確定

信息的方法,模糊軟集合的依賴度是對于數據的一種廣義相似性的描述,在研究社會經濟復雜指標時更為實用。

5 結語

本文的理論貢獻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通過分析新經濟下信息生產力對于社會經濟的作用機制,將由“信息分析及管理支持”和“信息傳輸和處理”共同構建的“信息服務”分類指標納入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發展影響因素中。其次,由于指標值往往難以獲取,經常是用其他近似數據,或者包含該指標的上一級指標值來代替。因此指標數據常是不準確的、模糊的、大概的替代值。本文引入了模糊軟集合的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定義了兩個模糊軟集合的依賴度,根據依賴度可以測量該信息生產力分類指標是否是影響信息生產力效能的關鍵因素。同時本文通過與相關分析的結果進行了對比,證明了本文提出模型的可行性和實用性,并驗證了引入“信息服務”指標的合理性。

由依賴度可以看出,“信息服務”、“信息環境”和“信息消費”都是影響區域信息生產力效能發揮的關鍵因素。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信息服務是連接信息產業與第一、二產業的橋梁,是信息轉化為生產力的關鍵因素,信息服務業的發展是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對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發展有重要意義。其二,信息環境是信息生產力的基礎,它的發展水平必然制約著整個社會信息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從而影響信息生產力對經濟推動的效果。其三,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消費越來越成為人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消費對于經濟有著必然的拉動作用。因此必須抓住這些關鍵因素,合理布局,優化結構,從而增強信息生產力對經濟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國信息經濟學會.中國經濟向何處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59-167.

[2]楊培芳,何霞,陳禹,等. 國家信息生產力提升戰略[J].中國信息界,2012(7):5-10.

[3]修文群. 區域信息化的測度與評價[J].情報學報,2002,21(2):197-207.

[4]徐瑾.地區信息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J].統計研究,2010,27(5):74-80.

[5]常永華. 信息化對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實證研究[J].情報學

報,2003,22(2):92-95.

[6]米增渝. 信息化與中國農村新型工業化[J].中國軟科學,2012,(6):43-50.

[7]張同建,呂寶林. 信息化創新、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控制的相關性研究[J].軟科學,2010,24(12):13-18.

[8]高巍,畢克新. 信息化水平對制造業企業工藝創新能力作用的實證研究[J].軟科學,2011,25(10):6-16.

[9]茅國平. 用信息生產力來改變經濟增長模式[J].生產力研究,2008(5):53-67.

[10]胥軍. 中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影響因素及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11]Molodtsov D. Soft Set Theory—First Results[J].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1999,37(4/5):19-31.

[12]AR Roy,PK Maji.A Fuzzy Soft Set Theoretic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J].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2007,203(2):412-418.

[13]Z Kong,LQ Gao,LF Wang.Comment on “A Fuzzy Soft Set Theoretic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 Problems”[J]. Computers &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2009,223(2):540-542.

[14]Y C Jiang,Y Tang,Q M Chen,et al. Extending Fuzzy Soft Sets with Fuzzy Description Logics [J].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1,24(7):1096-1107.

[15]N Cagman,S Karatas. Intuitionistic Fuzzy Soft Set Theory and its Decision Making[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2013,24 (4):829-836.

[16]Y Yang,X Tan,C Meng. The Multifuzzy Soft Se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ecision Making[J].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2013, 37 (7):4915-4923.

[17]孫智勇,劉星.模糊軟集合理論在稅收組合預測中的應用[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31(5):936-943.

[18]T M Basu,N K Mahapatra,S K Mondal.A Balanced Solution of a Fuzzy Soft Set Based Decision Making Problem in Medical Science[J].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2,12(10):3260-3275.

[19]S J Kalayathanka,G S Singh.A Fuzzy Soft Flood Alarm Model [J].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in Simulation,2010,80(5):887-893.

(責任編輯:唐 杰)

猜你喜歡
關鍵因素
探究企業如何有效實施全面預算管理
綠色住宅室內設計中的若干思考因素
建筑材料檢測中影響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分析
綠色住宅室內設計中的若干思考因素
中小企業管理創新關鍵因素研究
郊區配網臺區低電壓治理關鍵因素分析
企業創新管理關鍵影響因素探究
淺談冰箱設計的關鍵因素
潛析我國股權激勵制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