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促進深度理解的教學設計

2015-02-06 03:25劉萃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5年2期
關鍵詞:蒙太奇影視知識點

劉萃

傳統的教學設計具有一定的思維定勢現象,主要體現在教學操作程式的自動化、教學風格的定型化和教學定勢的牢固化。中學影視欣賞與制作課的內容需要深度理解,只有進行深度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應用。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中學影視欣賞與制作課程中,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面,當教學實踐中需要真正運用之時卻不能夠將自己的理解理念準確地轉化到具體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去。筆者從問題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反思性教學設計和技術性教學設計四個角度進行了設計,使整門課圍繞理解性教學逐步深入,環環相扣,加深了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深度理解。

● 從理解的角度設計問題

從理解的角度出發,問題可以設計成以下的提問。

(1)計劃階段提問(理解和分析題目時)?!袄蠋熤v解的內容聽明白了嗎?對于每一項操作我都掌握了嗎?”(自我提問)“你的影視制作策略是什么?你的整體規劃是什么?結構清晰合理嗎?”(互問)

(2)監控階段提問(在拍攝或者編制過程中)?!澳愕牟邉潏绦械迷趺礃??你需要修改你的計劃嗎?”(互問)“我現在做的內容是否是我預期設想的?有什么偏差?我要不要改呢?”(自問)

(3)評價階段提問(課后階段)?!敖裉斓恼n結束后我學到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自問)“哪些拍攝和剪輯技巧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在實踐中積累的?”(互問)

● 過程性教學設計

(1)經常動手操作,夯實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影視欣賞與制作課的教學活動要以基礎影視知識為基礎,通過對畫面、聲音和字幕的配合,表達一種人文的意境和情懷。這門課的學習應該將書本中的知識積極主動地用于實踐,深刻理解每一個拍攝和編輯技巧,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理解這樣做的原理是什么,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上講,這樣做會給人以怎樣的感受。在實踐的過程真正體會到哪些知識我是真的懂了,哪些知識是陳舊的,沒有創新的,在拍攝的過程中被遺忘的。在具體的實踐中理解知識、發現知識。

(2)欣賞優秀作品,加強影視美學素養。在影視欣賞與制作課中,很多教師會給學生播放一些優秀的、經典的影視作品,如《大紅燈籠高高掛》、《臥虎藏龍》等,在扣人心弦的劇情中,分析畫面的構圖、顏色、角度等設計,讓學生領略大師的風范,大師的拍攝和剪輯技巧。很多學生尤其是男生,拍攝和剪輯的技巧和方法都掌握得很好,但是缺乏美感,自己感覺很滿意,但是拿給其他同學看卻得不到太多的認可,這都影響個人影視素養的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看、多欣賞、多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 反思性教學設計

反思就是對所經歷過的活動進行回憶和思考,通過這個過程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進一步體會所學知識的意義,達到較高層次的理解。在理解性教學的實施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使學生明白什么東西需要反思,怎樣進行反思。

(1)引導學生反思舊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系。在新知識的學習和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很多時候會涉及舊知識,那么對于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教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回憶呢?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反思的過程,教師應當循循善誘,正確引導,讓學生習慣思考與聯系。當然回憶舊知識是一方面,建立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更加重要,注重引導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讓學生意識到知識不是孤立的,是有聯系的。

(2)引導學生反思不同畫面的不同感情色彩。在影視鑒賞課上,教師會讓學生觀看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那么畫面的不同相對應的感情色彩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學生進行反思,而不是教師直接給出答案,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強調思考的過程,如“為什么要用這樣的顏色、為什么要這樣的布局、留白的意義是什么、不同的燈光效果有哪些作用”。

(3)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在網站上布置作業,同學們也可以在網站上溝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將同一個要展現的主題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將每個同學的作品進行對比,實行自評和他評,在評價的過程中吸取精華,發現問題,互相學習。例如,“和其他同學的作品相比我的作品的亮點是什么、相比之下我的作品還有哪些不足”(自問)、“為什么你要這樣設計、你的靈感來源于哪里”(互問)。

● 技術性教學設計

理解性教學的思想已經提出了很長時間,但是能真正做到長期的理解性教學的教師還是很有限的,教師應該將理解性教學的思想和策略應用到常態課中,將理解性教學的成效惠及每一位學生。將理解性教學融入日常課,而不是一種理論,一句口號,一項課題,將理解性教學的精髓逐步滲透給學生。教師還要創新理解性教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工具,除了日常學習的課堂以外,還可以結合網絡平臺、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來進行移動學習。網絡平臺大部分可以實現課程的回顧、知識點總結、提交作業、在線交流等學習活動,而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更加注重泛在學習的學習思想,目前我們經常用到的移動設備應用多為圖片的處理,對于視頻的剪輯和制作比較少,這一塊是有待開發的,我們可以制作一些移動應用軟件,在課程的學習之余可以使用這類軟件實現移動學習、視頻分享、作品互評等活動。就目前的移動終端視頻剪輯應用中,可以實現的功能有很多。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掌握這些應用,在小組作業或者課外作業中完成作品,進行班級內的發布和評比等功能。

