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網絡化的分析研究

2015-03-27 04:04張怡
關鍵詞:畢業生心理健康職業

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由原本的“精英化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高校畢業生走出校園步入職場,就業市場供求比例失調所引發的就業問題日益突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心理自然也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如果心理長期處在失衡狀態且不能得到及時引導,那將會對他們的擇業觀和人生觀產生不良影響。所以,加強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構建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任務已經迫在眉睫。

一、我國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發展緩慢,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還普遍停留在一些陳舊的觀念上,狹隘地認為涉及到心理健康的問題就是精神不正常、心理有毛病。高校心理健康的工作部門大多數是形同虛設,沒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大學生擇業就業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全方位的教育過程,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才能確保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但目前國內高校的就業心理健康的干預體系尚未成形。

(二)缺少具備相關資質的專業從業人員。在許多高校,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兼顧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工作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實際上這兩門學科分屬于不同的知識領域,交叉范圍有限。因為不具備專業的心理學知識,這部分教師在輔導學生時會覺得力不從心,往往使心理咨詢的效果適得其反。另一方面,對于心理調查結果無法進行深刻的剖析,也使很多高校的心理調查活動流于形式化。

(三)高校就業指導體系不完善。不可否認的是就業指導機構在指導大學生擇業就業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更多的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僅僅是在扮演一個傳遞就業信息和認定就業協議的角色,對怎樣克服就業期間產生的負面情緒和如何建立良性就業心態之類的輔導卻是少之又少。

二、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

(一)良性擇業心理。多數應屆畢業生都能夠做到正確評價自己,做好擇業準備。在面對問題時能從理想回歸到現實,及時調整就業期望值,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膽怯、不自卑,選擇與能力相符的職業和工作,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信念,看重工作前景甚于工作待遇和報酬,追求長遠發展。更有一部分畢業生樹立了自主創業的目標,希望能依靠自身的專業技能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實現人生價值。

(二)不良擇業心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所致的心理失衡是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自卑是大學生在找工作時經常出現的一種消極情緒,學生低估自己的就業競爭力,認為自身條件達不到招聘單位的期望值,因此極易在求職過程中表現出缺乏自信、束手束腳,無法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和優勢,從而失去就業的機會。需指出的是,有的學生忽略了擇業就業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只是單純地認為自己是被挑選的對象,所以在用人單位面前只是一味的迎合,甚至放棄去爭取合理的利益和待遇的機會。相反,一些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目標脫離實際、自視甚高,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水平,屬于典型的“眼高手低”。這些學生的要求很難被滿足,在求職過程中也會四處碰壁、屢戰屢敗,最后的結果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三、建立良好的就業觀

(一)明確自我定位。正確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是對求職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對自己的特長愛好、道德品質、性格特征了解透徹才能避免在擇業時出現好高騖遠的心理。結合自己的專業方向,揚長避短,調整就業期望值,確定合理的就業目標。對即將踏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應采取“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方法,先腳踏實地做好一份工作,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后再逐步實現更高的職業目標。

(二)增強自信心,樹立競爭意識。求職者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過度自卑,調整好就業心態,通過學習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增強自身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實力。在求職過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作為有一技之長在身的大學生應自信滿滿而不是以緊張焦慮的心情迎接挑戰。

(三)提早規劃、積極準備?!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作為就業主體,大學生應及早設計職業生涯,并有目的地在大學期間擴充知識儲備。目前,有一部分學生對就業資訊漠不關心,認為找工作離自己還很遙遠,并存有“到時候再說吧,也許能找到不錯的工作”的僥幸心理。一旦事與愿違,就會出現沮喪、焦慮、怨天尤人等不良情緒。

四、構建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體系的必要性

(一)高校的當務之急就是構建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有其必要性和深遠的現實意義,我國高等教育的總體目標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對學生在德、智、體、美各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高校在進行就業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時更要注重與以上各方面進行密切關聯。

(二)符合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促進學生自育。就業心理健康教育應以開發大學生的擇業心理潛能、促進個體能動發展為主要目的,其教育目標是指導大學生由外向內轉化,提高自我擇業意識和職業適應水平,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不能只滿足于擇業心理及擇業行為的咨詢與矯正方面。要多引導大學生參加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自我生存、自我調控、自我激勵、自我發展和自我認知的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五、構建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基本內容

