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研究

2015-03-18 09:30楊勤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5年20期
關鍵詞:體育產業人才體育

□楊勤(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我國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研究

□楊勤(成都體育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人才的缺乏,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加大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力度,結合《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46號文),重點培養管理、經營、中介、科研等高層次體育產業人才,體育產業人才隊伍的建設也關系到體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我國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研究,結合現存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為我國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產業管理

1、我國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研究

1.1、社會對體育產業人才的需求分析

我們認為,體育產業是社會提供與體育相關的物質產品和勞務為收入來源的經營性的各種行業的總和。有有形的物質產品和無形的服務等兩種形態。目前,我國體育產業正在進行著改革,正在面向市場,相關的體育事業單位簡政放權,職業聯賽也變得火爆,吸引在許多企業正在進入體育產業這一行業,比如2015年2月10日,萬達集團宣布牽頭三家知名機構及瑞士盈方管理層,收購瑞士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股權,交易作價10.5億歐元,早前萬達收購西甲冠軍馬德里競技俱樂部20%股份;馬云也涉及到足球產業。體育產業發展的水平、速度和規模,最終取決于體育產業人才的數量的質量,取決于體育產業人才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水平。目前,體育產業的配套設施不完善,主要表現為體育產業人才十分匱乏。

1.2、體育產業人才現狀分析

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人才的缺乏,對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加大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力度,結合《全國體育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重點培養管理、經營、中介、科研等高層次體育產業人才,體育產業人才隊伍的建設也關系到體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從2012年我國體育產業從業人員情況的統計數據可知,我國體育產業從業人員有375.62萬人。體育服務業從業人員共為92.17萬人,占24.54%;體育健身休閑從業人員為21.79萬人,占5.80%;體育中介活動從業人員為7.01萬人,占1.87%;體育培訓活動從業人員為18.23萬人,占4.85%;體育彩票從業人員為22.04萬人,占5.87&;體育用品業從業人員共為278.42萬人,占74.12%;其中體育用品制造業為248.35萬人,占66.12%;體育用品銷售業為30.07萬人,占8.01%;體育建筑業為5.03萬人,占1.34%。我國體育產業從業人員目前大致可分為:體育服務業、體育用品業和體育建筑業。從數據分析可知,體育產業從業人員數量較小,與我國的體育產業實際市場需求量差距較大,體育產業人才較匱乏。體育用品業從業人員是體育服務業的3倍,體育產業各行業間的分布不合理,眾所周知,體育用品業嚴格意義上來講只是體育產業的相關產業,并非體育產業的本體產業,這種情況明顯是不合理的。

其次,由于我國的經濟、教育、文化的整體呈現出東優西劣,中部居中的態勢,我國體育產業人才也符合這一特點,東部地區的體育產業人才相對較為豐富。體育產業人才中高專人才缺乏,如體育經紀人等。

2、我國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分析

人才培養是對人才培養目標、教育制度、培養方案和教育過程組要素的組合與教學運行機制的總稱。我國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也應該遵循這一模式。

2.1、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目標

不同層次的教育水平,培養的人才不同。目前,國內的大學教育培養的是中高級體育產業人才,研究生教育則偏向學術以及高級體育產業人才。由于我國體育產業起步晚,發展不足,專業發展不成熟,專業細分不夠,很多專業有雷同,尚未建立起一整套穩定的培養體系。高等院校要培養能夠適應國內外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的發展、能夠勝任體育俱樂部管理、體育賽事管理、體育場館管理以及其他體育產業管理工作的中高級人才;委托高校培養的體育產業人才是通過系統化、專業化的學習,能掌握現代體育經營管理知識,洞悉體育產業先進理念和運營模式的體育精英;體育職能部門培訓是向體育事業單位培養高級體育產業管理人才。

2.2、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的教育制度

我國體育產業人才培養主要以全日制高等教育為主。如:北京體育大學、成都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雖然我國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層次包括:博士、碩士、本科、??平逃?,但是當前教育層次以及水平總體上都較低。這個專業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師資隊伍及理論研究方面仍存在較大的問題。

