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在歐美輿論場為“中國投資”辯護

2015-04-13 18:01
環球時報 2015-04-13
關鍵詞:巴克環球時報英國

本報駐比利時、英國特派特約記者 任彥 紀雙城 本報記者 吳成良

“一個像英國一樣開放的國家不應拒絕中國投資”“當市民走進你的辦公室要就業機會時,你總得想辦法”。也許在十年前,很難想象這些話出自英國副首相和美國地方市長之口。作為投資場上的后起之秀,中國投資風正刮向歐美市場。中國商務部年初公布,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規模達到1400億美元,比中國利用外資高出200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加入資本凈輸出國的行列。一時間,有國際媒體驚呼,從“投資中國”到“中國投資”,中國正在完成從世界工廠晉級為全球投資者的“華麗轉身”。根據國際經驗,成為對外凈投資國是一國邁向發達經濟體過程中的重要一步。然而,對于中國投資,西方還有些猶豫,既想擁抱,又保持距離。很多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歐美學者開始呼吁:西方不應再戴著有色眼鏡,把中國企業視為“異類”。

中國從遲到者到后起之秀

在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的各大書店里,一本名為《中國走向西方:中國企業國際化你必須知道的事情》的書賣得很火。書的扉頁上有這樣一段生動的描述:“中國企業的先頭部隊已經來了!全世界的消費者正在聯想電腦上打字,在海爾冰箱里儲存食品,通過華為手機打電話?!痹摃髡呤敲绹顿Y顧問、美國前沿戰略集團副總裁喬爾·巴克勒。他多年奔走于中國與歐美之間,為彼此的企業到對方投資出謀劃策。

因為這本書,歐美多家機構邀請巴克勒去做專題報告。歐盟知名智庫歐亞研究中心前不久也請巴克勒到布魯塞爾參加關于中國投資的研討會。巴克勒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企業如一支新的軍團正向西方市場挺進,這是中國投資在全球流向上出現的最新動向。過去很長時間,在西方市場很難看見中國企業的身影,但在最近幾年,中國投資的身影日益清晰,想視而不見都是不可能的。我相信,中國企業走向西方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未來西方人肯定要在中國投資的伴隨下生活?!卑涂死照f,上世紀90年代,中國在西方投資只有20億美元,到2006年增加到200億美元,到了2012年便如火箭般飆升至700多億美元。此外,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國對發達國家投資增長很快,對美國投資增長23.9%,對歐盟投資增長1.7倍。

“中國投資是歐美市場的遲到者,雖然它目前在歐盟吸引的外資中所占比例還不太大,但在歐盟增長的速度很快。隨著中國企業更多地來到歐盟市場,相信未來中國投資在歐盟外資當中所占比例會有大幅度提高?!睔W亞研究中心首席顧問約翰·法諾這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法諾曾在歐盟委員會企業委員會擔任司長,現在致力于研究歐盟與中國的經貿關系,并正在寫一本關于中歐經濟互動的書。西方學者的研究認為,作為對外投資的后起之秀,中國的重要性已超過歐盟和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這是中國經濟體量、質量、融入全球經濟程度達到一定水平的結果,也是中國企業競爭力和國際化提升的標志。

西方不應把中國企業視為“異類”

在歐亞研究中心舉辦的研討會上,巴克勒通過主旨演講告訴在座的來自歐盟的官員、企業家和學者:“我今天來就是要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企業正在向西方市場走來,我們不能再忽視這個現象,我們也不能歧視中國企業?!卑涂死者M一步闡述說,“中國企業確實和西方企業長得有點不一樣,但不同不應該被解讀為‘異類和‘惡意,我們可以審視,但不應該猜忌?!卑涂死照f,他歷時4年完成的《中國走向西方》一書就是要向西方讀者全面介紹中國企業,讓西方政府、企業和社會正確對待中國投資,不要因為偏見和誤解而錯失發展良機。據他觀察,面對中國企業這股“新生力量”,西方的反應復雜,其中不乏擔憂和猜忌。在美國《華爾街日報》和英國《金融時報》等西方主流媒體的相關報道中,就不難看出這種情緒。2012年10月8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報告,指控中國企業華為和中興“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但結果表明,所有指控都沒有事實根據,不是道聽途說,就是憑空臆想。

