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舞

  • 論楚樂舞的藝術特征
    434023)楚樂舞是中國古代樂舞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它既受到中原樂舞的影響,又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較之后者,楚樂舞更注重藝術性和抒情性,更具有視、聽審美價值。研究楚樂舞的藝術特征,分析其社會背景及形成原因,有利于了解楚樂舞文化的發展歷程和傳承情況,厘清其與政治、經濟及文學的關系。一、楚樂舞的概念界定目前來看,楚樂舞的概念還不夠明晰。有的學者認為先秦楚國樂舞就是楚樂舞,但楚國滅亡后楚樂舞仍在,因此這種理解是有弊端的;有的學者以漢代樂舞資料作為楚樂舞研究的論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12-08

  • 樂舞《十部樂》的發展過程及功能
    ,而是保留著歷代樂舞的“余音”,吸取多處樂舞精髓而成?!妒繕贰纷鳛閷m廷燕樂的一種,反映著這一時期樂舞文化的較高成就,是多民族文化藝術交融產生的藝術珍寶。它不僅僅是當時輔助于國家政治的工具,并廣泛應用于宮廷貴族的娛樂生活,而且在樂舞藝術的發展史中也發揮著極為重要作用。二、發展過程隋唐時期廣取博采境內外各族樂舞,在繼承前代所成的樂舞藝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開創中國古代舞蹈史中的黃金時代?!妒繕贰吩诖谁h境中形成,由多元素組成,其中除《燕樂》 《清樂》為漢族樂舞

    藝術品鑒 2022年29期2022-11-27

  • 中國古代樂舞對當代中國古典舞表演的藝術作用研究
    000)中國古代樂舞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舞蹈藝術,在唐朝時期達到鼎盛,并對當代古典舞的表演產生了極大影響。尤其是在當代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當代古典舞表演想要展現出獨特的文化特色和人文內涵,就應該汲取中國古代樂舞當中的價值與靈感,展現我國古典舞表演的藝術價值與文化精髓,呈現古典舞表演藝術在新時期的鮮活生命力。本文將對中國古代樂舞對當代中國古典舞表演的藝術作用進行詳細分析。一、中國古代樂舞的產生與發展中國古代樂舞的產生與古代社會生產生活息息相關,體現

    戲劇之家 2022年11期2022-11-12

  • 韓邦奇《苑洛志樂》的思想來源與樂學訴求
    志樂》;韓邦奇;樂舞韓邦奇在明代樂界地位極高,永瑢在《四庫全書總目》中評其“性嗜學,自諸經、子史及天文、地理、樂律、術數、兵法之書,無不通究,所撰《志樂》尤為世所珍,亦有以焉”。門人楊繼盛更在《苑洛先生志樂原序》中將韓邦奇與程朱比肩,評“卦、疇得程朱數子而始著,呂律得先生是書而始明,則其功當不在數子之下?!蹦壳?,國內尚未有韓邦奇樂舞研究專著出版。2014年末,魏東點校出版《韓邦奇集》,《苑洛志樂》亦在其中,此書為學者開展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但在具體樂舞的判

    大觀 2022年6期2022-07-22

  • “心如世上青蓮色,佛與世間本相融”
    角分析蓮花圖像與樂舞藝術形態之間的關聯,借助云岡佛教蓮花的象征意義,通過飛天的獨特舞姿來詮釋云岡蓮花圖像的動態美感。文章首先突出的是蓮花的佛教意義和在魏晉南北朝佛教裝飾紋樣中的地位,然后選取云岡第6、第7等石窟的飛天造像為主要創作素材,進行復原和發展,并辯證地討論了樂舞藝術交流中關于民族精神的諸多問題。關鍵詞:蓮花紋飾;飛天造像;樂舞;團蓮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7.036蓮花被佛教奉為圣物,它象征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7期2022-06-13

  • 以樂觀禮:千年前相輔相成的樂舞與禮教
    位前代統治者們的樂舞,再加上由周人新創作的《大武》形成了中國古代舞蹈史上影響深遠的“六代舞”,亦稱“六樂”“六舞”“六代之樂”。那么,周是怎樣運用“六代舞”鞏固王朝的統治呢?第一步,對樂舞進行區分?!傲琛北环肿鳌拔奈琛迸c“武舞”兩種。屬于文舞的是《云門》(黃帝時期的樂舞)、《咸池》(堯時期的樂舞)、《大韶》(舜時期的樂舞)、《大夏》(禹時期的樂舞),屬于武舞的是《大濩》(商湯時期的樂舞)和《大武》(周人時期的樂舞)。黃帝、堯、舜、禹均以仁德治世,并且通

