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計

  • 《艱辛與轉變:西部地區農村脫貧人口的可持續生計
    脫貧人口的可持續生計》一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緊盯脫貧人口的可持續生計這一現實問題,在歸納已有關于農村脫貧人口生計策略及生計結果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農村脫貧人口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同時利用農村脫貧人口可持續生計調查數據,對西部地區農村脫貧人口的生計策略和生計結果現狀進行了全面分析,深入研究了生計資本、脆弱性環境和政策認知對農村脫貧人口生計策略的影響以及生計策略對農村脫貧人口生計結果的影響等問題。據悉,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地區農

    新西部 2023年9期2023-11-09

  • 高山峽谷地區脫貧農戶的生計可持續性評價及困境研究
    局,就需要提高其生計的可持續性來阻止其出現返貧的現象[2],同時能助力鄉村振興。但目前,很少有研究系統考察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脫貧農戶生計的可持續水平,對脫貧農戶存在的生計困境也缺少深入分析。為此,本文以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為研究區域,基于2014—2019年脫貧農戶的生計資料,從生計策略、生計環境和生計資本3個方面為測量領域,對其生計的可持續性進行評價,分析其存在主要生計困境,提供生計改善和增強生計可持續性的策略,旨在為高山峽谷地區提供改善策略以促進未來農戶的高

    農業與技術 2023年17期2023-09-22

  • 生存、生計與生態:黃土高原西部的農業活動與生態保護實踐
    土高原西部的主要生計方式,圍繞農業生產開展的相關活動都是為了生存,以土地為中心的生存、生計與生態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黃土高原西部的移民在生存過程中改變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傳統的農業活動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現代社會的生態保護實踐有效實現了水土保持。盡管現代社會的生態問題引發全球的廣泛關注,這是一個無可爭議的話題,然而,現代社會的生態意識在生態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機械的大力推廣和農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改變了農民對土地的利用方式與土地觀念,進一步改善了人與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3年3期2023-05-31

  • 脫貧戶生計可持續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以南疆四地州為例
    830012)生計是建立在資本、活動和能力基礎之上的謀生方式[1],可持續生計則是指在面對壓力和沖擊時,能夠在不損害自然資源的基礎上恢復并發展的生計[2-3]。南疆四地州(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作為原“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地理位置偏遠,自然環境惡劣。受區位和資源稟賦條件的限制,南疆四地州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基本特征是人多地少且耕地質量差,導致脫貧戶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的增收空間有限,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脫貧戶自我發展能力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2年6期2022-12-13

  • 中國農村農戶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關系的研究進展
    者基于各種框架對生計資本和生計策略進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運用文獻綜述法對中國農村農戶的生計資本和生計策略關系研究進行了總結和歸納,為我國當前和未來的生計資本和生計策略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1 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影響因素的研究關于生計資本影響因素的研究。張欽等認為氣候變化對生計資本中的自然資本的影響最大,對物質資本以及社會資本的影響較小。孫晗霖等認為貧困地區鄉村建設能夠顯著促進生計資本全方位提升并有效降低疾病和自然災害等生計動蕩風險。周麗等認為易地扶貧搬遷

    現代農業研究 2022年1期2022-11-11

  • 城郊工業村農戶生計轉型與可持續性研究 ——以南昌市新洲村、西江村為例
    規范發生改變,其生計也伴隨著發生深刻變化,而農戶間的發展差異在很大程度上與鄉村工業的發展差異和農戶參與鄉村工業的方式相關[3-4].近年來,城市土地成本上漲與環保政策實施導致部分產業轉向城郊鄉村地區,對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與農戶生產生活造成顯著影響.在當前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5]背景下,分析城郊工業村農戶生計轉型及可持續性,對提高農戶生計水平和保障生計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外學者關于農戶生計的研究多基于英國國際發展部(the UK′s Departm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年4期2022-10-18

  • 中國農戶生計研究現狀與趨勢
    過程中,改善農戶生計是重要課題。中國的農戶生計相關研究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研究成果較為豐富,大多數是基于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1]開發的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從生計資本、可持續生計、生計策略以及生計脆弱性4個方面進行研究。袁俐雯[2]把生計資本定義為衡量農戶生活狀況的物質與經濟基礎。張匯明[3]等人對農戶生計資本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范喬希[4]等人探討了農戶生計資本對農戶可持續生計活動、生態退化逆轉趨勢等方面的影響。英國國際發展部[1]認為可持續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 2022年4期2022-10-06

