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山地化”:南方農耕民族生計研究
——云南石屏縣麻栗樹村花腰彝個案

2015-03-22 09:11谷家榮
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栗樹生計農耕

谷家榮,段 雁

(1.云南師范大學 哲學與政法學院;2.云南師范大學 人事處,云南 昆明 650500)

“去山地化”:南方農耕民族生計研究
——云南石屏縣麻栗樹村花腰彝個案

谷家榮1,段 雁2

(1.云南師范大學 哲學與政法學院;2.云南師范大學 人事處,云南 昆明 650500)

云南石屏麻栗樹村花腰彝是典型的農耕民族,村民傳統的生計方式具有顯明的山地化特征。人口不頻繁流動時期,村民根據客觀的物理條件,創造出一整套完全適合于地域空間的山地農耕方式。20世紀80年代后,伴隨國家文明化進程和科技下鄉,麻栗樹花腰彝開始“跳農門”。在經濟理性成為村民主體意識的情況下,村民逐漸轉型發展一些附帶技術含量的技能,各種能增加家庭經濟收入的新興副業于是進入村民生活,復合生業結構漸而成為花腰彝現代背景下的主要生計方式。

花腰彝;生計方式;去山地化

邊疆民族任何意義上的生計方式基本都是其特定物理環境作用下的產物。本質上講,生計方式本就是文化主體基于其特定的生居空間所創造出來適合于地域特性的一套系統的生業模式。也即,特殊的自然地緣條件決定和塑造出文化主體的生業意志和策略,它是文化主體生業意志和生業策略的重要塑造力。其實,正是由于西南地區特殊自然物理空間的多重塑造,完整系統的南方山地民族才得以呈現出特點鮮明的生計方式。作為典型的南方山地農耕民族,花腰彝在其特有的地緣空間作用下,曾經創造出一套完全適宜的山地農耕方式,只是隨著文明化發展進程,村民開始“跳農門”,更多的副業成為人們的生計內容。

一、“山地農耕”:花腰彝的傳統生計

麻栗樹是云南石屏縣龍武鎮一個典型的花腰彝村寨。麻栗樹特殊的地緣條件,使村民一直以來都以傳統的農業種植為主要生計方式,“農本”屬性是村民主要的象征和表述。問卷調查顯示,村民“在家務農”人口占61%,村干部和教師兩類非農人口只有11%,還沒有外出打工群體占12%。麻栗樹村有余、普兩個大姓。過去,村民在遵照“同族三代不婚”的婚配原則下,通婚范圍均局限于本族群體。石屏縣境內主要有漢、彝、傣、哈尼、回族等多種民族。20世紀80年代,隨著麻栗樹村經濟發展,青年人社會交往擴大,人們的通婚范圍逐漸擴大到其他民族,因此現在的麻栗樹村已經開始有傣、漢和哈尼等其他民族。當然,這部分人主要是麻栗樹男青年從外村娶回家里的媳婦,也有部分是到該村上門的女婿,但完全都是農業人口。有幾個是非農戶口的人,但夫妻雙方均在外地工作。

農耕是花腰彝主要的傳統生計方式。當地人們的生產勞作工具有犁頭、耙、鋤、鐮刀、砍刀和斧子等。通常,村民從集市上把犁頭買回,選用上好的木頭制做犁架,配上耕牛使用。鐵耙用來平整田地,鐵齒在集市上購買,木架用杉木制作,扶手高2米,鐵齒長30厘米,每排5、6、7齒不等,一般有4排。鐮刀用于割埂草,收割農作物用。它和砍刀、斧子一樣,使用比較廣泛。鋤頭主要用來鋤草或挖地。木倉是花腰彝貯藏谷、玉米、蕎、麥等糧食最主要的工具,常用木條和木板在耳房上順墻打建的木柜子。家里客人多的時候,主人家還時常在木倉上鋪上床,供客人休息。麻栗樹花腰彝并不會冶鐵鑄造這些生產工具,多半都是從外地商販手中購買。