    美育 2022年6期2022-05-30

  • 多元融合下的中國古代樂舞服飾簡析
    21)“中國古代樂舞”即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時期(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前),在中國境內產生且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樂舞,包括宮廷樂舞和民間樂舞,漢族樂舞和其他民族樂舞?!爸袊糯?span class="hl">樂舞服飾”是用以裝扮樂舞者的服飾,包括首服、體服和腳服,首服指巾、帽、盔、冠等頭部配飾;體服指服裝及佩戴物;腳服指腳上所著靴、履、鞋、襪及其裝飾。中國古代樂舞服飾歷史悠久,它在反映勞動、生殖、祭祀的原始歌舞中萌發,經過各民族樂舞紛呈交流的三國、兩晉、南北

    魅力中國 2021年21期2021-11-27

  • 淺談儒家 “ 中和美善 ” 的樂舞
    中和”是中國古代樂舞的審美標準,“美善”賦予了中國古代樂舞倫理特征?!爸泻兔郎啤奔仁侵袊糯?span class="hl">樂舞的精髓,也是古代樂舞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儒家主張用富有倫理內涵的“中和之樂”引導百姓遵守社會道德規范、提高他們的人格素養。探討“和樂”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作用對指導當代的藝術實踐仍有深刻的啟示價值?!娟P鍵詞】 樂舞;中和;社會和諧;人格素養【中圖分類號】J72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7-0

    今古文創 2021年17期2021-09-10

  • 從《鄉樂雜詠》看西域樂舞對新羅樂舞的影響
    歌舞的現狀。新羅樂舞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以及本土特質,但分析其來源以及查閱相關文獻后,則可發現西域樂舞經由唐傳入新羅,在其音樂構成等其他方面給予了深刻的影響。關鍵詞:《鄉樂雜詠》 西域 新羅 樂舞“鄉樂”這個用語是用來區分外來樂舞的雅樂以及唐樂,代表著民族樂舞的意義,這個用語也是現存記錄中最早使用的。被崔致遠定義為鄉樂的新羅五伎是新羅本土固有的樂舞,而且在這里鄉樂的概念不僅包含樂,還包括了歌、舞、戲,且達到了高度的融合。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細究詩歌文本內容后,可

    參花(上) 2021年8期2021-08-12

  • 試論中國“樂舞劇場”
    思索良久,想到“樂舞劇場”一詞。本文試圖從“響屐舞”作為切入點,通過淺析“樂舞劇場”與現有的戲曲、音樂劇和西方漸盛的肢體劇場、沉浸式戲劇的交叉和不同,試論“樂舞劇場”的概念和前景。關鍵詞:響屐舞;樂舞劇場;樂舞;戲劇2020年秋天,音樂劇《潯夢江南》順利上演,劇中的高潮當屬“響屐舞”片段,此舞出自西施在吳國“響屐廊”的典故,由西施編創。西施,四美之首的美名,是她命途多舛的緣由。家喻戶曉的故事,是她忍辱負重的一生。傳說,吳王命人在大缸上鋪上木板,西施穿上木屐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1年50期2021-03-22

  • 淺談《功成慶善樂》在宮廷樂舞中受異域元素的影響
    摘要:唐代的宮廷樂舞將外來音樂的新鮮元素注入其中,消除了中原音樂陳舊的缺點,使中原音樂重啟新機,從而開創了唐代宮廷音樂的空前繁榮景象。唐代樂舞以濃郁的異域特色為顯著特點,異域樂舞的傳入使唐代樂舞在樂曲、舞蹈、樂器、舞服等方面都帶有明顯的異域化傾向,這對當時的民間樂舞和宮廷樂舞發展及唐代詩詞的創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的宮廷音樂以其輝煌和繁榮而聞名。其中西涼音樂就是一種不容忽視的重要音樂形式。它也是魏晉以來中國古代中原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典范,積

    參花(上) 2021年3期2021-03-15

  • 中國樂舞復現之求“真”探索
    一種舞蹈構建方式樂舞復現,是以歷史文化考據為基礎,通過對歷史文物、文獻典籍、壁畫圖像、舞譜樂譜進行挖掘、整理、臨摹體味,盡可能站在歷史文化思維的視角,追蹤舞姿動態運勢理性運行的邏輯方法,通過一定的文化想象來追求包含在歷史社會意識下古代樂舞的再次重現。發展至今,樂舞復現這種曾經引起中國古典舞界激烈討論的舞蹈構建方式,實然已成為中國古典舞學科建設中不可割裂的一份子。在不同時期,中國樂舞復現的發展歷程有著不同階段的發展特點,前期的仿古熱潮是意識上的覺醒,隨后多元