  • 改進可持續生計框架下易地扶貧搬遷前后農戶生計對比分析* ——以貴州省貞豐縣者相鎮安置點為例
    主體[7],農戶生計問題的解決關系能否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國內學者對于易地扶貧搬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標農戶識別[8]、通過政府政策引導提高農戶內生動力等[9]方面的研究,較為關注政策執行情況及其過程[10,11]政府政策提供相應建議,重視分析政府政策下不同安置類型、搬遷方式等對農戶適應力提升的影響[12]。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致力于通過生計發展以實現消除貧困[13],建立了可持續生計框架分析脆弱性背景下影響生計資產的因素以及不同生計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22年5期2022-09-03

  • BY THE SEA
    沿海居民的日常與生計A KITE MERCHANT DISPLAYS HIS WARES TO THE PERFECT BACKDROPWhen Shantou-based photographer Xin Ting recently finished watching the 1983 Taiwan coming-of-age filmThe Boys from Fengkuei,his first thought was to go spend a f

    漢語世界 2022年4期2022-08-08

  • By the Sea
    沿海居民的日常與生計Photography by Xin Ting (辛挺)When Shantou-based photographer Xin Ting recently finished watching the 1983 Taiwan coming-of-age filmThe Boys from Fengkuei, his first thought was to go spend a few days by the ocean. “There

    漢語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 2022年4期2022-05-30

  • 生計韌性的概念內涵與研究趨勢 ——城鄉規劃語境下的展望
    目標是提升民眾的生計水平。在消除絕對貧困和鄉村振興的政策背景下,構建多元化的生計體系成為相關公共政策的主要努力方向。近年來,新時代下城鎮化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給民眾生計帶來較大影響。2020 年12 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國內雖已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但仍面臨規模性返貧等風險;同時,經濟結構轉型、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生態保護等隱憂也給生計造成巨大挑戰。如何持續穩定地提升和鞏固生計水平,提升城鄉抗風險能力,進而構建強勁的生計韌性成為緊扣時代的重要課題。生

    建筑與文化 2022年5期2022-05-28

  • 農牧交錯區農牧民生計策略選擇及影響因素 ——以天祝藏族自治縣為例
    730070)生計即建立在能力、資產和活動基礎上的謀生方式[1]。當一種生計能夠應對、并在風險和壓力下得到恢復,又能夠在當前和未來不損壞自然資源基礎上保持甚至增強其能力和資本,這種生計才是可持續生計[2]。典型的國際發展部(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3]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為生計可持續性研究提供了一種規范化的工具和系統化的思路[4],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并應用于農牧民生計可持續、生計

    草業科學 2022年4期2022-04-26

  • 生計脆弱性評價研究綜述
    550025)生計脆弱性評價是研究農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研究貧困農戶致貧因素的重要工具。在這個工具的使用上,不管是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還是在貧困研究方面,單就評價過程上來說二者對其的使用是沒有多大差異的,都是對研究對象的生計脆弱性情況進行評價進而得到一個評價結果的過程,其差異主要還是在對生計脆弱性的評價結果的后續處理上。在研究可持續發展問題時,對研究對象的生計脆弱性情況進行評價后,一般不會直接應用這個評價結果,而是會通過這個評價結果來對研究對象的

    南方農機 2022年3期2022-02-11

  • 面向權利持續的城市更新 ——基于“生計”到“生活”的演變邏輯
    的邏輯反思:從“生計”到“生活”城市是一個有機生命體,這一生命線索來自城市的形成邏輯,因此必然影響城市的更新思路。但是從奧斯曼的巴黎、霍華德的“田園城市”到柯布西耶的“現代城市”,傳統的城市規劃把城市看作靜止的事物這一理念沒有得到改變[19]。簡·雅各布斯(J.Jacobs)在20世紀60年代出版了《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對這種無視人的城市規劃進行激烈的批判,從而糾正了物化城市的基本路徑。雅各布斯的人本主義的城市理論同時遏制了科學主義在城市規劃中的蔓延,以

