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閱讀資源一體化共享模式研究

2015-02-12 17:03李國朋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5年7期
關鍵詞:資源共享圖書圖書館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8214(2015)07-0017-03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廳2015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全民閱讀背景下社會閱讀資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5-GH-416),2015年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全民閱讀背景下圖書循環經濟制度創新研究”(項目編號:SKL-2015-744)的研究成果。

1 社會閱讀資源界定及問題的提出

社會閱讀資源是圖書館閱讀資源和家庭閱讀資源的統稱,但一般我們認為社會閱讀資源是指圖書館所擁有的閱讀資源,家庭所擁有的閱讀資源并沒有納入到圖書館循環閱讀體系。事實上,家庭閱讀資源因其購買主體眾多和閱讀趣味的多樣化,不僅占有更大的閱讀資源份額,而且能滿足差異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目前的研究多側重于圖書館閱讀資源,由于國民的文化素質、閱讀口味及閑暇閱讀時間不同,圖書館的閱讀資源難以有效滿足國民多樣化的閱讀需求。同時,由于家庭閱讀資源的私有性和閱讀的非循環性特點,造成家庭閱讀資源在一定程度處于閑置狀態乃至浪費。二者重復的資源建設造成了社會閱讀資源普遍浪費?;诖?,本文借鑒國家旅游紅包政策提出了閱讀紅包概念,國家每年對國民夠買的閱讀資料給予一定比例的報銷額度,通過閱讀紅包政策將家庭閱讀資源納入圖書館閱讀資源循環體系,實現圖書館閱讀資源和家庭閱讀資源的一體化共建共享,提高閱讀資源利用率,減少閑置資源浪費,共同參與生態文明社會和全民閱讀社會創建工作。

2 圖書館閱讀資源共享模式

圖書館閱讀資源共享是提高圖書館利用率的有效方法。目前,資源共享模式成功的實例很多,比如總分館模式的蘇州模式、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嘉興模式、克拉瑪依模式等??偡逐^模式、社區圖書館一體化模式及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對解決中國存在的社區(農村)圖書館系統性缺失問題,保證人人享有普遍均等閱讀權利,提高閱讀資源共享水平及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國家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全民閱讀大背景下意義重大。但圖書館資源共享服務背后有一個遺憾,由于無法突破所有制的束縛,數量龐大而且點多布廣的家庭閱讀資源始終游離在圖書館循環閱讀體系之外,造成社會閱讀資源的巨大浪費。

3 家庭閱讀資源共享模式

家庭閱讀資源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閱讀資源共享則是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重要方法,對個人“三觀”的形成和社會行為方式重構有重要影響。據調查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家庭平均藏書量為68.82本, [1]假設平均每個家庭1/4到1/3的圖書被閑置,那就是20冊圖書。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有4億戶家庭,據此推算家庭圖書有280億冊,閑置圖書80億冊。如此龐大的家庭閱讀資源,如果充分有效地共享,能對社會教育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家庭閱讀資源共享主要表現在親子閱讀活動中,家長帶著小朋友去參與親子閱讀,與別的小朋友互換圖書,還有學校的圖書角等方面。其實,家庭閱讀資源共享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是用經濟方式解決社會問題的有益嘗試。家庭閱讀資源因量大、點多、分布廣等在社會文明創建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彌補中國社區圖書館系統性缺失而造成的閱讀問題。近些年,家庭閱讀資源共享的優秀代表是123圖書館,她通過蒲公英模式將社會上閑置的家庭閱讀資源有效組織起來,實現了資源分享,價值分享和就近分享。目前,參與循環閱讀的圖書有281萬冊。123圖書館的會員將家庭閑置圖書以123折賣給123圖書館,形成以123圖書館為中心的共享資源網絡。圖書每轉租一次,賣書方都可分紅,轉租方都可以返現,以經濟規律調節市場需求,就近共享(租書不用還)。社區交易,解決了中國存在的運費比舊書貴的難題,有效地把中國的閑置圖書循環起來,是家庭閱讀資源共享模式的重大創新。

4 社會閱讀資源一體化共享模式

圖書館資源共建共享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信息資源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的必要途徑。 [2]將家庭閱讀資源納入圖書館循環閱讀體系,既是充分利用已有信息資源保障社會閱讀需求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們建設文化強國、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保障。