    文化產業 2021年5期2021-03-08

  • 齊云山道教舞蹈初探
    詞:舞蹈,道教,樂舞齊云山,古稱白岳,又名中和山。位于今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三十余里的齊云山鎮,總面積一百一十平方千米。明代詩人唐寅在其《題齊云山石室壁》中對齊云山描寫道:“齊云山與壁云齊,四顧青山座座低。隔繼往來南北雁,只容日月過東西?!笔俏覈牡诙鷩业刭|公園之一,四季分明,地屬丹霞地貌,奇峰崢嶸,怪石嶙峋,赤如丹砂,燦若紅霞。齊云山不僅自然風光勝冠江南,可與近在咫尺的黃山爭雄并峙。而且神靈效祉,人文薈萃。自宋代以來被稱為道教名山、皇家鎮岳。相傳齊

    文學天地 2021年11期2021-02-18

  • 敦煌壁畫樂舞串鈴道具研究
    分,豐富敦煌壁畫樂舞內容。故此,通過對莫高窟301窟 北周飛天伎樂形象的分析,從串鈴的外形、所持串鈴道具的人物形象以及背后的文化背景等幾個方面由表及里層層深入進行研究,深入探索串鈴作為舞蹈道具在敦煌壁畫樂舞中的應用,充分將敦煌壁畫上的樂器類道具與敦煌舞蹈進行結合,實現“舞中奏樂、樂中起舞”的“樂舞一體”表現形式。關鍵詞:敦煌壁畫;樂舞;道具;串鈴串鈴,又名風鈴(因地區不同而稱謂略有差異),由若干搖響物或鈴鐺組成。敦煌壁畫樂舞樂器的文獻記載中,串鈴屬于打擊樂

    大觀 2021年11期2021-01-12

  • 試論中國古代樂舞文化的發展與相互交流
    切聯系,往往是以樂舞的形式呈現。絲綢之路開辟之后,一條橫跨亞歐的文化之路悄然打通,西域樂舞文化得以有機會進入我國,影響了中國古代樂舞藝術的發展。從藝術形態層面來看,他們既有淵源,又存在一定的差異,中西藝術文化的廣泛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樂舞藝術的發展。而絲路的形成也是世界文明得以密切交流的關鍵所在,本文在解讀我國古代樂舞文化的同時,也將對絲路發展對樂舞的影響進行初步探析,希望能對我國樂舞文化的理論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研究思路。1 樂舞文化的形成概述1.1

    福建茶葉 2020年1期2020-12-22

  • 中原樂舞在發展中對龜茲樂舞的借鑒探究
    ,思想解放,中原樂舞風格兼收并蓄,面對傳入中原的域外舞蹈去粗取精,將舞蹈風格和表演技巧等要素取為己用,再結合自身舞蹈內容進行融匯創新,保留外舞藝術魅力的同時彰顯大國舞蹈雍容華貴的舞蹈風格[1]。龜茲樂舞自南北朝開始便盛行不衰,舞蹈節奏的特點就是熱烈而歡快、嫵媚而動人,重現了大唐繁榮昌盛的景象,舞蹈震撼人心,受到唐代人民廣泛的喜愛。因此,本文重點針對龜茲樂舞的特點以及對唐代中原樂舞發的影響進行討論探究。一、中原樂舞與龜茲樂舞的交流早在原始社會時期,舞蹈和音樂

    北方音樂 2020年17期2020-12-06

  • 元代以前的樂舞身體疏義
    張紫靖【摘要】古樂舞身體從遠古天地意識產生便擁有了直線審美,在夏商“侈樂”欲望中生發出曲線審美,而后在周代用理性平衡了身心的曲直。從漢代開始對身體的觀照有了更復雜的哲學意味,唐盛世的樂舞與時代的性格一樣,身體昂揚而開放。及至宋代,樂舞亦與時代一致,在收縮與保守中逐漸萎縮。對中國古樂舞身體動作的關注,應當跟隨著人類心智發展的光源,探尋樂舞的身體軌跡,進而使人們在思考未來如何看待樂舞時,有本可依,有跡可循?!娟P鍵詞】樂舞;身體;美學我們的思考始于如何看待中國古

    藝術學研究 2020年4期2020-11-30

  • 民國時期北平樂舞傳習初探
    參與過祭祀演出和樂舞傳習的老人張志榮的采訪為出發點,對其樂舞傳習的方式、樂器形制及物品管理、祭祀儀式等進行記錄,以促進當今祭祀樂舞的傳承和保護。關鍵詞:祭祀;樂舞;樂舞傳習民國期間,每年春季和秋季在北平孔廟會進行兩次祭孔活動。自1938年3月6日首次春丁祭孔到1945年3月最后一次春丁祭孔,共舉行15次大規模祀孔典禮。除了孔廟祀典外,還有武廟祀典。張志榮老先生就是當時祭祀樂舞生中的一員。張志榮,1935年出生于北京,曾在1941年就讀于普化小學,并學習祭祀