    甘肅社會科學 2022年3期2022-02-03

  • 空間、記憶與生計:語言人類學視角下苗語“路”的語義內涵
    場域中對“路即為生計”的思考,gid(路)的語義內涵分析是理解和詮釋苗族遷徙歷史的關鍵性空間實體。苗族對路的認知反映在語言上,即gid(路)在苗語三大方言區中大同小異的語義演變鏈及其轉隱喻方式。關鍵詞:路;苗族;空間;記憶;生計;語言人類學中圖分類號:C958.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 - 621X(2021)06 - 0099 - 12路作為一個空間實體,是人類空間認知系統中的重要范疇,也是人類語言的核心詞匯之一,世界各語言對“路”的基本描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21年6期2021-12-14

  • “糧倉”與“飯堂”的交易
    路運銷其他地區。生計上的依存性及產業發展上的互補性,構建了揚美古鎮與其周邊農村地區唇齒相依的經濟聯系,并使之融合為一衣帶水的基層市場共同體。隨著陸路交通條件的改善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這個基層市場共同體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后發生深刻變革。由于歷史記憶和生活方式的差異所形成的社會區隔,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演變的進程?!娟P鍵詞】生計;道路交通;社會區隔;基層市場共同體【作 者】呂俊彪,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羅玉潔,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

    廣西民族研究 2021年5期2021-12-07

  • 生計資本、風險治理能力與農村移民的可持續生計①——基于三峽庫區的調研數據
    農村移民遷移后,生計風險總是如影相隨,部分移民可能會面臨著失業、邊緣化、發病、喪失食物保障等生計風險,加之移民普遍存在教育程度偏低、勞動技能單一、貧困程度較深等問題,導致他們具有政府主導性、非自愿性、多方參與性、規模性、復雜性、高被動性、低適應性、高依賴性等諸多特點[2]。農村移民由于涉及范圍廣、搬遷人口多、安置難度大、持續時間長,使得移民問題成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乃至成敗的關鍵,堪稱“世界級難題”。水電移民生計的重點是農村移民,隨著我國經濟社

    南方人口 2021年5期2021-11-29

  • 甘南地區農牧民生計資本對生計策略的影響分析①
    730070)生計資本對生計策略的影響是可持續生計研究的重要內容,對探究貧困地區生計問題、促進貧困地區全面脫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通過問卷調查數據,總結4 種不同生計策略類型,得出不同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之間的關系,以期為改善甘肅省農牧民生計狀況提出對策建議。1 區域概況甘肅省處于西北內陸干旱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生態環境和社會系統具有明顯的脆弱性,農牧民面臨著較大的生計風險。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國十大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肅省西南部。處于青藏高原東北

    熱帶農業工程 2021年4期2021-10-20

  • 新冠疫情對失地農戶生計的動態影響分析
    影響下的失地農戶生計狀況,有利于指導其選擇科學的生計方式,從而促進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痉椒?過程】以河南省濮陽市的5個典型失地農村為例,通過線上及線下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得402戶失地農戶的有效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中方差分析等統計方法,并立足農戶異質性和影響動態性視角,揭示新冠疫情對不同類型農戶生計的動態影響?!窘Y果/結論】新冠疫情使失地農戶2020年戶均純收入較上年減少0.93萬元,下降達9.52%;非農生計程度越高、勞動力數量越多、戶主年齡越

    臺灣農業探索 2021年5期2021-03-31

  • 后脫貧時期可持續生計研究展望
    )。貧困實際上是生計狀態的結果表現,當農戶生計資本組合難以維持其基本的生產生活,又得不到相關的外部支持,生計則難以持續,進而表現為貧困狀態(李文靜等,2017)。因此,生計問題不僅關乎農戶個體的發展,更是農村貧困治理的核心(何仁偉等,2017)。當前,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風險規避機制,從而導致返貧現象時有發生,成為制約美麗中國建設、城鄉統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薄弱環節。作為微觀層面的社會經濟單元,農戶往往直接面臨著來自經濟社會和自然

