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優秀男子三級跳運動員第二跳技術的運動學特征分析①

2015-02-26 08:26彭永魏書輝李濤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湖北武漢430070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18期
關鍵詞:跨步運動學損失

彭永 魏書輝 李濤(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 湖北武漢 430070)

我國優秀男子三級跳運動員第二跳技術的運動學特征分析①

彭永魏書輝李濤
(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湖北武漢430070)

摘 要:對2012年全國田徑大獎賽淄博站三級跳遠運動員決賽中的前六名第二跳的運動學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優秀三級跳遠運動員在第二跳階段的離地水平速度與世界優秀運動員比較起來水平速度的損失程度更大,垂直速度相對小一些;膝關節的緩沖與世界優秀運動員比起來差距更大一些;離地的時候膝關節的速度和角速度與運動員的最終成績成正相關?;诂F狀,提出在今后的學習與訓練中應更加強調對運動員的專項速度和專項彈跳能力進行更進一步的強化訓練,以提高運動員的成績;強調加快支撐腿膝關節角速度與速度,為第三跳做好鋪墊。

關鍵詞:三級跳遠跨步跳運動學特征最終成績

三級跳遠是一項技術和體能要求都很高的運動項目,它主要是由助跑后的單腳起跳、跨步、跳組成。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國三級跳遠還是優勢項目,出現了鄒振先等優秀選手,他們的成績曾躋身世界前十名的行列,為國家贏得榮譽贏得尊嚴。有相關資料證明,第二跳的距離與正式的成績有最高的相關性[1]。因此,對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的第二跳進行分析,以得出相關的數據,從中總結出一定的規律,為以后的教學和訓練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持。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調查對象

表1 男子A組三級跳遠前六名運動員及最佳成績

表2 運動員跨步跳起跳階段離地瞬間重心速度的變化特征

表3 運動員跨步跳起跳階段著地角、離地角的變化特征(單位:度/°)

選取2012年5月26日舉行的全國田徑大獎賽中淄博站的參加男子A組三級跳遠決賽的8名運動員,對現場技術動作完成情況進行實地錄像拍攝,并提取了排名前6的運動員作為對象進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影片拍攝法。

2012年5月26日在淄博市體育中心田徑場運用SONY錄像機(DVR2100E型),拍攝頻率50HZ,對全國田徑大獎賽比賽現場進行錄像拍攝,采用定點定機二維的拍攝方法,主機距跳遠助跑道中心的距離L=18.35 m。

(2)圖像解析法。

圖像解析法是運動生物力學的一種研究方法,該文通過美國APAS運動錄像分析軟件對所研究對象的起跳動作進行錄制剪輯,并將最后起跳階段各時相的圖像進行解析,人體慣性參數模型為系統自帶的丹姆斯特模型。對第二跳過程中各瞬時速度、不同關節的角度等參數進行數字濾波,截斷頻率為6HZ。

(3)數理統計法。

運用物理學觀點探討跳遠起跳的運動學特征,采用Excel2010 和SPSS17.0進行計算,求出所需的數據指標,并進行歸類統計對比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表4 運動員跨步跳階段膝關節的變化特征(單位:度/°)

2.1跨步跳階段離地瞬間重心速度的變化特征

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時,要讓運動員清醒的意識到要想取得非常好的運動成績,非??斓闹芩俣仁潜夭豢缮俚?,也就是說沒有很好的絕對速度,理想的運動成績是不可能實現的。一個優秀的運動員應該有很快的助跑速度,并且也應該盡可能地使水平速度以最大可能值保持到最后。但是水平速度的減小是必然的,近幾年來中外專家對“如何減小水平速度的損失”已做了深入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研究表明,每一次踏跳都會損失一定的水平速度,第二跳的減小范圍為7%~15%[2]。

由表2可以看出,李同學1離地瞬間重心水平速度為5.48 m/s,重心垂直速度為1.92 m/s;李同學2的離地瞬間重心水平速度為4.90 m/s,重心垂直速度為1.64 m/s,無論從水平速度還是垂直速

度,李同學1都低于李同學2,運動成績也遠不如李同學2。大部分成績優秀的運動員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比成績較差的運動員要高。由此可以看出,要想獲得我們理想的訓練結果,就得有較高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作為保障。

