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論《應用文寫作》教學中職業素養的培養

2015-03-09 01:38鄧小文
亞太教育 2015年3期
關鍵詞:應用文寫作春游應用文

文/鄧小文

淺論《應用文寫作》教學中職業素養的培養

文/鄧小文

中職學校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的主陣地,其人才培養是根據市場需求和崗位需求進行的,但目前中職學校的公共基礎課程脫離了專業建設,特別是職業素養的培養嚴重缺乏。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以《應用文寫作》教學為例,探討了職業素養的內容及其培養的有效途徑。

應用文寫作教學;職業素養;培養途徑

公共基礎課程是職業學校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僅僅只是作為培養文化素養來開展教學,還應該積極配合專業建設,培養職業素養。應用文寫作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廣泛應用、具有慣用格式的文體,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實踐性很強。對于需要即將進入職場生涯的中職學生來說,應用文寫作更是一項必備的基本能力。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意味著應用文寫作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立足崗位需求的關鍵能力。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感受到,應用文教學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方面不僅意義深遠,而且也天地廣闊。

一、在課程教學中將職業素養納入培養目標

中職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職業素養是與專業能力并重的培養目標,包括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是職業關鍵能力。其中專業能力是指必須具備從事本專業崗位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方法能力是指必須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社會能力是指必須具備積極樂觀、愛崗敬業的情感態度,與同事保持良好溝通交流的能力,具有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側重這些能力和意識的培養,其實也是職業學校德育與普通學校德育最大區別之一?!稇梦膶懽鳌方虒W可以也應該重視這些職業素養的培養。

二、在教材的二次開發中融入職業素養

傳統的《應用文寫作》教學,通常是按照教材的章節內容,逐一講解其格式特征,撰寫要求,模擬練習,或者以案例形式進行講解或修改。這固然照顧到了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但是其對職業環境的融入程度較低,缺乏對職場隱性知識的挖掘和培養,不利于職業素養的培養。因此,要樹立一個全新的教材觀:教材是范例,是參考,不是教學唯一依據;教學內容安排也不一定按照教材章節按部就班的執行,而應該貼近學生生活、工作實際,設計教學項目,將有關知識、技能、素養有機的組合起來,在系列活動中完成教學目標。這其實就是對教材的二次開發。

比如:《應用文寫作》中,請示、通知、方案、會議紀要、邀請函等文體往往在行政公文、事務文書、禮儀文書等不同的類別中出現,相對較為獨立,在教學實踐中,可以設計一個大的項目,用一條主線將它們貫穿起來。如:設計項目:“組織一次春游”。這個項目可以安排四個子任務:任務一,班委會發通知,召開會議討論出游時間、地點和形式等事項(完成通知、計劃、會議紀要);任務二,統一意見后,制定春游實施方案(完成實施方案);任務三,向學校提出請示(完成請示);任務四,學校批復同意后,邀請任課教師或家長參加(完成邀請函設計并送達)。

表面上看起來,教學內容似乎差不多,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由于不只是要完成各種文體的寫作任務,還有大量的貼近職場的職業環境設計,學生在實施過程中,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大量隱性知識。如討論環節中如何收集相關信息,如何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考慮,如何進行合理的妥協,如何學會傾聽與記錄等等;在制定方案環節中,如何貫徹安全、節儉原則,如何安排人員分工,如何關注全體,如何把控時間等等;在請示和邀請過程中,體驗職場中的禮儀,學習如何說話才算得體,如何有效地說服,如何觀察、分析、判斷反饋信息等等。而這些其實都是職場生涯中必備的職業素養,單純教授文種知識和寫作技巧,是難以獲得相關體驗的。知行結合,才是培養職業素養最為有效的途徑。

三、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中培養職業素養

很顯然,上述這些職業素養僅僅通過傳統德育課程相關知識的灌輸和個別孤立的主題活動,是無法實現內化的目標的。因此,必須認真梳理出從事職業活動所必須的全部職業素養,形成職業素養體系,并找到合適的載體,實施養成教育,在不斷持續的實踐過程中,讓所有的意識、行動從被動、自發走向自覺、自動。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就是最合適的載體之一。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職業教育的一種新思想、新理念。在這種教學理念指導下,課堂中采取以小組為基礎的多種教學活動形式,以教學情境中的行動能力為目標,以學習情境中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獨立自我調節的行動為方法,以師生及學生之間互動的合作行動為方式,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融為一體,讓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的行動,在指導、組織學生行動時教會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做事能力及做人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通常引入工作過程流程,設計“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大教學環節,而這每個教學環節都能根據職業要求和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相應的職業素養。以上面“組織一次春游”項目中“制定春游實施方案”任務的分組教學為例:

