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哥拉Cacuaco-Vidrol礦區水泥用石灰巖礦地質特征及開采方法

2015-02-24 13:38常天印
現代礦業 2015年11期
關鍵詞:灰綠色方解石碎屑

常天印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

安哥拉Cacuaco-Vidrol礦區水泥用石灰巖礦地質特征及開采方法

常天印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

為了緩解安哥拉羅安達水泥短缺現狀,通過分析Cacuaco-Vidrol礦區水泥用石灰巖礦床地質特征、水文地質特征、工程地質特征、環境地質特征,并討論了開采方法,對于同類型石灰巖礦床的開發利用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水泥用石灰巖礦 地質特征 開采方法 建議

安哥拉羅安達基本建設急需的水泥供應短缺,對此中國國際基金投資公司在羅安達興建了1座大型現代化水泥廠。由于羅安達東南方向約60 km處Bom Jesus石灰巖礦山含磷較高,影響水泥的凝結時間及強度。通過對安哥拉羅安達Cacuaco-Vidrol礦區水泥用石灰巖礦地質特征進行分析,提出了開采方法建議,為類似礦山開采提供參考。

1 礦區概況

1.1 礦區基本情況

Cacuaco-Vidrol水泥灰巖礦區位于中基羅安達水泥廠西北方向,與水泥廠直線距離約30 km,行政區劃隸屬羅安達市管轄。該礦床賦存于早第三系中上部層位地層中,礦床NW—SE向最大長約2.38 km,NE—SW向最大寬約1.107 km。礦體厚度總體由北向南礦層逐漸變厚,平均厚38.89 m。該礦區水泥灰巖(332+333)資源量14 528.84萬t,其中,332資源量9 559.02萬t,占總資源量的66%,333資源量4 969.82萬t,占總資源量的34%。

1.2 礦區地質概況

(1)地層。礦區內分布地層為早第三系、第四系全新統。

(2)構造。礦床呈簡單的單斜巖層產出,礦床由1個礦體組成,礦體總體產狀近水平,有寬緩的波狀起伏,西側傾向SE,東側傾向SW,傾角3°~5°。礦區內未見明顯的斷層,未見巖漿巖出露或巖脈穿插。

2 礦床地質特征

2.1 礦層劃分及厚度、質量特征

(1)礦層。含礦層在礦區沿近NW—SE向分布,完整性及連續性較好。礦體沿走向、傾向方向厚度較穩定。整個礦體主要由中厚層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巖及少量淺灰綠—灰綠生物碎屑灰巖組成,礦石質量沿走向及傾向方向總體變化基本穩定,基本為Ⅰ級品。

(2)夾層。礦區內夾有形狀與礦界形狀基本一致的不穩定“高鎂夾層”,局部層數增多至2~3層,礦石質量基本穩定。

2.2 礦石中有益、有害組分的賦存狀態

(1)有益組分CaO。CaO主要以生物骨骼碎片、泥晶、亮晶方解石的形式存在。鏡下顯示,生物碎屑含量一般為50%~70%,基質為結晶方解石,其次為白云石中少量的CaO。

(2)有害組分MgO。MgO主要以交代成因的白云石形式存在?;揖G色生物碎屑灰巖白云石交代現象較明顯。白云石交代多呈透鏡狀或不連續條帶狀,灰黃—灰綠色,泥質結構。白云石均以半自形-自形的細晶方式存在。礦區內白云巖化作用表現強烈,是影響礦石質量的主要因素。

(3)游離SiO2。SiO2以黏土礦物或游離狀態的形式存在,需進行游離SiO2項目分析,以確定游離SiO2對生產的影響。

(4)有害組分K2O、Na2O。K2O、Na2O以黏土礦物的形式存在。賦存形式:①碎屑中,由于弱的重結晶作用被析出,分布于方解石或白云石周圍;②作為填隙物分布于碎屑周圍;③分布于灰巖的泥質中??傮w來講,K2O、Na2O的含量對礦石質量幾乎無影響。

(5)其他組分的含量。①硫矸、Cl-,根據多元素樣品分析結果,作為有害組分,礦石中SO3、Cl-含量對礦石質量影響不大;②P2O5,根據多元素樣品分析結果,P2O5含量一般為0.015%~0.086%,最大0.099%,最小0.014%,平均0.050%。