    大觀 2020年6期2020-10-20

  • 山東臨沂吳白莊漢畫像石樂舞胡人服飾研究
    地區畫像石中胡人樂舞表演者的服飾造型分析,探究胡人樂舞表演者身份與著裝特征,為進一步挖掘東漢樂舞服飾的發展演變及其服飾文化價值奠定了基礎。關鍵詞:漢畫像石;服飾研究;樂舞一、吳白莊漢畫像石概況與樂舞服飾藝術兩漢時期,山東地區是經濟、文化繁榮地域之一,東漢時期形成眾多豪強大族。自戰國以來又是制鹽、冶鐵、紡織業較為發達的地區,加上境內多山丘,特別是魯南及魯中地區,有許多便于開采、易于雕刻的青石石料,所以漢畫像石出土多、資料豐富。地處魯南的吳白莊漢畫像石墓,位于

    大觀·東京文學 2020年9期2020-10-20

  • “飛弦踏歌”
    各個民族舞蹈中的樂舞也十分豐富,西南地區被稱為“樂舞海洋”。多姿多彩、不同類型的樂舞有哪些特征呢?帶著這個問題,本文從西南少數民族舞蹈中“樂舞”入手;首先,討論西南少數民族舞蹈中“樂舞”的藝術特征;其次,深入討論西南少數民族舞蹈中“樂舞”的舞蹈特征。關鍵詞:西南少數民族;舞蹈;樂舞;特征中圖分類號:J7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15-00-02一、西南少數民族舞蹈中“樂舞”的藝術特征西南地區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盡管社會發展、

    藝術大觀 2020年15期2020-10-09

  • 西夏舞蹈藝術的多元文化特征
    特征:吸收了中原樂舞,借鑒了藏傳佛教,繼承了黨項土風,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西夏舞蹈藝術,并對后代樂舞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關鍵詞:西夏;樂舞;多元;石窟;黨項中圖分類號:J7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0)02-00-0311世紀至13世紀上半葉,在中國的西北地區曾建立過一個由黨項民族統治的政權--大夏,即大白高國,史稱西夏。其疆域東據黃河,西至玉門,北抵大漠,南臨瀟關,方二萬余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陜西北,內蒙古西,青海東北

    藝術大觀 2020年2期2020-10-09

  • 朝鮮族樂舞流變融合文化探究
    作為遷移民族,在樂舞文化上所形成的融合性、包容性、且不失本民族特色的藝術特征,并從遷移時期、日本殖民時期、思想開放的多元時期進行剖析,繼而分析其融合文化的形成特征。關鍵詞:朝鮮族;樂舞;文化中圖分類號:J7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074-01一、朝鮮民跨境遷移時期樂舞文化發展地域文化是一個族群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斷發展、創造、積累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產物,中國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國家,在眾多少數民族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20年5期2020-08-14

  • 梅山瑤族“還盤王愿”儀式中的樂舞研究
    于一體,儀式中的樂舞是瑤人增強族群認同、宣泄宗教情感、溝通人神思想的重要載體,具有原始性、程式性、娛樂性等特征。保護與傳承梅山瑤族“還盤王愿”儀式樂舞對于研究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以及歷史、科學和藝術有著極高的價值。關鍵詞:梅山;瑤族;還盤王愿;樂舞中圖分類號:K8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6-0131-02一、引言瑤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卻沒有找到自己故鄉的民族,是古代東方“九黎”中的一支,傳說瑤族為盤瓠和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7-14

  • 敦煌壁畫樂舞的多元文化特征
    的巔峰,敦煌壁畫樂舞更是集敦煌壁畫大成者,在我國舞蹈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及標志性的藝術風格。受到敦煌壁畫樂舞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學者和研究者對敦煌壁畫和敦煌樂舞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些學者對敦煌壁畫樂舞的研究更是層出不窮,對敦煌壁畫中的樂舞現象,以及敦煌壁畫業務多元化的發展和多元化的影響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見解。從配樂、舞姿、服飾、宗教等多方面的相互融合相互的碰撞形成多元化的發展。關鍵詞:敦煌壁畫;樂舞;多元文化;特征前言:敦煌藝術是我國歷史長河

