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策略

2015-02-06 05:37蔡君吉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5年2期
關鍵詞:情境信息技術策略

蔡君吉

信息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操作時間約占三分之二以上,其他時間學生處于聽、思、說狀態中,造成學生操作能力較強、聽說能力相對較弱的問題。但是善聽會說的信息技術學習課堂往往有思維火花的碰撞,有精彩的動態生成,有時比預設的教學過程更生動、活潑、豐富。我結合教學實踐和思考,闡述在當今高度分工與合作的社會中,如何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策略。

● 架構參與學習情境,打造“聽、說”的氛圍

信息技術課是學生最熱衷的課程,但也存在著部分學生“對具體操作比對理論知識更感興趣”現象,甚至抱著“上信息技術課就是玩”的態度,有些學生上課根本不聽講,特別是讓學生表述時,往往出現“冷場”的局面。我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在教師身上,教師應該由“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轉變。

● 規范課堂教學秩序,教師引領示范

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必須規范課堂教學秩序。例如,課前提前兩分鐘進入教室,一定要保持教室安靜和課堂紀律;發言必須舉手示意,口齒清晰,聲音洪亮,課堂討論有令則止等。在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發音問題,比如PowerPoint、Excel等;二是專業術語講述不規范的問題,如對“選中”的表述上很隨意,有的說成“選擇”,有的說成“拖成黑色”。因此,教師要起到引領示范的作用,教會學生用術語準確而簡潔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首先,教師自己的表達要準確而簡潔;其次,教師要隨時糾正學生不恰當的表達。

● 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情境

信息技術總是與解決某個實際問題即“情境”相聯系的,在實際情境下學習,可以利用生動、直觀的形象有效激發學生的聯想,喚醒長期記憶中有關知識、經驗或表象,使學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識與經驗去同化當前學習的新知識,激發學習積極性。教師要精心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情境,使其有疑惑、有思考、有內容、想表達。例如,我在本學期執教八年級上《牛刀小試——初識Photoshop》時,主要學習目標之一是學會改變圖像的大小及圖像的糾正(歪斜、扭曲),考慮到馬上是中秋節了,而學生60%來自外省,我就在網上收集了大量以中秋節為情境的圖片素材,讓學生被思念的情緒所感染,整節課下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積極開展小組協作,提供“聽、說”的陣地

開展小組合作,確立小組尤為關鍵。教師可以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通常以6人小組為宜,組內人員可按(A1A2、B1B2、C1C2)搭配,讓不同智力水平、思維水平、操作水平的學生成為小組成員,達到能力互補、性別互補、性格互補、學習互補。小組合作中,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任務分工明確,組織有序;小組中每位成員都有發言機會,積極參與,相互補充。當一個小組展示時,其他小組成員能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并能進行點評、補充、糾正、拓展,氣氛熱烈,發言踴躍。

● 進行分層引導提問,給予“聽、說”的機會

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和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同樣的問題設計教師要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能提出各自不同的解決策略,并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選擇合適的策略,提高思維水平。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對有的學生提些基礎性知識、簡單的操作類問題,回答結果的標準適當放寬,只要是圍繞課堂教學的,都予以鼓勵;對有的學生,注重理解類、思考類、評價類的問題,回答結果要客觀準確,教師對錯誤糾正應中肯,鼓勵、引導進行二次述說,并可適當進行問題的追問;對有的學生,注重創造性、探索性的問題,回答應注重這類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猜你喜歡
情境信息技術策略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Passage Four
感悟三角形的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