花腰彝過去常以物易物的貿易方式。人們常用包谷、小麥、各種豆類、蕎類到龍武街上與外地小商販交換面條、米線食品以及各種農業種植所需的生產工具。那個時候,村民常用“升”、“斗”、“等子”來計量買賣或者說交換物品?!吧痹跐h族地區通常也叫“半升”。面寬21×21厘米,高15厘米,底寬26×26厘米;“斗”的面寬38厘米,高30厘米,底寬30×30厘米;“等子”是主要用來稱金、銀、大煙的老稱,刻度比較精細,一般16兩等于現在的一市斤。直至20世紀80年代,麻栗樹村還有一些花腰彝用農副產品交換黑白電視、化肥、農藥等生產生活物資。當然,這個時候,由于地方經濟社會也得到發展,花腰彝很多時候都使用“標準稱”來計量所交換的物品。那些常到龍武鎮做買賣的人多是峨山縣、個舊市、蒙自縣、石屏縣的漢族。他們常從城里低價買回這些鐵制農具,輪流在周邊集市銷售。有錢的人可以用錢向他們買,沒有錢的人也可以直接用農產品和他們交換。他們將收集起來的農產品集中起來,搭車再運到城里銷售,從買賣差價中賺取利潤,花腰彝不免受盤剝。

麻栗樹花腰彝種植水田和旱地。耕牛是勞作不可缺少的,家庭條件好的多養一頭,較差的幾家人合養一頭。土地承包到戶的年代,由于人口相對較少,麻栗樹村民僅需種植村前的水田就能維持家庭生活。當然,村民在水田中種植水稻,離不開水牛,黃牛是不能下水田耕地的。所以,那個年代,村民普遍都養水牛。家里一旦有點余錢,家人都要想辦法到集市上買一頭水牛來養。村寨后面有寬闊的山場,村民常常將牛趕到后面的山場里放養。如果天氣炎熱,中午的時候便牽到村前的小河里降暑。后來,隨著人口增加,一些村民便在村后開墾荒地種植玉米、小麥等其他旱地農作物,這樣麻栗樹村逐漸有人開始飼養黃牛來耕地。但總體上,麻栗樹村民飼養的水牛數量還是高于黃牛數量。據問卷調查顯示,在麻栗樹村,70%的農戶家里養水牛,而只有30%的人家養黃牛。平時,可以采糞,為農業種植積蓄肥料。農忙時,村民搶收忙種時就離不開它們。一些沒有飼養牛的家庭,必須等到村民種植結束后,才有機會借別人家的牛耕種,錯過農業種植的好季節,常常影響農業收成。村民除了養牛之外,還普遍養馬。過去,村民種莊稼還需要向國家繳納公益糧,由于麻栗樹村的道路交通極為不便,麻栗樹村民幾乎家家養馬。平時,用騾馬馱柴,馱糞,農忙時節,田地里收割的莊稼都用騾馬搬運回來。莊稼收成,上交國家公益糧的時候,除一部分人用肩挑之外,多數村民都用騾馬馱糧。大家一般會在逢趕集的日子出門,將需要上交的糧食馱運到龍武后,把騾馬拉到樹林陰涼處,找一棵碗口粗的樹木栓住,丟一些草類、蘿卜葉子等青料給騾馬吃著,自己再去街上購買家庭日常用品。

