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我國財政教育支出

2015-03-18 17:13四川師范大學唐詩佳
財經界(學術版) 2015年17期
關鍵詞:管理費用教育經費財政收入

四川師范大學 唐詩佳

一、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現狀

我國經濟學家厲以寧等人通過實證研究得出結論,當人均GDP達到800—1000美元時,要實現教育與經濟的良性發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必須達到的下限為4.07%—4.25%。2012 年我國人均GDP 已突破6000美元,但是2012教育支出占GDP比重才勉強達到4%。再者,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呼吁,世界各國在2000 年實現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為6%。但現如今,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教育支出占GDP比重才勉強達到4%,距離6%的目標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二、影響財政教育支出規模的因素有很多,為何我國財政教育支出規模遲遲達不到理想水平,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財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增速趕不上GDP的增速

我國的財政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由1993 年的2.51%增至2012年的4.08%,增加了1.57%,增幅為62.55%。而我國GDP 由1993 年的4405億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82271億美元,增加了77866億美元,增加了17.68倍。GDP的增長速度遠遠大于財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的增長速度。

(二)我國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

根據對40 多個國家的情況分析得出當財政收入占GDP 比重在15%以下時,財政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大概為2%;當財政收入占GDP 比重大概在20%時,財政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大概為3%;當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在30%~40%時,財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大概為4%~5%;當財政收入占GDP比重在40%~50%時,財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大概為5%~6%。相關數據顯示,從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的角度來看,我國財政教育支出是基本符合這一規律的。而一些教育支出占GDP比重較高的發達國家他們的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都在35%以上。自然地他們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就相對較高。其次,從國際水平來看,一般而言,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在10%~14%之間比較合理。過高會影響國防,農業,經濟建設等其他方面的支出,不利于社會穩定和長遠發展。我國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近十多年來,都超過了該期間的最高上限,2012 年該比例甚至達到了18%。因此,我國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是制約我國財政對教育投入的一大因素。

(三)基礎教育的普及政策與城鄉教育的均等化程度

通常,基礎義務教育普及地域越廣,時間越長,城鄉教育均等化程度越高,政府對教育的投入規模就越大?;A教育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奠基工程,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雖然基礎教育一直是國家領導人關注的焦點問題和改革的熱點話題。但是與其他國家相比較,我國的基礎教育還存在很大差距。1986 年4 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這是我國首次把免費的義務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到2009年底,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人口覆蓋率達99.7%,才基本全面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而法國,意大利,匈牙利,加拿大實行10年免費教育;英國,俄羅斯,波蘭實行11年義務教育;比利時,澳大利亞實行12 年免費教育。雖然我國目前已經在深圳、珠海、浙江、福州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進行了12年義務教育的試點,但是想要全面推行12年義務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財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費用過高也間接影響了教育支出的規模

我國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從1978年的49.09億元持續增長到2006年的5639.05億元,在28年間,行政管理費用支出上漲了5589.96億元,漲幅達113.87倍,年平均增長率高達31%。有資料顯示,在1980~1995期間,美國、英國、印度、韓國、中國的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10.48%、9%、17.46%、16.7%、18.69%。雖然從各國行政管理費用支出來看,從1980 年開始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是發達國家的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平均年增長率維持在10%左右,發展中國家的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平均年增長率維持在17%左右,而中國在這段期間內仍然偏高為18.69%。

有資料顯示,德國1998年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2.7%;埃及1997年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3.1%;英國1999年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4.2%;韓國1997年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為5.1%;泰國、印度、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中國2000 年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為5.2%、6.3%、7.1%、7.6%、9.6%、25.7%。從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來看,其他國家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都在10%以下,有些國家甚至在5%以下。而我國行政管理費用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常年超出10%,2000年甚至高達到25.7%,是很多國家的兩三倍以上。因此,我國高額的行政管費用支出擠占其他支出的比例是相當大的,也就間接影響了教育支出的規模。

三、通過以上對財政教育支出的分析,對如何提高我國財政教育支出提出幾點建議

要想進一步擴大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的規模,首先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是要提高財政收入,保證充足的財政收入來源。一方面要完善稅收制度,加強稅收征收工資,嚴格稅收執法力度,盡量避免偷稅、逃稅、漏稅的情況發生,保證充足穩定的稅收。另一方面,要規范管理政府收入。我國政府的收入除了已納入預算的財政收入以外,還有許多不納入財政預算的預算外收入,導致大量的政府收入游離于預算之外,由地方政府和部門自收自支,不受財政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管理和監督,大多處于不規范甚至混亂的狀況。

政府應加強財政在教育投入上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力度,穩定教育經費的來源。教育是公共事業,國家興旺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根本。一方面財政支出要優先保證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并從法律的層面上保證和規范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要使教育經費預算獨立成項,明確教育經費預算數量并確定經費去向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情況的透明度。

在政府的引導作用下,增加非政府資金的投入。僅僅通過政府財政中的教育支出籌措的教育經費非常有限,應該在政府的引導下,積極拓寬教育投入的渠道,促進民間教育投入的增加,以民間辦學,民辦公助,公辦民助,合作辦學等多種方式增加對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他們的教育產業已經有了商業運行模式,廣泛吸納外籍學生,通過收取較高的學費來補貼部分教育經費。這些經驗都值得我們學習。

合理使用財政支出。我國財政收入水平本就不高,在有限的資源下應該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以財政管理費用為例,多年來,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財政管理費用支出過高,在保證執行國家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基礎上存在嚴重浪費的情況,因此對于行政管理費用我們應該制定合理的預算,完善監督機制,使行政管理費用合理合法,杜絕任何腐敗和浪費。

[1]世界銀行編.一九九五年世界發展報告[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5 年版

[2]鄔大光.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意義[J].教育發展研究,2009;19

[3]馬國賢.馬志遠.教育支出占C O P 的比重:國際比較與政策建議[J].教育發展研究.2 0 0 9(3).3

[4]李瑞娥,李偉雄.我國制度變遷與教育資源分享中的公平問題—一個基于農村和城市人口受高等教育差異的比較研究[J].當代財經,2005,(11)1

猜你喜歡
管理費用教育經費財政收入
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恢復性增長
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發布
探析我國公共財政管理費用支出控制策略
管好用好糧食倉儲企業職工教育經費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空間差異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為例
我國財政收入運行持續向好一季度稅收同比增長17.3%
商貿企業管理費用探析
中國財政收入走勢圖
上半年財政收入總值14306.78億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