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利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研究

2015-03-18 17:13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信息中心朱云
財經界(學術版) 2015年17期
關鍵詞:支配財稅體制

河南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信息中心 朱云

一、前言

社會的安定繁榮離不開國家的興盛強大,每一個國家針對于財政收入的來源,其主要的來源便在于財政稅收。作為一個世界上的人口大國,我們下屬的機構、企業及個人的總體數量非常多,但是目前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但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相對于其它發達國家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另外,我國稅收的作用主要有:實現財政收入、優化資源配置、調節社會總需求、改變我國經濟結構、調節收入分配、保護國家權益、監督經濟活動等。近年來,國家用于社會需求建設所投入的財力越來越多,但是稅收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顯得重要而迫切。我們將目光放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的研究上,就現有的資料和情況的闡述,提出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的改革,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二、轉變體制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在歷史的基礎上,結合當下現實情況,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以適應全球經濟結構因為一系列金融活動而引起的變化,提升中國市場的市場抗風險能力,從而滿足國內經濟價值的持續發展和進步。實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在國際競爭中搶奪有利地位的一次重大機遇,合理分配社會收入,促進社會和諧,保持過年的安定繁榮,在穩定的發展中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

從全球經濟危機之后,全球經濟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回縮和衰敗,世界經濟的平衡被打破,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上升勢頭令人震驚。上世紀90年代,電子信息化的運用使得辦公等變得更加便捷,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機,由于國家不斷進行調控和控制,使得中國國內的經濟并沒有收到全球經濟危機的重大影響,但是由于對外開放的新階段的開啟,中國強大的經濟發展潛力和強大的經濟基礎無疑是各國思考的避風港。于是,外資企業不斷進入中國市場,使得中國經濟市場在格局和結構上發生了一些變化。

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思考發展模式,經濟的存在是為了提升社會的經濟價值,而經濟的運用和受益者最終還是普通的大眾,所以社會這一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發展方向的確定還需要考慮到普通大眾這一要素。經濟能滿足大眾的物質文化,并且在不斷上升和進步的社會中,人們對于物質的需求將會越來越上升,達到新的高度,另外還需要綜合考慮社會現實,經濟發展的目標首先要從實際出發,不可盲目進行發展,要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階段。而大眾的主要需求關注的不是國家經濟競爭力提升到什么程度,而是當前的收入是否分配是否平衡;對于城市建設的公共設施的運用和建設是否達到普通大眾的需求;當前的市場中物價是否還居高不下,國家對物價和房價等的調控是否進行及手否受到成果等等。

三、轉變財稅體制的具體措施

(一)政策支持體制轉變和改革

1、收入支配制度改革

國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決定過敏的消費購買率的一項重要因素。據相關資料顯示,在當前國家財政稅收的體制下,國民的可支配收入在國家總支配收入中,一直都是想政府和資本傾斜,而這一情況的發生必定會影響過敏的消費積極性和購買率等,在一定程度上,將會以致國家消費率的增長,甚至是降低國家消費率。所以,對當前國家收入支配制度進行改革和完善,是很迫切的問題。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實行結構性減稅、增加社會保障投人、提高國民的勞動報酬收入,增加國民收入的總量,此消彼長,在一定程度上是國民收入支配占國家收入支配比例的上升;另外對于政府和企業的的可支配收入要進行控制和適當減少,協調居民、企業和政府之間可收入支配的比例。

