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雙拼別墅設計手法

2015-04-13 19:19杜春
中國建筑科學 2014年12期

杜春

摘 要:文章回顧了浪琴水岸花園雙拼別墅的設計過程,并闡述了在現代社會中,為了營造健康的人居環境,從江南民居的內天井中吸取靈感,在雙拼別墅中引入內庭院設計的理念,并以雙拼別墅C型為例從資料收集、設計理念、平面布置等多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雙拼別墅的設計手法。

關鍵詞:浪琴水岸花園;雙拼別墅;內庭院;心理健康的人居環境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ongines waterfront garden Shuangpin villa design process, elaborated in the modern society, in order to create a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from Jiangnan residential within the courtyard of the inspiration, Shuangpin villa courtyard in introducing the design idea, and Shuangpin villa type C as an example from the data collection, design concept, layout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Shuangpin villa design.

Keywords: Longines waterfront garden; Shuangpin villa courtyard; mental health; the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1.引言

隨著住宅市場的一步步細分,別墅作為高端物業,從最高端和最低端產品之間出現了一個過渡產品,那就是雙拼別墅。所謂的雙拼別墅是指將兩套獨立別墅拼建為一體,共用一面墻體并形成分隔的別墅形式,由此可見雙拼別墅既有獨立別墅的特征—舒適、功能空間既齊全又相對獨立,但是另一方面又能節省用地。

浪琴水岸花園位于上海市松江新城,天然河道圍繞,自然景觀優美,如何在緊湊的面積中體現設計創新和舒適性,又不能過于鋪張奢侈以達到控制總價的目的,要適合中產階級的品味和消費能力,這是筆者在設計中要主要解決的問題。

2.資料收集和調研

方案設計的前期,筆者首先進行的工作是資料收集和市場調研?;貎灻赖暮拥谰坝^令筆者聯想到江南水鄉的風情。封閉式四合院的這種建筑形式在我國源遠流長,而江南地域一貫人口稠密,土地資源稀缺,民間圍合式建筑多采用面積較小的院落,意即天井的形式。天井由四周建筑圍合而成,既滿足了生活的需求,又從住宅的私密空間到開放的城鎮大空間之間增加了一個過渡的室外封閉空間。江南民居將四合院建筑進行地域適應性的改造優化,盡量多建朝南的建筑,東西廂房則可以連廊甚至于圍墻的形式,創造了江南特色的院落空間。本案正地處江南水鄉,因地制宜的采用內庭院的設計形式不失為一種本土化的設計手法。

筆者實際調研了目前以內庭院作為特色的別墅樓盤——康橋半島,吸取他們的設計精髓。餐廳、起居室和內庭院三者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產生和諧的對話。內庭院面積雖不大,確使生活在鋼筋叢林中的都市人群帶來有天有地的自然感受。

3.設計理念

好的建筑設計離不開好的設計理念,住宅作為與人們最密不可分的建筑類型,對人的行為生活方式、精神層面需求都會產生深遠影響。作為現代化國際都市的上海,人們的工作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心理健康的問題早已不容忽視。滿足心理健康的居住環境,應該使居住者感覺有安全感、居家感和社區感(圖1)。作為別墅的設計,這一點更是不容忽視。如何將內庭院設計融入對心理健康人居環境的營造,將成為筆者的設計理念。

4.設計理念在設計中的運用

下面筆者將以浪琴水岸花園雙拼別墅C型為例,詳細介紹方案對于心理健康的居住環境的營造。

4.1居住環境的安全感

4.1.1具有可防衛的領域感

在總平面的布置中,我們把雙拼別墅沿油墩港和橫涇港布置,此外在小區內部的景觀河

道兩側也分別布置了雙拼別墅,這樣雙拼別墅既了良好的景觀視覺,又有了清晰的小區組團劃分(圖2),這對于營造具有安全感的居住環境是大有裨益的。別墅的宅前屋后均有花園,北面為車行入口,南面為人行入口,人車分流,領域屬性明確,有利于住戶對于領域空間的認同感、歸屬感,同時可識別性強;體現空間領域層次漸進,從小區公共空間—組團半公共空間—院落半私有空間—住戶私有空間,使領域層次越深入,私密性和安全感越強。

4.1.2具有對私密性的保護

健康住宅內部的功能分區,應做到空間公私分離、活動動靜分離、居住居寢分離,使居住空間內外有別。別墅的使用功能雖然簡單,但卻不能隨意混淆。簡言之,一般應有如下幾個分區:

(1)公共活動區:供起居、會客室用,如起居室、餐廳、家庭室等;

(2)私密休息區:供處理私人事務、睡眠、休息用,如臥室、書房、工作間(傭人房)等;

(3)輔助區:供以上兩部分的輔助、支持用,如廚房、儲藏室、車庫、陽臺等。

這些分區,各有明確的專門使用功能,又有動靜的區別,比如客廳、餐廳、車庫、廚房人員活動頻繁,應盡量靠近入戶門設置。而主要為休息睡覺之用的臥室顯然需要最大程度的靜謐,應比較深入。兩者應嚴格分開,確保休息的人能安心休息,娛樂的人員也可放心活動。雙拼別墅C型共有三個樓層,正是嚴格的區分了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做到了動靜分離。筆者把“動”空間包括起居室、餐廳、廚房以及工作間(傭人房)置于一層,而兩間次臥室和家庭室被置于二層,對私密性要求最高的主人臥室和書房則被置于最高層—第三層。由此以來,別墅從一層到三層,私密性的等級是在逐步的提高,客觀上滿足了住戶對私密性的要求(圖3~圖5)。本案設計的亮點——內庭院這種方式可以創造高度私密的室外空間,將原本屬于室內的私密生活延展到室外,讓室外庭院生活真正由住戶獨家享有。

