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高血壓及無基礎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2015-03-18 01:47郭元芳成少永李美慧王卓清黃叢春王俊華王建昌
重慶醫學 2015年28期
關鍵詞:房性早搏心搏竇性心

郭元芳,楊 波,成少永,李美慧,王卓清,黃叢春,王俊華△,王建昌

(1.河北北方學院,河北張家口075000;2.秦皇島市北戴河醫院神經內科,河北秦皇島066100;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心內科,北京100142)

房性早搏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主要是心房內異位起搏點自律性增高或前一激動在心房內發生折返而形成[1],可能還與心臟的其他電生理機制有關。近年有學者研究表明,房性早搏與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和病死率的增加有關[2]。但是對房性早搏所引起的血流動力學改變關注較少,也缺乏血流動力學與基礎心血管病相聯系的研究資料。本研究旨在結合基礎心血管病探討房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經同步12導聯心電圖檢查診斷為房性早搏的患者62例,男35例,女27例,平均年齡(53.64±12.92)歲。其中冠心病20例,高血壓9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17例,無基礎心血管病患者16例。排除間位、成對、二聯律房性早搏、心房纖顫、室性心律失常。根據房性早搏提前率[(正常的心動周期-房性早搏的聯律間期)/正常心動周期]將患者分為Ⅰ組(提前率小于20%)18例,Ⅱ組(提前率20%~40%)20例,Ⅲ組(提前率大于40%)24例。

1.2 檢測方法 檢測前測量患者身高、體質量,囑患者安靜休息5min后,測量血壓3次,記錄并計算平均值。應用天津萬安康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WA-820數字阻抗血流圖檢測儀,受試者取仰臥位,按照儀器操作說明,由專業醫生將電極貼于患者兩側頸根部、劍突水平與兩側腋前線交界處,使接觸部位充分導電。輸入受試者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血壓等。待波形穩定后,于平靜呼氣末同步記錄Ⅱ導聯心電圖、阻抗圖、微分圖、心音圖。經人機對話校點及計算機分析后,分別記錄房性早搏時及房性早搏前、后第1個竇性心搏的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數(SI)、主動脈血管順應性(AC)、每搏作功(SW)、搏功指數(SWI)、心縮力指數(HI)等指標。計算房性早搏血流動力學變化率=(正常值-房性早搏時值)/正常值。

表1 房性早搏時及房性早搏前、后第一個竇性心搏血流動力學比較(±s,n=62)

表1 房性早搏時及房性早搏前、后第一個竇性心搏血流動力學比較(±s,n=62)

時期 SV(mL/B) SI(mL/B/m2) AC(mL/mm Hg) SW(g/m) SWI(g/m) HI(Ω/s2).68 49.18±15.06 9.37±4.13房性早搏時 53.57±17.95 31.55±10.29 0.96±0.49 65.83±23.26 38.68±12.88 6.86±2.32房性早搏后 87.44±25.67 51.72±15.69 1.58±0.73 107.93±35.71 63.60±20.60 10.82±4.24 F 39.717 38.119 22.043 32.854 34.678 19.575 P房性早搏前 67.96±19.30 40.03±11.54 1.23±0.59 83.72±26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3組患者房性早搏血流動力學變化率比較(±s,%)

表2 3組患者房性早搏血流動力學變化率比較(±s,%)

組別 n.17 6.89±21.17 7.60±14.43提前率20%~40%組 20 19.21±20.60 19.21±20.60 19.22±20.62 19.21±20.60 19.21±20.60 23.27±16.96提前率大于40%組 24 28.43±18.55 28.43±18.55 28.44±18.52 28.43±18.55 28.43±18.55 32.34±20.89 F 5.967 5.967 5.967 5.967 5.967 9.801 P SV SI AC SW SWI HI提前率小于20%組 18 6.89±21.17 6.89±21.17 6.89±21.22 6.89±21 0.004 0.004 0.004 0.004 0.004 0.000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房性早搏時及房性早搏前、后第1個竇性心搏血流動力學比較 共62例患者入選,房性早搏時SV、SI、AC、SW、SWI、HI均最小,房性早搏前第1個竇性心搏居中,房性早搏后第1個竇性心搏最大,3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3組患者房性早搏血流動力學變化率比較 房性早搏SV、SI、AC、SW、SWI、HI變化率在提前率小于20%組最小,20%~40%組居中,>40%組最大,3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3組患者基礎疾病比較 提前率小于20%組有冠心病、高血壓尤其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患者所占的百分比最低,20%~40%組居中,>40%組最高,3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患者基礎疾病比較[n(%)]

3 討 論

房性早搏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3-4],患者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心悸、胸悶、乏力,或自覺有停跳感。一般認為房性早搏是相對良性的心律失常,一般不會導致預后風險。然而,隨著近年大量細化的隊列研究,與各種心臟條件相關的房性早搏潛在危害已逐漸被人們所認識。頻繁的房性早搏已被證實與心房纖顫的發生有關[5-6]。Hasdemir等[7]研究表明,頻發房性早搏可誘導并加重心肌病。這其中詳細的發病機制值得進一步探討。

