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娛樂新聞的社會價值

2015-03-20 00:07徐銘瞳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年9期
關鍵詞:明星娛樂受眾

徐銘瞳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編輯部,吉林長春130012)

娛樂新聞是為了滿足受眾對文化、娛樂等產業信息的需求,在政治、經濟、文化不斷發展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新聞種類。娛樂新聞天然地具有信息的趣味性、多元性等特征,并以輕松、生動的風格和及時、深入的內容廣受歡迎,成為當下傳媒界不可或缺的新聞品種,彰顯出蓬勃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盡管我國娛樂新聞還存在著一些弊病,但其無疑對社會政治經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娛樂新聞映射了社會的發展進程

娛樂新聞在多種社會因素作用下產生并不斷演進,它的發展過程可以映射出不同時期社會大環境的轉變??梢哉f,娛樂新聞順應著時代變遷的腳步,從側面反映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文化新聞還帶有政治宣傳的性質。1956年,《解放日報》轉載越劇演員范瑞娟的《我的丈夫,我的蜜月》一文,一時掀起軒然大波,有些讀者甚至認為《解放日報》出了大問題。這件事情現在看起來似乎不可思議,卻間接反映了當時普遍的政治環境。1957年新華社刊載的文化新聞《“梁山伯”結婚了》,報道了越劇“梁?!敝袃晌恢鹘欠謩e結婚的消息,通過描述文藝工作者在解放前后不同的生活境遇來褒揚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同尋常的政治價值。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娛樂新聞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早期的娛樂新聞帶有一種穩重、傳統的氣息,如《中國“第一嫂”的家庭生活——銀幕下的王馥荔》《他們在“路漫漫”中相愛——金鑫與黃梅瑩的故事》。這些標題不溫不火,不像現在的娛樂新聞以驚爆式的字眼來奪人眼球。

進入90年代后,娛樂新聞向多元化發展。新聞的報道范疇開始擴大,除了正常的藝界活動報道和明星生活外,娛樂新聞開始走向“細節化”和“隱私化”,明星的瑣事和隱私越來越成為媒體的“寵兒”,同時新聞的表現開始偏向獨特、懸念、煽情,盡可能以“不一般”來達到吸引受眾的目的,如《林志玲師妹白歆惠與“籃球帥哥”交往》《我的亡友康晉榮:男人劈吧劈吧不是罪》等。

這種演進是中國政治、經濟循序漸進的轉變過程的反映。伴隨著中國社會的轉型,高強度的社會政治色彩開始淡化,經濟逐步發展,社會走向開放。大眾文化在此時飛速發展,與媒體形成依存關系。娛樂新聞的開放和演進契合了社會經濟和心理的發展,滿足了人們最基本的信息、消遣和緩解壓力的需要。

二、娛樂新聞滿足了受眾多層次的信息需求

(一)滿足受眾獲取娛樂信息的需求

使用與滿足是媒體進行信息傳遞時首先要遵循的原則。娛樂新聞的特征決定了它必然滿足受眾對娛樂的最基本的信息需求。20世紀90年代后,社會的整體轉型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文化趣味,大眾文化工業的崛起喚醒了人們對娛樂的強烈需求。這種需求并不是嚴肅的,它更多地具有娛樂、消遣的味道,可以為人們帶來一定的精神樂趣。

CBS(美國哥倫畢業廣播公司)著名主持人丹·拉瑟如此描述這種趣味性的信息需求:設想在一天結束時,兩位家庭主婦倚在后院的籬笆上聊天時會討論的話題,是英阿??颂m群島之戰,還是中東戰爭,亦或是英國黛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拉瑟認為,皇太子的消息毫無疑問會更多地引起人們的興趣,他稱之為“后院籬笆原則”,意即更能引起廣泛興趣的是沒有政治、戰爭等內容的軟新聞。

遠在英國的皇太子也許并不能引起我國人民太大的關注,但代表了大眾文化主體的明星成為人們閑暇之余關注的焦點。人們渴望知道明星們的一舉一動,意圖籍此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并為自己增加社交話題。這種需求是淺顯的,不需要媒體作更多的深入采訪,也無需在語言表述上下太大功夫。只要實現最快速、最直觀的了解,便可以達到傳播效果。很明顯,娛樂新聞完全符合受眾的這一需求傾向。它以活潑、輕松的語言風格、涉獵龐雜的報道內容為受眾提供了一道又一道及時可口的信息大餐。

(二)實現自我幻想與自我滿足

心理學認為,激烈的社會競爭會使人們的神經長時間處于緊張壓抑的狀態,并在互相比較中產生自卑或者不滿情緒。不論現實生活如何,人們的內心深處總是有著強烈的遺憾感和缺失感,并企圖通過不同的方式(如自我幻想與自我滿足)去彌補這種缺憾,以達到內心的安慰和滿足,作為自己詮釋社會角色、顯示社會地位的資本和依靠。

