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的困境與出路研究

2015-03-18 17:13武艷榮
財經界(學術版) 2015年17期
關鍵詞:公允實務準則

摘要: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與可靠性是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關鍵約束條件。2014年1月我國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發布以后,公允價值計量在實務中面臨著價值基礎選擇和市場環境不完善導致的滿足可靠性要求的數據較難取得這樣的困境。改善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的出路是計量的價值基礎選擇不應局限于單一的脫手價格,提高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應該從積極完善我國的市場環境入手。

一、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的應用歷程回顧與評析

我國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倡導公允價值階段,2001年到2005年的回避公允價值階段,2006年至今重新引進并不斷完善公允價值規范的階段。財務會計的目標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會計信息,決策有用的信息必須是既相關又可靠的信息。

在20世紀末,公允價值因其提供信息的高度相關性受到我國會計界的大力推崇,我國最早將公允價值引入企業會計準則是在1998年。

不過,準則制定者依然在可靠性跟相關性之間做著兩難抉擇,我國于2001年發布的會計準則中又重點強調了真實和謹慎,鑒于當時的市場環境條件,公允價值計量被限制和回避以降低對會計信息的疑慮,增強可靠性??上驳氖?,這次準則修訂中增加了對現值的使用。在經濟日益全球化的形勢下,為順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在2006年又將公允價值重新引入多項具體準則中來,實現了同國際準則的接軌。為了更好地發揮會計信息系統的作用,我國在2010年4月又發布了持續趨同路線圖,明確了以后的改革方向是要注重運用公允價值計量。2014 年1月,我國財政部出臺了與IFAS13內容非常相近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并自2014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準則著眼于向投資者提供決策相關的信息,強調兼具真實和公允的信息才更有用。

從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的歷程來看,歷史成本計量的環境不適應性是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誘因,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是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重要約束條件,財務報告目標的決策有用觀是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適宜環境。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持續趨同,在積極引入國際優秀研究成果服務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實務中面臨的困境,積極尋找出路。

二、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的困境

(一)公允價值計量的價值基礎選擇:信息相關性的困境

在界定公允價值時,需要明確公允價值計量的邏輯基礎以及價值基礎?,F在各個制定準則的機構對公允價值的邏輯基礎選擇都定位于市場基礎,關于價值基礎的確定則無論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都爭議較多。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公允價值的確定基于哪種估價規則更為合理,到底該用買入時支付的對價、售出時獲取的價值還是持續使用帶來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二是確定是不是應該在所有準則中采用完全一致的基礎,考慮究竟是在所有具體準則中使用統一的基礎好還是在不同的準則中使用有差異的基礎這種做法更為合理。對買入價格、脫手價格和在用價值這些價值基礎的選擇,實質是何者能提供更相關的信息問題。

我國2014年發布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給出的公允價值定義是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能收到的或者轉讓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這一界定明確了公允價值計量的價值基礎是脫手價格,而且要從市場參與者的立場來判斷和計量公允價值。在公允價值計量實務中,脫手價格與我國廣泛使用的進入價格或現值有明顯的邏輯矛盾,脫手價格與估值技術中成本法也存在矛盾。再看基本準則中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公允價值計量的價值基礎并沒有予以明確。當前,我國在具體準則中存在不一致的基礎,但在公允價值計量準則中又將公允價值界定為市場基礎的脫手價格這個一致的基礎,準則規定的模糊性和內在不一致性造成了實務中在選擇計量的價值基礎時不知該滿足哪個規范的要求,增加了運用的盲目性。計量無疑是財務會計中最最核心的問題,如果對計量基礎這一問題存在疑慮,那么在執行準則的過程中就會出現混亂,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性也將遭到質疑。如何認識公允價值本身的內涵,在我國實務中用什么來衡量公允價值能提供更相關的信息,這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

我國借鑒國際準則把市場基礎的脫手價格認定為公允價值,這一規定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會表現出極大的不適應性,對公允價值計量的價值基礎選擇是我國公允價值計量運用中面臨的重大困境之一。如果要執意將價值基礎唯一確定為脫手價格并嚴格應用于我國實務,那么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的信息相關性將會受到極大損害,這與我國引入公允價值是出于提高信息相關性的初衷是相違背的。

(二)公允價值計量的市場環境約束:信息可靠性的困境

雖然公允價值計量因高度的相關性受到會計界的親睞,但7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國目前對它的應用并不廣泛。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公允價值計量遇到了實務中難以取得公允價值的可靠數據這個瓶頸。要是不能解決數據來源可靠性這一關鍵問題,公允價值的廣泛應用就難以實現?;钴S、成熟的市場環境會給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帶來極大的便利,計量的可靠性也比較高。隨著改革的推進,目前公允價值計量的適用范圍已經不再局限于活躍的市場,非活躍市場條件下同樣可以運用公允價值,但是計量的難度會明顯加大,計量的可靠性也會受到嚴峻挑戰。