當前,國家的收入群體的分布明顯呈現不合理的狀態。高收入群體在比例中依然是占少數,但是中等收取的人群的數量和在整個社會收入人群中所占比例也依然處于低水平,低收入收入群體子啊整個社會早大多數,這就造成了國民的消費率和購買力低的原因。國家要實現可支配收入的協調和社會收入的平衡,需要通過對社會收入群體比例進行調整,保持高收入群體的比例,協調和控制中等收入和低等收入的群體,是社會國民收入群體呈現出梭形,即兩頭小、中間大。要形成這樣的一種格局,首先需要對職業勞動報酬收入進行調整,實現中低等收入群體勞動報酬的在允許范圍內合理增長,對承擔工作的程度和重要性進行重新劃分,使大部分人處于中等群體的位置,通過對工作實質內容的控制來實現國民收入群體格局的改變;其次,國家要對事業機關單位等相關制度進行改善和革新。公務員一直是社會人士公認的鐵飯碗,因為其呈現出少做事、多報酬的特點。對于公務員報酬收入的調整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優化公務員工資津貼報酬制度,調整公務員工資組成,由原來的大比例津貼加小比例工資的格局轉變為大比例工資加小比例津貼的報酬發放模式,其二積極觀察市場,和市場同等工作活動的具體情況形成對比機制,綜合調整公務員和企業工作人員的勞動報酬等;最后,對于改善國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的調整,可根據實現國民收入的增加來實現,增加對渠道的就業網絡,實現國民全方位的通過勞動賺取收入的形式,或者積極建設資本金融市場,對于股市和證券市場進行調控等,使得大眾加入股市或者基金市場等的人數增加,同時通過國家的調控等對金融股市證券市場進行控制,避免出現極其重大的損失等;推進網絡貸款新項目的建設,對于分紅等投資形式的項目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宣傳,提供給大眾信息,供國民在大眾的投資方式中,進行選擇投資,增加國民收入增加的機會和渠道。

2、加大社會保障力度

社會保障是保證人們省會在穩定的水平上,保持持續上升的一種有效的制度,可以滿足人們對于生活以及社會分配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主要體現在受益人群涵蓋范圍不廣,保障制度的力度不大等兩個方面。加大社會保障力度,首先要加快社會保障相關的法律體系并加以實施。制度的完善和修正主要從修改舊法和制作新法兩個方面來完成。由于社會和市場都具有極大的變化性,法律法規在建設和完善時,需要充分考慮到當下的社會具體情況和國民的主要需求表現等來進行制定,對于舊法中可使用的部分和立法體系要保持使用,對不滿足現實具體情況的部分要進行針對性的改善,新法的建立主要是指在舊法沒有包含該項目的基礎上,由于對現實實際的考察,認識當下社會需要建設這一項目而制定的新的條款項目。

目前社會格局呈現出城鄉發展差距大的情況,對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國民可支配收入占國家總支配收入的比例,鑒于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的數量占大多數,所以縮小城鄉差距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一個重要的機遇和手段。要加大對農村建設的力度,積極進行農村醫療保險等一系列保障措施的出臺和實施等。

(二)市場適應改革的具體措施

積極關注市場和政策的變化,生產過程中的一系列要素要以市場為導向,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結合政策結構和具體條例的變化,積極配合,完善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市場和政府部門雙向管理和控制的手段,實現生產要素的計劃和行政調解,找到最合適的平衡點,利于生產活動的進行和發展。在政府出臺相應的體制改革措施時,要積極關注和運用到實施生產過程中去,同時對政府起到逆向監管的作用,積極要求政府主動配合經濟改革活動,為實現經濟方式轉變而共同努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問題顯得迫切而必要,就現有資料來看,主要影響財稅體制轉變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政策和體制,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響應黨的十八大的號召,實行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發展,首先需要從政策上轉變體制,然后在市場方面,要根據新的體制的具體要求最終針對性的改革和適應,以便市場在實踐性方面能和政策準則步調一致,兩者相互結合,才能更好的使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財稅體制得以發展,同時為社會的更加進步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氛圍。

[1]史紅波.財政稅收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深化改革建議[J].財稅金融.2014.(34)

[2]文尚卿.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思考[N].經濟研究導刊.2011(28)

[3]李宏.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巴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N].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2013(1)

[4]武靖州.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取向[N].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15(3)

[5]王紅茹,朱杉.中國成世界城鄉收入差距最大國家之一[N].中國經濟周刊.2011(37)

[6]衛興華,武靖州.中國經濟結構與發展方式的突出矛盾與緩解途徑[N].中共中央黨校.2010(2)

[7]喻包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選擇:生態文明建設的視角[N].理論月刊.2013(11)

猜你喜歡
支配財稅體制
試論烏俄案對多邊貿易體制的維護
被貧窮生活支配的恐懼
跟蹤導練(四)4
發達國家循環經濟財稅政策的啟示
基于決策空間變換最近鄰方法的Pareto支配性預測
中國企業在境外的財稅管理
建立“大健康”體制是當務之急
為“三醫聯動”提供體制保障
隨心支配的清邁美食探店記
2016:打好財稅改革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