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民初遼寧地區女性的政治參與和社會生活

2015-05-30 07:35黃巍
學理論·中 2015年9期
關鍵詞:清末民初社會生活政治參與

黃巍

摘 要:清末民初是中國社會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西方的女性主義、男女平等觀念逐漸傳入我國,特別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后,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啟發了知識分子把婦女解放運動和民族危亡結合在一起。遼寧地區的女性也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思想觀念逐漸發生轉化,雖然“男尊女卑”的傳統文化仍是束縛女性的主流文化,但也有少數女性積極投入到政治參與和社會生活中。

關鍵詞:清末民初;遼寧地區;政治參與;社會生活

中圖分類號:K2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6-0090-02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女性在中國社會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她們擔負著種族繁衍的任務,并和男性一起創造著歷史,共同推動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然而,在幾千年的中國古代社會中,由于男性掌握著各種權力和社會資源,女性成了男性的附屬品,從政治活動到經濟生活;從文化觀念到法律制度;從社會體制到家庭關系,無不浸透著“男尊女卑”的思想觀念,而在此過程中,也有中國女性抗爭男權文化的典型代表,特別是近代以來,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使中國婦女解放運動和民族獨立結合起來。

鴉片戰爭以后,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逐漸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驚醒,他們憂國憂民,并積極尋求救國救民之道。與此同時,鴉片戰爭也使中國的大門洞開,西方女性主義理論、男女平等思想也逐漸傳入我國,并啟發了知識分子重新考慮女性與國家、民族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甲午戰爭后,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在呼吁政治變革的同時,對束縛女性的封建禮教進行批判,他們主張通過參加反帝斗爭、興辦女學、廢除婦女纏足等形式逐步實現男女平等,并把婦女解放和救亡圖存、強國保種聯系在一起,由此揭開了近代婦女解放運動的序幕。近代以來,遼寧地區的婦女運動也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

一、參加反帝斗爭

早在18世紀,英、美、俄等國就向遼寧的錦州、營口、蓋平(今蓋州市)、岫巖等地傾銷鴉片,以獲取暴利。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國艦隊曾在復縣長興島以南和金州一帶海面出沒,騷擾掠奪渤海沿岸和遼東半島。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侵占大連灣后,拆毀民房,搶奪百姓的糧食、牲畜等。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日軍入侵了九連城、安東(今丹東)、鳳城、寬甸等地,后來又在莊河市花園口登陸,偷襲金州,侵占大連、旅順,日軍所到之處,強奸婦女,洗劫財物,并在旅順屠殺居民2萬人。面對日軍的暴行,手無寸鐵的當地婦女為保全名節,以結束生命的形式表達了對日軍的反抗,如“金州城內西南城根曲氏一家10名婦女(成年婦女7人,女孩3人)為避日軍凌辱,一起投井自盡?!盵1]69她們的后人為銘記先人,不忘國恥,將其投身的井命名為曲氏井。清末民初,遼寧地區在近代化進程的大趨勢下,民眾的思想觀念逐漸發生了變化。盡管,這10名婦女投井的行為驗證了千百年來男權文化對女性貞潔意識作用的結果,但其行為本身客觀上也說明了女性用實際行動反抗侵略的堅強決心和意志。

19世紀中葉,俄國侵占了我國北方的大片領土。1896年,俄國攫取了東省鐵路(又稱中東鐵路、東清鐵路)的修筑、經營、運送軍隊等特權。1900年,俄國以保護正在修筑的東省鐵路為由,出兵6路,大舉入侵我國東北地區。其中有兩路軍直犯遼寧,一路進攻旅順、蓋平(今蓋州市)、營口、遼陽、盛京(今沈陽);一路由參加八國聯軍的部分俄軍組成,從天津經山海關進攻錦州。入侵的俄軍,對遼寧民眾進行燒殺搶掠,據相關文獻記載,“僅在海城牛莊一帶,侵略軍一次就用馬刀砍殺了逃難的中國民眾幾千人?!盵1]70面對俄國的侵略行為,遼寧婦女和其他民眾一起,紛紛奮起抗擊。1900年初,義和團運動延伸到遼寧,到五六月份時,盛京(今沈陽)、遼陽、鐵嶺、營口、錦州、朝陽、安東(今丹東)等地的廣大婦女紛紛參加了義和團的“紅燈照”。她們和其他義和團成員一起,燒教堂、扒鐵路、搗毀俄國設立的鐵路公司,并到處貼揭帖,號召民眾行動起來,把帝國主義趕出中國領土。其中,“鐵嶺‘紅燈照李孀氏率一千多名團員,攻打并焚毀了龍首山腳下的天主教堂和東關的耶穌教堂?!盵1]70后來,隨著義和團運動被國內外勢力的聯合絞殺,在遼寧興起半年多的義和團運動也隨之失敗了。盡管,遼寧婦女參加的義和團反帝斗爭如燒教堂、扒鐵路等行為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其抗擊行為客觀上也反映出當地普通婦女最樸素的愛國情懷。

二、女學運動的興起

近代中國社會正處于動蕩、變革的時代,在萌發于中國內部的先進力量和西方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巨大推動下,中國逐漸走上了近代化的歷程,并由此帶來了女性近代化的發展。婦女解放也和強國保種、民族獨立聯系在一起。近代女學的興起,使女性接受教育成為可能,而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女性近代化的發展。