2.2跨步跳階段著地角、離地角的變化特征

著地角和蹬地角可理解為起跳腿觸地和蹬離地面時,髖、膝、踝三關節的連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其大小對運動成績有著較大的影響[3]。

世界優秀男子三級跳運動員對起跳角和著地角的控制能力是非常棒的,總體特征是每一跳的著地角均大于起跳角[4]。從表3可知,我國運動員的跨步跳著地角為(58.17±3.02)°,世界優秀動動員的著地角為(68.43±2.45)°,相比較而言,我國運動員的更小一些,說明我國運動員在第二跳階段水平方向的阻力加大了,水平方向的速度就相應的損失掉了大部分。如果單足跳的起跳角較小,勢必就加大了第二跳的著地角,近而就加大了運動員在第二跳中支撐腿跳所要承受的負荷。另有相關的研究表明,著地角與前支撐腳的支撐阻力成負相關,運動員用較小的著地角就造成了較大的前支撐阻力,使得水平的制動力度越大,進而損失了較大的水平速度,這種損失是由于著地角與地面的沖擊造成的,不會轉化成垂直速度,是完全的損失[5]。因此,要保持較高的重心適當的著地角來減少水平速度的損失。

從離地角來看,我國運動員的離地角是(55.83±2.41)°,世界優秀運動員的離地角是(61.37±3.30)°,差距相對較小,應向世界優秀運動員學習,繼續努力。

2.3跨步跳階段起跳腿膝關節角度的變化特征

從表4可知我國優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跨步跳階段過程中膝關節做最大緩沖角度為(114.83±2.48)°,相對于世界優秀運動員運動員的(130±3)°,差異還是比較大的。這說明我國優秀三級跳運動員在第二跳階段膝關節的緩沖較大,較大的緩沖就導致了較大的水平速度的損失。有研究表明,世界優秀運動員離地時的起跳腿的角度差不多是一百八十度,相比較來說我國運動員的離地角度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這說明與世界優秀運動員相比,我國運動員的腿部力量還是有待加強的。要想使運動員在離地時的膝關節的角度更大一些,就得使動作的速度盡量達到最大,盡可能的減少支撐緩沖階段所需要時間,適當增加支撐腿蹬伸階段的時間,從而增加有效做功。

3 結語

我國優秀三級跳遠運動員在第二跳階段的離地水平速度與世界優秀運動員比較起來水平速度的損失程度更大,垂直速度相對小一些。著地角比起世界優秀運動員的來說較小,產生的制動力大,導致了水平速度有較大的損失。膝關節的緩沖與世界優秀運動員比起來差距更大一些,這說明我國運動員的著地緩沖能力差,前擺不夠充分,進而使水平制動加大,最終損失了較大的水平速度。

在今后學習與訓練中:(1)應對運動員更加強調專項速度和專項彈跳能力的訓練,以提高運動員的成績;(2)把著地點控制好,保持較高的重心,著地角積極主動地“拔地”;(3)加強支撐腿的支撐和肌肉的退讓性工作的能力,加快支撐腿膝關節角速度與速度,為第三跳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妖天白.三級跳遠三跳起跳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J].體育科學,1992,12(5):70-72.

[2]卓建南,朱振杰.我國優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跨步跳技術運動學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1(5):632-634.

[3]體育詞典叢書編委會.田徑詞典[S].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

[4]張力為.研究方法在制約我們的追求嗎?—閱讀<體育科學>2003年社會科學論文的聯想[J].體育科學,2005,25(4):74-80.

[5]郎健,賈誼.我國優秀男子三級跳遠運動員三跳技術的運動學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6,42(3):108-110.

作者簡介:①彭永(1991—),男,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理論與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8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6(c)-0028-02

猜你喜歡
跨步運動學損失
轎車前后懸架運動學仿真分析
Usman’s Books烏斯曼的書
兩敗俱傷
復合切割機器人的運動學分析與仿真研究
籃球運動員行進間投籃跨步起跳能力的測量與分析
基于運動學特征的新型滑板對速滑蹬冰動作模擬的有效性
“必修1”專題復習與訓練
菜燒好了應該盡量馬上吃
損失
那些損失上百萬的演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