    鴨綠江·下半月 2020年5期2020-07-09

  • 淺談敦煌壁畫樂舞的多元文化特征
    講述敦煌壁畫中的樂舞現象、敦煌舞所體現出的多元文化的交融,從音樂、舞姿、服飾以及宗教之間相互融合、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入手;以石窟樂舞為線索,探尋敦煌壁畫的歷史背景,分析其多元文化特征?!娟P鍵詞】敦煌壁畫;樂舞;文化交融;多元性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2-0107-01敦煌藝術是我國藝術史上一顆明珠,燦爛又輝煌。其中敦煌壁畫蔚為壯觀,具有豐厚的意義。壁畫上的內容之多、藝術含量之

    戲劇之家 2020年12期2020-06-01

  • 論廣西少數民族祭祀文化下對舞蹈文化的影響
    詞:祭祀 銅鼓 樂舞 宴樂圖一、祭祀、銅鼓以及樂舞三者的關聯性祭祀,是一種信仰活動,據了解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產生于人類初期對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祭祀活動從遠古開始就已經存在,由于民族的不同,構成了各具風格的祭祀文化,大部分的祭祀活動中都有祭祀歌舞、音樂樂器演奏的身影。比如在廣西地區少數民族的祭祀儀式中就能看到銅鼓樂器。銅鼓的出現也體現了廣西少數民族的儀式風格與特有文化。據了解,銅

    參花(下) 2020年5期2020-05-11

  • 六盤水鐘山區新華村樂舞傳承人傳承現狀調查研究
    查法等學術方法對樂舞傳承人的傳承歷史和現狀進行了考察,認為新華村少數民族樂舞傳承人在自然傳承的基礎之上逐步構建了區域傳承、校園傳承等傳承模式,為鄉風文明的構建產生了積極的意義。關鍵詞:鄉村振興? ?六盤水? ?樂舞? ?傳承中圖分類號:J722.21?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4-0024-0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鄉村振興”的戰略決策,按照“產業興旺、生

    藝術評鑒 2020年4期2020-04-07

  • 南陽漢畫像石中的樂舞形象及審美價值略考
    】漢代是中國古代樂舞文化的一個轉型時期。從對出土于南陽的漢畫像石的考證和分析中可以看出,樂舞百戲在漢代社會文化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漢代人對于樂舞藝術的審美觀念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娟P鍵詞】漢畫像石;南陽;樂舞;美學南陽畫像石藝術產生于西漢晚期,延續時間較長,于新莽時期、東漢早期達到鼎盛時期。南陽漢畫像石中的樂舞場景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具有特殊性意義的藝術文化遺存,不僅展現著濃厚的地域特色和歷史脈絡,還蘊含著豐富的美學研究價值。一、審美特性漢畫像石作為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57期2020-03-17

  • 論唐代樂舞中音樂、舞蹈、詩歌的結合
    劇。本文針對唐代樂舞當中音樂、舞蹈以及詩歌的結合來進行分析,展現唐代樂舞的特征。將《霓裳羽衣曲》作為案例來進行解讀,從而體現出唐代文藝創作的特征?!娟P鍵詞】唐代;樂舞;霓裳羽衣曲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1-0090-01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盛唐時期,經濟繁榮、政治開明,對外交流非常頻繁,整個社會充滿了自信,也促進了我國文化的發展。唐玄宗所在的開元盛世,也

    戲劇之家 2020年1期2020-02-18

  • 漢代樂舞題材畫像石的藝術特色研究
    很高的歷史價值。樂舞文化漢朝的重要文化要素,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都有獨特的樂舞文化體系,畫像石蘊含著豐富的漢代樂舞文化,對畫像石中的漢代樂舞文化藝術進行品析,可以很好的展現出漢代獨特的藝術文化。一、漢代樂舞畫像石藝術風格畫像石是漢代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元素,其材質雖然與普通的石頭沒有什么差別,但是其刻畫的內容卻形象的將漢代社會生活展現了出來,這也使得漢代樂舞具備了普通石頭沒有的價值。樂舞文化是漢代的重要文化特色,其與畫像石的結合,更是形象的展現出了當時社會

    黃河之聲 2019年23期2019-12-17

  • 論遠古至先秦時期的中國古代舞蹈
    代,同時也是中國樂舞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部分。舞蹈是自然與生命的交錯中人的本能行為的表現,是其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的直接體現,而并非是刻意的追求。樂舞成為一切文化的母體和先聲。中國古代樂舞具有獨特的發展歷史,不同時期都不同程度地被規范在安邦定國的制度和倫理之中。關鍵詞:樂舞;遠古;先秦;舞蹈從遠古至先秦這段時間是人類發展中漫長而神秘的歷史時期,同時也是舞蹈最本源而自然的時代。在與自然、與生命的抗衡中,人類從無知于春夏秋冬到知道何時采集,何時狩獵,何時儲存,何時耕