    地球環境學報 2021年5期2021-02-18

  • 生計恢復力研究進展與啟示
    境與發展大會指出生計穩定是消除貧困的關鍵。2015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中進一步強調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就是永遠消除貧困,可見生計問題與可持續發展聯系密切。2020年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國內外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重大,而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有些國家和地區還遭受著新冠肺炎疫情、蝗蟲與洪水的三重威脅[1],居民生計恢復工作面臨巨大挑戰。受流行疾病、自然災害和糧食安全等影響,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 2021年1期2021-02-05

  • 從“鄭板橋賣畫”說開去
    畫家是怎樣在世俗生計和氣節之間做出選擇和平衡的。詩書畫印是文人雅士的精神支柱,這種精神活動的主流是高尚雅致的,然而他們也是人,也需要過正常人的生活。賣畫才成為他們窮困潦倒之時不得已而為之之事。因而在現實中可以學著他們有所退讓但又有所底線。關鍵詞:鄭板橋;書畫;世俗;生計;氣節;底線那些卓有成就、流芳百世的書畫家早年往往命途多舛、窮困潦倒才磨煉出他們高超的技藝、高遠的志向、高潔的品質。然而,他們高潔傲岸的思想常常使他們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他們厭惡與富貴者等世

    錦繡·上旬刊 2020年11期2020-12-14

  • 農民生計選擇策略 ——以山西省忻州市X村為例
    城打工不再是維持生計最好的選擇,他們開始對如何維持生計有了新的思考。1 農民生計選擇策略的背景1.1 生計生計策略Chambers 認為,生計就是謀生的方式,它建立在能力、資產和活動基礎之上。[1]Carney 認為,生計是包括能力、資產以及一種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活動[2]。生計類似于謀生,生計方式類似于民間的“過日子”,其實質是生存的手段[3]。文章認為農民生計選擇就是農民選擇以什么樣的手段賺錢來保證生活的質量。農民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主動改變自身生

    廣東蠶業 2020年6期2020-09-24

  • 易地扶貧搬遷背景下農民的生計問題研究
    搬遷后農民目前的生計狀況,搬遷后存在的生計發展困難問題以及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以此篇論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微薄幫助。關鍵詞:生計;問題;對策一、前言易地扶貧搬遷屬于國家專項扶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指出,堅持自愿原則,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扶貧對象實行易地扶貧搬遷。國家脫貧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筆者有幸于2019年7月前往云南省D鎮調研,調研地便是一個易地扶貧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2020-08-16

  • 可持續旅游生計研究進展綜述
    4)一、研究背景生計(Livelihoods)是人們維持生活的方式或手段,Robert Chambers的著作里最早出現關于生計的研究①。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提出 “可持續生計”的概念。1995年,在哥本哈根社會發展世界峰會(WSSD)上,會議重點討論了緩解貧困地區壓力及消除貧困的影響因素,其中以可持續生計的內容最為顯著。隨后,可持續生計逐漸被用于貧困治理和鄉村發展等領域研究。已有學者從失地農戶②、氣候變化③、生態移民④等角度對農戶可

    江蘇商論 2020年8期2020-08-10

  • 欠發達地區失地農民可持續生計影響因素分析 ——以蘭州安寧區為例
    水平偏低[4]且生計策略單一,導致該群體生計脆弱性上升[5]。為保證失地農民生活水平,政府出臺一系列補償措施幫助失地農民實現生計逐步向非農產業過渡,但仍有部分失地農民難以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未來生計狀況令人堪憂。因此,提升失地農民生計可持續性是實現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在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中,為追求積極的生計產出,實現生計可持續,農戶會根據擁有的生計資本存量,調整生計活動和策略[6]。由于熵值法能夠充分反映樣本數據所包含信息熵的效用價值,與

    水土保持研究 2020年4期2020-07-08

  • 國內外可持續生計文獻量化分析
    )1 引言可持續生計是指當人們生活面對威脅和壓力時,在不破壞資源的基礎上,能夠恢復、增強并且保持長遠的生存能力、資產和從事的活動,并為下一代提供機會。其概念一經提出就引起國際上的廣泛關注,為研究農村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在我國“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三農”問題成為當前國家工作的重中之中,如何實現農戶的可持續生計是鄉村發展需要著重關注的領域。因此對近20年來可持續生計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量化分析和內容梳理又有了新的時代意義,也為今