“資訊”環節:各組學生接受工作任務并掌握必須的知識和技能,各組學生必須完成以下任務:通過自學或教師引導,了解方案的基本格式和內容要求;根據任務工單,了解春游活動的時間長短、經費額度、人員數量等基本信息;通過網絡、宣傳單、電話、走訪景區景點等形式,獲取門票價格、線路安排、天氣情況、餐飲服務等方面的信息。這一環節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溝通能力、信息收集與篩選能力以及迎接挑戰的信心;

“計劃”環節:各組學生根據天氣變化選擇春游日期;根據線路長短和活動時間要求,選擇春游地點和線路;根據根據經費金額和景區餐飲服務情況,確定飲食安排和往返交通安排,根據人員特點,做好分組安排;根據春游地點的交通、地理地貌特征,擬定安全等相關注意事項。

“決策”環節:給每組學生大體形成一個或幾個不同的思路,經過討論、比較、選擇,本組達成一致?!坝媱潯迸c“決策”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策劃能力、溝通能力、妥協能力和全局意識、安全意識。

“實施”環節:各組學生按照最終決策和方案的寫作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分工完成方案各模塊內容的撰寫,最終組合成一份完成的實施方案。這個環節可以培養學生分工協作、密切配合、把控時間的能力以及細致嚴謹的作風。

“檢查”環節:對照方案寫作要求和春游活動的組織要求,各組學生檢查方案格式、內容完整、表達規范、細節推敲、注意事項等可能存在的問題。

在檢查和反思基礎上,積極修正和調整的過程。這個環節可以培養學生嚴謹作風、質量意識、法律意識和規范意識。

“評價”環節:各組依次選派代表展示各自成果,并回顧制定方案的過程,自評優點和不足,其他各小組對照評價標準,對每小組成果質量、小組精神風貌、優缺點等進行評價量分,最終評選出最佳作品。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信心,培養評價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形成尊重他人、自我反思等意識。

當然,在實際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除了項目教學法意外,還有角色扮演、模擬教學、仿真教學、案例教學等等,但大多都是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有針對性的小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讓學生通過獨立地獲取信息、獨立地制定計劃及實施計劃、獨立地評價學習效果,在自己“動手”的實踐中,習得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養成職業素養,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梢哉f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職業情感、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及團隊協作意識等關鍵能力方面都有明顯效果,這是傳統教學模式所難以企及的。

四、發揮評價體系的激勵作用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評價環節。各個大小項目在完成后都有展示機會,師生之間、小組之間、組內成員之間都可以發表意見進行評價或考核。這是一個重要的培養關鍵能力的平臺。對于《應用文寫作》課程任課教師來說,在對接專業建設梳理專業職業素養、規劃教學項目(任務)的基礎上,設計好考核內容和考核標準,不但能讓學生在逼真的職業環境中,歷經實戰洗禮,提高各類文體的寫作能力,還能引導學生自覺遵守規則,關注對人、對事的情感態度和方式方法,在自我評價、評價他人和接受他人評價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職業素養。

當然,評價體系要進行修改,包括考核內容與考核方式兩方面的改革??己藘热莶粌H要包括知識掌握與運用、專業技能、成果(作品)質量等能力方面的因素,也應從小組團隊表現、個人表現考察職業素養方面的因素,如儀容儀表、語言表達、工作態度、團結協助、遵守規程等等??己朔绞缴铣丝梢蚤_展必要的理論知識考查外,更應該考慮將該課程中的每個教學項目的考核結果記錄下來并進行累計,作為平時成績,甚至也可以成為該門課程最終學習成績。這種評價避免了單一的終結性評價,走向關注過程、也關注結果的發展性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職業成長。

(作者單位:河源理工學校)

[1]張勍.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法分析及案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

[2]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應用文寫作春游應用文
春游
春游曲(其一)
應用文寫作:語言簡練、得體、有效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高職應用文教學方法初探
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初探
關于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的思考
春游
我們來春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