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結果

2015-03-17 06:54鄧紅梅
醫學信息 2015年6期
關鍵詞:微生物檢驗陽性率

鄧紅梅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結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0~2011年,2012~2013年2個時間段的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資料予以分析處理。結果 2012~2013年臨床標本微生物陽性檢出率明顯低于2010~2012年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P<0.05)。結論 經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陽性率分析對比發現,規范性采集標本可以增加診治效果,對預后存在較高價值。

關鍵詞: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陽性率

臨床微生物檢驗可以給與病原學較為充分依據,對于感染性疾病具有較為重要診斷價值。因此,提高病原微生物標本檢測能力,增加陽性率,對于微生物檢驗具有關鍵作用[1]。本文選取2010~2011年,2012~2013年2個時間段的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資料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2011年,2012~2013年2個時間段的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資料,其中2010~2011臨床標本為5960份,根據標本種類分成呼吸道標本2088份、血培養標本1472份、糞便標本1250份、非呼吸道標本1150份;2012~2013年臨床標本為11206份,根據標本種類分成呼吸道標本4132份、血培養標本3568份、糞便標本1442份、非呼吸道標本2064份。

1.2方法 經全自動細菌鑒定分析儀檢查,注意操作需按照規程標準嚴格執行,對不同臨床標本實施微生物檢測。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7.0軟件統計處理,計數資料以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檢驗分析發現,兩個時間段對臨床標本實施微生物檢驗獲得陽性率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2012~2013年呼吸道標本陽性率為30.1%,明顯低于2010~2011年呼吸道標本陽性率33.3%,且2個時間段在血培養標本陽性率,非呼吸道標本陽性率過敏均有統計學意義,糞便標本陽性率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 討論

伴隨臨床技術不斷發展進步,微生物學檢驗也具有較為現代化的技術水平,能夠給感染性疾病提供較為合理治療方針,但是檢驗技術并無法得到較為理想水平,其中一點原因則為檢驗陽性率較低,臨床認為發生此現象通常與標本采集,標本保存運輸,檢驗人員專業技能具有一定相關性。

3.1標本采集 在臨床中標本采集到的質量是否達標對于微生物檢驗結果具有較為直接的影響,若標本采集并無較高合理性往往會使得檢測結果發生假陰性、假陽性現象,對于實驗室的工作效率及患者治療質量具有較為嚴重影響。經研究資料分析發現,微生物檢驗臨床標本出現陽性率差異,較為明顯因素為標本采集無較高規范性,標本采集存在多層程序,包括檢驗申請、患者準備、標本采集及運輸等,由于各個環節具有較高復雜性,所以導致錯誤極易發生,當醫務人員并未嚴格按照操作步驟執行或在標本采集過程中應注意環節受到一定忽略,均會導致標本自身無嚴格合理性,由此導致微生物檢驗受到較高干擾性,往往存在檢測率較低或差別檢測癥狀,因出現誤診而引發誤治情況,極易出現較為嚴重不良后果。因此因加強標本采集過程的規范化,護理人員在標本采集時應掌握準確方法,并得到患者積極支持與配合,例如對于糞便標本采集,所需要的標本量、標本是否屬于所需標本均應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宣傳,在樣本采集成功后,應對樣本進行合理保存,避免糞便標本大量接觸到空氣,確保采集標本具有較高準確性及有效性,降低微生物陽性率。在標本采集時應在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前,對標本實施分離培養時需注意采取對應培養措施,例如痰標本應以綿簽進行接種等。由于血液采集具有較高要求,其所需時機、血液量、份數等均需控制在一定要求內,由此方可以得到較為準確的檢驗結果[2]。

3.2微生物標本保存、運輸 微生物在保存及運輸過程中,需確保病原微生物具有較高活力,避免發生污染或出現過度繁殖現象。對于不同的臨標本,應實施相對應的保存措施及運輸方法。例如厭氧菌標本,需防止與空氣相接觸,標本在采集后需及時送檢。若有的運輸及檢驗人員,并未對標本保存和運輸對關知識進行詳細了解,有可能無法合理保存標本,或出現運輸延遲等不利結果,由此導致微生物檢驗陽性率減少。

3.3檢驗人員臨床操作技能及經驗不足 在對微生物進行檢驗過程中,通常會根據其形態學及生理學的生物化學反應進行觀察判斷,由此需要檢驗人員在實施定性試驗手工操作過程患者具有較高觀察力,且可以進行準確判斷,所以在檢驗過程中,工作人員是否具有較高專業基礎知識,且會對檢驗結果的精確性和準確性造成直接影響。所以需設置較為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積極培養并加強工作人員的科學技術素質,具有準確留取意識,避免出現標本量不足和取樣不均等現象,并由此防止微生物陽性檢出率發生降低情況。檢驗人員還需注意在對標本制作及取樣時應用合理方法,例如對痰標本進行采集時需以綿纖接種并予以分離培養,實施厭氧培養過程,可以氣管穿刺法進行分離培養,采集尿標本時應通過膀胱穿刺獲取,采集大便標本應盡可能避免其與空氣進行接觸,血培養標本需注意采血量、份數并選取適宜采血時機[3],例如成人采血需在8~10ml,采集時機通常選擇發病初期或發熱高峰前,放置血液及各類穿刺液通常應采用雙瓶培養,如此方能夠增加陽性率。臨床中,檢驗人員需與醫生進行積極交流溝通,以此得到臨床診斷結果,并分析檢驗結果是否具有可用性,加強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促進臨床微生物檢驗陽性率的準確性不斷提高,所以分析不同標本微生物的陽性率之間的差異性,能夠加強檢驗和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診斷治療感染性疾病具有較為合理依據。

經本文研究可知,2012~2013年時間段內,針對標本微生物檢驗的相關影響因素,實施不斷的改善,使得陽性率明顯降低,由此增加了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有利于患者疾病診斷治療。

參考文獻:

[1]楊柳,郭清蓮,申及,等.回顧性分析比較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4):1573-1574.

[2]董毅娟.不同時間段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分析[J].大家健康,2012,6(10):13-14.

[3]李俐佳.臨床糞尿常規檢驗標本不合格因素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0,31(7):756-757.

編輯/王敏

猜你喜歡
微生物檢驗陽性率
自身免疫性肝病診斷中抗核抗體與自身免疫性肝病相關抗體檢測的應用價值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helium bubble at(110)twist grain boundaries in tungsten studi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婦科炎癥感染中微生物檢驗方法的臨床效果分析
微生物檢驗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流行病學分布研究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應用中的質量控制策略分析
密切接觸者PPD強陽性率在學校結核病暴發風險評估中的應用價值
肌電圖在肘管綜合征中的診斷陽性率與鑒別診斷
歐美的貓弓形蟲感染情況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