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保護 創意開發
——試論漢代樂舞百戲與中原旅游產業發展

2015-03-13 00:27丁君君南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河南鄭州473061
戲劇之家 2015年2期
關鍵詞:百戲樂舞中原

丁君君(南陽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473061)

傳承保護 創意開發
——試論漢代樂舞百戲與中原旅游產業發展

丁君君
(南陽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河南 鄭州 473061)

隨著人們文化素質和欣賞品味的逐步提高,具有豐富內涵和深厚底蘊的傳統文化成為一種極富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本文將從傳承保護和創意開發的視角探討漢代樂舞百戲與中原旅游產業發展的關聯。

漢代樂舞百戲;傳承;保護;創意;開發

兩漢時期,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文化藝術得到了蓬勃的發展,樂舞之風盛行。那些鐫刻在中原漢墓畫石像磚等載體之上的樂舞百戲藝術形象,即是兩漢時期音樂文化的縮影,形象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的生活面貌,生動地展現了一個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本文將從傳承保護和創意開發的視角試圖探討漢代樂舞百戲與中原旅游產業發展的關聯。

漢代樂舞百戲不僅繼承了先秦音樂文化,而且統治者還專門設立樂府機構,大規模采集民間歌舞,培養了大批具有高專業水平的歌舞伎人。從出土的中原漢畫像石上看,既有賓客主人的自娛性表演,也有倡優伎人專業化的演出,打擊樂、吹奏樂、彈撥樂等五音齊鳴,建鼓舞、長袖舞等各展風姿,雜技也在畫像石中有所展現,畫像形神俱佳,場面極其絢麗。

一、中原旅游產業發展與漢代樂舞百戲傳承保護之間的關系

從國內外旅游需求的變化趨勢看,隨著人們文化素質和欣賞品味的逐步提高,蘊含知識性的文化旅游已成為一種潮流。具有豐富內涵和深厚底蘊的傳統文化成為一種極富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文化成了現代旅游業的根基和靈魂。旅游業只有在文化背景的烘托下才能具有深刻的意義,凡是脫離文化內涵的旅游最終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同時,旅游開發也是傳統文化的有效傳載形式。旅游業可以使游客通過游覽、參與活動,體味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并將其發揚光大。對漢代樂舞百戲的開發,實際上就是處理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關系的問題?,F代經濟體系的存在使得文化遺產與經濟發展之間形成了無形的鏈接,市場需求成為發揚文化遺產的動力,這也是由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只有將旅游業與漢代樂舞百戲的內在精髓相結合,對這一文化遺產進行產業化經營,得到資本的轉化,才能反哺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中原旅游產業開發與漢代樂舞百戲傳承保護之間的關系應當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

目前,少林、太極二拳已成為了中原旅游業名符其實的“拳頭產品”,成為了中國武術中最叫賣的“武林霸主”,是中原旅游文化的金招牌,也給登封和陳家溝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還有豫劇因為《花木蘭》的傳唱而得到了廣泛傳播和保護,也推動了中原旅游業的發展。由此可見,合理的旅游開發是復活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少林、太極通過旅游業這一有效載體得到了廣泛流傳和發揚,促進了中原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在現代化的語境當中,旅游開發不僅成為了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的一種手段,也是傳統文化在現代化語境中生存的一種方式。

二、實現開發與保護協調發展的對策

(一)旅游開發所體現的是現代文明,是以多樣化的形式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獲取經濟利潤,是為了迎合更廣闊的市場主體,而漢代樂舞百戲所承載的是漢代的音樂文化,是凝固的、沉淀的歷史文明,具有相對單一、固定的特征。如果沒有必要的理論和技術支持,沒有合理的規劃,旅游建設很容易對其承載的文化氛圍造成破壞。因此,對漢代樂舞百戲的旅游開發要以科學、合理的規劃為前提,政府有關機構也要統一制定相關政策、條例,以避免對傳統文化的隨意利用和無序開發。