2.3 礦石類型

(1)灰白-淺黃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巖(溶孔狀泥晶生物碎屑灰巖)。塊狀構造,基質為灰白色結晶方解石,生物碎屑以白色薄殼貝殼類生物碎屑為主,質量較純,野外定名為灰白-淺黃色生物碎屑灰巖。該類型礦石大部分溶蝕嚴重,巖石表面含大量蜂窩狀溶蝕孔洞,溶蝕后形成溶孔狀泥晶生物碎屑灰巖。巖石主要由藻類(蟹手藻、珊瑚藻、海膽)、孔蟲、貝類、海百合莖、海膽步帶板等生物骨骼碎片,泥晶方解石、少量亮晶方解石、微量氧化鐵質等填隙物組成,巖石具生物碎屑結構,孔穴狀構造。該類礦石質量較純,為優質水泥灰巖礦石,w(CaO)為52.06%~54.74%,w(MgO)為0.34%~1.13%,全部為Ⅰ級品礦石,為最主要的礦石類型,約占整個礦區礦石的72%,有少量白云石交代現象,膠結物為亮、細晶方解石。

(2)淺灰綠—灰綠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巖。塊狀構造,基質為淺灰綠色—灰綠色結晶方解石,生物碎屑以白色薄殼貝殼類生物碎屑為主,含泥質白云質較高,野外定名為淺灰綠色—灰綠色生物碎屑泥質灰巖。巖石主要由生物碎屑、管狀生物碎屑、少見輪藻、填隙物(泥晶方解石,微量泥質成分)以及金屬礦物組成,巖石具生物碎屑結構,孔穴狀(溶孔狀)構造。該類礦石作為水泥石灰巖礦石,質量較差,處于礦與非礦的臨界點,是水泥灰巖礦石搭配使用的部分,w(CaO)為48.98%~50.80%,w(MgO)為3.91%~4.08%,礦石質量變化較大,為次要的礦石類型,約占整個礦區礦石的18%。

(3)灰—深灰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巖。塊狀構造,基質為灰色結晶方解石,生物碎屑以白色薄殼貝殼類生物碎屑為主,野外定名為灰—深灰色生物碎屑泥質灰巖。巖石主要由生物碎屑(長柱(桿)狀生物碎屑包括孔蟲、抱球蟲、螺殼、葉石藻、腹足類、棘皮屑等),填隙物(泥晶方解石、微量陸源碎屑石英)以及氧化鐵質成分組成,巖石具生物碎屑結構,塊狀構造。該類礦石呈灰—深灰色,生物碎屑結構,塊狀構造,顏色及礦物分布不均勻,有少量白云石交代現象,白云石呈自形晶,膠結物為亮晶方解石、細晶方解石,主要作為水泥石灰巖礦石,質量稍差,w(CaO)為48.11%~50.08%,w(MgO)為2.15%~3.80%,該類型礦石為次要礦石類型,約占整個礦區礦石的10%。

2.4 礦床頂、底板

礦床頂板為早第三系灰黃—灰白色鈣質含礫砂巖、灰黃色泥巖夾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巖,大部分地區被棕紅色細砂覆蓋。礦床底板為早第三系灰綠色生物碎屑灰巖夾灰綠—灰黑色泥巖。

2.5 巖 溶

區內礦體巖性為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巖、淺灰綠—灰綠色生物碎屑灰巖、灰—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巖,夾層為灰綠色白云質灰巖,巖性較疏松,溶蝕比較明顯,但未發現大的溶洞。

2.6 礦床成因

該礦床為早第三世由機械沉積、化學沉積和生物化學沉積共同作用形成的淺海相沉積石灰巖礦床,在成巖后生作用階段有輕微的白云巖化。

2.7 礦床覆蓋層的綜合利用

礦床覆蓋層早第三系灰黃—灰白色鈣質含礫砂巖夾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巖為礦層頂板,呈楔形覆蓋于礦層之上,該頂板無法被利用,應予剝離。礦床覆蓋層第四系棕紅色黏土質細砂,不考慮K2O+Na2O,其他有害組分未超標,根據黏土利用指標,棕紅色黏土質細砂鋁氧率符合水泥用黏土指標,但作為黏土,Fe2O3、Al2O3含量稍低,且硅酸率偏高,需增加鋁礬土及鐵礦。而作為水泥用硅質原料,SiO2含量稍低,建議通過增加鋁礬土及鐵礦作為水泥用黏土使用。

