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產品開發項目的風險評估與控制方法

2015-04-30 21:17姚坡元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5年16期
關鍵詞:損失成本評估

摘要:在全壽命期間,風險的存在貫穿新產品開發項目的全過程。對風險進行評估有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風險的控制有風險的轉移、自留、規避等措施。文章對新產品開發項目的風險評估與控制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全壽命周期;新產品開發項目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6-019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6.095

新產品研發項目的風險就是指從項目立項到最終產品投入市場的全壽命周期出現損失的不確定性,包括環境、管理、技術、生產和市場風險等,其中主要集中在技術、生產和市場風險上。風險貫穿于新產品研發的全過程,并隨著研發的不斷深入發生著動態、循環、轉移的變化,包括風險的識別、評估、控制和評價。不同階段間的風險因素和風險損失量是相互影響和轉化的,共同決定新產品開發項目運作的成功和市場接受度。因此,新產品開發項目的決策者和執行者要按照動態管理理論和積極主動的態度去識別、評估、控制風險并評價風險值。本文主要論述新產品開發的風險評估方法和風險控制的各類措施。

1 風險評估

新產品開發項目全過程、全壽命周期的風險評估包括定性和定量兩大類。定性風險評估主要是收集風險信息、確定風險種類、劃定風險損失的等級和程度。定量評估是利用相關資料和專業知識分析各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大小。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礎,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深入和量化。

1.1 定性分析

1.1.1 風險等級分類。風險出現后將帶來的損失結果可以分為三級:輕度損失、中度損失和重大損失。每一級別按損失程度又可以各自劃分為極?。?,2,3)、中等(2,3,4)和很大(3,4,5)三個層次。

每一級別的最高級(3,4,5)需要新產品開發項目的決策者和執行者特別關注并采取適當措施,如加大人力、資金、時間和設備等資源投入進行控制,尤其是重大損失的損失程度5是最不可接受的。輕度損失的損失程度1是可忽略的,不必再花費資源進行控制。

價值工程是處理好功能與成本的對立統一關系,實現研發產品功能和成本的最佳配置?,F實生活中,人們一般對產品有“性價比”的要求,“性”就是反映產品功能水平;“價”就是反映產品的成本水平。

V最恰當的價值應該為1,因為滿足用戶要求的功能最理想、最值得投入,無需改進。但在一般情況下價值往往偏離1,且較多情況下小于1。

V<1,表明功能實現成本大于功能評價值。說明實現成本偏高,可能是存在著過剩功能或實現功能的條件或方法不佳。

V>1,表明功能實現成本低于功能評價值。應具體分析,可能功能與成本分配已經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應該提高成本。

1.2 定量分析

比較P-P0值的大小與正負,確定新產品開發項目各階段中各種風險因素在一定權重下導致的風險值變動范圍,有重點可量化的采取措施,進行風險控制。

2 風險的控制方法

在風險識別和控制的基礎上,對風險控制方法有多種形式,如風險的轉移、風險的規避、風險的自留、風險的分擔等。

2.1 風險的轉移

即采用正確的方法把質量風險轉移給其他方承擔,比如對項目進行整體投保。通過對新產品開發項目進行投保,新產品開發項目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在遭受保險責任范圍內的各種損失能夠從保險公司得到保險額度內的經濟補償,從而可以很好地轉移風險。風險轉移的另一種方法也較為普遍,如新產品開發項目組不熟悉、不專業或技術復雜、要求高的模塊進行專業承包或分包。

2.2 風險的規避

新產品開發設計要優先采用國內先進可行、成熟穩定的技術和加工工藝,盡可能不采用不成熟、不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方案。新產品設計應依據國標或行標,符合國標的強制要求,避免采用國外標準或企業標準進行設計和制造,規避市場準入制度的限制和消費習慣心理的潛意識選擇。

2.3 風險的自留

新產品開發中的風險,經過定性和定量分析,價值工程分析后,找到較高的性價比情況下,應組織團隊攻關和加強資源的投入。在技術優勢和性能優越方面使得新產品在初入市場時就占有有利地位,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主導能力。

2.4 風險的分擔

風險的分擔主要是利用價值工程分析后,發現產品功能略有下降、產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也可達到提高產品價值的目的和最終用戶對產品性價比的要求。例如:老年人手機,具備接聽打電話功能,減少智能機的辦公、游戲等功能。企業在保證新產品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把功能不全備的風險與用戶分擔。

不論是風險的轉移、規避、自留還是風險的分擔,都是新產品開發項目決策者或執行者進行的主動抉擇。尤其是風險轉移后,要與風險的分擔者充分溝通,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界面后,更要注重風險的系統性管理,強化新產品項目內部風險識別、評估和控制。

在動態管理理論的支持下,風險的管理是一個階段內部持續循環轉化的過程,又是不同階段間、因素間相互轉化持續發展的過程。因此,開發項目決策者要利用風險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和價值工程理論等專業知識對不同階段內部的、階段間的風險因素、損失量進行識別、評估,進而進行控制。

參考文獻

[1] 陳明,林桂娟.復雜產品研發技術風險管理研究與應用[J].同濟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

[2] 曹德軍.產學研合作項目的風險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商業經濟,2010,(10).

[3] 張靜文,徐渝.科技型小企業新產品研發項目的SPA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10).

[4] 張瑤.技術創新風險的定性和定量分析[J].科技與管理,2005,(4).

作者簡介:姚坡元(1975-),男,山東濟寧人,供職于濟寧技師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責任編輯:王 波)endprint

猜你喜歡
損失成本評估
胖胖損失了多少元
2021年最新酒駕成本清單
玉米抽穗前倒伏怎么辦?怎么減少損失?
溫子仁,你還是適合拍小成本
一般自由碰撞的最大動能損失
評估依據
損失
最終評估
獨聯體各國的勞動力成本
EMA完成對尼美舒利的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