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語

2015-03-20 13:10朝戈金
關鍵詞:口頭書寫文字

口頭傳統研究

開欄語

對“口頭傳統”展開討論,并通過開辦專欄推出系列學理性思考,究竟是基于什么考慮呢?究其大端,有如下理由:

第一,口頭傳統分布極為廣泛。人類的信息傳遞主要依賴兩個技術:口承和書寫。相對于口耳相傳的方式,書寫的方式是后起的,歷史相當短,最多只有幾千年歷史,而且是從語言中發展起來的,是“第二性”的??陬^傳承的歷史,按照不少科學家的看法,至少超過10萬年,而且是一種古老常新的信息技術。今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人們,總共講著幾千種語言,文字的數量則比較有限,廣泛使用的文字數量更少。中國的情況也類似。根據語言學家中最保守一派的統計,也有80多種語言,其中真正通行本民族文字的,只有十來個。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基本事實:口頭傳承普遍,書寫傳承有限,中外皆然。

第二,口頭傳統長期被忽視,當下應予校正。文字的發明和使用,助推了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于是,就有人從信息技術的角度,把人類社會分為“文字社會”和“無文字社會”。由于掌握文字往往需要長期的學習,于是在歷史上,文字的使用常常成為少數社會精英的專利。對文字的膜拜,成為常見的現象。后來發展起來的教育體系,也主要以抄本、刻本和印本上承載的知識為核心,這就加劇了講書本知識神圣化的趨勢。廣大民眾中長期口耳相傳的知識,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重書面輕口傳,重精英輕民間,重上層輕底層,就成了現代知識體系的一般傾向。這種格局直到20世紀中葉知識界展開“口承與書寫”的大論戰,才有所改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力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從國際層面糾偏的努力。

第三,口頭傳統的研究,在國外已經開展多年。早在1986年,有個學術半年刊在美國創立,名叫《口頭傳統》(OralTradition)。它的出現,標志著一個新的人文學術領域,正式走到前臺。美國學者朱姆沃爾特曾總結說,口頭傳統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和19世紀,德國的赫爾德和格林兄弟,芬蘭的倫洛特,挪威的阿斯比約森等人,是該方向上的先行者和探路者。20世紀中葉爆發的“口承與書寫”的論戰,直接推動了關于口頭傳統的歷史、屬性、特征、功能等等的更深入的討論。后來一些相當重要的著作,如《書寫之前》(BeforeWriting),《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語詞的技術化》(OralityandLiteracy:theTechnologizingoftheWord),《口頭傳統與英特網:思維通道》(OralTraditionandtheInternet:PathwaysoftheMind)都成為代表性著述??陬^傳統的研究,涉及思維規律、信息技術、語詞藝術等諸多領域,其影響力也是多向度的。僅就中國的民間文學研究領域而言,學術格局和理路,都在其作用下發生著改變。

第四,口頭傳統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有一席之地?!犊陬^傳統教程》(TeachingOralTraditions)這部編著統計了近年在美國高等教育機構中開設口頭傳統課程的情況,在這部厚達540頁的“教程”中,我們看到在全美大學中講授與口頭傳統相關課程的,涉及許多科系和專業,如英語、外語、民俗學、人類學、宗教學、歷史學等等。其中,下述幾個方向的課程應特別引起我們的注意:口頭與書寫文化的理論、一般民俗學理論、民俗與文學關系、非洲口頭傳統、美洲口頭傳統、圣經研究、英語傳統、古典學、言語和故事講述、婦女研究等??梢?,口頭傳統作為一個重要的學術方向,得到了人文學界諸多領域的廣泛重視和積極響應。

第五,口頭傳統的研究對其他學科的影響與日俱隆。生發自口頭傳統研究的理論、方法論、技術路線等,對相鄰學科的影響力正在顯現。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詩經、新樂府、寶卷、變文等的研究,出現借鑒口頭傳統研究的成果。在民族音樂學、曲藝、民間美術等領域,參考口頭傳統研究的成果也日漸增多??鐚W科的影響力,表明口頭傳統研究的闡釋力和生命力。

總之,口頭傳統研究具有長線發展的潛質。對外,可以在口頭傳統研究的旗幟下,展開更多層次的國際學術對話;對內,口頭傳統研究所涉獵的話題極為廣闊,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其前沿屬性和跨學科特點,賦予這個學術方向很大的生長空間。

正是基于以上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的口頭傳統研究中心與《貴州民族大學學報》一拍即合,愿意攜手推動口頭傳統的發展。

———朝戈金(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

猜你喜歡
口頭書寫文字
Unwritten 尚未書寫
文字的前世今生
用什么書寫呢?
熱愛與堅持
如何寫口頭通知
當我在文字中投宿
口頭傳統所敘述的土爾扈特遷徙史
離婚起訴書寫好之后
口頭傳統新傳承人的自我認同與社會認同
——新一代江格爾奇為例
書寫春天的“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