4.1圖書館閱讀資源共享模式

4.1.1 總分館模式

圖書館總分館模式是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的成果,可以達到市、區(縣)、鄉鎮三級服務層次,重心在基層分館,逐步建立以市縣級圖書館為中心,以鄉鎮分館為紐帶,以村(社區)圖書流通站和圖書流動車、農家書屋為基礎的新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3]同樣的資源,同樣的服務,通借通還,讀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資源和服務,對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欲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率和樹立公共文化服務形象有重要作用。圖書流通“動態資產權”管理辦法(即在循環過程中,圖書循環到哪個館,圖書的資產權就歸哪個館所有)和人員培訓也是管理服務的重大創新,從所有權屬上突破了資源共享的障礙,可以有效實現閱讀資源合理有序地流動和共享,保證了總分館之間一樣的資源,一樣的服務。

4.1.2社區圖書館一體化模式

社區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體系的尾端,分散在各居民區,歸所在街道和社區經營,是為所在區域居民服務的具有公益性、教育性、休閑性等特征的文獻信息集散場所,生活氣息較為濃厚,與讀者聯系緊密,能更靈敏地觸知讀者的閱讀需求,是生活化的圖書館,也可以說是總分館模式的一種。社區圖書館符合統計學中的長尾分布理論。相對于圖書館及其閱讀資源來說,社區圖書館數量多及單個館閱讀資源較少,但閱讀資源的總量較大。我們在閱讀推廣時不能只關注頭部(圖書館閱讀資源)的作用,還要關注長尾理論中的尾巴(分散化的社區圖書館閱讀資源)的作用。

4.1.3社會需求模式

圖書館要及時公布資源建設規劃和經費,拿出一定比例的經費由讀者推薦購買閱讀資源,凡是實名讀者超過5人以上要求訂購的資源圖書館一律購買,推薦者擁有優先借閱權。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圖書館資源的閱讀保障率,另一方面也是對讀者積極參與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鼓勵,有利于調動讀者持續參與圖書館活動的積極性。如果讀者想看的閱讀資源圖書館沒有,則可以向圖書館在線提交推薦表單,若網上贊同的實名推薦人數達到5人以上,圖書館就可以購買,既滿足了社會多元化的閱讀需求,也解決了讀者重復購買產生的資源建設浪費問題。每年年底對全年的資源建設狀況進行公示,特別是針對讀者推薦資源的購買狀況,要詳細說明讀者推薦資源購買比例,沒有購買的資源也要說明原因,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4.1.4讀者參與模式

讀者參與是提高圖書館資源共享的有效途徑,圖書館建立讀者組織舉行讀書會或讀書沙龍,為讀者搭建一個集學習交流、閱讀分享、開闊視野于一體的平臺。通過近距離接觸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積極改善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和讀者服務及其他工作,吸引讀者積極參與讀書活動。同時,對參與圖書館閱讀活動的讀者可以開放一定的閱讀權利,以答謝讀者對圖書館工作的支持和參與。讀者對圖書館的依賴很大程度取決于文獻資源的數量、質量和新穎度,可以招募志愿者參與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親身體驗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并第一時間將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傳播出去,形成資源和服務口碑。

4.1.5就近共享模式

書太貴,圖書館太遠,是導致國人閱讀量低的社會問題的根源。目前,全國千人擁有借書證13.1個, [4]圖書館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導致閱讀資源的浪費,就近共享是最低成本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熬徒蚕?,租書不用還”是123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會員在123圖書館租的書看完后不用還,就放在自己手里,等有人再租該書時傳遞出圖書即可,如果超過10個月沒人租,該書就歸持有人所有。圖書館可以借鑒123圖書館“就近共享,租書不用還”的思想解決圖書館圖書借還問題,變換圖書館的藏書空間,提高圖書流通率,實現圖書資源有效共享。讀者在圖書館借的書看完后就保存在自己家里,不用還給圖書館,直到其他讀者想看時為止。在該書借出期間,如果其他讀者想看,則可以通過館員用E-mail或電話或其他方式通知借書人在10日內歸還到圖書館,或者圖書持有方也可以通過圖書館聯系借書人直接交接,圖書持有方有義務主動將圖書傳遞給借書的讀者,具體傳遞方式雙方可以協商。 [5]這種方式節省了大家的時間成本,也減輕了圖書館直接面對讀者借還服務的壓力,是一種服務創新。如果超過10個月沒有人再借該圖書,那該圖書就暫時休眠,直到重新被喚醒為止。如果超過15個月仍沒有人借閱,該圖書永久休眠,歸持有人所有,實現了圖書的社會剔舊工作,這也是對會員讀書的一種文化福利和獎勵,遵循了公共文化資源國家投資、民間受益的原則。在閱讀的同時享受國家的文化福利,提高了大家參與閱讀的熱情和積極性,這一點需要國家在政策層面予以調整認可。

