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談會計誠信問題及對策

2015-03-10 07:51榮建軍張敬潔
中國總會計師 2014年8期
關鍵詞:會計信息會計人員誠信

榮建軍 張敬潔

摘要: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會計誠信是社會誠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實中個人誠信缺失、會計誠信下滑,坑蒙拐騙、會計造假的例子時有見之于媒體,嚴重影響社會穩定,損害會計服務對象的利益,影響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建設公民個人誠信體系,提高會計誠信水平是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從信用的產生與發展、會計誠信的概念與內涵、會計誠信下滑的主客觀原因及其對策等角度進行探討。

關鍵詞:會計誠信 對策

一、信用的產生與發展

信用是伴隨著人類的交換產生而產生,即使在原始社會初期,也存在著信用的萌芽。從物物交換到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背后都有信用的影子。隨著經濟的發展,商品流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方式難以實現,賒銷即延期支付的方式應運而生,這樣買賣雙方除了商品交換關系之外,又形成了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即信用關系,這才是近代真正意義上的信用交易。后來,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本身也加入了交易過程,出現了借貸活動?,F代金融業正是信用關系發展的產物。銀行信用逐步取代了商業信用,成為現代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信用形式??傊?,信用交易和信用制度是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最終,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成為建立在錯綜復雜的信用關系之上的信用經濟。

二、誠信和會計誠信的概念與內涵

許慎《說文解字》曰:“誠,信也;信,誠也”。誠,形聲。從言,從成。信,會意。從人,從言??鬃用鞔_指出:“言必信,行必果?!辈娬{:“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把信列為四教(文、行、忠、信)和五德(恭、寬、信、敏、惠)的組成要素,西漢的董仲舒將信作為“三綱五?!钡闹匾M成部分。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觀念,早已內化為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特質,無論是中國先秦儒學對誠信的提倡,宋明理學對誠信的推祟,還是現代人們對誠信的贊賞,都充分說明了誠信不僅僅是預示著一種行為,更折射著一種文化——誠信文化。中國現代會計學之父潘序倫先生終身倡導“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并將其作為立信會計學校的校訓。前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同志在2001年視察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時,為學院題詞“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

會計誠信是指在會計信息的產生過程中,能對會計信息的產生和會計信息公信力具有直接影響的會計人員、公司經理層,以及能施加影響的董事會、審計人員(內部審計人員和CPA)對社會的一種承諾,具體表現就是會計人員按企業客觀經營狀況和會計制度的要求,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現實經濟活動反映出來,提供真實、合法、準確和完整的會計信息,忠實地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服務。筆者認為會計誠信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個人的誠信、道德和意識形態問題,而是會計行業的誠信問題。會計行為是企業行為,不單單是會計人員的個人行為;會計誠信是企業誠信的一部分,不單單是會計人員的誠信問題。會計誠信的主體是單位負責人。會計誠信,是社會經濟關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傳統“誠信”理念的發展與延伸,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中,誠信理念比之傳統的誠信側重于“克己復禮”而言,已更強調“互利”和“雙贏”。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傳統的精神層面的誠信品質上,還應該從會計職業層面上,從現代經濟意識層面上理解誠信理念——即“會計誠信”

三、會計誠信下滑的原因分析

(一)客觀原因

會計自身的特點及局限性為會計操縱提供了可能,如公允價值計量等會計政策和會計原則的引入,為企業提供越來越寬的選擇范圍,也為虛假會計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間。經濟學家凱恩斯曾說過,模糊的準確好過精確的錯誤。公允價值的難獲得性和難量化性,它的采用需要會計師具有豐富的會計理論,要了解評估、金融資本市場等相關知識,無疑為會計核算加大了難度?,F代財務會計是以權責發生制作為確認基礎,從而產生了大量的應計、預提和待攤項目,會計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過操縱應計項目的確認時間來制造虛假業績,如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確認費用。穩健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都為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二)主觀原因

1.經濟利益驅動

經濟利益的驅動是會計失信的根本原因。會計造假的背后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作動力,資本市場不斷上演著財富神話,通過會計造假,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會計師事務所都可能從中獲取諸多利益,以實現“多贏”。南京大學會計系對“我國會計誠信缺失的根本原因的認識”問卷調查的數據統計結果調查顯示,由于單位領導為個人利益和企業利益而迫使會計人員造假的綜合比例分別為40.3%和55.8%。

2.制度約束失衡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也是法制經濟。監督主體不到位、制度不完善、造假成本低等,致使虛假會計信息不斷產生?,F代企業制度致使委托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當這兩者的行為目標不一致的時候必然造成利益上的沖突,再受制于外部環境如社會的信用制度、監管制度、職業引導制度、企業業績評價制度、審計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等許多方面都存在著缺陷,會計造假行為開始會愈演愈烈,會計誠信的下滑就成為一種必然。執法不嚴,處罰力度不大,缺乏威懾力,導致會計職業道德失范行為的產生,嚴重破壞了市場競爭秩序和社會經濟秩序。

四、重塑會計誠信的對策

誠信不只是一個行業的問題,也是一項緊密聯系的社會系統工程。

一是健全、修訂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減少會計虛假信息的施展空間??梢赃m當增加財務報表附注,鼓勵企業披露非財務信息、進一步完善與嚴格規范關聯交易的披露,加強對現金流量信息的呈報和考核;加快制訂和出臺新的具體會計準則,針對我國特別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現問題的準則加以規范;考慮盡可能縮小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方面的規范更加具體,對未來會計環境的變化做超前分析,科學預測,使會計管理制度具有較好超前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二是健全相關法規制度,強化監管力度。充分發揮政府監管部門在監督管理中的作用,以預防嚴懲相結合,督促單位嚴格執法,做到“三公開制度”:對會計造假的典型單位、典型案例、典型責任人必須公開;建立會計信息抽查制度,對抽查結果必須公開;建立會計師事務所信譽評估制度,對評估結果必須公開。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建立賠償制度,使企業或者中介機構的違規成本加大,從而減少他們的違規動力。實施誠信工程,強化誠信教育,提高相關人員的誠信意識。著力打造信用政府,建立信用檔案,我們應借鑒國外的做法,對違反誠信的單位與個人要記錄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隨時查詢,從而增強單位及個人的誠信意識。

(作者單位:榮建軍,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張敬潔,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會計信息會計人員誠信
小議會計人員職業判斷行為的合理性
美好生活離不開誠信
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探討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問題
那一次,我把誠信丟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探討
關于基層會計人員職業素養的探討
事業單位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