● 《影視后期特效制作》一課教學案例

1.教學活動一:觀看《千與千尋》《冰河世紀》影片片段

(1)學習目標。①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體會影視片段有哪些亮點,制作者采用了哪些影視特效,學生自主尋找知識點,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②培養學生發現學習的習慣,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將發現學習轉化為一種思維習慣,將理解生活化。

(2)學習任務。①小組討論,你認為好的影片都含有什么特質?在觀看影片之前先小組討論,回憶你看過的影片,談一談你認為一部好的電影應該具有哪些特質,并記錄下來。等待一會兒一起討論是否正確,可否歸類。②觀看《千與千尋》和《冰河世紀》影片片段。在觀看影片片段的過程中,記錄下來你認為優秀的場景片段。③小組討論并總結影片的制作效果好在哪里。小組互相討論交換意見,說出你認為好的片段好在哪里,有哪些藝術效果,為什么不能去掉。

(3)教學評價。傳統的課程知識點都是教師講述,然后直接傳授給學生,而基于深度理解的影視課程教學設計是將知識點放在影片中,讓學生自己去挖掘、去體會,踐行建構主義理論,實現具有逆向教學本質的理解性教學環節。

2.教學活動二:講授鏡頭的定義、分類、蒙太奇和運動鏡頭

教師分析學生總結出的優秀分鏡頭片段,講授對應的分鏡頭和蒙太奇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師:同學們剛才說的都很有道理!尤其是××同學說的這種藝術效果,在影視制作角度上講叫作蒙太奇。那什么是蒙太奇呢?蒙太奇是……

生:是不是任何視頻片段都可以進行重新組合?

師: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好!不同的場景相組合,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三個不同的場景分別是人、手槍、醫院,我們就能猜到劇情是什么呢?

生:這個人自殺或他殺了,然后送進醫院了。

師:嗯,這是非常符合邏輯的猜想,蒙太奇手法的神奇之處就是它不用展示每一個鏡頭卻可以把故事情節講述清楚,同時它還可以控制整個電影故事情節發展的節奏。

3.教學活動三:提供不相干的幾組視頻片段,學生自行編輯視頻

(1)學習目標。①通過對視頻片段的選擇,發揮想象力,制作有特色和創意的影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著眼素質教育。②將剛剛講過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去,及時動手操作,鞏固知識技能。

(2)學習任務。①讓學生自行選擇要剪輯的影片片段,設計合理的劇情,編輯屬于自己的影視作品,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深入貫徹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將理解性教學內化為自己的實際能力。②在重新組合影片順序的同時,運用剛剛講過的蒙太奇手法對影片素材進行編輯,可以適當添加一些特效和字幕,這方面不做硬性要求。

(3)教學評價。很多影視制作課程并沒有把實踐的權利真正下放給學生,而是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教師做一步,學生做一步,學生對于知識點到底理解了沒有,理解到什么程度,換一個素材,換一種場景還會不會做,都處于未知狀態。很多教師也忽略了學生的拓展遷移能力和再創造能力的訓練,就算有課外拓展內容,很多教師也放到了課下進行,不做課上的訓練和解答,其實這部分內容都可以放在課堂上進行,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促進理解性教學有效進行。

“就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言,理解是學習的基礎。任何認知方式都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不論是分析、概括、歸納,還是具體化、系統化。理解使學習成為可能,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進行著對學習情境的理解、對自我的把握以及對學習材料最初意義上的把握等,理解總是滲透到學習活動的各個方面,如動機、情感、態度、目的等,使學習活動得以進行?!蓖ㄟ^對影視欣賞與制作這門課的進一步設計與反思,可以使理解性教學的教學理念進一步深入,教師除了傳授教學知識的重難點以外,還要將知識與技術結合起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強調知識的內化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技術促進理解性教學的成果最大化。

猜你喜歡
蒙太奇影視知識點
影視展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一張圖知識點
錯位蒙太奇
一張圖知識點
第四頁 知識點 殲轟-7A
影視風起
歷史文獻紀錄片中蒙太奇的運用
影視
蒙太奇藝術表現手法在影視編導中的應用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