    廣西農業機械化 2020年1期2020-06-05

  • 易地扶貧搬遷農戶生計恢復策略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 ——基于陜西安康的農戶調查
    安置之后,農戶的生計是否可持續直接關系著地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和基礎。從目前有關搬遷安置實踐的一些研究來看,農戶搬遷安置之后長時間不能適應新的環境里的生產生活,生計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恢復發展,出現了返遷或生計長期陷入貧困的現象。(1)Cernea M M, Kai S S,Poverty Risks and National Parks: Policy Issues in Conservation and Resettlem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年2期2020-05-15

  • 旅游視域下國外可持續生計定量評估研究述評
    旅游視域下可持續生計的主要關注問題。國外可持續生計的研究興起以來,從旅游角度探討可持續生計的研究逐漸增多,其中一部分通過數據采集實現了定量分析。本研究利用對Web of Science索引及Google學術對國外學者近年來在該領域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并重點整理近年來定量評估的研究文獻。述評認為,在旅游視域下可持續生計的定量研究將是未來研究的重要趨勢之一,且生計資本將繼續成為數據分析的核心。同時,提高調查數據質量,增強數據的可比性,是定量研究面臨的瓶頸和亟待

    旅游縱覽·行業版 2020年3期2020-05-06

  • 農戶生計策略識別及其動態轉型
    也不斷增加,農戶生計兼業化行為趨于明顯,非農收入已逐漸成為其最重要的收入途徑。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9)》的統計數據,全國層面農戶工資性收入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斷上升,從2013年占比38.45%增加到2018年的占比41.02%。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與實施,越來越多農戶的生計策略也在發生改變,即從傳統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生計策略”轉向“生計多樣化”和“優勢生計”的發展方向??梢灶A見,農戶生計策略轉型將成為我國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正因為這樣,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2期2020-03-25

  • 國外旅游可持續生計研究進展及啟示
    滿足到旅游的社區生計滿足,是國際上旅游可持續發展不斷深化的反映。面對“農村貧困”和“環境退化”——21世紀的兩大全球性問題,旅游業因其特殊的減貧效應,在實現聯合國千年目標中扮演著關鍵角色[1],這與可持續生計發展理念有著基本的一致性??沙掷m生計方法和理論的提出正是源于對農村貧困問題的持續研究和深化發展[2]。中國作為全球人口大國和農業大國,其在消除農村貧困、促進農村發展方面任務艱巨,而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為這一目標的完成提供了較佳途徑。據統計,“十二五”以來,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6期2020-01-14

  • 農戶生計策略轉型及對環境的影響研究綜述
    心科學命題之一,生計作為人類最基本的行為方式,對人地關系的演化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1-2]。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英國國際發展署等為代表的國際組織和研究機構,在解決農村貧困問題時開始關注農戶的生計問題。在此期間,基于滿足貧困人口基本需求的前提,學者們提出了可持續生計的概念,可持續生計是指能夠自主應對壓力和沖擊,能從中恢復,并維持或增加其能力和資產的生計,強調環境可持續和社會可持續[2-6]。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學者們開始致力于構建一

    生態學報 2019年21期2019-12-18

  • 鄉村旅游開發前后農戶生計變化研究
    業升級,改善農戶生計方式及生活水平,提升農戶生活質量,傳承保護古村落文化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山西省磧口鎮鎮區、西灣村及李家山村居住的農戶為研究對象,采用半結構性訪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剖析鄉村旅游開發前后當地農戶生計的差異。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戶;可持續生計;生計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8-0042-03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F592.7 ? ? ? ?文獻標志碼:A20世紀末國外最先提出“可持續生計

    山西農經 2019年18期2019-12-12

  • 旅游脫貧視角下農戶可持續生計研究
    濟發展,改善農戶生計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以廣東丹霞山夏富村為例,通過梳理和歸納該村旅游脫貧與農戶生計結構,提出旅游脫貧視角下符合當地農戶可持續生計的模式,為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一條成功思路。[關鍵詞]旅游脫貧;農戶;生計;可持續;夏富村[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都是新時期我國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部署,是進一步化解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問題的重要途徑。旅游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9年17期2019-11-28