4.2家庭閱讀資源共享模式

4.2.1價值分享模式

價值分享是社會閱讀資源共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閱讀資源一體化建設和服務創新的核心。家庭閱讀資源有償參與社會循環閱讀,用經濟規律調節社會需求,提高家庭閱讀資源的價值。國家通過出臺鼓勵全民閱讀的政策主導家庭閱讀資源的價值分享。比如可以借鑒經濟領域的旅游紅包政策推出閱讀紅包政策,讓國民共享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成果。每一位國民每年報銷單件閱讀資源1/5的購置費用,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報銷上限為50元,報銷的閱讀資源自愿納入圖書館循環閱讀體系,納入社區管理,彌補社區的閱讀區域性資源。這樣可以實現如下目標:一是提高國民文化素質,豐富國民精神生活;二是間接地擴大了內需,國家對個人每年最高只需要花費50元,就可以促進個人最高250元的消費,促進了閱讀市場經濟的發展;三是提高了國民參與文化閱讀活動的積極性;四是圖書館擴大了閱讀資源的覆蓋面,有效地組建了社區圖書館,更好地滿足了個性化、差異化的閱讀需求;五是有效減少了家庭閱讀資源浪費,實現社會閱讀資源一體化共享,培養了社會閱讀資源循環閱讀的新理念;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當閱讀成為個人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時候,社會的整體素質就會提高,構建和諧社會也就水到渠成。

4.2.2資源共享模式

家庭閱讀資源最明顯的特征是其購買主體的個性化和閱讀的非循環性,在滿足個人差異化閱讀需求的同時容易造成資源閑置。同時,由于用戶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年齡、職業不同,閱讀需求也不同。 [6]按照之前每個家庭平均閑置20本圖書推算,假如一個小區500個家庭,則閑置的圖書就達到了1萬冊,這就是身邊的一個小型圖書館。社會應考慮將這部分閑置的圖書納入社會循環閱讀資源體系,解決由于社區圖書館系統性缺失而帶來的閱讀保障不夠的難題,讓圖書館就在我們身邊,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4.2.3服務創新模式

服務創新是社會閱讀資源一體化建設和價值分享的重要保證,圖書館由社會閱讀資源的主導者變為社會閱讀資源建設的審核者。圖書館對納入社會閱讀資源循環的家庭閱讀資源要加以審核,可以對不能納入循環系統的資源說“不”。經審核過后的家庭閱讀資源可以直接納入圖書館循環閱讀體系,也可以保存在共享者家中成為社區閱讀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為確保借閱者的借閱權利,共享者必須在借閱者提出的申請被圖書館批準后的10日內完成圖書交接。借閱者看完后可以保存在自己家中,不用歸還到圖書館直到下一位借閱者出現為止。每一次交接,圖書館共享服務系統都顯示該圖書的流通路線及目前所處準確位置,確保借閱者可以根據該圖書的位置決定是就近自取,還是到圖書館借閱同類圖書。通過這種措施擴大了社會閱讀資源的覆蓋面,有效滿足了社會閱讀需求,并解決了讀者借還閱讀資源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面對圖書館的困擾,減少了讀者的時間成本,是圖書館服務的重大創新。

4.2.4信用評價模式

信用是當今社會的通行證,是一種稀缺資源,良好的信用能建立人際之間的信任關系,是誠信社會創建的重要環節。在社會閱讀資源循環過程中引用信用評價機制,即資源、讀者和圖書館之間的相互評價。家庭閱讀資源由讀者給予評價,好評達到一定級別的圖書館可以給予該資源共享者一定的表彰或者讀者權利,或者給予一定幅度閱讀紅包的權利。讀者之間也可以就行互評,主要是下家針對上家閱讀后圖書的污損、缺頁、涂鴉等方面進行評價,大家有義務保護圖書;可以對資源共享者行為進行評價,包括圖書交接的及時性,提供圖書的完整性及污損情況等。對一些不講誠信的讀者,限制其參與循環閱讀活動或限制其部分借閱權利,對“老賴”讀者則可以通過曝光臺對其勸醒。讀者也可以對圖書館服務進

(下轉第66頁)

猜你喜歡
資源共享圖書圖書館
交通運輸數據資源共享交換體系探究與實現
福建省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共享平臺
圖書推薦
歡迎來到圖書借閱角
圖書館
班里有個圖書角
測量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探索
去圖書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