二、“跳農門”:花腰彝的轉型生計

過去,由于村民種植傳統農作物,并且農業生產技術比較低下,因而有限的土地并未得到有效利用。20世紀90年代以后尤其是21世紀初年,當地政府更加重視提高農民的科技知識。2006年,龍武鎮把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作為重點工作,啟動“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項目。2006年3月,共投入資金21.4萬元,對全鎮860名農民工進行培訓,培訓對象轉移就業達到70%。2008年,龍武鎮轉移辦牽頭組織學員按照《農民務工培訓讀本》,舉辦7期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培訓,共培訓農民工1000多人。農科站的科技人員親自帶領村民進行白蘿卜、水稻、馬鈴薯引種試驗示范種植。2006年,龍武鎮按節令進行移栽,完成74.5萬公斤的烤煙收購,實現產值896.4萬元。大春糧食生產穩中有升,完成大春種植面積18340畝,其中,水稻8460畝、玉米4020畝、其它雜糧5860畝,今年糧食總產693.3萬公斤。糧食生產效益明顯,糧食產量同比增長2.4%。2007年,龍武鎮先后召開38次專題會議,舉辦業務培訓16期,受訓達100人/次,抽調20工作人員,積極穩妥地解決了伴隨補換發工作出現的912件土地承包糾紛,把大量的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2008年8月,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5400本,占應發放數的98%。村民土地承包經營的信心更加堅定。龍武農科站與各村委會干部和科技員,帶領村民搞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廣應用“配方施肥”4.27萬畝。新農村指導員還利用廣播、黑板報、現場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培訓,對示范戶和重點戶定點培訓10場512人次,發放配方施肥建議卡5000余份。很多農民改變偏施、重施、表施氮肥,不施或少施鉀肥,忽視氮、磷、鉀配合及農家肥施用的不良做法,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施用量,降低農業污染源。

表1 農業生產中的問題

經濟社會發展使村民不再像過去那樣盲目發展農業種植。據上表問卷調查顯示,農業生產中麻栗樹村民多數認為“資金不足”,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占30.4%。隨著人口的增長,村莊規模與過去相比有明顯擴張。照常理,土地的有限性與人口的增長性之間必定會表現出非常嚴重的矛盾性,但人地矛盾并未催生另類的文化特質,認為“人口增長”導致土地相對減少的人僅占9.3%,認為勞動力不足的卻為21.6%。其實,早在解放初期,麻栗樹村就有人外出打工。但那時,大部分人都到云南個舊錫礦上做重體力活。村民余家祿16歲到通??h一家染布行打工,后到個舊礦山打工。這些外出打工的人,社會交往擴大,結交社會各地朋友,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意識較為強烈。問卷調查顯示,麻栗樹村外出務工人員對外出務工持“掙錢多、生活好、見世面”觀點的人分別占39%、26%和31%。因此,人口增加和農業勞動力反而減少的現象主要是人口外向型流動和村民多元化創業所導致的結果。據問卷調查,麻栗樹村民和其他民族“有些往來”和“有些朋友”分別占52%和36%。新世紀以來,麻栗樹花腰彝走出傳統農業種植方式,積極發展畜牧業。村民辛勤耕作,因地制宜地開墾出許多荒地,種植水稻、蘿卜、玉米、小麥、黃豆、花生、葵花子、核桃、土豆、青菜、辣椒、南瓜、番茄等農業經濟作物,生計方式發生明顯變化。同時,國家為鼓勵農民多種地,不但取消農民種地需要上交公糧的政策,而且還通過種糧補貼的形式,鼓勵農民種地。2008年,龍武鎮種糧補貼受惠農民達5491戶2萬多人,水稻和玉米種糧補貼累計達22.6萬人。同時,地方政府加強退耕還林的管護和復查工作,順利兌現4483.9畝退耕還林地2005年度的補助款116.88萬元,國家通過惠農政策給予農業幫扶,村民從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中“跳農門”,更加合理地使用土地資源。

三、復合生業結構:花腰彝的現代生計

時下,多元化副業在麻栗樹村呈普遍化發展趨勢。男人們多擅長木活,農閑時加工各種木床、木柜、木凳、木瓢、木盆、木鹽舂、木桶、木鍋蓋和木甑等生活用具,深受外地人喜歡。每逢集市,龍武小鎮上都有外地來批量購買這些地方特色商品的小商人。由于有經濟甜頭,很多村民于是都轉行從事做手工,人們還用稻草編織草席、草鞋、草凳等,用竹子編織籃子、簸箕、背籮、糞箕、笆籠、拉扒等。村里還出現完全脫離土地專門從事糖業加工的農民群體。