(二)積極培育地方文化意識,樹立群眾的文化自豪感,提高公眾的認識層次和消費興趣,加強對漢代樂舞百戲旅游產品有針對性的宣傳促銷和知識普及,形成對其保護的自覺氛圍,使這一保護行為變成人們的普遍自覺行動,以減少對傳統文化的破壞現象。

(三)加強相關學科的理論、實踐支持和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升保護效果。在對漢代樂舞百戲文化核心要素的保護前提下,科學整合現代文化現象,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有效融合,使傳統文化的真正內涵得以發揚,實現現代旅游對傳統文化運作的協調發展。

三、傳承保護、創意開發

在傳統文化的保護與開發方面,目前存在保護性傳承和產業化傳承兩種觀點。保護性傳承強調原真性保護,忠實地復制文化基因。這一點,通過南陽漢畫博物館已經得到了初步實現。南陽是全國漢畫像石出土量最多的地區,1935年就建起了中國第一座漢畫館。目前,南陽漢畫館是全國建館最早、規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漢畫像石專題博物館。南陽漢畫也成為了研究漢代樂舞百戲的重要依據。但是在現代化、工業化、信息化的沖擊下,漢代樂舞百戲的傳承與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何更好地傳承保護并有效地開發是目前的難點和焦點。漢代樂舞百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同于文物,其原真性和脆弱性決定了它不僅要挖掘、收藏,還要在傳承保護的基礎上使之吐故納新。因此,產業化開發是傳承漢代樂舞百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只有通過創意性開發,才能夠推陳出新,生生不息。

創意是以智力為資本,由想象、文化、情感等因素構成的,創意開發是依靠創意人才的智慧和想象力,對漢代樂舞百戲的深度挖掘與再造。在不破壞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通過創意將其與中原旅游產業結合并融入當代社會,實現一種“活態”的傳承方式,使其煥發新的生命活力,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創造財富的新機會。例如:通過對影像和聲音的數字化采集將漢代樂舞百戲制作成音像制品,對其進行保護;通過創意使美妙的漢代樂舞百戲變成動漫及動漫衍生產品;通過三維資源,用數字虛擬現實技術“再現”漢代樂舞百戲的壯觀景象。2010年12月4日,被譽為“中國動畫短片奧斯卡”的北京電影學院第十屆動畫學院獎在京開獎,河南南陽選送的動畫作品《盤鼓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舞姿彰顯了漢代樂舞的千年魅力。盤鼓舞是漢代民間酒會的助興樂舞,此舞長袖飄拂,舞姿妙曼,飄飄欲仙。該作品從眾多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實驗影像獎”。這就是創意性開發的的魅力。

“十一五”期間,中原地區創意開發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盛世梨園》、《河洛風》等一批優秀旅游演藝節目深受國內外游客喜愛,使得嵩山·少林、龍門石窟景區和大宋文化旅游園區、殷商文化旅游區等成為國內外知名旅游景區。旅游產業是中原地區重點培育的優勢產業之一。2012年《河南省“十二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提出:“促進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落實文化部、國家旅游局關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將文化植入旅游,以旅游帶動文化,形成文化旅游共生體與產業聯合體,實現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強省跨越。積極探索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闭叩闹敢秊闈h代樂舞百戲的開發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我們應當依托中原地區文化資源優勢,通過保護性旅游開發,通過創意策劃漢代樂舞百戲的演出項目,積極發展相關的動漫、藝術、游樂等主題型文化旅游園區,帶動傳統文化的復興和傳承。