4.2居住環境的居家感

4.2.1合理完善的空間及功能

雙拼別墅的設計應該能滿足居住功能需求,滿足安全、休閑、社交的需求。起居室作為家庭成員主要的活動和會客空間,正是滿足休閑、社交的場所。本案起居室采用大開間設計,會客和家庭休閑空間既相對獨立,又具有流動空間的特征。室外采用外廊的灰空間形式可以到達南部花園,形成鄰里間的對話與互動。

C型套型總建筑面積為231平方米,內容包括有起居室、餐廳、內庭院、廚房、衛生間、車庫、工作間(傭人房)、臥室、家庭室、儲藏室、露臺、主人臥室以及書房,可謂是面面俱到,一應俱全。設計上保證了每個空間相對獨立,互不干擾。

江南民居的設計精髓——天井在本案中的移植與發揚光大正是內庭院。內庭院對于本案的設計無異于畫龍點睛。它強調建筑與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利用完全屬于私家的室外空間,可隨心設計不同的生活方案,室內外家庭生活和諧統一,更豐富的活內容可以為住戶帶來更多生活情趣。內庭式別墅的所有房間圍繞內庭布置,可以將內外景觀融為一體,設計出更多向陽空間,使采光更充分,且南北通透。吸取江南民居對于天井的布置,為了適應氣候性特點,盡量減少東西朝向的空間,本案的東西兩側或為交通輔助空間、或為圍墻,令內庭院成為移步換景的空間所在。本案內庭院的設計對于尺度進行了精心的推敲,既要滿足對面積的精準控制,又要保證三層建筑的空間感受。內庭院設計為3.6×2.8米,開間大于進深,檐口高度8.7米,為開間尺寸的2.4倍,符合人體健康的心理感受(圖6),不會造成空間的壓抑感。

4.2.2賞心悅目的景觀環境

景觀環境來調節情緒,緩解工作壓力、陶冶情操。雙拼別墅宅前屋后各有花園,私家花園與小區公共景觀視覺上連為一體,令業主如沐浴在大自然的天然氧吧之中。景觀設計利用本地植物的合理配置、花園小徑的曲徑通幽,景觀小品的畫龍點睛,形成點線面的全方位景觀空間,營造出生機盎然的自然環境。內庭院設計與前后花園的景觀體系連為一體,成為一個完整的立體景觀空間。

4.2.3恬靜平和的居住氛圍

一個恬靜平和的居住氛圍會令人消除一天的緊張勞累,會給人以舒展放松、因地制宜的環境空間、祥和的小區居住氛圍、個性特色的環境小品、綠化空間的可達性及人與自然的高接觸性,都會營造出一種居家的氛圍。浪琴水岸花園的鄰里空間設計正是基于這樣的宗旨。一個理想的完善的居住環境是精致的、人文的和互動的,鼓勵居住者主動的改造和參與的熱情,依靠多種多樣的步行活動和親密的鄰里互助來形成具有親和力和歸屬感的居住空間,以這種鄰里空間為目標提出了三個針對性策略:

(1)組團具有明顯的聚簇特征和地域傳統,同一組團不僅建筑形態相近,并且擁有各自的花園漫步體系,使居住者享有以家庭為中心,安全、主動地美化環境,擴充生活和交往的空間;

(2)每一組團中均有流動的、穿越組團的水景,兩邊遍植水岸植物,使漫行人流(特別是老人和兒童)有安全美麗的活動場所,進一步擴大了活動和交往的空間;

(3)快捷、分離的交通減少了組團間車流的干擾,每一個組團均直接可達小區干道,消除車流對組團綠化系統的穿越,以保證組團漫步系統的完整性私密性和安全性。

4.3居住環境的社區感

居住小區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線圍合,并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配建有一套能滿足該區居民基本的物質要求和文化生活所需公共服務設施的生活聚居地。有序的空間層次,多樣的公共交往空間,足夠的綠地環境,嚴密的人車分流,會給人以安全、衛生、方便、舒適和優美的生活居住環境,從而充分體現社區感。浪琴水岸花園的會所、小型商業街、網球場以及兒童樂園正是把居住環境的社區感體現得淋漓盡致:這些配套設施令別墅業主可以不出小區,就享受到高端的休閑娛樂設施、便利的商業設施以及社區化的兒童服務設施,提升業主對小區的社區歸屬感。

5.結論

通過浪琴水岸花園雙拼別墅的設計過程,筆者深切體會到我們建筑師的職責早已不是簡單生硬的設計建筑物,而是應該基于對人本質上的關懷,從行為方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精神需求等等方面著手,研究人們對于住宅、對于別墅的細微要求。設計過程應注意地域性、氣候條件等對于人們居住空間的特殊需求,不追求立面設計的花俏造型,而應回歸建筑本源:建筑是空間的營造,正如老子所說:“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p>

參考文獻

[1] 羅德啟.健康人居環境的營.建筑學報,2004.04

[2] 沈鈞、沈昌乙.自然與人文的交融智慧與造化的結晶:江南傳統民居解讀.建筑創作,2009.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