    大觀 2019年8期2019-10-30

  • 殷人宗天尚鬼宗教觀念之樂舞
    。自原始社會起,樂舞就與祭祀相伴,是祭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商代崇天尚鬼的社會風氣中,殷人更是常常以樂舞祭獻神明。本文以商代的歷史背景為出發點,從天神、祖先神和地祇神三個方面詳細論述殷人宗天尚鬼的宗教觀念及其形成原因,并對祭祀不同神靈時所使用的不同樂舞進行闡述?!娟P鍵詞】:商代 宗教觀念 樂舞一、殷人宗天尚鬼宗教觀念的歷史背景殷人和夏人的歷史同樣悠久,二族于東西兩方平行發展且相互影響,夏朝最后一位皇帝夏桀即位后,對百姓與諸侯實行暴虐,不思改革,驕奢淫逸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2019-10-21

  • 扁壺在音樂圖像學中的研究
    樂圖像學;扁壺;樂舞扁壺歷史悠久,是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古代陶瓷器,模制而成,體型較小,印花裝飾。其圖案多體現異域文明。扁壺個頭小巧輕便,兩側有雙耳或四耳,用以繩提拿或斜掛于肩或吊掛在馬背、駱駝背上,是胡人用于日常盛酒水的生活器皿,其特殊造型可能來自于盛水的皮囊。一、北齊黃釉瓷扁壺南北朝時的扁壺為模印制作。其壺腹形如杏核,肩有雙耳,配有聯珠紋裝飾,壺腹兩面都為相同的圖案。通常為胡人,舞獅等異域風情的圖案,這些異域圖案的出現標志著外來文明在中原流傳的結果。圖1

    北方文學 2019年24期2019-09-08

  • 樂舞對唐代書法的影響
    張翔宇【摘要】樂舞與書法這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發展歷史源遠流長,相互獨立存在著, 但也在發展過程中相互融合并相互影響,它們都是人們情感抒發的藝術表現形式,樂舞為書法的呼吸與韻律、力度的把握、線條的勾畫以及情感的表達提供了指導, 從而使得樂舞和書法二者可以互相融合。筆者將公孫大娘的劍器舞與唐代著名書法家張旭的草書當作研究對象,通過梳理劍器舞與草書的發展軌跡、以及對劍器舞對草書的影響探究,來考察樂舞和書法之間的共性,了解樂舞與書法之間存在的微妙關系,從而探

    北方音樂 2019年11期2019-08-12

  • 金代女真樂舞藝術特征
    【摘要】女真樂舞文化源于自身民族文化,在中原文化和渤海文化的影響下逐漸繁榮。金代女真樂舞文化具有濃厚的北方漁獵民族文化特點,陶冶凝練了女真人奔放豁達、質樸及熱愛生活的民族心理及性格?!娟P鍵詞】金代女真;樂舞;藝術特征【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一、金代女真樂舞發展歷程女真族堅韌、勇武及擅長騎射的民族文化及性格特點造就了其特有的音樂舞蹈藝術風格以及能歌善舞的民族文化傳統。任何文化在發展過程中都是不斷吸收傳統,繼而通過推陳出新而進一步發展的,這當然也

    中國民族博覽 2019年3期2019-06-11

  • 文化下移中的宋代樂舞
    【摘要】宋代樂舞是中國古代樂舞發展的轉折期,其樂舞面貌不僅具有內憂外患的時代特征,也處處表現出因文化下移產生的不同變化,從藝術形式到表現內容都有新的吸收與擴展,將宋代樂舞藝術帶入新的發展領域,形成新的樂舞文化,以此書寫著含蓄、內斂的中國民族文化。本文從文化下移入手,對宋代樂舞在文化下移中的表現展開論述?!娟P鍵詞】文化下移;宋代;樂舞【中圖分類號】J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一、文化下移成因宋代通過政治制

    北方音樂 2019年4期2019-06-11

  • 回歸傳統的“維度”取向
    統;雕塑;民俗:樂舞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031-01一、引言中國雕塑的歷史不短,但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雕塑藝術己完全失去了控制,它們更多的不是發現自我,而是單純的尋求如何脫離傳統?!白儭边@個字使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瘋狂追求自己無法控制甚至都不曾了解的感官欲望,創作的作品毫無根基尋求,既無法打動他人心更無法立足于這樣紛繁復雜的藝術形勢。二、中國當代雕塑的現狀中國歷史上雖然有著較為豐富和深刻的哲學及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2期2019-04-26