本研究一方面探討冠心病、高血壓同房性早搏提前程度的關系;另一方面,應用數字阻抗血流圖檢測儀無創、精確、靈敏地檢測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變化[8-10],通過探討房性早搏提前率與房性早搏時血流動力學變化率間的關系來評估不同提前程度的房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該方法避免了因基礎心率和血流動力學水平不同而造成的誤差,客觀、真實地反映房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有冠心病和高血壓兩種基礎心血管病的房性早搏患者其房性早搏提前率相對較高;房性早搏時SV、SI、AC、SW、SWI、HI均明顯減小,房性早搏后第1個竇性心搏較房性早搏前和房性早搏時顯著增大,房性早搏時SV、SI、AC、SW、SWI、HI降低程度隨房性早搏提前率的增大而增大。

本文結果顯示的合并基礎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更提前的原因尚不清,推測可能是合并基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經過某些目前未知的途徑影響了心臟的某些電生理機制,比如影響其復極后的有效不應期,或者導致早期后除極,從而導致其容易出現比較早的早搏。較早的早搏進而對心臟功能產生較大影響。

房性早搏可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11]。根據Frank-Starling定律[12],在一定限度內心肌收縮產生的張力大小與心肌初長度成正比,即心肌的初長度越長,心肌收縮時張力越大,心搏出量也就越多。而影響心肌初長度的主要因素是左室舒張末期容量。房性早搏時由于心臟收縮提前,使心室舒張期縮短,心室充盈不足,左室舒張末期容量減少,導致心搏出量減少,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動力學改變。此外,房性早搏時心室舒張期縮短,影響冠狀動脈充盈,使心肌收縮力降低,心搏出量減少。房性早搏越提前,心室充盈時間就越短,左室舒張末期容量也就越少,導致心搏出量越少,血流動力學改變越明顯。而房性早搏后有一較長代償間期[13],在此間期心室充盈過度,使房性早搏后第1個竇性心搏的心搏出量明顯增加。但這只是早搏發生當時的血流動力學機制和對心臟的影響,其對心臟長期影響機制還值得進一步探討。

由此可見,房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有一定影響,其發生早晚又與基礎心血管疾病有關;房性早搏提前率越大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越大,從而更易導致心悸、胸悶、頭暈、乏力等不同癥狀。臨床上應綜合評估房性早搏的病理生理危害,尤其是頻發、提前率大的房性早搏,應給予及時的病因治療及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減小房性早搏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1]陳新.黃宛臨床心電圖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99-302.

[2]Inohara T,Kohsaka S,Okamura T,et al.Long-term outcome of healthy participants with atrial premature complex:a 15-year follow-up of the NIPPON DATA 90cohort[J].PLoS One,2013,8(11):e80853.

[3]Conen D,Adam M,Roche F,et al.Premature atrial contraction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frequency and risk factors[J].Circulation,2012,126(19):2302-2308.

[4]Cheriyath P,He F,Peters I,et al.Relation of atrial and/or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mplexes on a two-minute rhythm strip to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ARIC]study)[J].Am J Cardiol,2011,107(2):151-155.

[5]Binici Z,Intzilakis T,Nielsen OW,et al.Excessive supraventricular ectopic activity and increase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troke[J].Circulation,2010,121(17):1904-1911.

[6]Chong BH,Pong V,Lam KF,et al.Frequent premature atrial complexes predict new oc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J].Europace,2012,14(7):942-947.

[7]Hasdemir C,Simsek E,Yuksel A.Premature atrial contraction-induced cardiomyopathy[J].Europace,2013,15(12):1790.

[8]蔣黎鵬,楊力,季忠,等.心阻抗法檢測的研究進展[J].傳感器與微系統,2014,33(2):1-3,8.

[9]胡怡,張怡,趙鵬飛,等.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對超重及肥胖者早期左心功能的評估作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5):494-497.

[10]張維維,宮劍濱,汪俊軍,等.無創血流動力學檢測在冠心病及其合并癥患者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0,23(6):609-612.

[11]王庚勤,李世鋒,井艷,等.老年房性早搏患者橈動脈圖積分面積測定[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44(2):412-414.

[12]Starling EH.The linacre lecture on the law of the heart[M].London,UK:Longmans,Green and Co.Ltd,1918:1-27.

[13]李桂俠.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后點集與竇性心律散點集的夾角觀察[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4,28(5):437-440.

猜你喜歡
房性早搏心搏竇性心
SmartPatch與動態心電圖對房顫的診斷價值分析
竇性心動過緩是怎么回事?
房性早搏誘發陣發性心房顫動的動態心電圖特征分析
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值對預測心搏驟?;颊邚吞K的意義探討
突然倒地怎么辦?
穩心顆粒治療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療效觀察
心搏驟?;颊卟煌姆螐吞K程序的預后及病因分析
心搏驟停后綜合征患者血漿滲透壓測定的臨床意義
竇性心率震蕩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惡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頻發房性早搏動態心電圖Lorenz散點圖的圖形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