  • 收入差別視閾下剩余生計比的測算方法
    U理論認為,剩余生計比是收入差別的重要影響因素[4],是導致公有經濟收入差別呈現倒U變化趨勢的原因之一。剩余生計比是剩余收入與生計收入的比值。在公有制經濟中,勞動者實行按勞動分配,同時對于無勞動能力者,如殘疾人、孤兒、學生等,仍然會給予其一定收入,以保障其生計所需。一般而言,生計收入是在全體居民中大致平均分配的。剩余收入是居民勞動收入中,扣除生計收入之后的那部分收入。公有經濟收入分配倒U理論認為,在經濟發展初期,勞動者的勞動差別并不是很大,以生計收入為主,

    生產力研究 2019年6期2019-08-24

  • 生態環境的變化對民族村寨生計的影響與適應性研究
    資本的可利用性和生計的多樣化策略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同時通過對比當地農民過去、現在以及將來可能的應對手段,發現當地居民逐步地從被動適應,開始有了一些積極的社區集體適應行為。關鍵詞:生態環境; 民族村寨;干旱;生計;云南紅河中圖分類號:Q98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21X(2019)02-0011-06一、引言生態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系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1]。本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19年2期2019-06-22

  • 鄉村旅游背景下農戶生計研究綜述※
    村旅游背景下農戶生計研究綜述※張璐璐 尹 珂 胡志毅(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重慶 401331)在把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作為廣大農村地區脫貧致富重要途徑的背景下,農戶作為鄉村旅游影響最直接的承擔者,其生計問題關系到農戶與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對鄉村旅游背景下農戶生計影響評估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文章基于可持續生計和鄉村旅游的概念,對國內外可持續生計研究現狀進行梳理,重點分析了生計資產和生計策略,總結了可持續生計在鄉村旅游理論應用中的相關研究,以

    四川旅游學院學報 2018年1期2018-12-29

  • 生計資本、生計風險評估與民族地區農村移民可持續生計 ——基于三峽庫區石柱縣的數據
    農村移民。他們在生計發展方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化傳統、語言文字和地方知識等諸多方面與其他地區的居民存在較大差異[1]??梢娒褡宓貐^的移民問題與社會、經濟、政治、宗教問題以及民族問題交織在一起,使得農村移民問題變得異常復雜。據調研,民族地區農村移民有多種安置方式,如農業安置、外遷安置、自謀職業等多種方式。多種安置方式決定著多種類型的生計模式,此外,隨著當前西部民族地區農村勞動力職業分化的加快,家庭財富和勞動力能力差距也逐漸加大,這就造成了庫區農村移民生

    經濟與管理 2018年5期2018-09-22

  • 生計資本、生計指數與農戶的生計策略 ——基于CLDS家戶數據的實證分析
    農村社會中最小的生計單位,其生計問題一直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關注焦點。所謂生計,即“一種生活的方式或手段”,是建立在能力、資產和活動基礎之上的一種謀生手段[1]。隨著國內外對生計問題的深入探索,可持續生計分析方法作為一種理解農戶生計脆弱性并給予多種解決方案的集成分析框架,逐漸在理論和實踐上得到廣泛運用,1995年成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通過可持續方式縮減貧困的概念和可操作性分析框架(Sustainable Livelihoods Approach,

    新疆農墾經濟 2018年7期2018-08-24

  • 鄉村旅游聚落農戶最優生計策略選擇分析 ——基于貴州西江苗寨的調研
    鄉村旅游聚落農戶生計策略分類及最優生計策略識別(一) 生計策略分類采用K-均值聚類分析法對樣本農戶生計策略進行歸類。通過實地調研發現西江苗寨的農戶生計活動可以分為兩大類:農業和非農業活動,農業活動包括糧食作物種植(水稻、玉米、馬鈴薯、辣椒等)、經濟作物種植(藥材、茶葉、果品、有機蔬菜等)、畜禽養殖(豬、牛、羊、雞、稻田魚等);非農業活動包括旅游業經營活動、本地建筑類短工、外出務工。具體指標及問卷統計結果見表1。表1 生計策略衡量變量及樣本統計描述根據K-均