  • 樂舞俑中看漢代樂舞的審美特征 ——以洛陽為例
    反映社會風貌,以樂舞俑殉葬而去營造歌舞升平的場面俯拾即是。不同于秦始皇兵馬俑的氣勢磅礴,使中國古代雕塑藝術達到了亙古未有的高度。樂舞俑用它別具一格的美在漢代陶俑中占有一席之地。二、樂舞俑的起源與發展陶俑是用泥坯燒制而成的以刻畫人物形象動作的陶藝作品,樂舞俑多以成組的形式出現。這些俑用于代替活人殉葬,人們在生前所享受的一切,在死后也要將這一切帶走,故用陶俑代替歌舞樂伎在墓中與自己相伴。兩漢時期有雅樂與俗樂兩種,漢代的社會改革讓世俗音樂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唐朝的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9年8期2019-04-08

  • 大禹與夏代音樂
    成功后,命皋陶作樂舞《夏籥》,以表現治水功績。這部樂舞是歌頌治水英雄的。關鍵詞:大禹;遠古樂器;樂器參政;最早情歌;《夏籥》樂舞被公認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大禹,不僅是著名的水利專家和政治家,領導人民戰勝了大洪水,建立了夏朝,開創了中國的文明時代;還是著名的樂器制造專家,發展了夏代的音樂活動。一、“鼗”和“鐸”的發明明人張岱《夜航船·禮樂部·律呂》記載:“黃帝始煞夔作冒鼓,帝嚳作鼗鼓,禹作鞀鼓(小鼓),倕作鼙鼓?!褶r始作鐘,禹作鐸?!盵1]其實,當時

    文史雜志 2018年5期2018-09-19

  • 《關雎》的禮樂和儀式(上)
    等交復變奏構成了樂舞的情境時空;樂舞、韻律的設計深化和加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關鍵詞:《關雎》 禮樂儀式 婚姻 樂舞《關雎》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首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傳習樂道。2006年3月22日,中國詩經學會組織的《詩經》發祥地國際考察團洽川研討會在合陽舉行,原新加坡作協主席周穎南先生賦詩說:“萬里黃河,惟此一洲。關關雎鳩,今鳴如舊。文王太姒,韻事千秋。傳遍寰宇,同唱好逑?!卞居钔缅嫌行├硐牖?,但《關雎》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也是事實。例如,韓國京畿大學教

    名作欣賞 2018年8期2018-09-10

  • 《關雎》的禮樂和儀式(下)
    等交復變奏構成了樂舞的情境時空;樂舞、韻律的設計深化和加強了詩歌的藝術表現。關鍵詞:《關雎》 禮樂儀式 婚姻 樂舞什么是《關雎》之亂,《關雎》的樂舞如何表演?孔子論詩,首推《關雎》?!墩撜Z·八佾》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边@是說《關雎》表現的音樂情感在娛樂時不放肆,娛哀時沒有悲傷,一切都是那么恰當,天衣無縫。早期的禮樂由于缺少必要的標識和載體,因此沒有流傳下來。但就文字看,我們還是能夠了解一些?!墩撜Z·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

    名作欣賞 2018年9期2018-09-10

  • 唐代絲綢之路樂舞文化的當代傳承考釋
    王曉雯中國的樂舞文化源遠流長,唐代是我國樂舞繁榮發展的鼎盛期,它包含了傳統文化、政治制度、禮儀思想、民族藝術等諸多內容,通過古代絲綢之路,樂舞成為中國唐代對外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思想意識交流的手段和載體。在“一帶一路”樂舞文化研究這一視野下,如何通過唐代樂舞文化的發展與推廣,去傳承與傳播我國優良的樂舞文化,通過樂舞文化的當代傳承與發展,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我國與世界文化藝術的交流,是本文研究的重點。中華民族自古遵從和舟共濟“已欲達而達人”的大同文化,從2

    知識文庫 2018年12期2018-09-06

  • 淺談古代樂舞的發展及審美觀 ——以《云岡樂舞》為例
    009)一、古代樂舞的起源根據專家考證,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就是舞蹈。人類產生之初,為了生存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肢體運動極為頻繁,從而形成了基本的舞蹈語匯,印證了舞蹈起源于勞動的觀點?!秴问洗呵铩废嚓P記載中可以了解到,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其初創的歌舞文化,大多采用常見的自然之物,“糜革置缶而鼓之”則是敲打瓦罐,從而發出好聽的聲音。由此可見,音樂與舞蹈的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在中國文明起源時期,神農就發明了五弦琴,并創制了名叫《扶犁》的樂舞,在各部落中以蠟祭、儺