2.3、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方案

從我國的教育機制,以及當前的體育產業市場環境分析,筆者認為現行的體育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高等院校的培養模式。這一模式以國內的體育學院,部分綜合大學為主,是主要的培養模式。主要培養的是零基礎的在校學生,通過全面系統的學習培養能否適合社會需求、滿足社會要求的體育產業中高級管理人才。院校培養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與社會的交流,不管是理論水平還是實際能力都能達到社會所需要的體育產業人才,但是,此專業起步晚,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各方面都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是委托培養模式。此類模式主要是體育產業人才進一步深造,用人單位委托培養的一種模式。目的是為了讓被培養對象的理論知識達到當前該專業發展的水平,掌握體育產業先進的管理理念,成為優秀的體育產業管理人才。此類培養對象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有實踐基礎。由于培養時間較短,并不能全面地學習理論知識。

三是培訓中心模式。相關教育機構或大學開辦的培訓中心,培訓周期短,解決體育產業人才缺乏的現狀,有針對性的對體育產業中的某一部分理論知識進行學習,但是不能系統的學習。這類培訓針對事業單位的體育產業人員、專業教師、體育產業企業相關人員以及體育產業專業方向的學生。

3、研究結果

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體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增速明顯加快,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升,與文化、旅游、科技等相關產業中的融合也不斷深入,體育產業發展的實踐對專業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3.1、理論知識水平較低

中國體育產業還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仍然處在初級階段,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還沒有真正形成自身的產業鏈,中國體育產業在后北京奧運會時代將有大的發展。體育產業人才培養也還在摸索中,理論知識也還沒有形成系統全面的整體,缺乏體育產業專業人才,不僅體現在從業人員,而且也從師資隊伍中反應出來。近幾年相繼有不少有關體育產業方面的書籍相繼問世,但是都比較片面,僅分析體育產業的某一相關產業,或沒有全面的闡述我國的體育產業概況,比如:截至到2015年7月初,筆者查詢到今年有六本有關體育產業方面的書籍,其中一本還只在部分章節中涉及了體育產業方面的理論知識:《體育產業經營管理》、《休閑時代體育產業展望》、《長三角地區體育產業發展報告2014-2015 2015版》、《基于SCP范式的城市休閑體育產業成長模式研究》、《體育管理》和《悅讀政策第6輯》。盡管有最新的理論教材出版,但是案例分析都是基本都有引用的國外的,對我國當面市場環境下的體育產業發展沒有實際的指導作用。

3.2、培養過程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

體育產業人才是集多方面知識的綜合型人才。目前我國各體育院校和綜合大學沒有形成一整套培養標準,在人才培養的層次和結構上不合理,沒有能與時代接軌,缺乏全面性,系統性。上文提到的我國目前的體育產業人才水平為兩種,但沒能兼具體育知識和經濟知識和市場經驗,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跟培養過程中的課程設置有很大關系。院校沒能平衡體育產業項目與經濟管理及其他方面知識的關系,側重系統論、管理學、市場營銷學的教授,降低了體育項目的特點和本質方面理論的地位。

3.3、培養的人才不適合當前體育產業市場

體育產業處于初級階段,理論知識構建落伍,知識構架有待優化,院校教師知識水平有待提高等因素造成了培養的體育產業人才不能接受住市場的檢驗。具體有:體育產業人才綜合知識水平欠佳、分析問題不足、創新精神欠缺、理論知識不能用于實踐。在體育產業全球化的今天,這阻礙了我國體育產業融入全球體育中去,而且對我國體育產業自身的發展也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4、結論

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是體育產業發展的需要,是經濟發展的需要,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體育產業將在GDP中占較大比重。體育產業人才的培養是我國能否跟上體育產業全球化腳步的其中要素,積極構建體育產業人才發展的環境,大力促進體育產業人才的高質高量。

[1]周宏偉,楊愛林.市場經濟與體育產業[J].集團經濟研究,2007, (21).

[2]鮑明曉.我國體育產業的形成和發展[J].體育科研,2005,26 (6).

[3]周西寬.體育基本理論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體育產業人才體育
人才云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取經美國體育產業發展
2017年全球體育產業人物風向標
2016體育年
關于《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的幾點思考
我們的“體育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