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士職業性危害的自我防護

2015-03-20 05:17王海燕徐顏輝吳紅杜含彭丹
醫學信息 2015年7期
關鍵詞:職業危害護理人員

王海燕 徐顏輝 吳紅 杜含 彭丹

摘要:探討護士職業的危害及防護措施,針對職業危害因素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提高護士的防范能力,加強職業防范意識,減少各項損失,保證護士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自我防護;護理人員;職業危害

隨著近年來人類病菌的改變及現代化儀器的使用,使得臨床護士的職業危害病因更加復雜,多樣化,現代醫學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的化學物質及高科技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各種手術的普遍開展,艾滋?。ˋIDS)和乙肝病例的增多,給醫院的臨床工作帶來了挑戰。護理人員由于其工作的性質,護士作為醫院護理工作的直接參與者,因工作環境,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執行各種護理操作,處理各種被污染的物品,受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很多。常暴露與職業危害中。給患者帶來院內感染的潛在危險因素,因此加強護士職業安全防范尤為重要。為了將各種危害因素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保障護士的身體健康,護理人員應通過各種渠道的學習,接受更多的教育,對各種危害有一定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加強自身防護。因此,加強自身防護,重視感染管理,是預防職業性損傷的關鍵。

1對病區空氣污染的自身防護

醫院是空氣污染相對嚴重的地方,病毒和細菌就像是無形的殺手,時刻威脅著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因一般的傳染是通過呼吸道傳染,通過飛沫感染的,醫院除了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還要定期進行空氣消毒?;瘜W污染物的損害效應決定于它的特征、化學結構、濃度和人體接觸的時間,而大氣中經常有多種有害物質的混合性污染,最常見的是有害物質的毒性相加現象,低濃度的污染物質長期地作用于人體會產生慢性的遠期效應,這種效應往往不易被人注意,而且難以鑒別。護士要戴好口罩,口罩的使用與保存如果不正確,不僅起不到保護作用,病毒、細菌等還會隨呼吸運動進入體內。使用口罩須注意:①戴口罩時口罩上緣在距下眼瞼1 cm處,口罩下緣要包住下巴,口罩四周遮掩嚴密;②不戴時應將貼臉部的一面疊于內側放置在無菌袋中,可以用使用過的一次性輸液器的包裝袋作為無菌袋;③口罩使用4~8 h更換1次;④如果工作條件允許,提倡使用一次性口罩,4 h更換1次,用畢丟入污物桶內。

2對針刺傷的自我防護及預防

防止針頭各種銳器刺傷的發生,增強護士職業防護意識:醫院護理管理者應加強防護教育,早期干預,提供預防知識信息,建立良好的防護意識,可避免職業損傷的發生。針刺傷是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職業性傷害,是一種皮膚深部的意外傷害,具有潛在的感染危險,如注射器針頭、縫針、各種穿刺針、手術刀等造成的意外傷害。我院實習生在實習期間發生銳器損傷的占94.3%,被污染物刺傷的占35.62%;傳染科護理人員針刺傷發生率為89.7%。因此,護士在操作中應牢固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如打開玻璃安瓿時,用紗布墊于安瓿與手指之間,用力均勻;對各類針頭、刀片等利器,使用后應裝入堅固不滲漏的容器內集中儲存處理;用過的注射器要及時處理,不要留在治療臺或桌子上避免刺傷他人;手持針頭和銳器時不要對著他人,針頭不要丟在一般垃圾桶內。安全正確的使用針頭和銳器盒,禁止雙手回套針帽及用手分離污染過的針頭和注射器,制定和完善銳器傷的防護措施。針刺刀傷口的應急處理:立即擠出傷口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水沖洗傷口,再用2%~5%碘酊消毒,不脫碘;必要時進行傳染病??品矫娴奶幚?。如疑有特異性感染時上報醫院感染科處理,必要時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做到早期預防。

3護士對血液、體液傳染的防護

護士是最容易接觸患者血液和體液的人群,而且多為高度危險性接觸。護士如被各種銳器刺傷后,接觸到含病毒濃度高的血液、體液時,只需0.004ml帶乙肝病毒的血液就足以使護士感染。因此,護士在操作中應牢固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如打開玻璃安剖時,用棉球墊于安剖與手指之間,用力均勻適當;對各類針頭、刀片等利器,使用后應裝入堅固不滲漏的容器內集中儲存處理;為患者使用過的利器,在傳遞中應用金屬容器盛放傳遞等。另外,患者的血液或體液不慎飛濺到眼中,應立即用消毒滴眼液做好清洗和保護,工作服或各種私有物品染上患者血液或體液時,應及時用3%過氧化氫溶液消毒并除去血漬。

4對接觸性感染的防護

護士在為患者做晨間護理、換藥、輸液、注射等操作時,手被污染的機會很多。在護士配藥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常規執行操作,戴口罩,手套穿防護服配藥,防止藥物進入人體,減少不必要的接觸。有戴手套習慣的醫務人員其皮膚粘膜被醫療器械損傷和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的機會均明顯小于不戴手套者,表明戴手套能減少皮膚接觸血液次數,并且不增加皮膚損傷。針刺入手套,通過有彈性的兩層橡膠手套,再刺入皮膚,其感染率僅為0.20%~0.25%。故戴兩雙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洗手對預防院內感染極為重要。肥皂和流水洗手是經典、經濟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洗手的目的是為了清除手上的病原微生物,切斷通過手傳播感染性疾病的途徑。每個護士都應該了解洗手的正確方法,洗手時間應在10 min以上,注意克服不良習慣(如用洗凈的手觸摸水龍頭或洗完手后在工作服上擦拭等)。另外護士自己的私有物品,如工作服、工作帽及護士鞋都應洗刷消毒1~2次/w,工作服兜里的醫用筆、辦公鑰匙以及手表、工作卡等都應用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d。

5心理危害的防護

護士健康水平與工作風險有關,由于護理人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出一點差錯,工作三班倒,不能及時得到休息,長期處于睡眠不足,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中和超負荷的工作壓力下,使得護理人員常常抵抗力,記憶力下降。因為護理專業在社會中不被重視,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同時也會產生很多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精神緊張、焦慮煩燥等。工作人員自我保護除了有過硬的業務素質要求外,還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矯正一般職業性緊張,預防過久站立及走動產生的危害,設法改善站立和走動的強制體位,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勢和習慣。

6加強護理人員預防感染的教育

護理人員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強調洗手意識,護理人員的手在操作過程中,極易被病原菌污染,但很多護士都不注意在操作前后洗手,通過手造成環境,物品的污染和患者的感染。因此要加強教育,對新護士,因加強預防感染的教育的基本技術操作訓練。

總之由于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勞動強度大,面臨各種危害在所難免,護理工作中一定要規范操作,加強自身防護,確保護士的身心健康。職業安全是近年來醫護人員越來越關注的話題,患者需要一個良好的醫療護理環境,同樣,醫護人員也只有在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中,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左艷芳,黃春霞,張集建,等.手術室空氣污染調查及對策[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3,12(4):317.

[2]黃荷銀.護理人員的危害及自我防護[J].醫學信息,2014,2.

編輯/張燕

猜你喜歡
職業危害護理人員
淺談護理人員的壓力來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介入手術室護士職業危害因素分析及防護措施
護理人員在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的作用觀察
平衡計分卡在手術室護理人員績效考核中的應用價值
在醫院編外護理人員中推行人事代理擇優同工同酬的研究
護理人員心理健康探析與應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