    北方音樂 2018年18期2018-01-25

  • 試述中國古代原始音樂的形式 ——樂舞
    音樂的形式 ——樂舞賈嵐(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南鄭州 450000)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相當多關于原始樂舞的記載,他們大多是古代流傳的神話傳說,不僅文字記錄簡略,而且還都披著一層神秘的外衣。原始音樂是以“樂”這一概念表示的。它與原始樂舞密不可分,是一種歌、舞、樂相結合三位一體的原始樂舞。本文從原始樂舞的起源、“三代樂舞”、“六代樂舞”、古代宮廷樂舞的發展幾方面敘述了原始的樂舞都與先民們勞動生活的密切關系及其在中國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原始音樂;樂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期2016-10-19

  • 資華筠的“樂舞觀”及中國當代樂舞研究趨勢芻議
    25)資華筠的“樂舞觀”及中國當代樂舞研究趨勢芻議張芷瑜 (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 610225)資華筠的樂舞觀念受其深厚的家學底蘊影響,形成于她多年的藝術表演、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中。這些觀念散見于她的文論著作中,雖未獨成一套理論體系,但是對中國當代樂舞的研究與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本文擬對其相關文論中的“樂舞”現象描述和“樂舞文化”闡釋進行梳理,概括其樂舞觀念,并對中國當代樂舞研究的發展趨勢進行討論與反思。多元一體;跨學科;創作實踐;復原與重建資華筠的舞蹈

    大眾文藝 2016年9期2016-01-28

  • 和諧社會視角下繼承和發揚蹴鞠樂舞
    下繼承和發揚蹴鞠樂舞①傅錦濤 (延安大學 陜西延安716000)摘 要:和諧社會是指社會的各種要素關系相互融洽的狀態。蹴鞠樂舞作為一種古代的宮廷舞蹈,在現代社會也能發揮它的健身作用,從而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該文介紹了蹴鞠樂舞的特點、蹴鞠樂舞的價值和蹴鞠樂舞對建設和諧社會的促進作用。在進入新世紀后,各種舞蹈文化的出現,使得蹴鞠樂舞等古代舞蹈被人們所忘記,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古代的舞蹈文化不斷發展壯大,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關鍵詞:和諧社會視角下繼承和

    當代體育科技 2015年5期2015-12-05

  • 論龜茲樂舞對中原樂舞的影響及作用
    0000)論龜茲樂舞對中原樂舞的影響及作用吳夢 (四川大學 藝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政治上混亂、社會生活動蕩的時代。然而,正是在其社會大動蕩造成民族大遷徙的同時,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龜茲樂舞在這一時期陸續傳入中原,使中原舞蹈煥發出新的生命和活力。這些美姿妙態,與中原舞蹈的律動風韻迥然異趣。它以一種新鮮的、異國情調的魅力,沖擊著古老悠久的舞蹈文化。龜茲樂舞;中原樂舞;交流;影響;作用一、龜茲樂舞與中原樂舞的交流中國舞蹈史上最值得驕

    戲劇之家 2015年9期2015-06-11

  • 淺談中國古代樂舞的功能指向
    壞;民間舞興盛,樂舞中的表演性成分更為鮮活,并參與到政治生活中;在思潮涌動的“百家爭鳴”中,樂舞理論逐漸興盛起來。就在舞蹈發展的第一座高峰——周代,樂舞的功能指向也逐漸的明確下來。一、強化樂舞的教化與政治作用周代已逐漸從奴隸制步入到封建領主制,統治階級極力強調自己是受天之命統治人民,周王認為自己是天的兒子,故要根據自己的意志進行統治。此時,神權統治逐漸發展為了王權統治,樂舞的社會功能也從巫術禮儀、娛神等漸漸轉化為了為周王的統治而服務,且注重樂舞的教化作用。

    東方教育 2015年9期2015-05-30

  • 論先秦美學中的樂與舞
    表達。先秦時期的樂舞思想不獨立,或者依附于詩歌理論,或者作為諸子學說的補充,等等,其中儒家“盡善盡美”論、道家“天人合一”的天樂論、墨家“非樂”論最具代表。一、儒家“盡善盡美”論儒家思想是先秦貴族階層利益的代表,其核心思想認為現在的社會禮崩樂壞,需要恢復周禮,而藝術被認為是其主要的方式和手段。由此,儒家思想肯定審美與藝術的作用,譬如,孔子認為藝術對現實生活有著積極作用,他認為人要成為“仁人”就需要修身,即修養自身的道德品格,換言之,成為“仁人”的關鍵與人自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2014-04-1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