3 礦區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特征

3.1 水文地質

(1)區域地貌及水文特征。區域出露地層主要為第三系(E)、第四系全新統(Q4)。區域內地層一般屬弱含水地層,含水層為區域內的灰巖地層,隔水層為泥巖,對供水意義不大,對礦山開采也無影響。

(2)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礦區內無地表水體,也未見地下水露頭,僅在雨季、暴雨后由周圍匯集于溝谷內的洪水,數小時后便可順溝泄入礦區西北角的低凹處。礦床開采最低標高88 m,大氣降水可能是影響礦床開采的唯一因素,但因礦床底板位置高于當地侵蝕基準面,因此大氣降水對礦床開采的影響較小。

3.2 工程地質

(1)巖層產狀與邊坡的穩固性。當巖層傾向與邊坡方向一致時,不利于邊坡穩定;當巖層傾向與邊坡方向相反時,有利于邊坡穩定;當巖層傾向與邊坡方向相交且夾角較大時,巖層產狀對邊坡的穩定性無影響。礦區巖層傾向與邊坡傾向近似相反,局部相交,因此,礦區內巖層產狀有利于邊坡穩定。

(2)巖礦層的物理力學性質。礦層的主要巖性為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巖,礦床頂板為早第三系灰白色鈣質含礫砂巖夾灰白色生物碎屑灰巖,底板為早第三系灰綠色生物碎屑灰巖夾灰綠—灰黑色泥巖。天然狀態垂直層理極限抗壓強度為1.70~6.40 MPa,一般為2.40~5.40 MPa;平行層理極限抗壓強度約1 MPa,說明礦層礦石較松軟,不利于邊坡穩定。

(3)礦床工程地質條件。該礦床為露天開采,上部為第四系覆蓋層,礦區所在地降水較少,蒸發較大,如山洪沿溝下瀉,也不易發生泥石流之類的災害。但礦層礦石較松軟,開采過程中應予以重視,建議對邊坡進行定期觀測,觀測邊坡坡度和微地貌特征,查明有無滑坡體和錯落體等,對高坡段可進行巖體應力測試、波速試驗和動力測試等,必要時采取排水引流或調整邊坡坡度1∶(0.75~1)等措施。

3.3 環境地質

安哥拉地震以小震和微震為主,礦區所在地未發生過里氏五級以上的地震。礦區內地層產狀近水平,礦區的軟弱夾層主要為薄層泥晶生物碎屑灰巖,巖石完整性較好,不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的影響,但應注意風化灰巖及軟弱夾層對邊坡的不利影響。礦床為露天開采,最低開采標高高于當地侵蝕基準面,礦床開采不會引起區域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及誘發滑坡、地表沉降等地質災害。礦區內殘坡積物主要為細砂(礫砂),呈半膠結狀,厚0~5.75 m。目前殘坡積物處于自然穩定狀態,開采過程中,自然邊坡受到破壞,應注意崩塌及大雨引起的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礦山開采過程中應規劃、設置采礦廢石堆放場地,合理堆放剝離物及采礦廢石。

4 開采方法

該礦床采用露天開采,礦床單一礦體最小可采厚度8 m,最終底盤最小寬度大于60 m,礦區總剝采比為0.23∶1,開采邊坡穩定性較好,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屬第一類第一型。該礦床屬大型礦床,構造較簡單,巖層總體近水平,有寬緩的波狀起伏,傾角3°~5°。礦床各礦層連續性較好,厚度、礦石質量沿走向和傾向均較穩定,礦區內未發現巖漿巖體。據此可認為,該礦床適宜進行大型機械化開采。

5 結 語

安哥拉羅安達水泥用石灰巖礦是該區最典型的石灰巖礦床之一,通過對該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礦區水文、工程、環境地質特征進行分析,并對該礦床開采方法進行了討論,為開采同類型石灰巖礦床提供參考。

2015-04-02)

常天印(1968—),男,高級工程師, 030600 山西省晉中市高校園區。

猜你喜歡
灰綠色方解石碎屑
氫氧化亞鐵制備中灰綠色物質成分探究
F-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及其對方解石表面性質的影響
Sweet Carrots甜甜的胡蘿卜
氯化鈣和碳酸鈉對方解石浮選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
長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噴發火山碎屑流堆積相特征*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氫氧化亞鐵制備實驗改進和機理探究
貴州重晶石與方解石常溫浮選分離試驗研究
清潔攪拌機的小妙招
氫氧化亞鐵變為灰綠色的理論探究
銅廠街蛇綠混雜巖帶上的牛井山蛇綠混雜巖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