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課網:不一樣的創新

2015-05-30 10:48孟繁旭薛羽
國際品牌觀察 2015年8期
關鍵詞:院校培訓職業

孟繁旭 薛羽

同時解決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痛點,不是夢。

自從我國大學普通本科迎來大規模擴招后,大學生的就業比率就開始一路走低。普通本科畢業生的數量膨脹,讓專注于職業技能教育的中專、高職等院校成為年輕人求學道路上的次優選擇,那些介于重點院校和低學歷人群中間地帶的絕大多數“非重點院?!焙汀案呗氃盒!钡膶W生位置尷尬,成了這塊“脫節區域”的最大“受害者”,他們中既有為了“上名?!倍荒苓x擇自己不喜歡專業的學生,也有服從分配至冷門專業的學生。

“錯位生”在畢業后,因為就業機會有限而無法從事專業工作,而專業不對口更讓他們失去了進入其他行業的能力。不過,這種現狀卻歪打正著地催化了中國職業教育市場的火爆。

找工作:

打消投機取巧的念頭

互聯網的發展,讓很多專業趨于邊緣化,而大學生們也紛紛頓悟。很多人不會把自己的未來固定在專業課知識限定的范圍內,他們希望在未來從事自己喜歡的、更有“錢途”的職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或主動、或被動的規劃自己的學習計劃。

職課網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叢子斌認為:“當學生們明白,自己掌握的知識無法讓他們獲得心儀職位與薪水的時候,他們就會自發開始二次學習,需要學習的人太多,才讓從事職業教育的人站在了風口上?!?/p>

在求職中,能力永遠是核心競爭力,而能力恰恰是需要長期培育、無法投機取巧的。很多被所謂的“快餐式培訓”洗腦過的學生認為,只要經過遠程教育或短期培訓,就已足夠;更有甚者,認為到大四的時候匆忙按照網上的“簡歷教程”制作一份出色的簡歷,即可獲得心儀職位,這種想法實在是太過天真。在大公司那些如狼似虎火眼金睛的老油條們面前,短期技能培訓或是一份帶有“虛構”元素的簡歷能表達的東西實在是太過有限,這些速成品并不能帶給求職者本質上的變化。在入職培訓上有著豐富經驗的叢子斌說:“如果把一個求職者的能力按照百分計算,一份好的簡歷最多占到5分?!?/p>

在職課網創辦的初期,叢子斌卻并不打算走純教育的路線,它的存在更像是一種全新的模式。他希望通過最短的時間,在核心城市的普通本科和高職院校之間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通過職課網的在線教育系統,打通二、三類學校的學生就業需求、職業教育和企業招聘的通道。最終打造一條學生、職業教育、企業招聘的生態閉環,實現共贏。如果模擬一個正方形,學生、學校、培訓機構和企業各占一角,核心部分就是職課網。

優勢:解決三方痛點

從2006年開始,中國教育部的指導規劃里,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屬于必修課,并且計入學分。也許對于重點院校來說不是問題,但對于那些相關師資力量欠缺、又在提高學生就業率方面有更迫切的需求的普通院校和高職院校來說卻成巨大的麻煩和包袱——這些學校中,許多上這門課的老師對“就業指導”一知半解,學生的就業率也低于重點院校,這門課程的存在感與意義越發薄弱。

多年來的教育行業經驗,讓叢子斌明白了“得用戶者得天下”的道理。用戶是第一生產力。對于傳統職業教育來說,除了獲取用戶的成本高昂之外,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也限制了他們擴張。以滬江網或云學堂為代表的、從事遠程教育或者線上線下職業教育公司,它們的優勢在于產品優秀,口碑也不錯,但線下渠道獲取學源的速度讓他們進展緩慢,更不用說進入學校渠道。

就在其他公司為如何擠進傳統大學校門爭破頭的時候,叢子斌卻從不為用戶源擔心。職課網的最大優勢,就是擁有豐富的職業教育資源和與眾多的高校間的親密關系,以及直接對接企業職位招聘的能力。最近幾年在北上廣等核心城市的高校每年進行100場以上的宣講會,獲取用戶自然而然地與原本的地推活動結合在了一起。

叢子斌說,目前主流的職業教育機構,大多數都陷入“拼銷售”的紅海競爭中,僅有的幾家往線上轉移的機構前途也并不明朗,對互聯網的理解還停留在“生源獲取渠道之一”的觀念當中;至于招聘網站們則解決的單純只是信息不對稱問題,只能完成企業和求職者之間的對接,無法進行更合適的匹配。

從去年開始,有企業通過職課網明確了自己的招聘和技能需求,而學生從在校時就確定目標并進行相關的技能培訓,學完相關課程后直接匹配給企業;學生在使用職課網系統后,每學習完一個培訓并通過測試后,系統會自動對其技能培訓經歷加注“標簽”。在畢業前,職課網還會根據學生幾年來的學習,為其自動生成一份簡歷,并且像微博認證那樣為簡歷“加V”,讓招聘公司對簡歷的真實性一目了然。在剛過去的2015年畢業季,職課網的模式大獲成功,不僅減輕了學校就業指導的壓力,還建立了對公司的保證,也是對學生參與培訓的回饋。

叢子斌心中的“閉環”,已經初步形成了。

未來:用模式打造利潤

職課網的模式其實是B2C與O2O的結合——先推給合作學校,再由這些學校推給學生。同時,一些已經合作學校的就業指導課本身就是由職課網的兄弟機構代為授課的,而這門課程被明令算在學分課程內,這給予了職課網足夠的啟動用戶。

叢子斌說,互聯網教育不是單純地把學習渠道從線下原封不動地搬到線上,而是在運用互聯網思維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學生對接受教育的需求,對教育培訓業務的資源整合、校方教學管理與培訓機構進行整合,這樣才會打造出符合互聯網用戶的習慣。

目前,職課網的產品形態只有一個微信公眾平臺服務號,PC端的功能仍在完善中。盡管如此,2015年上半年過后,職課網的用戶數量也已經超過了30萬。隨著移動互聯網對傳統教育培訓市場不斷影響,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大學尚未畢業期間就開始選擇“自身轉型”,開始學習專業課之外的職業技能或興趣愛好,而職課網選擇以企業培訓細分市場切入傳統教育市場頗具看點。未來,職課網還將加入“找工作”、“學技能”、“做簡歷”等細分功能。相信隨著大量傳統教育培訓機構的不斷觸網,擁抱移動互聯網,職課網有望成為互聯網教育領域的下一個阿里巴巴。

猜你喜歡
院校培訓職業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培訓通知
CIT培訓學院2020線上培訓正式啟航
從五方面做好引導培訓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