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立學院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趨勢分析

2015-05-30 08:42張若為
學理論·中 2015年9期
關鍵詞:獨立學院創新型專業化

摘 要:教學管理隊伍是獨立學院面臨合格評估和過渡期轉型的重要測評指標之一,是獨立學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人力資源,加快和完善教學管理隊伍建設是新時期獨立學院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是推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的重要途徑,因此,厘清獨立學院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發展趨勢是優化和完善教學管理隊伍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關鍵詞:獨立學院;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創新型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6-0113-02

近幾年,獨立學院的發展環境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挑戰是:根據教育部26號令要求,獨立學院近幾年面臨五年過渡期轉型和合格評估這一問題。機遇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提出,對于具有地緣優勢的陜西地區獨立學院而言更具深遠意義;二是國家部署加快發展現代化職業教育,建立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的轉型。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情況下,剩下的問題就是獨立學院如何契合機遇,利用環境優勢謀求自身更好更快的發展是當務之急。

那么,基于獨立學院目前的發展現狀,如何切實有效實現自身又好又快發展,即目前制約獨立學院發展的因素有哪些?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大致將問題可歸結為師資隊伍建設問題、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問題、特色發展問題、內部治理問題和教學管理隊伍等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都有不同的建議策略提出。筆者認為,所有的問題最終的落腳點都是“人”的問題,即任何教學活動、管理活動都是以“人”為載體,是整個活動的主導,都依賴“人”的主張和思路。獨立學院“人”的組成結構不同于公辦院校、民辦院校和高職院校,其主要有兩方面特點:一是人員組成復雜;二是人員結構簡單?!皬碗s”主要表現在人員來源比較復雜,有合作方的、有母體院校選派的、有社會招聘的、有剛剛畢業的學生,甚至有包括校園土地使用地域的周邊民眾等,來源不同決定其管理難度非常大;“簡單”主要表現在整體上人員的綜合素質結構較為單一,用衡量高校人力資源顯性指標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等測評均呈現出“一頭大、一頭小”不合理結構,嚴重制約獨立學院教學、管理水平。

因此,筆者首先將“人”準確描述為“人力資源”,從“人力資源”視域出發,為獨立學院的發展提供借鑒。高校的人力資源大致由兩個隊伍組成,一是教師隊伍;一是教學管理隊伍,獨立學院也不例外。在這兩個隊伍中,師資隊伍建設是任何一個高校建設的重中之重,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問題通常容易被忽視。但作為教師與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其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直接制約教學質量諸多差異,致使其管理水平在客觀上制約了獨立學院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完善教學管理隊伍之前分析其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一、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趨勢

(一)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的必然性

教學管理一般包括教學計劃管理、教學運行管理、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以及學科、專業、課程、教材、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等教學基本建設的管理。其基本任務是研究教學及其管理規律,改進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建立穩定的儉學秩序,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行;研究并組織實施教學改革;努力調動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積極性。由此可見,教學管理本身就是一項具有專業性很強的系統工作,不僅要求在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和技能上專業化,更需要有理解和懂得教學規律和掌握專門知識的專業人力資源。因此,教學管理工作的內容和性質決定與之配套人力資源力量必須具備專業的素養、知識和技能。

另外,很多理論和研究實踐也表明,教學管理自身也存在專業化的規律和特征:一是在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專業化,自20世紀90時代起,教育教學管理就逐漸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形成獨立的知識系統和理論體系。二是在專業素養和理念上要求專業化,例如已被廣泛認可并普遍踐行的“教育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等教育教學管理理念。三是在法律法規和宏觀制度上要求專業化。我國已有的諸多教育類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學校具有獨立的民事行為的主體,有獨立舉辦和管理的法律能力。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教育部高教司[1998]33號文件)也早已明確提出,“各種類型高等學校的基本職能和根本任務都是培養人才,教學工作是學校經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在高等學校管理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四是在社團發展的推動下要求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化,目前我國已有很多教育團體組織,例如“中國教育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民辦教育協會”“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等,這些組織對于高校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二)教學管理專業化的具體體現

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具有專業素養。專業的素養包括職業道德和專業理。職業道德主要指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專業理念主要指管理者個人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良好的職業操守。良好的專業素養在思想上是保證專業化隊伍的健康發展。二是具有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包括熟悉并掌握教學的基本事務和規律以及相應的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操作等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知識且能靈活運用于工作中。三是具有專業技能。專業技能主要包括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力和學習能力。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指管理者與上下級之間、與教師和學生之間、與社會部門和政府部門之間進行溝通時能夠處理好關系,良好的協調能力如同齒輪磨合的潤滑劑,會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學習能力主要指管理者從事科研的積極性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管理者若能自發地進行科研活動,并將科研成果積極運用于實踐,這將極大的推動教學管理工作的創新和發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力是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管理手段不斷演變和更新,管理者是否能夠對新技術做出快速反應和掌握的能力。