表2 村民家庭收入來源

社會職業的多樣化不僅使家庭收入來源呈多樣,而且農業收入還呈下降態勢。問卷調查顯示,麻栗樹村民的經濟收入也發生了重要變化:農業、手工業、商業、本地打工、外地打工、工資及其他收入,分別為15.4%、18.3%、11.8%、15.2%、13.5%、15%和7.9%的比例。家庭收入來源多元化,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使麻栗樹村民的家庭經濟支出結構也發生很大變化。過去,麻栗樹村民以種植玉米等農作物為維持家庭生活的時期,村民投資在購買生產資料方面的經濟支出占有相對大的比重。而現在,麻栗樹村民所有的家庭經濟支出中,“投資經營”占16.7%。

表3 村民擁有的日常生活用品

村民日常家庭生活用品發生很大變化。20世紀50年代,收音機和錄音機是村民獲取國家和地方社會信息的主要手段,那個時候擁有收音機的村民占有很大比例。一些家庭在出嫁女孩的時候,還會特意備辦這些東西作為嫁妝。20世紀80年代,黑白電視進入村民家庭并逐漸取代收音機和錄音機。90年代,彩色電視機又取代黑白電視。所以,問卷調查顯示,現在的麻栗樹村有收音機和錄音機都僅占0.4%的較小比例。一些過去只有城市人才能使用得起的電磁爐、電飯煲、洗衣機等進入村民家庭。其中,電飯煲和電磁爐還分別占13.1%和12.8%的高比例;擁有電視和固定電話的人家分別占37.4%和33.9%;有移動電話的人更多,年輕人基本上人人都有手機。

村民在副業生產中不斷總結經驗和解決新面臨的問題。問卷調查顯示,麻栗樹村民認為經營副業過程中“資金不足”、“信息缺乏”和“不懂經營”的人數比例,分別為26.4%、24.4%和28.9%。調查中,認為自家經濟狀況屬于“中等”的人數占56%。從歷史縱向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村民經濟收入確實得到提高。很多村民改傳統土掌房民居為鋼筋混凝土式的平房,一些人家還在新房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所以,認為平時生活中住房較差的人僅占6.9%。而現在,國家在全國農村地區廣泛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障制度,95%以上的花腰彝積極參與,即使家里有人重病求醫,也能很大程度上得到國家的醫療救助,僅有5.6%的人認為看病難。村莊距離龍武鎮中學不到5公里,村里有完備小學,學校的雙語教學深得村民認可,僅有2.1%的人認為孩子上學困難。

結語

麻栗樹村花腰彝的生計方式大致經歷了“山地農耕”、“跳農門”到“復合生業結構”三個過程。但無論是傳統的山地農耕方式,還是現實背景下的復合生業結構,花腰彝不同的生計方式選擇都是不同地緣條件作用的結果。山地農耕時代,花腰彝以土地為主要生計資源,人口不流動,因而小塊土地上的農耕方式是村民主要的生業內容;人口流動和科技入村,村民思想意識發生改變,科技創造了新的生計機會,人們逐漸跳出傳統的農耕方式,尋找新的副業;時間跨度到當代社會,經歷了前兩個時段的生業選擇和發展實踐,和其他山地民族一樣,花腰彝的生業選擇有了更加明顯的經濟理性意識,“去山地化”后的復合生業漸而成為村民主要的現代生計結構。

責任編輯:楊松祿

谷家榮(1975—),男,云南羅平人,云南師范大學哲學與政法學院副教授,云南師范大學邊疆社會研究所所長,博士,主要從事邊疆民族問題研究。段雁(1979—),女,云南麗江人,云南師范大學人事處教師,主要從事社會學研究。

D633

A

1671-2811(2015)02-0067-04

猜你喜歡
栗樹生計農耕
栗樹葉面噴肥噴藥關鍵技術
BY THE SEA
農耕初體驗
農耕舊事十二韻
立足農耕 特色強校
內蒙古東北部地區早期鮮卑生計方式探討
冰天雪地的生計與浪漫
2月2日世界濕地日 濕地與未來——可持續生計
復活森林
拾趣安吉,快樂“農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