我國是兼具新興市場經濟和轉型經濟的國家,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健全,金融市場的規模較小,金融工具的使用并不普遍,部分行業存在壟斷現象,關聯交易普遍存在,不成熟的市場環境決定了公允市價在我國難以取得。而在非活躍的市場環境下,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時會大量選取IFRS13中的第三層次輸入值,在資產評估市場尚不健全的條件下,估值過程無疑會夾雜大量的職業判斷,加上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機會主義傾向,計量過程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可想而知,計量結果的可靠性會大大下降。綜上所述,我國市場環境的不成熟導致了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數據難以取得,市場環境的約束帶來了計量中面臨的困境,低質量的輸入值是削弱公允價值計量可靠性的罪魁禍首,它會降低財務信息的決策有用性。

根據我國2014年發布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公允價值數據來源于活躍市場報價或者通過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計量在新準則中被劃分為三個級次,級次的提出主要是解決其計量的可靠性問題,然而它對計量評估過程中如何判別市場是否活躍、如何確認類似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等這些實際操作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并沒有予以明確,對非活躍市場環境下公允價值計量也僅作出了原則性規定,并沒有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導,這些模糊的規定使得公允價值計量在具體應用中存在過于寬泛的選擇余地以及數據難以具備可驗證性的困擾。盡管我國2014年出臺了獨立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但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問題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公允價值計量準則頒布的重要價值在于它給我們提供了解決可靠性問題的一個重要思路,即要從完善公允

價值計量應用的市場環境入手。

三、改善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的出路

(一)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的價值基礎選擇不應局限于單一的脫手價格

關于公允價值計量的價值基礎,FAS157選擇了脫手價格,并且在準則中保持了統一,在資產或負債的初始確認時也要求按照脫手價格計量。我國在2014年發布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中借鑒了FASB和IASB的做法,指出公允價值的價值基礎為脫手價格?;谖覈壳笆袌霏h境下用脫手價格估計初始計量中的公允價值在現實中是行不通的,而且將現實中廣泛使用的進入價格或現值用脫手價格來描述在邏輯上也是相悖的,我認為我國現階段不應該對公允價值采取單一的價值界定。不管是單一的脫手價值、在用價值還是買入價值,它們在實務運用中都會表現出固有的局限性,更為合理的選擇是區別準則的不同對公允價值有所差異化界定。市場參與者存在與市場參與者不存在這兩種情形下,價值基礎的選擇有所不同會更符合實際,因而更加合理。這種做法雖然會帶來公允價值在具體準則中的有關計量的理論不完全一致的現象,但從我國會計準則的改革歷程來看,修改完善準則通常是為了促進中國經濟和社會更好、更快地發展,準則在理論層面的高質量只應該是一個副產品,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制定財務會計準則更重要的是保證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保證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為了實現會計為經濟管理服務的目標,暫時擱置公允價值界定的一致性是可以理解的。

(二)完善我國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市場環境

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與否同市場環境的完善程度休戚相關,我國是處于轉型時期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市場環境并不完善。我們需要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規范市場公平交易價格形成機制,在企業、物價部門、證券交易所等常常應用公允價值的相關部門之間建立價格發現機制,同時要加強對公允價值計量的監督和保障體系建設。在市場運行過程中要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金融市場及要素市場,引進競爭機制,提高市場價格透明度,加快構建交易活躍并且監管相對完善的市場體系,讓公允價值的獲取更加客觀、可驗證。大力推動資產評估技術的發展,加強會計界與資產評估界的溝通。加快我國市場經濟體系信息化建設,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大容量強時效性的市場信息系統,建立公開化的信息資源平臺,增強公允價值估計所用輸入變量的可驗證性,降低估值過程的主觀性,提高公允價值計量的可靠性,為公允價值計量的廣泛應用創造可能。此外,還要盡快完善適應我國國情的公允價值計量應用指南,確立評判公允價值運用合理性的具體標準,完善對公允價值計量的相關審計制度,嚴厲打擊和懲處違規利用公允價值操縱業績的企業,加強對公允價值計量的全面監督。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準則逐步趨同是一個必然趨勢,同時,我國對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用也需要一個逐步推進和深化的過程。在借鑒國際優秀研究成果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正視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應用中面臨的困境,積極尋找出路,在深刻把握我國新型市場經濟特征的基礎上努力將公允價值的應用中國化。

猜你喜歡
公允實務準則
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需要轉出嗎?
具非線性中立項的二階延遲微分方程的Philos型準則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ICC TA858rev實務應用探討
公允價值影響了銀行杠桿的順周期行為嗎?
基于Canny振蕩抑制準則的改進匹配濾波器
對公允價值計量:CAS 39的思考
學學準則
一圖讀懂《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
ODI實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