四、創意化營銷

據國家旅游局政策法規司統計,全國投資百萬元以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演藝節目已達200多個,幾乎每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都有自己的演繹團隊。全國各種層次的實景演出有200多個,其中大型實景演出共6個,占旅游演出類重點項目的比例為17.14%,綜合性舞蹈劇目15個,占42.86%,雜技、傳統曲藝等演出12個,占34.29%,其它兩個,占5.71%(《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名錄——旅游演出類》,國家旅游局,2010年10月16日)。這種宣傳營銷模式影響力很強,有些已經成為了地方的代表性演出,吸引了眾多游客到當地游覽觀光。2004年《云南映象》的成功經營模式起到引領和示范效應。它不僅將云南原生的民族民間歌舞通過作品創作進行舞臺呈現,在演藝舞臺的外在形式和包裝上更多采用高科技仿真手段,使實景和虛擬影像很好地結合起來,達到出神入化的效果。另外,其在營銷上也采用了現代管理運作機制,采用股份制、各種媒體全方位宣傳報道、票務機制、演員簽約制度等,將云南民族民間歌舞推向了世界,為傳統文化發展探索出了一種創意化營銷模式。

漢代樂舞百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很高的審美價值,其文化價值體現在歷史、藝術、美術、民俗等方面,是漢代的文化精髓,是中原歷史文化的亮點,我們完全可以效仿這種營銷形式,將漢代樂舞百戲制作成為舞劇、歌舞劇、民族雜技劇等等,通過舉辦大型實景演出或劇場文藝演出、開展漢代樂舞藝術節等形式吸引游客,將其打造成為地方的名片,也能夠為中原旅游產業帶來蓬勃生機。

漢代樂舞百戲的保護與開發日益得到政府和專家的重視和支持,但是政府的投入畢竟是有限的,受限于當前經濟發展水平和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其保護力度仍然不足。這說明漢代樂舞百戲的保護與開發過度依賴于政府,嚴重缺乏市場支撐,離開政府的投入很難維持下去。漢代樂舞百戲的開發屬于音樂產業開發,其商業模式比較復雜,因此僅僅靠政府的支撐難以進行長遠的開發。

目前,借助互聯網和眾籌平臺的一種新型商業模式逐漸被人們所運用,為更多的創意開發提供了無限的可能。眾籌網站使任何有創意的人都能夠向幾乎完全陌生的人籌集資金,消除了傳統投資者和機構融資的許多障礙。創意者可結合漢代樂舞百戲的現有資源,設計出不同的音樂產品形態,例如動漫、主題旅游演藝節目、唱片、體驗式旅游等,然后通過眾籌平臺試探市場反響,同時可以募集啟動資金。眾籌模式規定項目籌資成功后才能正式啟動,因此在籌資完成之前不需要投入資金,大大降低了商業風險。

眾籌模式能夠加快樂舞百戲資源的商業化,將文化與旅游產業結合在一起整合開發。利用眾籌的網絡平臺,便能夠從最簡單的漢畫像石著手發起創意項目,逐步將樂舞百戲的作品、旅游景點、商業服務納入其中,進行整合營銷,凸顯漢代樂舞百戲在旅游產業中的價值和市場效益。而且眾籌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對市場效果的調查與試探,有助于對旅游產業模式進行更好的調整和創新,投資風險也會極大地降低。一旦獲得良好的反響,就意味著能獲得更好的產業效益,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更好地保護和開發漢代樂舞百戲藝術。

綜上所述,在做好漢代樂舞百戲傳承和保護工作的同時,從產業經濟學視角關注其蘊含的文化資源優勢和市場價值,結合中原地區文化傳統和漢代樂舞百戲的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將其與中原旅游產業結合起來,順應歷史規律,努力使其在傳承發展中得到保護,在創意開發中得以傳承,使傳統文化資源薪火相傳,并將其轉化為生產要素,精神財富轉化為物質財富,以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之間的張力性共存。這是現代旅游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國民精神文化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

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廳項目“漢畫樂舞百戲與中原旅游深度研究開發”(批號132400410130)階段成果。

J80-05

A

1007-0125(2015)01-0030-02

丁君君(1981-),女,南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族音樂學、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百戲樂舞中原
龜茲樂舞
沁園春·贊中原
“百戲之祖”:昆曲里的古典傳承
追夢新時代 中原更出彩
大江東去浪千疊——百戲之祖“昆曲”
My Favourite Animal
御中原 畫餅充饑
鄒城漢畫像中的樂舞百戲
眉戶《百戲圖》《曲調名》考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