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2015-03-11 16:50孫鐵節
中國當代醫藥 2015年1期
關鍵詞:臨床療效

孫鐵節

[摘要] 目的 探討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例。觀察組采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小梁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不同時間的眼壓、功能性濾泡形成率及并發癥發生率。 結果 兩組治療后3 d、1周、1個月的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6個月及1年的眼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功能性濾泡形成率為8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7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1(a)-0021-03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是臨床上常見的致盲性疾病,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神經損害、視力下降甚至失明[1-2]。臨床上常采用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傳統的小梁切除術雖然能迅速降低眼壓,但同時也會造成淺前房、低眼壓等并發癥發生。近年來,本院采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效果顯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4例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單眼發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例。其中觀察組男8例,女4例;平均年齡為(51.86±7.46)歲;發病眼:右眼6例,左眼6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10例,慢性閉角型青光眼2例;平均眼壓(17.11±4.22) mm Hg。對照組中男7例,女5例;平均年齡(52.56±7.71)歲;發病眼:右眼 6例,左眼6例;急性閉角型青光眼9例,慢性閉角型青光眼3例;平均眼壓(17.20±4.11) mm Hg。兩組的年齡、性別、發病眼及眼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小梁切除術,術前給予表面及球后浸潤麻醉,以穹隆部為底做結膜瓣,再以角膜緣為底做鞏膜瓣,厚度約為鞏膜厚度的1/2,將小梁組織予以切除,做虹膜周邊切除,切除范圍大于小梁切口,然后縫合鞏膜瓣,球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0 mg。觀察組在傳統小梁切除術的基礎上采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給予前房穿刺及鞏膜瓣處設置可調節縫線等治療。具體內容為:麻醉后前房穿刺,注意繞開角膜緣血管,以穹隆為底做結膜瓣,以角膜緣為底做鞏膜瓣,用100 ml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放出適量房水以維持眼壓在正常范圍內,切除小梁組織及部分虹膜,縫合鞏膜瓣4針,其中包括1根調節縫線,根據測量眼壓結果調節縫線松緊,合適后結膜囊點典必舒眼膏。兩組均隨訪1年。

1.3 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均隨訪1年,分別測定兩組術后3 d、1周、1個月、3個月、6個月及1年時的眼壓,同時按照Kronfeld分型(Ⅰ型和Ⅱ型為功能性濾泡,Ⅲ型和Ⅳ型為非功能性濾泡)記錄兩組的功能性濾泡形成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不同時間眼壓的比較

兩組治療后3 d、1周、1個月的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6個月及1年的眼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功能性濾泡形成率的比較

按照Kronfeld分型,Ⅰ型和Ⅱ型為功能性濾泡,Ⅲ型和Ⅳ型為非功能性濾泡。觀察組的功能性濾泡形成率為83.33%(10/12),對照組的功能性濾泡形成率為58.33%(7/1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有1例出現淺前房,并發癥發生率為8.33%,對照組有3例出現并發癥,包括1例淺前房,2例低眼壓,并發癥發生率為25%,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是臨床上常見的致盲性疾病,患者常因持續高眼壓導致視神經不可逆性損害后出現視力缺失。傳統小梁切除術是一種經典的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手術方式,自1968年問世以來,憑借其能夠顯著降低眼壓、提高有效濾過等優點成為臨床上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常規術式[3]。研究顯示,傳統小梁切除術術后容易導致濾過功能喪失、淺前房及低眼壓等并發癥發生。據報道,由傳統小梁切除術所導致的并發癥發生率高達50%~70%[4-5]。復合小梁切除術是在傳統小梁切除術的基礎上改良形成,不僅具有傳統手術的優點,同時又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3 d、1周、1個月的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3個月、6個月及1年的眼壓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功能性濾泡形成率為83.33%,對照組的功能性濾泡形成率為58.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的優點在于放置可拆除鞏膜瓣縫線,通過縫線來調節眼壓,術后也可擇機拆除縫線[6-7]。在手術過程中,可調節縫線能夠將兩側鞏膜瓣暫時閉合,進而調控術后早期房水外流,使前房迅速恢復,減少了相應并發癥的發生[8-12]。

綜上所述,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效果顯著,能夠提高功能性濾泡形成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鄭東興,陳濤.復合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3,21(11):101,104.

[2] 馬力,何明光.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早期濾過泡形態與24 h眼壓的相關性[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36):30-32.

[3] 施妍霞,李秋碩.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3,20(22):57-58.

[4] 覃漢林.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3,6(7):691-693.

[5] 彭小凡,楊志浩,胡軍華.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在青光眼中的治療體會[J].江西醫藥,2013,48(12):1257-1258.

[6] 汪德海,范峰,曾峰.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學,2013,33(11):30-31.

[7] 黃燕然.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學,2013,19(21):82-83.

[8] 胡翠霞.改良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眼科新進展,2013,33(11):1070-1072.

[9] 郭繼榮.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3,34(27):5555.

[10] 樊江波.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的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9):195-196.

[11] 陳松.青光眼濾過手術中抗瘢痕形成藥物研究近況[J].國外醫學眼科學分冊,1994,18(5):193.

[12] 楊春林.兩種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4,20(11):103.

(收稿日期:2014-09-17 本文編輯:祁海文)

猜你喜歡
臨床療效
CRRT在重癥胰腺炎中的應用及護理
核苷類藥物治療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效果研究
黃葵膠囊聯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療效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