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析中國大眾文化

2015-03-31 10:47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亞會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15年6期
關鍵詞:大眾文化大眾價值觀

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亞會 龐 一

簡析中國大眾文化

河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亞會 龐 一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的推進與發展促使我國進行思想解放運動,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建設,文化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為我國大眾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社會經濟文化基礎。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通訊與傳媒的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以及作為大眾普遍接受的消費、娛樂等價值觀念的形成,大眾文化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大眾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流行文化因其勢不可擋的優勢地位,取代了傳統經典文化的霸權地位,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化力量。隨著大眾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學術界從不同視角、層面研究中國大眾文化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針對學者的研究進行簡單梳理,以期為后者對中國大眾文化的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中國大眾文化 全球化 流行文化

一、大眾文化的含義

1.含義。由于大眾文化的復雜性,不同學者對大眾文化的理解有不同見解。大眾文化的定義有五種:一是大眾文化是廣受歡迎或者眾人喜好的文化;二是商業消費文化用于大量消費的,為商業目的有意迎合大眾口味而大批量生產的消費品,是商人雇傭技術人員創造的;三是資產階級國家意識形態,以標準化、陳腐老套、保守主義、虛偽、滿足浮華幻想的、受操縱的文化工業產品為標志的文化;四是來自于人民的文化,人民群眾積極創造他們需要的一種民間文化;五是伴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出現而產生的城市工業文化。

基于以上觀點可以將大眾文化定義為:興起于當代都市的,與當代大工業密切相關的,以全球化的現代傳媒(特別是電子傳媒)為介質大批量生產的當代文化形態,是處于消費時代或準消費時代的,由消費意識形態來籌劃、引導大眾的,采取時尚化運作方式的當代文化消費形態。中國的大眾文化崛起于二十世紀后半葉。

二、中國大眾文化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的功能

1.中國大眾文化的價值觀

(1)中國大眾文化價值觀的內容。大眾文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大眾文化體現和傳播的價值觀念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并且在社會大眾的日常生活領域的各個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這是中國大眾文化如此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大眾文化的價值觀包含多方面內容,陳麗敏依據中國大眾文化題材中體現和傳播的價值觀,將大眾文化的價值觀概括為以下內容:倡導和諧、追求平等、向往幸福、崇尚理想、追求享樂、個人主義、消費主義、現實主義。

(2)中國大眾文化價值觀的特征。中國大眾文化其價值觀具有日常生活性、包容性、多元性、廣泛性、時代性等特征?!叭粘I钚浴笔侵袊蟊娢幕瘍r值觀的基本屬性。中國大眾文化是滿足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的大眾日常文化,價值觀也是人們日常生活普遍的價值觀。它所體現的不是那些讓大眾感到遙不可及的價值標準,而是一個普通人都能達到的基本道德標準,是一個社會的普遍價值觀?!鞍菪浴敝饕▋蓚€方面,一是對西方大眾文化價值的包容。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包容。中國大眾文化不僅表現出追求個人主義的價值觀還體現為他人著想的價值觀。此外,大眾文化是為了迎合絕大多數的社會大眾口味的文化,表現出多元性的文化價值觀特征。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的普及,大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多種手段,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大眾文化價值觀具有廣泛性的特征,是大眾參與的廣泛性結果。

2.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功能

(1)大眾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系。大眾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系研究不能回避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系既在概念中有包含的部分又在現實中有交叉和背離的方面。文化與意識形態的的關系主要表現為辯證關系。這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文化是意識形態形成與發展的基礎;意識形成是文化發展的核心。由此可以反映出大眾文化與意識形態的關系,一是意識形態蘊含于大眾文化之中。二是大眾文化是意識形態的載體和工具。

(2)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功能。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功能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控制功能。二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滲透功能。三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逃離功能。

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控制功能。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控制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導向性、隱蔽性、廣泛性和技術性;大眾傳媒的話語權、隱形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產業的飛速發展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控制的主要方式;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控制的社會作用主要表現為:化解社會矛盾、加強人們對社會制度的依賴以及強化國家權力的合法性。