    貴州民族研究 2018年2期2018-05-21

  • 我國牧戶生計脆弱性研究進展及應對措施
    比較單一。牧戶的生計與草原聯系密切,近年來,在自然災害以及人為等復雜因素的各種影響下,我國草原區災害頻發,給牧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和牧民自我展能力的建設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據 《中國環境統計年鑒》統計,2016年全國草原受鼠害面積2.8萬hm2、蟲害面積1.3萬 hm2、火災面積0.37萬 hm2。旱災、沙塵暴、蟲鼠害等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對牧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以及畜牧產品的價格變動對牧民收入的影響,使得牧戶生計脆弱性問題越來越突顯。解決牧區民生問題就

    農業與技術 2018年23期2018-01-19

  • 退耕還林工程對農戶生計影響研究文獻綜述
    耕還林工程對農戶生計影響研究文獻綜述彭 沖,支 玲(西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云南 昆明 650224)為掌握退耕還林工程對農戶生計的影響研究動態,增強研究成果對決策的輔助作用,文章系統梳理了退耕還林工程對農戶生計影響的研究文獻。從生計資本構成及影響因素,生計資本指標體系構建,工程實施對農戶生計資本、生計策略、可持續生計能力等的影響方面闡述了當前研究現狀。認為今后應結合生計狀況的變化建立適合當下情況的農戶生計資本指標體系,動態分析農戶生計狀況,揭示農戶生計

    林業調查規劃 2017年5期2018-01-05

  • 南水北調外遷移民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重構
    調外遷移民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重構夏 季, 涂 晶(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68)針對外遷移民可持續生計問題研究領域基本以DFID提出的可持續生計分析框架為理論依據,而該分析框架還存在亟待完善和探討的地方。以生計資本為邏輯起點,分析“生計資本—生計脆弱性—可持續生計能力重構—政策保障”的內在演化路徑,試圖揭示風險成本外遷移民可持續生計能力的關鍵影響因素,從而提高對外遷移民可持續生計分析的解釋力,系統推進外遷移民可持續生計政策(制度)

    湖北工業大學學報 2016年3期2016-06-21

  • 我國農戶生計脆弱性研究進展及應對策略
    130)我國農戶生計脆弱性研究進展及應對策略李立娜1,李川2(1.西昌學院農業科學學院,四川西昌615013;2.四川農業大學管理學院,成都611130)開展對農戶生計脆弱性的研究,是保障農民安居樂業,促進新型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課題。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首先對我國農戶脆弱性進行總體上的概括,再從生計風險、生計多樣性、生計可持續性三個方面與農戶生計脆弱性的關聯進行闡述,最后從農業轉型升級與農村扶貧兩個方面提出應對農戶生計脆弱性的策略,以期

    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年3期2016-03-03

  • 可持續生計框架下農戶生計與土地利用變化研究進展
    091)?可持續生計框架下農戶生計與土地利用變化研究進展楊世龍,趙文娟*(云南大學 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1)生計作為人類最主要的行為方式,不斷驅動著人地系統的演化,同時農民作為廣大農村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主體與最基本的決策單位,其所采取的生計策略對生態環境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探討人類生計與土地利用相互作用關系成為當前人地關系研究的熱點。在對生計內涵和可持續生計框架進行闡述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農戶生計改變對土地利用的

    云南地理環境研究 2015年2期2015-12-26

  • 生計資本與參與旅游業牧民生計策略關系研究*:以新疆喀納斯生態旅游景區為例①
    830052)生計(livelihood)在英語詞典中解釋為維持生活的手段和方式,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Robert Chambers提出,生計資本即農牧民開展一切生計活動、抵御生計風險的重要憑證。Chambers和Conway將生計資產劃分為有形資產(儲備物和資源)和無形資產(要求權和可獲得權),認為生計是謀生的方式[1],該謀生方式建立在能力、資產(包括儲備物、資源、要求權和享有權)和活動基礎之上[2]。英國海外發展部(DFID)提出可持續分析框架(

    旅游研究與實踐 2013年4期2013-04-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