(一)構建高校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系統要依靠高校自下而上的“班級-輔導員-就業心理咨詢部門”三級交互式預警與干預網絡體系,它的建立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之中,是實現心理健康教育“三級功能”目標系統的重要輔助手段。首先,要充分發揮班干部的重要作用,對有異常心理表現的同學要在第一時間發現后采取措施給予幫扶以防事態擴大或者發生惡性事件。一線輔導員和學生工作部門應及時全面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已經出現情緒障礙的學生要密切關注,充分利用其家人、朋友等渠道實施心理支持和建設,緩解心理危機,消除困擾,引導學生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使其正確看待就業問題,增強他們正確處理就業問題的信心。此外,大學生在校除接受專業文化知識的教育以外,還應積極了解自我、他人與社會,完善心理調節機制,增強挫折承受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注重開發自己的潛能,培養開拓進取、勇敢堅強、樂觀自信的健康心理特征,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全面發展。

(二)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和豐富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使學生摒除天之驕子的傳統觀念,幫助畢業生擺正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要從低年級學生開始貫穿整個高等教育階段,能及早地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群體進行相應的就業輔導,幫助學生清醒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給予求職建議。對畢業生,高校就更應該加強求職技巧和技能的培訓,緩解學生在面試中的緊張感和不自信。高校應在大學生入學后,有計劃地把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心理健康的教學內容融入到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中,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教育作用,給予自己客觀的評價,避免出現過于自信和自卑的心理障礙,使學生學會如何疏導負面情緒,為擇業做好心理準備,及早幫助大學生進行從學生到職場新人的角色轉換。

(三)幫助大學生樹立職業目標。由于很多大學生并沒有設定確切的職業目標或者沒有合適的職業目標,心理準備不夠充分,才會在求職中遇到很多預料之外的問題和困難,衍生出一系列不良心理反應和消極情緒。職業目標的樹立主要有三方面內容:一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職業狀況,不斷提高職業技能,充分發展職業生涯。更重要的是幫助大學生結合實際情況的自身條件,建立適合自己的短期和長期的職業目標。三要在一系列課程講解和教育活動中協助大學生完成角色轉換,順利步入職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速成化。人才培養結構缺乏合理性。高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應把學習理論知識和培養實踐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基本功,更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免出現在實際工作中不知所措的情況。

(四)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高校要加強國情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妥善處理國家需要和個人意愿的關系,把國家需要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主要是包括實踐能力、專業素質和人際溝通交往能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的首要任務是實現高等教育和社會需求的對接,增強求職者適應社會的能力。優秀的求職者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有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較強的團隊精神、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等都是現階段求職者所必備的技能。全面提高求職者的綜合能力,增強其在求職市場上的競爭力。綜合素質是一個大的概念范疇,其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等,而綜合素質的提高勢必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能要求短時間內得到迅速提高。這其中要重點著眼于大學生幾個方面能力的培養: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現代管理和人文社會知識。

(五)學校需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充分的服務。學校應及時發布最新的就業信息,幫助分析就業形勢,以緩解畢業生的焦慮心理。高校應把全面輔導與重點診治相結合,針對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給予及時解答,對于已經出現就業心理問題的學生要給予重點關注。高校還應該運用心理普查和心理測量等方式深入了解學生就業問題的集中所在,采用專題講座的方式解決。對于即將邁入大四的學生,高校要善于調動學生準備就業的積極性。許多大三學生依然沒有面臨擇業就業的緊迫感,大部分學生抱持著“到時候再說”的想法,而當真正面臨就業選擇時,出現不良情緒反映的往往就是這部分沒有充分準備的學生。

(六)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檔案和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評價體系。心理健康教育檔案主要由學生綜合資料、心理測評資料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記錄三部分構成。在新生入學時,學校就要著手測量、收集數據建立新生心理檔案,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要詳細備案,主動給予心理輔導并密切關注其后續表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高心理素質的大學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評價體系能反映社會的需要和素質教育的要求。這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也會有正確的導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才有意義。

要解決好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重點是要形成科學、客觀的社會認識,形成全面理解和支持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種社會氛圍。深化大學生就業因素的分析,正確認識大學生就業的難點和現狀,深度闡釋高等教育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大學生畢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企業用人要求之間的矛盾關系。實現大學生就業,需要就業信息的暢通以及制度建設、組織建構的跟進,需要社會環境等綜合措施的跟進,更需要大學生個體、家庭、高校、政府與社會的配合與聯動。

猜你喜歡
畢業生心理健康職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傷心的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