中國近代女學的發端,是從戊戌維新時期開始的,在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的積極倡導下,1897年,以譚嗣同之妻李閏、康廣仁之妻黃謹娛為倡導理事,在上海創辦了第一個以女子為主體的學會組織——中國女學會。1898年,梁啟超協助國人在上海創辦了第一所女學堂——中國女學堂。同年,中國近代第一份女子報刊——《女學報》創刊,由康有為的女兒康同薇和梁啟超的妻子李惠仙等人擔任主編。維新派關于男女平等、婦女解放的思想觀點以及身體力行的行為,其意義是不可低估的,為清末民初男女平等、婦女解放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1905年,隨著科舉制度的廢除,新式教育逐漸被官方倡導,1907年,清政府頒布《學部奏定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學部奏定女子師范學堂章程》,此后,女學逐漸興辦起來。但當時的女學,男女比例差距是很大的,“據1907年統計,當時有女子初等學校391所,有女學生11 936人,男女學生人數相差很大,其比例為49:1?!盵2]185遼寧地區的女學以教會創辦的女子私塾為起點,1907年,英國教會將在1901年小津橋開辦的女子私塾改名為坤光女學堂。而隨著官方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維新派人士的倡導,遼寧地區的女學也逐漸有所發展,“在盛京,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官立女子一?。详P)、二?。ū标P)和私立淑慎女學創立;大北關官立模范小學招收女生1個班;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官立女子師范學堂成立?!盵1]71清宣統三年(1911),營口、安東(今丹東)、遼陽、岫巖等地相繼建立女子小學堂。同年,奉天女校、遼陽女子師范學堂、鐵嶺清真女學堂相繼開學。當時,女學的課程設置仍然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為主,注重縫紉、刺繡等。女子小學設家事一課,女子中學設園藝一課。1918年,旅順師范學堂成立,并率先男女同校。而直到1928年,東北大學才開始招收女生,至此,女性才有機會進入高等院校。此外,“20世紀初,奉天省每年有十多名女學生留洋,去日本女子實踐學校學習?!盵1]71遼寧地區女校的興起,使女子教育成為可能,對于培養知識女性,推動遼寧地區婦女運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廢纏足運動的發展

關于纏足的起源,眾說紛紜,一般以南唐后主李煜讓其妃子■娘纏足始,大致到了南宋時期,纏足習俗在民間逐漸流行起來。近代廢纏足運動始于太平天國運動時期,這主要是為了適應當時太平天國的軍事斗爭需要。甲午中日戰爭以后,救亡圖存成為時代的最強音,維新派把其和民族獨立結合起來,他們以西方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民權平等為思想武器,揭露和控訴封建禮教對女性的壓迫和摧殘,初步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張??涤袨樵谄浯碜鳌洞笸瑫防飳浩扰缘姆饨▊惱砭V常進行了批判,主張男女平等,并提出女子應同男子平等享受教育權。他認為婦女應該自立,并得到自由,如壓制女子,則“損人權,輕天民,悖公理,失公益,于義不順,于事不宜?!盵3]185他把婦女纏足和民族發展結合起來,“今中國兩萬萬女子,世世永永,嬰此刖刑,中國四萬萬人民,世世永永,傳此弱種,于保民非榮,于仁政大傷?!盵2]172康有為不但在理論上積極創作,在實踐上也大膽嘗試,他與其弟在廣州創立不纏足會,號召鄉間婦女不纏足,其女兒康同薇、康同璧成為直接的受益者。

中華民國成立后,官方發出了禁止纏足的法令,并得到社會各界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而遼寧的廢纏足運動也在辛亥革命和民國時期逐漸開展起來,如1911年,奉天女校設立了天足會。官方也積極倡導放足,如1912年,安東縣政府貼出布告,要求“纏足者速行舒放,未纏者任其自由?!盵1]72同年,安東女學成立女子天足會,營口的淑慎女學堂校長姚幽蘭也在這一年組織女子天足會,并勸導女子入會。但由于纏足陋俗積習較深,加之遼寧地區相對偏遠,宣傳力度不夠,放足運動發展遲緩,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遼寧地區仍然有纏足的陋俗存在,如1931年“蓋平縣政府仍將禁止婦女纏足納入縣政計劃,規定分勸導、解放、檢查、處罰四期進行?!盵1]72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遼寧地區才最終根除了這一陋習。

四、結語

總之,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西方的女性主義理論是對近代中國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學術思想之一,它所提倡的“天賦人權”、男女平等思想引領了一批近代中國女性投身到革命的歷史洪流中??梢哉f,在中國女性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清末民初的女性是處在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承前啟后位置上的。一方面,清末民初的女性仍然生活在“男尊女卑”傳統文化的束縛中;另一方面,由于近代社會結構的變遷又使清末民初的婦女運動始終和民族獨立、階級解放聯系在一起。但對于地域相對偏遠的遼寧來說,由于交通的不便,信息的不發達,文明之風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影響到這些地區。特別是對于遼寧地區的普通女性來說,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匱乏,其所進行的反帝斗爭,參加女學運動和廢纏足運動也都是在一種被動的狀態下進行的,還沒有形成自覺的女性群體意識,盡管如此,其行為本身對于推動遼寧地區近代婦女運動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遼寧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遼寧省志·婦女志[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梁景和.近代中國陋俗文化嬗變研究[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康有為.大同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清末民初社會生活政治參與
清末民初文學變革與東北小說的文體構建
流動的時間,不確定的藝術
我國大學生政治參與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西安晚報》廣告視野中的西安社會生活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開放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社會意識、詩學、贊助人視角下偵探小說的翻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