對于外資進入,西方有一種本能的抗拒反應。上世紀60年代,美國可口可樂公司進入歐洲市場時就遭到強烈抵制。歐洲人認為,美國政府通過該公司向歐洲輸出美國文化或從事間諜活動。歐洲反美陣營為此專門發明了“可口可樂殖民化”這樣一個怪詞。因此,巴克勒認為,由于意識形態的差異,西方對中國企業的抗拒更甚。

巴克勒“不要把中國企業當成‘異類”的呼吁現在在歐美很容易找到共鳴。在今年的達沃斯論壇年會一場討論國際投資的分論壇上,高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爾德·貝蘭克梵與英國副首相尼克·克萊格共同發出警告,希望西方不要畏懼來自中國的投資。對于中國雙匯集團2013年出資收購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的交易,貝蘭克梵表示:“中國人是好的業主,他們的資金是好的,他們的投資會帶來就業?!笨巳R格表示,中國近期在英國的投資,包括中國主權基金收購希思羅國際機場10%股份,就受到歡迎,“一個像英國一樣開放的國家不應該拒絕類似的投資”?;蛟S正是這種開放的心態,使英國過去15年一直“輕松”維持著中國對歐洲投資第一大接收國的地位。

希思羅機場經營方去年曾邀請《環球時報》記者參觀準備重新對外運營的航站樓。在參觀過程中,機場方面就表示,希思羅機場作為英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多年來一直面臨不斷增加的客流壓力,因此只有獲得更多的外部資金,才能保證其正常運作,對于中方的投資,他們非常歡迎,并認為這種由國際資本運作的方式,遠比國有化管理更加有效。中國對英投資并不意味著項目都在英國本土,近幾年,英國一些能源巨頭在烏干達、澳大利亞等國的業務也有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投資。

因中國企業的投資與英國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英國政府對中資流入英國市場總體持歡迎態度。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曾在去年的一場英中投資會議上表示:“我請大家想一想,在西方還能找到哪個國家能像中國這樣與我們合作?!?/p>

美國貧困縣出現中國民營企業

“距離華盛頓越遠,那里越歡迎中國投資?!庇忻绹鴮<以@樣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美國,搞經濟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的工作。美國各地方政府,拼經濟、拼就業,對中國投資非常歡迎,為吸引中國投資,優惠政策力度非常大。為積極招商引資,甚至人口僅有300萬的猶他州,也向中國派出了一名商務代表。

美國南部亞拉巴馬州多森市市長邁克·施米茨曾是當地一家汽車經銷公司的老板,多次隨經貿代表團來中國引資。他去年自掏腰包在市里舉辦中美制造業論壇,吸引中國投資。記者問施米茨為什么這么做,他說,當市民走進你的辦公室,向你要就業時,你總得想辦法。論壇上他告訴市民,舉辦這樣的論壇不一定能立馬引來中國投資,但不做,就意味著沒有任何機會。

投資歐美的中國企業中有不少民營企業的身影。河南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龍集團)文化傳媒辦主任岳振廷4月10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公司在美國亞拉巴馬州投資建設的銅管廠自去年5月投產以來,運行正常,目前看,這個投資項目是比較成功的?!眮喞婉R州位于美國南部,經濟相對落后,金龍銅管廠所在的威爾科克斯縣更是全美有名的貧困縣。作為總部在河南新鄉的一家民營企業,金龍集團投資近一億美元興建這家的大型銅管廠,結束了當地附近幾個縣市近半個世紀沒有新建一家制造業工廠的歷史。記者去這家有望給當地創造500個就業機會的工廠采訪時,首先看到的是門前飄揚的中美兩國國旗。

美國國際咨詢服務公司總裁、前美國助理貿易代表查爾斯·布魯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企業在美投資大有可為。他認為,促進健康的投資對兩國經濟關系的未來至關重要,美中雙方基于互惠互利原則,都應該歡迎來自于另一方的投資,避免對外國資本的歧視,并將國防、通信等受限制行業的管制程度降到最低?!?/p>

猜你喜歡
巴克環球時報英國
Chapter 6 For the love of a man 第六章 對人的熱愛
Chapter 7 The call of the wild 第七章 野性的呼喚
Chapter 4 The new lead-dog第四章新的頭犬
巴克的掌控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英國“脫歐”的經濟賬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
拔牙有“樹”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訂《環球時報》 看2010年的世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