對于大眾而言,公眾人物尤其是文化娛樂明星具有顯而易見的被認知度,即使他們與受眾有著巨大的空間和身份上的差異,即使他們可能永遠不會與普通受眾產生任何生活上的交集,在大眾的心目里,他們仍是最為親近的,比政治、經濟領域的公眾人物有著更加觸手可及的親切感。這樣的心理背景為受眾對明星生活的想象和虛擬介入提供了基礎。而娛樂新聞主體本身的獨特性使其在實現受眾的自我幻想和自我滿足方面具有微妙且不可忽視的力量。娛樂新聞比任何其他種類的新聞都更能夠頻繁、親密地接觸明星,因此娛樂新聞無意卻必然地實現了受眾更高層次心理需求的滿足。

1.實現受眾的自我幻想

受眾青睞明星,渴望貼近明星,甚至希望與他們成為朋友、戀人或親人。然而由于身份的懸殊、距離的遙遠,這樣的期待對于大多數受眾來說無異于鏡花水月,因此依靠自我幻想來尋求心理滿足就成為“追星族”最常用的方法。媒體提供的擬態環境是受眾實現自我幻想的信息基礎。媒體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報道,在受眾心中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相對符合受眾期待值的娛樂界的虛擬環境,受眾從中獲取明星的信息,并以此信息為線索進行自我幻想的營造。受眾對明星的崇拜、愛戀情感雖然有些遙不可及,并且終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偶像的誕生而結束,但它充分滿足了普通人對完美愛情、耀眼生活的渴望,分散了人們對結構不平等和無意義生存等痛苦事實的注意力,填補了現實生活的空虛,這種精神的力量是其他任何一種新聞都無法賦予的。

2.實現受眾的自我滿足

有學者指出,媒體的力量不斷深入滲透,可分為三個層次:外部信息服務于受眾的認知層面,它喚起人們的知覺和記憶系統,增加知識量儲備并改變知識結構;作用于人們的觀念或價值體系而引起情緒或感情的變化,屬于心理和態度層面上的效果;當心理和態度的變化進一步演進并形成價值觀念的改變時,媒體的力量便會通過人們的言行表現出來,形成行動層面的效果。

媒體對明星的宣傳縱然是多元的,但由于個體之間的差異,每個報道對象必然有區別于其他人的特點,這個與眾不同之處便是媒體的報道重點。例如,劉德華的踏實勤奮、王菲的特立獨行,都是經過媒體長年累月大篇幅的報道后形成的特定印象,這些特質未必能涵蓋明星的全部特點,其他人身上也未必就不具有這些特質,但通過媒體的宣傳后,這些特點便成了特定對象獨一無二的標識。受眾出于對明星的喜愛和崇拜,把這些特質作為自身的目標,希望以此變得與明星同等,甚至希望以此實現追星的夢想。

世俗觀念認為追星是年輕人膚淺而沖動的行為,而網絡上隨意摘抄的文字則顯示專注于明星工作的新聞報道同樣會對受眾產生行為上的影響。許多從事藝術工作的人便是被新聞報道中明星對藝術創作的全情投入所感染,繼而產生了同樣的理想追求,投身于藝術領域。2005年通過《超級女聲》而迅速走紅樂壇的周筆暢坦言,自己正是因為對臺灣藝人陶喆的崇拜,才萌生進入演藝圈的心態。而臺灣當紅歌手周杰倫小時候的偶像是李小龍,他在許多音樂作品中都表現出了對偶像的尊敬和中國功夫的熱愛,如《雙截棍》《霍元甲》等。

由此可見,當娛樂新聞本著積極、健康的心態更多地關注明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時,來自于明星的導向力要比板著面孔的說教更有效。

3.影響社會道德的建設

由于新聞主體(明星)與受眾心理的接近性,娛樂新聞在實現受眾的自我滿足之余,對其社會道德觀念的構建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目前媒體對明星參與慈善活動的報道越來越多,這其中當然有宣傳的成分,但借助明星的社會影響力來提倡社會公益,對呼喚大眾道德、建立和諧社會裨益良多。媒體報道明星公益慈善活動,明星因此塑造正面積極的形象,獲得更多受眾的喜愛;受眾因欣賞、愛慕明星而參與或效仿其行為,進而形成內心滿足與認可,這一良性循環對媒體、明星、受眾和社會都是有極大裨益的。

三、娛樂新聞促使媒體觀念發生轉變

20世紀80年代末期,媒體開始被推向市場,陸續轉向企業化管理,這是娛樂新聞產生的因素之一,而娛樂新聞的發展加速了媒體市場化進程的腳步。通過對娛樂新聞這一新生新聞品種的實踐,媒體逐漸認識到了信息產品的商品價值屬性,明確了新聞產業的服務屬性,發掘自身娛樂功能、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成為媒體首要關注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媒體的許多傳統理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