(三)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的意義

著名物理學家奧本海默說:“使科學技術充分發揮威力的是科學組織管理”,因此,有效地開發教學管理隊伍,不斷提高其專業化水平和職業化能力,將決定高校整體的創新力和發展空間。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化是職業化的必然趨勢。教學管理者除具備良好的從業素養、主人翁的工作熱情、較強的服務意識,還熟悉教學基本規律、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專業的管理技能以及不斷學習的能力等。職業化的發展也促使獨立學院目前寬松、放任的教學管理人員上崗狀態得以有效扭轉,大大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第二,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化可有效提高隊伍的穩定性。獨立學院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教學管理隊伍的流動性甚至更甚于教師隊伍,究其原因主要是從業者的不平衡的綜合能力、淡薄的職業精神以及薄弱的環境和制度等造成,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的內在要求客觀上會從根本解決流動性問題。第三,教學管理隊伍的專業化會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和效率并以此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實現。本科高校的三重功能,即人才培養、科學院就和社會服務,在這三大功能中,對于獨立學院來講,最主要的功能是人才培養,而實現人才培養的主要傳導路徑是教師—教學管理者——學生,因此,人才培養目標是否能夠順利實現,中間環節不容忽視。

二、建設和發展創新型教學管理隊伍的趨勢

(一)創新型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驅動力

第一,高校管理制度的創新需要教學管理隊伍與時俱進。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主要指學年制到學分制的轉變,高校的管理制度日趨規范化、自主化,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發展趨勢。因此,實施學分制,構建科學規范的管理框架,引進先進且富有特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獨立學院的適應新制度、謀求健康發展有效選擇。以制度創新為載體的教學管理隊伍就需要做先行者,從自身的革新來推動制度的演變與創新,實現由內到外的根本性發展。第二,作為現代教育模式創新發展成果的獨立學院,起源于創新,發展于創新,生存于創新,要謀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創新是唯一的探尋路徑。

(二)創新型教學管理隊伍建設主要路徑

第一,打破傳統行政管理模式,運用現代管理理念不斷優化教學管理隊伍。第二,構建規范、完整、科學的人事管理制度,以此引導管理隊伍的健康發展。第三,建立有效完整的培訓體系,實現各層次管理人員動態協調發展。第四,完善外部環境,實現制度環境到人文環境的良性互動。

三、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兩種發展趨勢的內在聯系

教學管理隊伍的創新力對其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有較強的路徑依賴關系,簡言之,兩者互為因果關系。

第一,教學管理隊伍管理理念的創新為專業化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傳統觀念下,高校重教學輕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教學管理基本上處于行政管理模式下。獨立學院在發展初期照搬母體院校的管理模式也使得其在教學管理上長期拘囿于傳統模式,致使教學管理隊伍落后于教學管理水平,制約了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甚至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運用現代管理理論武裝教學管理隊伍,肯定教學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學術性,是創建一支專業的教學管理隊伍的首要條件。

第二,人事管理制度的創新為教學管理隊伍專業化發展提供可能。人事管理制度創新的突破點在于走出傳統行政管理體制的局限,獨立學院的教學管理人員組成結構與公辦院校和民辦院校比較要復雜得多,這就要求學校從利益分配機制出發,理順內部主體關系,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平衡各方需求的基礎上,建立矛盾協調解決機制,完善教學管理人員的職業發展路徑,形成規范、科學且適用的制度體系,以此提升隊伍素質,打造專業化的管理團隊。

第三,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是實現教學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動態培養的有效途徑,是專業化隊伍建設的核心驅動力。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從以前強調“量”的擴大到現在重視“質”的發展,社會分工不斷細化和專業化,各種職業的專業化程度不斷加深,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掌握要求更高,一方面要突破傳統經驗式的管理方式,一方面要適應社會對職業化人才的需要,這就必然要求對傳統的培訓體系和內容(例如以講座的方式講解教學管理流程、教務管理軟件操作等)要進行革新,使得培訓內容全面覆蓋教育教學理念、管理知識、技術知識、人文知識、業務學習和科研實踐能力等,培訓方式更加多元有效。同時,注意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不同特點的教學管理人員區別對待,實現專業化隊伍的協整統一能效。

第四,優化外部環境是實現專業化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有力保證。外部環境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制度環境,二是人文環境。制度環境包括與教學管理人員相關的勞資、薪酬、考評、職業發展、培訓等相關制度;人文環境包括堅持“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以及以發展的眼光,因校制宜,統籌兼顧,穩步、有序改進教學管理隊伍與學生工作者、后勤人員等方方面面的關系,提高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汪發元,張忠家.獨立學院的發展狀況及面臨的風險分析—以湖北省獨立學院為例[J].大學(學術),2013(3).

[2]苗玉寧.轉型發展中的獨立學院定位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11(7).

[3]李延保,李小梅,屈瓊斐.中國獨立學院調查報告[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3.

[4]閆博,孟子勛.獨立學院發展制約因素研究綜述[J].當代繼續教育,2014(4):59.

[5]王東平,郝書珍,閆震.基于“精細化”理念的獨立學院教學管理體系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2):127.

[6]張若為,石茂.獨立學院建設創新型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思考[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8):165.

猜你喜歡
獨立學院創新型專業化
學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創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術
對幼兒園聽評課專業化的思考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獨立學院法學專業的學科特色及其發展研究
以微課教學促進獨立學院國際經濟學應用性教學轉型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