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滲透功能。消費社會是大眾文化發展的現實環境,視覺符號的再現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滲透的技術環境,生產者主權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制作源頭;以快樂幻想為表征的大眾集體無意識,以草根文化為特征的平民意識以及以新媒介為載體的現代受眾意識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共謀的表現形態。主要載體是:廣告的意識形態幻象,商業電影的隱形意識形態和互聯網文化的意識表達;通過思想灌輸控制人的思想和行為,通過形象啟發進入人們的心理結構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滲透的社會心理機制。

大眾文化意識形態的逃離功能。注重形式的娛樂狂歡性,選擇沉默回避文本的意識形態性和積極構建新的文本意義是大眾文化意識形態逃離的特征。大眾文化意識形態逃離功能的積極效應表現為:為大眾提供心理撫慰,體現對普通人的人文關懷;為大眾情緒宣泄提供渠道,化解現實社會矛盾。消極效應表現為:對主流文化價值觀念的消解;過分追求世俗文化導致人文精神失落;過度商業化造成文化生態失衡。

三、中國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

1.大眾文化與多種文化的整合。大眾文化與多種文化的整合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大眾文化與主導文化的整合。兩者的整合不僅能促進和保障大眾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還能將大眾文化發展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第二,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的整合。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有機整合能不斷提升大眾文化,實現即寓教于民又娛樂于民的統一。

第三,大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整合。中國大眾文化的發展拖離不了傳統文化資源,兩者的結合才能使大眾文化不斷的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發展中國特色的大眾文化。

第四,大眾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整合。中國大眾文化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西方文化的精神補充,但要抵制和批判西方文化中的消極因素。

2.大眾文化的發展以流行文化為主導。學者劉懷光在研究大眾文化時,將流行文化與大眾文化等同相看,他將流行文化合法化過程分為三個階段:起步期、確立階段、完成期,現在的流行文化已經取得了合法性地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面臨來自工作、學習、婚姻等多重壓力,人們渴望找到一種宣泄性的文化途徑以釋放自身的壓力,獲得身心的解放。具有娛樂、宣泄性、突出自我、張揚個性等現代主義特點的流行文化日益走進人們的視野,并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由于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通訊與傳媒的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進程,以及作為大眾普遍接受的消費、娛樂等價值觀念的形成,這就為流行文化的深入發展奠定了基礎。

3.大眾文化的發展以先進文化為依托。文化軟實力的影響力度,已經拓展到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趙桂英就是根據“文化軟權力”而提出要以先進文化推進大眾文化的發展,規范大眾文化產業性發展。在以先進文化推進大眾文化發展方面要做到以下兩點:“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提升大眾文化品味”“豐富大眾文化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在規范大眾文化產業性發展方面要做到:“加大文化審查方面的力度”“加強對大眾傳媒的引導和管理”“完善監管加重處罰力度”。雖然,大眾文化中有一些消極的因素,但是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要以先進文化推進大眾文化的發展,規范大眾文化產業性發展,實現其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藝術價值的統一。

4.大眾文化的發展要“硬實力”與“軟權力”相結合。在西方強勢大眾文化的傳播下,我國大眾文化的發展要做到兩點:一是正確處理全球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關系。二是“將實施送出去戰略作為中國大眾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簡而言之,在積極發展經濟為提升大眾文化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的同時還要注重大眾文化“軟實力”的培育和發展,做到“硬實力”和“軟權力”的有機結合。

中國大眾文化的發展趨勢要依托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做到文化的自覺、自立;吸收外國優秀文化,為我所用;在整合多種文化的同時,要以流行文化為主導文化。同時,“軟實力”已經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要培育大眾文化中的“軟實力”,在國際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1]吳高泉.當代大眾文化的特征[J].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2]陳麗敏.新世紀以來中國大眾文化價值觀研究[D].安徽大學,2014

ISSN2095-6711/Z01-2015-06-0089

猜你喜歡
大眾文化大眾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一汽-大眾ID.6CROZZ
上汽大眾ID.3
大眾ID.4
上汽大眾
中國當代大眾文化的觀察與反思
中國社會現代轉型與大眾文化的內在邏輯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