(一)重新看待傳統新聞價值觀

娛樂新聞的特殊性使媒體對新聞價值的衡量標準有所變化。依據傳統的新聞學理念,作為事實的信息是否具備“時效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和趣味性”是新聞選擇的重要標準,一個事實所具備的價值因素越多、分量越重,越容易成為新聞。因此,對于政治新聞而言,本國領導人在國內重工業基地的考察要比國外某政府官員的巡回公開演講有機會登上報紙的頭版;而對于社會新聞而言,當地小區里的連環盜竊事件也較外地城市的鮮花展覽更容易引起人們的討論。

在媒體在處理娛樂新聞時,傳統的新聞衡量標準被重新考量,趣味性被無限放大,成為娛樂新聞的首要選擇標準。對于大眾而言,明星自身也是一道充滿魅力的彩虹,媒體不需費太大的力氣便可以輕易吸引人們的眼球。受強烈的欲知心理驅使,人們更關心的不再是明星的工作,而是其生活信息。因此,媒體必須提供給受眾一些令他們更具有心理接近感、更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趣味性的選擇,也因此形成了娛樂新聞獨特的價值標準。

(二)注重媒體的娛樂功能

在傳播“三功能”說的基礎之上,美國學者賴特提出了大眾傳播的第四個社會功能:娛樂功能。他認為,大眾傳播的目的并不都是務實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為了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更高需求,例如文學的、藝術的、消遣性的內容等。娛樂功能是傳播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最為受眾所接納賞識的功能。

娛樂功能是媒體天然具有的功能,然而由于早期政治、文化因素的影響,我國媒體的娛樂功能一直沒能得到重視。我國娛樂新聞的演進對大眾傳媒和文化建設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對于文化藝術創作,早就有人提出過“無害論”,即文藝作品不一定非要有益,只要無害就行。在把大眾傳媒作為宣傳工具以及要求“寓教于樂”的年代,這種提法一直受到批判。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受眾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文娛產業具有存在的絕對合理性,是應該提倡、推廣和保護的,媒介的職能必須要能夠適應這種信息需求的不斷深入和演變。娛樂新聞應運而生,并為這種合理性的享樂提供了依托。沒有任何一種新聞品種能夠像娛樂新聞這樣正視大眾世俗的社會生活,關注生活中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的一面,并以通俗、生動的特點滿足受眾娛樂消遣的需求。

四、促進相關產業的經濟發展

娛樂新聞與生俱來地具備促進娛樂產業經濟發展的功能屬性,并以此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經濟增長。文化娛樂界是時尚的引路先鋒,明星則是時尚的最好代言人。娛樂新聞關注明星,有意無意地通過生活習慣和細節的描寫,傳播與普通受眾全然不同的生活狀態。這種價值觀的引領潛移默化地給明星的追慕者們帶來了這樣的信息:認同明星的生活并以此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享受時尚。

一篇細致入微、充滿暗示的報道總是會引起人們對明星生活的向往和羨慕,明星推薦的食物、服飾等生活態度經過媒體的報道往往會成為生活指南式的觀點,明星參與的影視劇、音樂、圖書、代言的產品更成為Fans追捧的對象,在媒體“造星”“捧星”的工程中,與此相關的經濟產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各大城市廣告投放排行中,娛樂產品總是名列前茅,充分印證了“明星效應”。

五、結語

娛樂新聞的存在有深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催生于受眾對信息多層次、多元化的需求,興盛于社會、文化的大發展、大進步時代,體現著轉型期民眾的價值觀念、道德意識及生活態度的多元性、多變性。它對世俗生活的張揚,滿足了受眾的娛樂休閑需求,成為人們緩解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和競爭壓力的途徑;它提供感性的形象和即時的愉悅,這恰好與現代人的心理需求和對生活的直觀感受相契合;它舒緩著現實生活給人們帶來的沉重壓力,獲得了廣泛的認同。

與國外的娛樂產業相比,我國的文化娛樂產業起步較晚,娛樂新聞也正在實踐中摸索前行,或許也經歷了很多迷惘和挫折,但并不能因此否認其存在的巨大社會價值。相信在不斷的理論探索下,娛樂新聞終將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1]高杰.擬態環境下娛樂新聞的價值取向[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3.

[2]郝雨,宮文婷.近十年來我國娛樂新聞研究綜述[J].當代傳播,2009(6):10-14.

[3]王一嵐.新媒體環境下黨報娛樂新聞的價值導向[J].傳媒,2014(1):42-43.

[4]阿爾伯特·格雷柯.媒體與娛樂產業[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5]戴維·莫利.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猜你喜歡
明星娛樂受眾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明星們愛用什么健身APP
扒一扒明星們的
娛樂眼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電視節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
娛樂眼
娛樂眼
娛樂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